•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依據行動研究「評鑑、反省、回饋、修正之循環」的過程,

分為研究準備階段、第一階段關懷核心循環、檢討反省與修正階段、第二階段尊重核 心循環、檢討反省與修正階段、資料整理撰寫論文等六大階段。

壹、研究準備階段(95.9~95.11)

研究者剛擔任研究對象之導師初期,即發現這些學生對於自己該做的事情大多能 自動自發完成,但是普遍缺乏關懷他人的能力,比較沒有覺察他人需要幫助的敏銳度。

有鑒於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研究者開始思考著提升孩子品格的有效策略,加上孩子對 繪本故事的接受度高,因此,研究者著手整理品格教育與繪本教學的相關資料,並以 此做為研閱書籍文獻的重心,經由指導教授初步認可後即開始擬定研究方案,包括分 析「繪本教學」活動內容及教學時數規劃,並開始編制「國小學童關懷量表」、「國小 學童尊重量表」,進行專家效度,修訂後進行預試及項目分析。

貳、第一階段關懷核心循環(95.12~96.1)

研究者在第一階段循環針對關懷層面擬定研究方案,並持續閱讀相關文獻,再縮 小範圍,經由和指導教授討論、徵詢校內同事與學生家長意見及自身的省思之後,逐 步將問題聚焦,本階段關懷核心採用 Noddings(1992)提出的國小學童應達成的關懷六 大層面之其中四個層面:關懷自己、關懷親密與週遭熟識的人、關懷陌生與遠方他人、

關懷動植物及自然環境。在(一)關懷自己部份,強調關懷自己身體的健康管理、心理 健康與正當的休閒活動。(二)關懷親密與週遭熟識的人部份,強調關心家人與周圍的 朋友。(三)關懷陌生與遠方他人部份,強調關懷周圍不認識的人以及遠方親人與朋友。

(四) 關懷動植物及自然環境部分,強調關心動物、植物及自然環境。

除了規劃教學活動、編寫教案、實際教學外,蒐集的資料包括學生的「國小學童 關懷量表」(前、後測)、單元學習單、單元回饋單、課程總回饋單、小組互評表;家 長的回饋單;教學者的教學觀察與省思表、教學者省思日誌與行為觀察紀錄表;訪談 實習老師、學生及家長的訪談紀錄;校內同儕於教學現場所做的觀察與建議。此外,

藉重論文指導教授及審查委員以學者專家的第三者中立立場介入,協助檢視研究方 向,指導研究者做自我修正改進。本階段目的在於提升學生之關懷能力,因此將針對 關懷教學活動設計上進行不斷的檢討反省與修正及循環,期望達到教學者設定的目標。

參、檢討反省與修正階段(96.1~96.2)

根據第一階段循環實施成效的評估,審視教學者之教學活動設計是否適當,並對 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困難,研擬因應策略,加上參考學者專家對教學活動與研 究進行方向的建議,進而修正研究方案。在參納意見、檢核研究方法後,再次修正行 動方案及進行第二階段循環研究。

肆、第二階段尊重核心循環(96.3~96.4)

此階段研究者將針對尊重核心進行教學,尊重包括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此處所 指他人包括異於自己的群體與文化。研究者力求掌握修正過後的方案重點以確實執 行,並持續進行教學者省思並蒐集校內同儕以非參與觀察者身分所提供的回饋紀錄,

同步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檢核。本階段目的在於提升學生之尊重能力,因此將針對 尊重教學活動設計上進行不斷的檢討反省與修正及循環,期望達到教學者設定的目標。

伍、檢討反省與修正階段(96.4~96.5)

根據第二階段循環實施成效的評估,審視教學者之教學活動設計是否適當,並對 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困難進行省思,並參考學者專家對教學活動與研究進行方 向的建議,在參納意見、檢核研究方法後,撰寫因應策略,作為日後實際教學的參考。

陸、資料整理撰寫論文(96.5~96.6)

所有資料在分析檢核後經歸納整理,確認達到教學者設定的教學目標之後,即撰 寫行動研究歷程與結論部份。期能以完整的行動研究論文,清楚確實的呈現研究現場 的實際情況,並對繪本教學與品格教育的結合有所貢獻。

茲將本研究各階段流程以圖 3-1 表示之。

確認問題

第四節 繪本教學之實施計畫

本節旨在介紹以「繪本教學」為主的品格教育之實施計畫,本研究於三年級上學 期及下學期共進行兩個階段,由研究者選擇適合學生年齡及品格核心的繪本,進行以

「繪本教學」為主的品格教育,以下針對教學之時間規畫及教學活動之設計加以介紹。

壹、 以「繪本教學」為主的品格教育之時間規劃

本研究進行的時間規劃為每週兩節課,每節課 40 分鐘,第一階段關懷核心循環繪 本教學的時間為五週,第二階段尊重核心循環為八週。原則上,每週兩節課,包含一 節閱讀課、一節彈性課程,若教學活動有需要,則安排一週三節課,包含一節閱讀課、

二節彈性課,在不影響正課為前提之下進行教學。

本研究進行時間包括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末(三上)和九十五學年度下學期初(三 下),此兩階段循環的教學進度,配合不同繪本內容所需安排的時間與活動而定,可依 實際情形調整變更。

貳、以「繪本教學」為主的品格教育之教學設計

本研究使用繪本說故事,將繪本拍成 PPT 檔,以電腦視訊媒體投射於布幕上,使 全班學生能一起欣賞圖畫與文字,並進行討論。希望藉著繪本內容的引導啟發孩子的 想像力與思考力,進而養成孩子良好的品格。茲將繪本的選擇與教學步驟介紹如下:

一、繪本的選擇

繪本可取材的範圍相當廣泛,種類繁多,本研究主要是以「繪本教學」來提升研 究對象之「關懷」、「尊重」二品格核心,因此,在選擇繪本時也是以能傳達此二核心 價值的繪本為主。除此之外,還要考量學生的年齡與興趣,在課堂上做不同的嘗試,

並觀察學生的反應,不斷修正。茲列出本研究選擇繪本的考量因素如下:

(一)繪本的核心價值要符合本研究想提升的品格─關懷與尊重。這兩個品格核 心又各分成數個層面,研究者所有選擇的繪本要能夠兼顧每個層面態度之養成及行為

實踐。

(二)選擇幽默、貼近孩子生活經驗的故事,讓孩子更能設身處地揣摩故事情節 與角色,進而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與行為。

(三)繪本內容要適合學生年齡與語文理解能力,本研究對象為三年級學生,因 此在選擇繪本時,不能選用有太艱澀的文字、或是寓意過深的故事,這樣反而阻礙孩 子思考。

兩階段循環共挑選七本繪本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第一階段循環挑選三本、第二階 段循環挑選四本,茲將教學時間、繪本名稱與品格核心列於表 3-1 與表 3-2 中。

表 3-1 以「繪本教學」為主的品格教育第一階段關懷核心循環教學進度

日期 繪本名稱 品格核心

2006.12.24 ~ 2006.12.30 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們 關懷 2006.12.31 ~ 2007.01.06 蘇菲的傑作 關懷 2007.01.07 ~ 2007.01.13 蘇菲的傑作 關懷 2007.01.13 ~ 2007.01.20 花婆婆 關懷 2007.01.21 ~ 2007.01.26 花婆婆 關懷

表 3-2 以「繪本教學」為主的品格教育第二階段尊重核心循環教學進度

日期 繪本名稱 品格核心

2007.03.11 ~ 2007.03.17 你很特別 尊重 2007.03.18 ~ 2007.03.24 你很特別 尊重 2007.03.25 ~ 2007.03.31 誰是第一名 尊重 2007.04.01 ~ 2007.04.07 誰是第一名 尊重 2007.04.08 ~ 2007.04.14 南瓜湯 尊重 2007.04.15 ~ 2007.04.21 南瓜湯 尊重 2007.04.22 ~ 2007.04.28 用愛心說實話 尊重 2007.04.29 ~ 2007.05.04 用愛心說實話 尊重

二、繪本教學的步驟

本研究以繪本為主要教學素材,因此在教學設計上,以繪本內容為活動核心,

輔以實施延伸活動,希望藉著繪本討論以及活動參與來達成提升學生品格涵養的目 標。繪本教學步驟介紹如下:

(一)教學前的準備活動:教師編寫教學活動設計,設計學習單、回饋單,並 將教學繪本逐頁拍成PPT檔,在教學現場以單槍投射於布幕上,讓每個孩子都能清楚欣 賞繪本畫面。

(二)繪本畫面的提問:教師首先請學生依封面預測故事內容,接著,教師以 適當的音調朗讀故事,逐頁根據圖畫內容提問,讓學生可以更專注觀察圖畫所表達 的訊息,並刺激其思考。

(三)繪本內容討論與經驗分享:教師首先配合故事情節發展層次及脈絡原因 和五個W(where、when、who、what、why)一個H(how)的方式來設計題目,師生進行 問題討論,藉此幫助學生更加理解故事情節。接著鼓勵學生以個人生活經驗為出發 點,進行經驗分享,此時,較著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

(四)習寫學習單:讓學生藉著習寫學習單來檢視自己的相關經驗,並思考經 過繪本教學後,以後再遇到類似情境時,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五)延伸活動:配合不同的繪本題材,教師設計適合的延伸活動如:角色扮 演、體驗活動、影片欣賞、延伸閱讀等等。

(六)習寫單元回饋單:每個單元的教學活動結束後,讓學生習寫單元回饋單,

學生可在回饋單中勾選自己對各單元繪本教學活動的喜愛及收穫程度。

以上是本研究繪本教學大致依循的教學活動步驟,各繪本之詳細教學活動內 容,則詳見各單元之教學活動設計(附錄二)

第五節 資料蒐集策略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與蒐集方式主要有五種,茲分述如下:

壹、觀察

為獲得豐富的觀察資料,本研究除了教學者本身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外,還藉由 非參與觀察者的加入,協助教學者獲得教學活動進行中更多面向的資訊,並希望能蒐 集到學生不同的想法與表現,此外,教學過程將全程錄影,以便於教學後與同儕進行 專業對話。本研究之觀察資料來源有四:研究者本身、校內同儕、實習老師與學生,

分述如下:

一、研究者本身:研究者即為教學者,教學者觀察學生的上課情形以及行為表現,

並將觀察內容詳加紀錄於「教學觀察與省思表」(附錄三)以及關懷行為紀錄表(附錄四) 與尊重行為紀錄表(附錄五) 。

二、校內同儕:第一階段關懷核心循環邀請三位同儕教師,各負責到班上觀察一

二、校內同儕:第一階段關懷核心循環邀請三位同儕教師,各負責到班上觀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