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我做禮拜故我在」—婦女宗教實踐與自我認同

第一節 網路與西北穆斯林婦女—在現代烏瑪邊緣的少數

一、 回族(小集中、大分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3

六、烏孜別克族(散居在新疆烏魯木齊、伊宁、塔城、莎東、喀什等城 市)。

七、塔塔爾族 (散居在新疆伊宁、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

八、撒拉族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其余散居在青海省化 隆回族自治縣和甘肅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等地)。

九、東鄉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其余散 居在臨夏其他縣、蘭州、宁夏、青海、新疆的昌吉、伊犁、塔城等 地)。

十、保安族 (主要聚居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 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於臨夏自治州其他縣城及青海循化縣)。

呼圖白 (經堂語); 阿文:ḫuṭba ﺔﺑﻂﺨ,主麻日時阿訇宣出的講經。

卡拉姆 (經堂語); 阿文:مﻼﻜ kalām,辨證神學。

開齋 (經堂語); 中國穆斯林經堂語,阿文:ﺮﻄﻔﻟا ﺪﯿﻋ ‘īdu l-Fiṭr ,又叫

「小爾德」,在伊斯蘭教歷十月一日。當穆斯林在九月封齋一個月滿之後,

慶祝開齋節日。那時穆斯林要沐浴淨身,男人至清真寺參加節日會禮、

聽阿訇的「哇爾茲」並按照家庭人數作出捐贈;向窮人出散「乜帖」。 婦 女能在家裡準備節日餐品,炸香油鏾子等。在西北會禮結束後,格底木家 庭請阿訇與數位滿拉到家念「亥聽」並請他 們用餐。格底木也利用開齋節 假期上父母的陵墓,並用紅色香柱禮拜。伊赫瓦尼開齋節假期也請阿訇到 家吃飯,但不念經,也上墓不過女性不允許參與。賽 來菲耶上墓的習慣;

門宦的老人家出門拜訪教親,親戚至道堂、拱北拜訪。

庫不林耶 (經堂語); 阿文: ﺔّﯿر Kubrīyya,伊斯蘭教蘇菲交團。由伊斯蘭教奈季姆 ﺒﻜ 丁.庫布垃(波斯文: ﻦﯾﺪﻟاﻢﺠﻧ یﺮﺒﮐ Najmuddīn-e Kubrā,1145 – 12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4

据史載,第一個將庫布林耶傳入中國的是一位名穆哈伊丁的外籍傳教師,

曾3次來華傳教。第一次在廣東、廣西傳教,第二次在湖南、湖北傳教,

第三次到甘肅傳教。最后於明末清初定居於河州東鄉大灣頭。

隨當地習慣改姓張,字普濟,號玉皇,躬耕鄉民所贈的9畝土地,成為東 鄉族成員。與他同來中國的還有其子艾哈邁德祝奈吉納格什班德巴格達迪,

后繼任第二代教主,發展了不少教眾,當地漢族亦有歸信者。

其子孫相襲傳教,已傳11代,又稱張門或大灣頭門宦。

教義屬遜尼派哈乃斐學派,其教義及禮儀主要是:以《古蘭經》、聖訓為 信仰之本,遵行五功和靜修參悟修持,靜修分40天、70天、120天不等。

靜修時幽居山洞,默念「即克爾」,做禮拜,日食7枚大棗,數杯開水;

經常高聲誦念《古蘭經》、《卯路德》和《麥達伊哈》等經典,以傳遞

《古蘭經》為亡人贖罪,舉行殯儀時不脫鞋。他們的拱北有:東鄉大灣頭 拱北(為穆哈伊丁及其后裔艾哈邁德祝奈吉、納格什班德巴格達迪等的 墓地);康樂草灘拱北(為布孜勒克葉爾孤白及其后裔的墓地),蘭州 駱駝巷拱樂拱北(為四太爺后裔的墓地)。教民主要分布於甘肅臨夏、

東鄉縣、康樂縣及蘭州等地。

講台 阿文:,رﺒﻨﻤ minbar,其仍是遵守兩性地位差距的宗教教規。

經堂 中國伊斯蘭教宗教教育場所。始於明末清初。作為阿訇向經生傳授伊斯蘭 經典的場所一般大規模的請真寺都有禮拜堂(大殿)、澡堂(沐浴室)及 經堂等所謂的「三堂合一」形制的建築。

經堂教育 中國伊斯蘭教寺院教育用語。經堂教育是自明中葉以後回穆斯林學者開發 的教育系統。經堂教育的倡導人為來自陝西咸陽的胡鄧洲(1522-1597)。

其首倡的經學後來分為所謂的陝西派與山東派,兩個學派學風上的不同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5

要在於前者注重專攻阿拉伯文經典與專門研究其中一門課程,而後者則注 重博覽與在阿拉伯文經典以外,還要學習波斯文經典。

經堂語 自明中葉以後,中國穆斯林學著講授經典的專業辭彙。其在授課中採用 阿拉伯文於波斯文教材,但用中文講解,形成了具有宗教特色的辭彙。

經學院 造就宗教經典專家的學院和阿拉伯文翻譯。受到政府認可的伊斯蘭教院 校。專業課開設有《古蘭經》(包括古蘭學、古蘭注釋和古蘭讀法)、聲 訓(包括聲訓學)、教法(包括教法原理和教法史)、教義學、中外伊斯 蘭教史、阿拉伯語、阿文書法、教務實習等。基礎課開設有政治(包括民 族宗教政策和形勢教育)、漢語(包括寫作指導和古漢語)、歷史、地理 等。招生對象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立志從事伊斯蘭教事業、年齡在 18~

25 周歲、已入清真寺學習的男性穆斯林青年。面向全國定向招生,經過統 一考試,擇优錄取。學生畢業后主要擔任各地清真寺阿訇或從事伊斯蘭教 事務及教學、研究工作。 目前,經學院不招收女生。

教法 阿文: ﺔﻌﯾﺮﺸ šarī'a,是一套伊斯蘭教的法律。根據《古蘭經》的教義、聲行 (ﺔﻨﺴ sunna,穆罕默德聖的言行和默認之事)、以吉馬爾(عﺎﻤﺟإ ijmā',穆斯 林社群的決議、一致)、給亞斯(سﺎﯿﻗ qiyās,推理)作為穆斯林日常生活和 行為的指引。教法是應付許多每日生活的方面,包括政治、經濟、銀行業 務、商業法、合同法律、性別,和社會問題。其有以下五個派別:哈乃斐學 派、 罕百里學派、 賈法里派馬立克學派、 沙斐儀學派。

教坊 教坊或寺坊本來作為傳播教義的地方同時也當群眾聚會的場所,也是明 末經堂教育發展起來的場所。

教法學派 阿文: ﺐھﺬﻣ maḏhab 複數 ﺐھاﺬﻣ maḏâhib,伊斯蘭教遜尼派四大教法學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6

遜尼派認可四個主要的教法:哈納菲(ﻲﻔﻨﺣ ḥanafī)、馬利基

(ﻲﻜﻟﺎﻣ mālikī)、沙菲耶(ﻲﻌﻓﺎﺷ šāfi`ī)及罕百里(ﻰﻠﺒﻨﺣ ḥanbālī)。

教律 阿文: ﮫﻘﻔﻟا fiqh,伊斯蘭教法的研究與分析。

教團 阿文:ﺖﺎﻔﯿﺮﻄ ṭarīqāt,伊斯蘭教蘇菲的學派。

克爾白 阿文: ﺔﺒﻌﻜ ka’ba,有稱天房。克爾白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聖地,所有信徒 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必須面對它的方向禮拜,而且伊斯蘭教的五功包括了朝 覲,也就是到麥加去朝拜。

禮邦克 波斯文ﻚﻨﺎﺑ bāng,宣禮樓,阿文 ﺔﻧﺬﺌﻣ manāra。

禮爾德拜 阿文: ﯿﻋد ‘id 即開齊節的禮拜。

禮貌 阿文:ب دا adab ,文明,即以伊斯蘭為主修養自己的行為。

禮拜室 規模小的禮拜空間。

禮拜堂 規模大的禮拜空間。

六日閃瓦魯月 阿文: ﻞاﱠﻮﺸ šawwāl,伊斯蘭曆第十個月。

滿拉 波斯語:ﻼﻣ mollā,伊斯蘭教學者,宗教學教師。在西北是指在清真寺學 習宗教知識的學員。

門宦 明請時代中國蘇菲教團在宗教實踐出現差異,不通篩海流下的道承透過專 給後代 (ﺔﻠﺴﻠﺴ silsila「傳系」)形成不通的教團稱為「門宦」。「門宦」

此名稱的來源模糊不清,其似乎來自於「門戶」或「門閥」,原因可能在於 蘇非派在中國主要是以篩海為主的「父傳子受」體制,(除了嘎的林耶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7 外)也是一個社會勢力的宗教制度。

面紗 阿文: بﺎ َ ﺠ ِ ﺣ ḥijāb(بﺠب ḥajaba,躲避、遮蔽、史模糊不清)所涵蓋多元 的意義之間有女性戴面紗、兩性隔離以及安拉與物質世界之間的距離。

穆夫提 阿文: تﻔﻤ mufti,提出正式法律意見的教法說明者。

哲麻爾提 阿文:ﺔﻋﺎﻤﺠ jamā’at,意為「集體」、「聚眾之地」,穆斯林獨特的社群 社區。指中國伊斯蘭教的教坊或寺坊,亦即以一個清真寺為中心形成的教 區,或所謂的「寺坊」。

納格什班底耶

阿文: ﺔّﯿ ﺪﻨﺒﺸﻘﻧ Naqšbandīyya,原意為「畫家」。伊斯蘭教蘇菲交團,14 世紀由中亞人納合西班迪(ﺪﻨﺒﺸﻘﻧ ﻦﯾﺪﻟا ءﺎﮭﺑ Bahāʾu d-Dīn Naqšband,1317 – 1389)在布哈拉創立。中國西北的納格什班底耶與其有溯源關係。

納格什班底耶舉行宗教儀式時常默誦經文(默念「即克爾)並在胸前劃線。

信徒最初以中亞突厥人為主,17世紀後形成兩大支派:一派以印度希爾信 迪為始祖,傳到東地中海沿岸地區;一派以麥加為中心,專到南北也們等

地。在中國納格什班底耶分為兩派:虎非耶 與 哲赫林耶。

乃瑪孜 阿文: زﺎﻤﻨ namāz,禮拜。

男性的知識 阿文: ﻞﺎﺠﱢﺮﻠا ﻢﻠﻋ 'ilm ar-rijāl,精通伊斯蘭的教法與聖訓的解釋。

乜帖

阿文: ﺔﯿﻨ niyyah,心願,捐獻物。經堂於為「舉意」,是指以錢或物形式 舉辦的公益善事或向他人施捨的意願。另外,請阿訇到家念經紀念亡人或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8

求平安,也稱「過乜帖」;在進行宗教功課、紀念亡人或向他人施捨之前都 要默誦「舉意」詞也叫「舉乜帖」。學生對女校捐獻的錢或物也是乜帖。

女禮拜殿 清真寺禮拜大殿。

女寺 由女阿訇負責的女清真寺,培養女滿拉的清真寺。

女學 女性伊斯蘭學校、民辦阿語學習班、清真寺開辦的女性學校,又稱女校。

另外意義為自明代發展的穆斯林女性經學的傳統。

女校 女學的現代名稱。

女性教法專家 阿文: ﺔھﯾﻗﻓ faqīha。

女性領袖 阿文: ةﺧﯾﺷ šaiḫa。

女性口述宣授者 阿文: ﺔﺛﱢدﺤﻤ muḥaddiṯa。

女性老友 阿文: ﺔﱠﯾﺒﺎﺣﺼ ṣahabiyya。

女性宗教學者 阿文: ةﻣﻠﺎﻋ ‘ālima。

清真 (經堂語); 阿文:لﻼﺣ ḥalāl,源自阿拉伯語 ﻞﺣ ﱠ 解散、解開、解決,

廣義指符合教規,而狹義則指符合教規的食物。

請真教 伊斯蘭教(阿文:مَﻼْﺳِ إ,islām,順從真主的意願)的經堂語名稱,

另外稱「大食法」、「天方教」、「回回教」或「回教」等等。「清真」一 詞在古漢語有「自然質朴」之意,曾被社會廣泛應用。伊斯蘭教自唐代傳入 中國后,至宋代還沒有定稱。(請真教一開始有可能是指猶太教的名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9

元代以來中國學者逐漸用「清」、「淨」、「真」等詞語來表徵伊斯蘭教。

清真教是中國明末清初對伊斯蘭教的稱謂。

清真言 (經堂語); 阿文: ةﺪﺎﮭﺸ shahāda。清真言代表的是穆斯林的認主獨一信 念,並接受穆罕默德為真主的使者。清真言的讀法如下:ﷲ ﻻإ ﮫﻟإ ﻻ Lā ilāha illā ʾllāh(u) ﷲ لﻮﺳر ﺪﻤﺤﻣ Muḥammadun rasūlu ʾllāh(i),經堂語:「倆一倆哈 銀蘭拉乎,穆罕默德熱蘇龍拉西」,意為「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 德,是主使者」。

清真寺 阿文:ﺪﺠﺴﻣ masjid,穆斯林舉行禮拜等宗教功課及教育活動,同時也是 穆斯林社群節日慶典的中心。又稱「麥斯吉德」或「哲麻爾提」。

賽萊菲耶 阿文: ﺔّﯿﻔﻠﺳ Salafīyya,意為 as-salaf al- ṣā-lih ﺢﻠﺎﺼﻠا. فﻠﺴﻠا 「古代的先 哲」賽萊菲耶派是國伊斯蘭教派別之一。阿拉伯語音 譯,意為「尊崇前

賢者」。因受沙特瓦哈比派的主張影響而形成。該派主張嚴格按《古蘭

賢者」。因受沙特瓦哈比派的主張影響而形成。該派主張嚴格按《古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