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大眾傳播媒體

媒體不僅是外界訊息的主要來源,為人們形塑了社會真實的種種意涵與圖 像,同時也是建構和表達社會價值觀的重要機構。人們藉由接觸媒體的內容,

便可瞭解各種角色的社會期望,學習合乎規範的行為模式,因此媒體的社會化 功能顯而易見。目前是資訊發達的社會,家家都有電視、電腦、網際網路、報 紙及雜誌等,加上大眾傳播媒體具有傳播快速、方便且範圍廣大的特性,此種 環境下容易對個人政治態度、行為產生影響。因此許多非民主國家或開發中國 家的政府往往透過大眾傳播來從事政令宣導、促進國家認同,以及滋生對政府 的支持,進行民眾的政治社會化。

雖然媒體的影響力是肯定的,但並非是無所不能,頂多具有增強作用而已

(Chaffee、Scott、Leonard,1973:393)。Dawson 和 Prewitt(1969:198-200)

也指出,大眾傳播在政治社會化角色,在增強既有的政治態度,而非改變原有 的政治態度或創造新的政治態度,它用來強化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及其它政 治學習的內容。Atkin(1981:316)研究同樣指出在增強政治取向的情感上,

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力是肯定的,但對於政治功效感及政黨認同,則傳播媒體 難以改變原有的立場。

由上述可以得知大眾傳播媒體確實會影響個人的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學習,

但多數研究均證實其只是強化個人原有的政治學習與政治態度,無法大幅改變 舊有的價值與觀念。

最後引用 Beck(1977:117)對社會化媒體對個人影響力的消長預測,如 圖2-1-3,來說明以上這些政治社會化媒介對學生的影響:

圖2-1-3:社會化媒體對個人影響力的消長預測圖

由上圖可知,家庭在幼年時期對個人的行為與態度有極大的影響,隨著年 齡增長,影響力逐漸變小,而進入學校之後,學校對學生態度與行為的影響逐 漸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學校正式課程之外,學校的潛在課程可能對學生

的政治社會化影響更大,因此學校結構、學校組織氣氛、教室氣氛、教師態度、

教學方式、學校權威模式等,都具有政治社會化的效果。當學生入學之後,同 儕團體開始影響個人的行為與態度,逐漸的取代了家庭的功能,而成年後,個 人會繼續加入其它社會團體,而同儕團體的影響力會持續下去。而同儕間相互 討論時,也常會引用媒體的消息或觀點,所以家庭、學校、同儕團體與大眾傳 播媒介對個人的政治學習與態度的養成,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雖同儕團體對 個人政治社會化影響深遠,但就筆者觀察目前國中學生所形成的次級文化中,

大多以個人背景、興趣、嗜好及偶像崇拜為主,鮮少涉及政治層面,可能就讀 高中及大學後,因政治產生的同儕團體才會能漸漸成形。因此本研究將同儕團 體的媒介排除,僅以家庭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政治化及家庭社經地位;學 校中的幹部經驗、社會科教師教學方式、班級氣氛及學校組織氣氛;還有大眾 傳播媒體中學生最常接觸的電視,以每週收看電視新聞次數為研究變項,以瞭 解政治社會化的媒介是否影響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影響程度為何,並依研究 結果給予政治社會化媒介建議,藉以提昇學生政治態度。

第二節 政治態度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