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壹章 緒論

本章主要在於闡述本研究之背景與研究目的,共分為七節:第一節闡述本研究之問題 背景;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第三節提出研究問題;第四節說明研究重要性;第五節界定 研究範圍;第六節敘述研究限制;第七節則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問題背景

教育部(2006)頒布「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之第十六條「各校應選擇具有特色之 運動種類,加強培育優秀運動人才,並得組成運動代表隊,聘請具有專長之教練擔任訓練 工作。」,而在行政院「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推動「一人一運動,一校一代 表隊」之體育政策,期望每位學生至少學會一項運動技能、每校平均組成五個運動社團,

而且至少組訓一個運動代表隊參加各級的運動競賽,以提高學生運動參與的機會,由此可 見基層運動代表隊受到政府的重視程度。活力青少年養成,強調學生身心的均衡發展,希 望透過推行此政策,讓學生在求學期間習得至少一項運動技藝,培養學生終生運動的習慣,

期盼學生培養多元且終生受益的能力。新世紀推展校園體育活動的宗旨乃在於創造一個安 全適性的運動環境,讓新世代的學子能盡情活動、快樂學習、體驗成長,使其身心健全發 展。其透過學校體育教學正常化,落實學校體育活動之實施,促進學生身心均衡發展,從 參與運動社團或團隊中,體驗運動樂趣,培養運動技能,促進和諧人際關係,發展良好社 會行為。鄭志富(2005)指出運動團隊的組訓的落實一方面可以帶動學校的運動風氣,以 提升學校體育的實質功能,另一方面則可以為我國競技運動奠下良好基礎。

教育部(2013)頒布的「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三大核心理念之一,優化學校體育教學 品質、強化國民體能根基,深化國民愛運動、時時運動,以發揚「優質運動文化」。運動是 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僅能夠促進健康,還能增進生活的內涵,凝聚國民的向心力與展現國 力。2002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讓健康動起來」(Move for Health)的口號,以「將 運動習慣與體能活動深入於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為目標。聯合國於 2003 年 11 月 3 日第 58 次會員大會第 5 號決議:透過運動促進達成教育、健康、發展與和平的目標,附帶訂定 2005 年為「體育運動國際年」,呼籲「運動不僅只強調訓練選手,更要重視培養民眾的休

2

3

題,直到有同事問,為什麼下了班不回家,每天陪學生練球練到這麼晚,尤其是寒暑假,

而且又沒有任何鐘點費可領,研究者才突然發現為什麼會有想法及念頭去兼任教練這個工 作,而其他有擔任教練的體育教師對兼任教練工作的看法是什麼?此為本研究的最大動機。

基隆有著相當特殊的地理環境,位於臺灣東北側,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封閉式的地 形,是一個典型的海港山城型的城市,且又地狹人稠,山坡地多,平原較少,山坡地約佔 全市四分之三面積,僅有東北臨海一帶有狹小的平原分布。並且處於臺灣北端海岸,冬季 又有強烈東北季風,從海上帶來大量的水氣,夏季又有伴隨颱風而來的豐沛雨量,每年下 雨的日數高達二百多天,因此有「雨都」之稱。而基隆市各國中學校可提供運動的室內場 館有限,因此經年潮濕多雨,冬天氣溫偏低,環境及氣候是否會成為影響體育教師兼任教 練工作意願之因素,值得進一步研究。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