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四組在反身性等式之差異

本節討論不同數學學習障礙類型學童在「反身性等式」的得分及其 差異情形。分別以通過率、算式填充題、與數學等式等三項的分析,四 組受試者(MD、MD&RD、RD、NA)為自變項,「反身性等式」分數為依 變項,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接著再呈現反應類型、協 助量、及訪談前後的改變。最後則為小結。

壹、 通過率

反身性等式共有 3 題,分別是算式填充題的題 7(3=□),以及數學 等式的題 3 和題 4(3=3;3=5),每題滿分 2 分,共 6 分。以下分別以描 述統計、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兩項,呈現統計結果。

一、 描述統計

數學學障組(MD)、數學與閱讀障礙組(MD&RD)、閱讀障礙組(RD)、

以及年級對照組(NA)等四組之反身性等式通過率的平均數與標準差,見 表 4-4-1。

表 4-4-1 四組在「反身性等式」通過率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MD(N=9) MD&RD(N=7) RD(N=8) NA(N=10) 合計 反身性等

式通過率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1.33 .65 1.10 .54 1.25 .43 1.30 .33 1.25 .48

由表 4-4-1 可以得知,以各組通過率來看,反身性等式通過率的高低,

由高到低依序是 MD 組>NA 組>RD 組>MD&RD 組。

118

二、 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四組在反身性等式通過率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請見表 4-4-2。從表 4-4-2 可以看出四組受試者在「反身性等式」通過率,F 值為 F(3,30)= .348,

p>.05 的顯著水準,表示 MD、MD&RD、RD、以及 NA 四組在數學等 式中「反身性等式」得分上沒有不同。

以 NA 組和 MD&RD 組的平均數和標準差計算效果值,效果值為 0.45,

係僅皆近中度的實際顯著性,依據 Cohen(2011)效果值轉換百分等級,

NA 組在 MD&RD 組平均數常態分配中,PR 值介於 66 到 69 之間,重疊 百分率介於 67%到 72.6%之間,接近中度的實際顯著性。

表 4-4-2 四組在「反身性等式」通過率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效果值 反身性

等式

組間 .245 3 .085 .348 .791 0.45 組內 7.314 30 .244

總和 7.569 33

所以四組學生在反身性等式題型,通過率表現達組間沒有顯著差異,

以平均通過率來看,仍以 MD 組和 NA 組較高、RD 組和 MD&RD 組較 低,而 NA 組表現沒有較 MD 組佳。效果值為接近於中等的實際顯著性,

表示組間仍可能有差異。

119

貳、 算式填充題

一、 描述統計

算式填充題中,題 7(3=□)屬於反身性等式,共 1 題,為 2 分。表 4-4-3 則為 MD、MD&RD、RD、以及 NA 四組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表 4-4-3 四組在算式填充題中「反身性等式」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MD(N=9) MD&RD(N=7) RD(N=8) NA(N=10) 合計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反身性

得分

0.89 .93 0.43 .54 0.63 .74 0.50 .71 0.62 .74

由表 4-4-3 發現,MD、MD&RD、RD 和 NA 四組在算式填充題中「反 身性等式」平均得分為 0.62 分。以四組的平均得分來看,由高分到低分 依序排列為 MD(M=0.89)>RD(M=0.63)>NA(M=0.50)>MD&RD(M

=0.43),在四大題型中(典型等式、反向等式、反身性、雙側),反身性 等式是唯一四組平均得分皆低的題型。年級對照組(NA)在算式填充題「反 身性」題型上表現較數學障礙組(MD)以及閱讀障礙組(RD)差,而數學與 閱讀障礙組(MD&RD)仍舊表現最差。

二、 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由表 4-4-4 可以得知四組受試者在「反身性等式」的表現沒有顯著差

異,F(3,30)=.619, p 值未達.05 的顯著水準, MD、MD&RD、RD、以及

NA 四組在算式填充題中「反身性等式」得分上沒有不同。以 NA 組和 MD&RD 組的平均數和標準差計算效果值,效果值為 0.11,僅為低度的 實際顯著性,NA 組在 MD&RD 組平均數常態分配中,PR 值為 54,重 疊百分率為 92.3%,無法支持組間之差異。

120

121

MD&RD (N=7)

大部分受試者的作答反應皆屬於類型 4,MD&RD 組 100%、NA 組有 90%、RD 組有 87.5%、而最低比例的 MD 組還有近 7 成,

顯示受試者在算式填充題「反身性等式」的作答反應以反應類型 4 為主。經卡方考驗,四組在題 7(χ2.95,(3)=3.904,p=0.272)的反應類 型之間無顯著差異。

122

作答反應分為以下兩種:

1. 第一種是勾選「我會算」,但理由為題目沒有寫其他的運算符 號(加減乘除),自行想像題目意思是+0、-0、×1,只是題目 寫 0 是多餘的、省略不寫,所以經過計算之後就等於原本的數 字。例如:3+0=3;0+3=□;3×1=□;3×1=3。由此可知,

即便受試者表示他會寫反身性題目,但還是透過符號計算而得,

以等號概念中基本的運算觀點求得結果,並非以等號左右兩邊 等量的關係概念進行判斷。

2. 第二種會指出「題目有問題」,理由為題目只有單獨一個數字 3,沒有出現和其他題目一樣,有另外的數字和符號(加減乘除) 可以運算。因為受試者勾選題目有問題,則依據本研究施測流 程,施行半結構訪談中列式子的部分,請受試者「列式子說明 你的想法;如果是你,式子應該怎麼寫才不會有問題?為什麼 你會這樣算?」在這種想法之下,受試者所列的式子則會以自 行挑選並補上運算符號和數字,來說明修正後的式子才是正確 的,如:3+1=□;3+1=4;3=1+2;2+3=□;2×3=6。

透過「列式子」的動作,更能加以突顯受試者心中的想法是「反 身性等式的題目有問題,因為缺少運算符號和數字」。

(二) 協助量:見表 4-4-6,四組在算式填充題「反身性等式」中,除 RD 組一位受試者以外,其餘受試者皆可以自行讀題與書寫。該名 受試者在寫第 7 題的理由「只有一個數字,應該要有加減乘除的 符號」時,詢問「除」和「符」的寫法。

(三) 半結構訪談前後的改變:整體而言訪談前後都正確者僅占 14.71%;

其餘大部分的受試者皆屬於自己做的時候反應錯誤、經過訪談後 觀念也錯誤,占全體受試者的 85.29%。見表 4-4-6,在此題型沒有 任何一位受試者在訪談前後改變想法,只有「前後皆對」、「前後 皆錯」兩種結果,加上 8 成 5 以上的受試者皆屬於前後皆錯的結

123

果,顯示四組在算式填充題「反身性等式」的反應錯誤率高、訪 談前後也沒有改變,以自身的等號概念進行判斷,概念過於困難 或僵化未能因訪談而修改。

參、 數學等式

一、 描述統計

數學等式中,題 3 和題 4(3=3;3=5)也是屬於「反身性等式」,共 2 題,總分 4 分。反身性的題目,理由若是大於、小於、等於這類比大小 的觀念,反應正確性得 1 分、觀念正確性得 0 分,不列入反應類型類別 中。由表 4-4-7 可以得知 MD、MD&RD、RD、以及 NA 四組的平均數與 標準差。整體表現,在「反身性等式」中的數學等式,得分平均為 2.88 分;以四組來看,NA 組得分最高(M=3.10),接著依次為 MD 組(M=3.00)、

RD 組(M=2.88),得分最低為 MD&RD 組(M=2.43)。在題 3 的四組得分,

由高到低的順序為 NA 組(M=1.5)>MD 組(M=1.33)>MD&RD 組(M=1.14)

>RD 組(M=1.13);題 4 的得分順序則為 RD 組(M=1.75)>MD 組(M=1.67)

>NA 組(M=1.60)>MD&RD 組(M=1.29)。

表 4-4-7 四組在數學等式中「反身性等式」的平均數與標準差 MD(N=9) MD&RD(N=7) RD(N=8) NA(N=10) 合計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題 3 1.33 1.00 1.14 .69 1.13 .84 1.50 .53 1.29 .76 題 4 1.78 .44 1.71 .76 2.00 .00 1.90 .32 1.85 .44 反身性

得分

3.11 1.36 2.86 1.35 3.13 .84 3.40 .70 3.15 1.05

124

二、 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從表 4-4-8 可以看出四組受試者在「反身性等式」中,總分表現沒有 顯著差異,F 值分別為 F(3,30)=.355, p 值未達.05 的顯著水準,表示 MD、

MD&RD、RD、以及 NA 四組在數學等式中「反身性等式」得分上沒有 不同。以 NA 組和 MD&RD 組的平均數和標準差計算效果值,效果值為 0.50,為中度的實際顯著性,表示組間仍可能有差異,NA 組在 MD&RD 組平均數常態分配中,PR 值為 69,重疊百分率為 67%。

表 4-4-8 四組在數學等式「反身性等式」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效果值 反身

性總 分

組間 1.244 3 .415 .355 .786 0.50 組內 35.021 30 1.167

總和 36.265 33

三、 反應類型、協助量、及訪談前後的改變

七種反應類型進行分類,見表 4-4-9,四組在數學等式中「反身性等 式」的反應類型共有 0、4、比大小等三種反應類型。反應類型 4 指受試 者該題未得滿分,屬於「算式中一定要有運算符號」的反應;表示大於、

小於、等於這類比大小的觀念,得分上反應正確得 1 分、觀念正確得 0 分,因為比大小是比較等號兩邊的數字有沒有相同,與等號的關係概念

「等號兩邊等量、等值」不同,因此與指導教授多次討論後,比大小的 觀念正確性得 0 分,並且不列入七大反應類型。圖 4-4-2 呈現四組數學等 式「反身性等式」反應正確次數百分比,另歸納協助量、及訪談前後的 改變如表 4-4-10 所示。

125

MD&RD (N=7)

126

依序為 NA>RD>MD>MD&RD;32.36%屬於反應類型 4,認為 算式中一定要有運算符號,以 MD&RD 和 NA 組之學生為主;8.82

%學生之反應屬於以大於、小於這種比大小的觀念進行反身性題 型的判斷,以 MD 組與 MD&RD 組為主:

127

1. 反應類型 4 的作答有兩種,第一種是勾選「這個算式不對」, 理由是因為題目沒有其他數字和運算符號,因此算式是不對的。

另一種是勾選「這個算式是對的」,理由是因為題目後面沒有 寫數字、代表沒有加減乘除,所以就是原本的答案。

2. 大於、小於的作答反應,主要發生在 MD 組和 MD&RD 組。

例如:

(1) 3=3,勾選算式是對的,「因為=是一個數字和一個數字一 樣大的符號,3 和 3 一樣大」;「3 跟 3 的數字一樣,不會有 大於、小於,所以是對的」。

(2) 3=5,勾選算式是不對的,理由為「5 大於 3,要把 5 改成 3」;「因為 3 比 5 小,3 和 5 不是平等的,不一樣大」;「3 跟 5 的數字不一樣,5 比較大,所以不可能對」;「3 不能直 接等於 5,3 要加 2 才對等於 5。(列式子)要改成 3+2=5 或是 3<5 才對」。

(二) 協助量:表 4-4-10 呈現四組在數學等式「反身性題型」中,受試 者皆可以自行讀題與書寫。

(三) 半結構訪談前後的改變:訪談前後都正確者的比例為 69.12%,

比例高低依序為 MD 組>NA 組>RD 組>MD&RD 組;訪談前後 都錯誤的比例為 30.88%,MD&RD、NA 組的比例大於 MD、RD 組。如同算式填充題「反身性等式」,數學等式的部分,訪談前後 也沒有出現改變想法者。

肆、 小結

綜合本節討論數學學障組(MD)、數學與閱讀障礙組(MD&RD)、閱 讀障礙組(RD)、以及年級對照組(NA)在四大題型之反身性等式,無論是 通過率、算式填充題或數學等式,四組之間皆無顯著差異,效果值為中 度的實際顯著性,表示組間仍可能有差異。算式填充題的部分,四組的

128

平均得分都低、是四大題型中最低者、四組之間差異不大;數學等式部 分以 MD 組和 NA 組最高分,MD&RD 組表現最差。

反應類型的部分,算式填充題反應類型有兩種,分別是反應類型 0 和反應類型 4(算式中要有運算符號);數學等式的反應類型則有三種,除 了反應類型 0、4 以外,還有比大小。在「反身性」題型中,四組受試者 大部分皆以反應類型 4 為主,並非以等價方式判斷數學等式,在算式填 充題和數學等式的比例為 85.29%和 32.36%,並且皆呈現兩種反應,一 種是勾選「我會算」,自行推測題目沒有寫運算符號和數字代表的意思是

反應類型的部分,算式填充題反應類型有兩種,分別是反應類型 0 和反應類型 4(算式中要有運算符號);數學等式的反應類型則有三種,除 了反應類型 0、4 以外,還有比大小。在「反身性」題型中,四組受試者 大部分皆以反應類型 4 為主,並非以等價方式判斷數學等式,在算式填 充題和數學等式的比例為 85.29%和 32.36%,並且皆呈現兩種反應,一 種是勾選「我會算」,自行推測題目沒有寫運算符號和數字代表的意思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