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品格教育的理論基礎

不同的心理學家對「道德」有其不同的觀點,與品格發展有關的理論可從三 個層面來探討:一種是從「情緒」及「動機」的觀點來解釋道德的發展的「心理 分析論」,其代表人物以Freud 和Erikson 最著名。一種是強調道德的內在認知因 素及道德判斷的「認知發展論」,其代表人物早期以Piaget ,後期以Kohlberg 最 有名。與上述兩種理論大異其趣的是強調外在影響因素的「社會學習論」,認為 道德發展是受情境及環境因素所影響。道德行為是經由外在環境的「強化」或是 觀察,模仿而習得,其代表人物以Skinner 及Bandura 最有名(丁興祥等,1991)。

以下就針對三大理論詳述說明:

壹、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Freud的理論雖然受人批評,但他對「道德」行為的看法仍然具有相當的影 響,Freud強調人類道德行為的「非理性」(irrational)的「動機」,比較偏重人 類生物層面的影響。尤其強調「性驅力」的作用。後來心理分析家Erikson,則將 Freud的理論修改並擴大,較重視社會文化因素的重要。

一、Freud的心理性發展理論

Freud認為人格可由三個系統所組成:本我(id),自我(ego)及超我

(superego)。「本我」可說是人格最原始潛意識的部分,其他二個「自我」及

「超我」都是由本我分化而衍生的。「本我」是非理性的,追求立即的滿足,而 不顧情境是否可行,係受唯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所支配。「自我」則是人 格現實的一面,經由學習及與外在的接觸而形成。通常是兒童在遭受現實的限制 而不能滿足其基本需求而產生的結果。「自我」通常受到本我,超我及外在的現 實三方面力量的影響,彼此之間協調、妥協,係受「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

的支配。

「本我」及「自我」都可以說是無道德的(abmoral),「超我」(superego)

才是與「道德」有關的。「超我」是個人價值觀的儲存所,其中包括由社會環境 中學來的道德觀念、態度,而這些通常是由家庭中父母教誨,後經社會文化,風

俗習慣薰陶而成。依Freud的看法,超我包括了「良心」(conscience)及「自我 理想」(ego ideal)兩部分。「良心」對個人具有檢查功能;而「自我理想」是 個人希望達到的自我狀況。父母、教師、兄弟姊妹及環境中的他人均對「超我」

的形成有所影響。兒童將環境中的「禁令」及「規範」,經由內化(internalized)

過程而形成「超我」。Freud認為幼童是無道德的,受本能衝動所支配,所以某 些「禁令」與「規範」是必需的。到了4、5歲左右,兒童開始「認同」(identify)

父母親,將父母親的價值觀內化而成為自己的。所以「超我」是人格中的「社會 道德」成份,受「道德原則」(moral principle)所支配。

Freud的心理性發展階段中,與道德發展關聯最大的是「性蕾期」,約在3至 6歲時。這個時期的兒童有所謂的「戀母情結」衝突,男孩會產生「閹割恐懼」

(fear of castration),害怕自己的想法被父親知道後,性器會被父親割掉,因而 產生很高的焦慮,爲了解除焦慮轉而「認同」(identification)父親,這種「認同」

的過程對個人的道德發展及社會化具有很大的作用。女孩也有相類似「認同」的 現象,但由於沒有「閹割恐懼」,所以「認同」的程度並不強,「道德」感也就 較弱。關於這一點Freud解釋不多,且受到很大的批評。

「認同」是兒童心中衝突的解決之道。此時期父母對兒童的道德觀念的建立 及「超我」的產生具有決定性影響。若沒有適當的父母親可供模仿、認同,則其 超我及道德發展會失敗,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心理病態行為,變得沒有「道德」觀 念及不關心自己行為的對錯。

二、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根據Freud的說法,在6歲以前,個人的主要人格及發展均已定型。Erikson(1902

-)並不同意這種「少小定八十」的看法,人格的發展是一輩子的事,道德發展 是隨人格而發展,自然也是一生的事,絕不是6歲之後就「停擺」了。Erikson將 Freud的理論擴大,提出「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他將人生分程八個階段(見表

-)。每個階段均有其發展的「核心衝突」。人生便是不斷地解決期「衝突」而 繼續前進。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不變的,而且每個階段發展之前,必須先解決前 面階段的衝突。由於Erikson較重視「社會文化」層面,也就是與他人交往的過程,

比較不重視個人的「生物層面」(性驅力),所以每個發展階段的基本「核心衝 突」都是與他人的關係的「社會」層面的問題。例如:第一階段(口腔期),Erikson 認為不只是有「口腔」滿足的需求,同時也發展了對週遭世界的基本信任感。這 種信任感會延續到其後一生對他人的態度。

表2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發展階段 年 齡 核心衝突

(社會心理危機)

衝突解決後 形成的構念(美德)

1.口腔期 0-1 歲 信任或不信任 希望(hope)

2.肛門期 1-2 歲 自主(自動自發)或害羞 與懷疑

意志(will)

3.性蕾期 3-5 歲 主動或罪惡感 決心(purpose)

4.潛伏期 6-青春期 勤勉或自卑 勝任(competence)

5.青年期 青春期至成年 自我認同或角色混淆 忠誠(fidelity)

6.成年期前期 親密或孤獨 愛(love)

7.成年期中期 生產或停滯 關懷(care)

8.成年期後期 統整或絕望 智慧(wisdom)

資料來源:社會心理學,丁興祥等(1991),頁199。

由表2可看出:每個社會心理發展階段都有其「核心衝突」,也就是社會心 理的「危機」(crisis)。如果能克服「危機」,便可順利發展到下一階段。否則 可能會停滯在該階段。例如:兒童在性蕾期(第3階段)未能解決主動與罪惡感 之間的衝突,則不能順利發展其「決心」或「目標」(purpose),終其一生其「決 心」均很微弱,也就影響到以後其他階段的發展。所以,發展有如滾雪球,不斷 地前進變化。每經過一個階段,都加上一項特別的任務,而產生一種新的組合。

因此,個人的「道德」觀也是不斷地變化。道德觀念(核心衝突)若要適當地發 展,便要靠社會及文化制度及環境的支持;年幼時,由家庭及父母支持,成年後 則由社會支持。

Erikson的理論要比Freud重視「社會」層面。他強調發展的正面成分,也強調 成長可能的負面成份。兩者之衝突即為成長的「危機」。Erikson雖與Freud在理論

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都假設發展是一連續的階段,也都強調道德發展的內 心的「動機」成份的重要。

雖然都是採取心理分析觀點,也強調人類內在心理動機的重要,但Erikson 與Freud的觀點至少有三項不同處:

1. Freud的心理性發展理論是以人類的「性驅力」為中心,而且強調6歲以前 發展的重要性。Erikson則將Freud的發展觀點延伸到6歲以後,他強調整個人生的 發展。他還強調人類與他人交往的社會文化層面,而不是「性驅力」層面。

2. Erikson認為人格發展既然是整個人生的發展,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有其核 心衝突(nuclear conflicts),並不是兒童期發展之後就「一勞永逸」了。

3.每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有其正面的成份,亦有其負面的成份。每個階 段的這兩種成份相互衝突,個人必須加以克服,才能進一步發展。

綜上所述,心理分析論中Freud強調道德發展是在6歲之前便已定型,此點頗 受後人批評,而其發展階段的說法及早期家庭生活對「道德」觀念形成的影響,

以及Erikson將道德及人格發展認為是一生的事,則較為人所接受。

貳、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ies)

「心理分析」理論對道德發展的解釋有其「獨到」的獨到一面,然而,有些 心理學家並不贊同這種以「動機」及「情緒」掛帥的理論。他們認為道德的發展 應重視人類「理性」的一面,亦即強調道德的「認知」基礎。人是「思」而後「行」

的。這便是認知理論家對「道德」問題的觀點。他們相信道德的判斷是隨著「認 知發展」而漸趨成熟。道德行為是根據個人的「道德判斷」,而不是「情緒」的 產物。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是當今美國研究道德教育的顯學,其演變可以溯自 Dewey,之後由Kohlberg 承襲瑞士Piage 心理學家的研究,經進一步深入探討而 建立完成的道德教育理論。他的道德理論正式名稱是「道德化的認知發展理論

(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of moralization)」,或稱「道德判斷發展理 論(the moral justment-developmental theory )」,係植基於Piage 的道德認知發 展理論(謝明昆,1994)。因此,以下就針對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三位學者的學說 分別加以闡述,並且可知前者影響後者,理念一貫,後者的理論較為細密完善,

所列論證也更具說服力(黃建一,余作輝,1999)。

一、Dewey 的道德判斷發展階段

近代美國教育思想家,恐怕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杜威對美國及世界教育思想 與實施,有其深遠的影響及無比的貢獻。杜威不僅是廿世紀中的一位哲學家,教 育家,心理學家,而且在美國國內,也是一位積極推動社會改革,倡言民主政治 理想的所謂自由主義派人士,同時也是一位致力於民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實踐者。

他的思想,不僅形成了美國繼實用主義之後而起的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

哲學體系,而且也是間接影響到新教育──所謂進步主義教育──實施與理論的一 位教育哲學家。由於他畢生從事著作、教學,受業學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響 是他人所不能匹敵的。

(一)杜威的道德論點

單文經(1988)提到杜威認為道德的形成是由於天賦的本能或衝動,經過個 體思慮、推理判斷以及選擇等智慧作用後,所形成的有組織、穩定良好的品格和 習慣。道德的發展有三個層次,分別是:

1.本能的活動(instinct):行為的動機大多來自於生理的衝動。

2.習俗道德(customary morality):指依從社會既有的規範準則,不加思量而 遵循表現的行為。

3.反省道德(reflective morality):指針對社會既有的規範準則,加以思慮批 判後,再加遵循的行為。

第一層次的行為在於滿足個體本能的基本需求,其目的是非道德的

(unmoral),但表現的方式卻可能是不道德的(immoral);第二層次的行為是一 種群體的道德(group morality),個體行為受群體規範的約束,如有違犯則會受

(unmoral),但表現的方式卻可能是不道德的(immoral);第二層次的行為是一 種群體的道德(group morality),個體行為受群體規範的約束,如有違犯則會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