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初選擇體育教師兼任教練工作意願這個題目的動機是研究者本身也是在從事這個工 作,而除了研究者自己之外,想要瞭解其他的體育教師兼任教練的工作者之工作意願為何?

是否在兼任教練工作上有相同或相異的動機、工作意願及其他的影響因素等,並沒有想到 這個研究的價值性在哪裡,能否為體育教師兼任教練者帶來什麼貢獻,直到與研究參與者 進行了訪談之後,深入瞭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不管當初這幾位體育教師為什麼接下兼 任教練這個工作,但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為學生好,希望學生除了培養運動習慣、增進運 動技能外,也能夠透過參加運動團隊學習到自己情緒的控制與管理、互相幫忙協助並配合 團隊的生活、運動家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因有了比賽的舞台而找到自信心與成就感、因 加入球隊讓生命有了一段精彩的回憶等,並為了實現目標而願意堅持到底,辛苦而努力的 訓練及付出,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珍貴經驗。這些體育教師為了訓練學生,花費自己 的精神及時間,全心投入的態度與不求回報的精神令人值得敬佩,希望能藉由此研究讓更 多人瞭解體育教師兼任教練的工作內容及無私的付出精神,希望能夠得到學校各方面的支 持及社會方面正向的肯定。

本研究進行時有遇到幾個困難,第一是研究方法的選擇,是量化研究或質性研究,因 為基隆市體育教師兼任教練工作的教師不多,有教授建議研究者用普測的方式進行問卷調 查,而研究者自己本身想用質性訪談的方式與研究參與者做面對面的訪談,以聊天的方式 從中得知研究參與者內心真正的想法與感受,後來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瞭解,研究方法的本 身不是問題,研究出來的結果是否有價值才是重點,最後才選擇質性研究作為研究方法。

第二是研究參與者的選擇,蒐集了許多文獻資料,並沒有明定說明質性研究需要有幾位研 究參與者,因此只好先挑選五位與研究者關係較好,且又有多年兼任教練經驗者,在訓練 的成績上有良好表現的教師作為研究參與者,而在研究計畫口試時,口試委員建議將研究 參與者定為三位,因此從中再選出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參與者三位作為研究的對象。第三 是訪談大綱的擬定,一開始決定要做深度訪談時是設定以非結構式的方式來進行訪談,希 望藉由聊天的過程中,找出研究問題的答案,因此沒有擬定訪談大綱,但因擔心訪談的過 程中沒有重點,得不到研究者所需要的答案,因此才開始設計訪談大綱,並在指導教授的 建議下將訪談大綱分為教師、教練、學校、家庭等四個面向,從中產出研究者需要答案的

48

問題,並找其他的體育教師進行預試的動作,再回過頭來修正訪談大綱裡的問題。最後在 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都有良好的互動,也提供他們內心裡真正的想法,

才讓研究者得以順利的完成這份研究。

4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正德(2003)。台灣與大陸量販店薪酬認知對工作意願比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毛晉平(2005)。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感的關係。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3(4),

458-459。

行政院(2005)。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北市:經濟建設委員會。

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臺北市:華泰。

吳清山(2003)。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呂秀雯(1999)。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對外工作機會認知與離職意願之探討-以 W 公司 為例。第五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診斷專案研究成果研討會。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人 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林瑞欽(1990)。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徵研究。高雄市:復文。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臺北市:五南。

林佩穎(2000)。女性保養品品牌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周宏室(1994)。臺北市學生對體育課目標認知之調查研究。臺北市:文鶴。

周秀華(2002)。深度休閒者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過作滿足感模式。教育心理學報,

36(3),201-209。

周西寬(2004)。體育基本理論教程。北京市:人民體育。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25。

祝道松、林家五、徐永新、唐資文(2003)。工作滿意度之前因與後果變相探討-以中央健 康保險局為例。玄奘學報,6,179-206。

胡名霞(2006)。動作控制與動作學習。臺北市:金名圖書。

師蕙華、曾麗娟(2003)。工作壓力感受、社會支持、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

50

51

大學學報:教育類,19(2),127-150。

莊維仁(2006)。彰化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組織公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許義雄、黃月嬋譯(2001)。體育教學策略。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

許士軍(2001)。許士軍為你讀管理好書。臺北市:天下文化。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新北市:揚智文化。

游世民(2007)。宜蘭縣中等學校及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感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瑞福(2000)。臺灣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體育學報,28,123-132。

黃瑞佐(2004)。體育教師是否應兼任運動教練職務(意見交流道)。中華體育季刊,19(1),

2。

黃靜婷(1993)。勞資關係氣氛、勞工申訴處理與勞工工作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文化大學,臺北市。

葉憲清(2005)。學校體育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霩晨(1999)。體育教師角色之探討。大專體育,36,82-87。

賈明學、徐玖平(2000)。試析體育教師的多重角色及其衝突。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 社會科學版),2,126-131。

蔡昆霖、吳萬福(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

鄭志富(2005)。體育行政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紀瑄(2002)。國中生休閒覺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歐宗明(2007)。教師與教練概念內涵之比較。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報,2,126-139。

鍾秉樞(2003)。教練員的工作目標與角色定位。中國體育教練員,4,7-9。

簡瑟芬(1994)。組織報酬與員工工作意願關係之研究-從個人屬性來探討(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闕月清(2000)。運動心理學-教師回饋與體育教學。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103-110。

蘇奕娟(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52

二、英文部分

Alderfer, C.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vol. 4, pp. 142 - 175.

Eccles , J. (1983). Expectancies, values & academic behaviors. In J. I. Spence (Ed.),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es. 75-146. San Francisco: Freeman.

Herzberg, F.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Holy Wiley & Sons, Inc.

Hendrix, W. H., Ovalle, N. K., Troxler, R.G. (1985). 〝Behavior and 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stress and its antecegent facto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0 (1), 188-201.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 Harper & Row.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 Harper & Row.

Martins, R. (1990). Successful Coaching Human Kinetics, London.

McClelland, D.C. (1975). Power: The Inner Experience. NY Irvington.

Mobley, W.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 237-240.

Miller, H. E., & Katerberg, R. (1979). Evaluation of the Mobely, Horner, and Hollingsworth Model of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4(5), 509-517.

Skinner, B. F. (1972). Cumulative record. A selection of paper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Pearson, L. C., & Moomaw, W.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utonomy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 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9(1), 37-53.

Price, J. L. (1977). The Study of Turnover.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Robbins, S. P. (1998). Organu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8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53

附錄一

訪談大綱(第一版)

Q1:你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接下教練工作?當時想法如何?

Q2:你是如何看待兼任教練這項工作?訓練時有何想法?

Q3:你在訓練選手時間的安排上為何?

Q4:訓練時間與自身教學或行政工作時間衝突時,如何解決?

Q5:你是如何將所學的技術運用於兼任教練的工作上?

Q6:你擔任教練工作期間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如何因應?

Q7:你覺得學生想參加校隊的訓練因素哪些?

Q8:你在對訓練選手及上課學生的態度上有何差異?

Q9:你在兼任教練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哪些?

Q10:你在兼任教練期間,對個人、家庭、工作所造成的影響如何?

Q11:你在兼任教練時,學校有無調整你的教學工作?

Q12:你是否會因為學校長官的不支持,而產生退出兼任教練的想法?

Q13:你在兼任教練期間,學校是否有提供支持?你的看法如何?

Q14:在兼任教練這項工作,讓你覺得有意義的事為何?

Q15:你和其他兼任教練相處情況如何?

Q16:你在兼任教練時,之所以想獲得好成績,這想法原因為何?

Q17:你是否會因為所訓練的運動項目容易使學生受傷,而辭去兼任教練工作?

Q18:你會因為所訓練的項目是否受到社會的重視,而影響到兼任此項教練的 工作意願?

Q19:有什麼樣的方式能夠增加你兼任教練的工作意願嗎?

Q20:對於兼任教練工作你是否願意留任?原因為何?

Q21: 現在是否還兼任教練工作?原因為何?

54

附錄二

訪談大綱(第二版)

一、教師(個人)方面

(一)當初為什麼會接下兼任教練的工作?

(二)是否會繼續擔任兼任教練工作?為什麼?

(三)訓練時間如何安排?如與教學或行政工作時間衝突時,如何解決?

二、教練方面

(一)擔任教練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如何解決?

(二)兼任教練工作,你覺得最有意義的事為何?

(三)你擔任教練的目標為何?為什麼?

三、學校方面

(一)學校方面是否有提供支持?你的想法為何?

(二)兼任教練時,學校有無調整你的教學工作?

四、家庭(社會)方面

(一)家人是否支持你兼任教練工作?原因為何?

(二)選手家長方面是否支持訓練?你的看法如何?

55

附錄三

訪談大綱(第三版)

一、教師方面

(一)當初為什麼會選擇擔任體育教師?

(二)你對體育教師兼任學校行政工作有何看法?

(三)你對體育教師兼任教練工作有何看法?

二、教練方面

(一)當初為什麼會接下兼任教練這個工作?

(二)擔任教練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如何解決?

(三)兼任教練工作,你覺得最有意義的事為何?

(四)是否曾經有放棄兼任教練工作的想法?為什麼?

三、學校方面

(一)兼任教練是否有領鐘點費?你的想法為何?

(二)兼任教練學校是否給予福利?如減課、免擔任導師等?

(二)兼任教練學校是否給予福利?如減課、免擔任導師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