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 回顧與省思

五名研究參與者進入大學到大一生活也將畫下句點,透過與他 們三次的個別訪談,研究者了解其進入學校適應狀況、影響其適應 狀況之因素及面對問題的因應之道,且與其相關重要他人的訪談,

再加上其非相關干擾性測量資料的蒐集,藉由資料整理與分析呈現 其研究脈絡,故根據本研究結果、文獻與研究者本身所作之省思說 明本研究之待答問題,以下將進行闡述:

壹、學校適應狀況:

研究者發現 A 生、B 生、C 生、D 生及 E 生在人際、生活、學業學 習面向之適應狀況有其共同處及不同之處,將一一敘述之,且可見表 5-1。

一、人際面向

依照五位研究參與者在此面向適應狀況,共同之處為都有固定的同 學朋友圈,且都會在課餘或課後與同學朋友透過不同方式聯繫互動,最 常使用的聯繫方式為通訊社群,如 LINE 或 FB,A 生、C 生及 D 生會利 用課後時間聚會活動,以聚餐為最常之活動,其中 A 生及 D 生因就讀相 關科系之需要,A 生會和同學朋友一同看展覽,D 生會和同學朋友出外 遊玩,甚至其活動為旅遊行程,B 生則是會邀約有共同興趣之同學朋友

64

觀看運動賽事,而 C 生是因就讀進修部,其同學朋友白天皆需工作較不 方面聚會,其本身以在白天有工讀,因此聚會活動較少,另外 E 生則是 因家中狀況及規定不常和同學朋友聚會。

綜觀國內外學者之觀點,智能障礙者因是異質性相當大的群體,其 個體間具有獨立的特性,在五位研究參與者中,A 生在人際面向的困難 點在於不知如何適當地與異性相處,而 B 生則是在與他人互動時,需給 予等待時間並確認其所表達之意思是否與他人理解有落差,且較需要他 人製造較多機會與同儕互動,C 生則是需再學習如何與他人適當地互動,

D 生及 E 生則在此面向無特別需留意之問題。

二、生活面向

林惠芬 2004 年所作之相關研究顯示輕度智能障礙者在高職階段的 學校生活適應是不錯的,此亦顯示於本研究之五位研究參與者在大學階 段,其學校生活適應整體來說是良好的,無特別需留意之問題,以下便 針對此說明之。

五位研究參與者,因就讀不同大學及不同科系,皆對於學校環境、

人事物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且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行程。

A 生由於課業較繁重,無任何工讀或社團活動,大部分課餘生活 時間都花在學業學習方面,但如有空閒時間,其仍保有固定的運動習慣 及與同學朋友聚會活動。

65

B 生會安排既定的生活行程,包含與朋友聚會活動、運動、學樂器 等部分,增添大學生活的豐富度。

C 生除有工讀外,其餘時間以待在家、運動、散步為主,偶爾會在 家人安排、自己或朋友邀約下參與聚會活動。

D 生則是在校內找到工讀機會,平常課餘時間以待在家為主,有 固定頻率和朋友同學聚會活動。

E 生除認真參與校內活動外,平常以待在家為主,不大會出外與朋 友同學聚會活動。

三、學業學習面向

國內外相關研究皆顯示智能障礙者在學業學習部分較有問題,不 論是在何教育階段,包含林惠芬於 2004 年所作的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 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陳麗如於 2008 年所作的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 生生活困擾與資源運用之研究及 2011 年的大專校院不同障礙類別與障 礙程度身心障礙學生教育需求分析,本研究之五位研究參與者亦然,唯 因其就讀不同大學及科系而有不同程度之學業學習困難,以下將進行 闡述。

A 生因就讀之大學科系較要求學業學習表現需達一定水準,所以 其學業學習之壓力遠遠高於其它四位研究參與者,同時他亦接受部分 科目之課後輔導,課後生活時間接投注在學業學習部分,但仍落後與

66

其他同儕,使其甚感挫折,目前考慮轉至同科系之他校就讀。

B 生因就讀之大學科系符合其能力興趣,部分術科能力表現不亞 於其他同儕,但學科部分相較之下就顯得較困難,需要他人給予支持 及協助。

C 生因就讀之大學科系是其先前從未接觸過的,即便主要以實作 技能為主,其仍然需花很大的心力克服之,由於其就讀大學在學業學 習要求標準不致於給 C 生相當大的壓力,C 生亦拒絕相關資源之協 助,在家人給予協助及自身努力下,學業學習表現尚可。

D 生及 E 生在此方面的表現較相似,在語文學科方面較有顯著困 難且不易克服,其他部分較無問題,此外,E 生為求能獲得獎助學 金,很認真於學業學習表現上,因此 E 生有獲得過獎助學金。

67

68

貳、影響其適應狀況的因素:

以下便針對個人身心特質及所就讀之學校及科系探討五位研究參與 者之影響其自身適應狀況的因素。

一、個人身心特質

五位研究參與者其障礙程度皆屬於輕度,唯獨其中兩位研究參與者 B 生及 C 生除有智能障礙外,伴隨自閉症,而因兩位之身心特質仍有異 質性,所以仍有不同,但相同之處是在與他人互動上,仍需學習如何適 當與他人互動之技巧,以增進其在與他人互動上能較為適切和諧。

在與他人溝通部分,五位研究參與者皆需要他人再多做說明,有時 候會在溝通過程中,會讓人誤解其意,也會誤解他人所表達的意思,但 五位參與者在此部分有一定程度的主動性,當不理解他人之意或欲讓對 方理解自身所表達之意時,皆會再作確認,以達到雙方皆有共識,基本 上表現與一般同儕無太大差距。

依據本研究顯示輕度智能障礙者在學校適應狀況上除會影響與他人 互動溝通上外,較顯著影響在學業學習表現有困難及問題。

二、所就讀之學校及科系

五位研究參與者中,A 生就讀之學校科系在學業要求標準相對高於 其他四位研究參與者所就讀之學校科系,因此 A 生在學業學習困難及壓 力遠遠高於其他四位研究參與者,故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參與者所就讀

69

之學校及科系會影響其在學業學習所面臨的困難程度及壓力,學業要求 標準高的學校,其學生所面臨的困難及壓力會隨之越高。

參、面對學校適應問題時的因應之道:

本研究之五位研究參與者,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以學業學習為主,

次之為人際,生活面向較無問題,以下分別針對 A 生、B 生、C 生、D 生及 E 生進行敘述。

A 生不論在學科或術科部分都面臨一定程度的問題與困難,會求助 於相關支持服務,但不向班上老師及同學透露其特殊生身分,在自身幾 經思考且與資源教室教師討論下,目前考慮轉至他校之同科系就讀。

B 生則是在學科部分遇到問題及困難,班上老師及部分同學會協助 外,家人亦會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與協助,人際面向則是會接受相關課 程幫助其與他人互動更為和諧,其老師、同學及家人亦會給予支持。

C 生則是在學科及術科皆有遇到部分的問題與困難,會主動求助於 同學,但放棄接受相關支持服務之身分,目前其考慮轉至適合其就讀之 科系,而人際方面,如何與他人更和諧之互動,願意多閱讀相關資料並 作調整。

D 生的學業學習表現,整體來看尚可,唯獨外文科目學習得較顯吃 力,會主動尋求相關支持及方法。

70

E 生的學業學習表現,是在專業科目及外文科目較顯吃力,但其會 主動尋求相關支持及方法。

本研究顯示五位研究參與者,在遇到問題與困難時,懂得尋求其他 管道,如同學、老師或支持服務,除此之外,五位研究參與者皆會主動 自行先找方法處理,例如先調整自身上課態度或上課方法、再來利用網 路或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如果真的不行的話,便會與相關重要他人作 討論。

肆、研究者的省思

透過本研究,研究者有下列之發現:

五位研究參與者的學習態度皆很認真努力,其中有部分研究參與者

一開始就讀大學意願並不高,即便如此,仍能調整其自身心態,願意面 對接受進而適應之。

再者,研究者發現五位研究參與者皆很喜歡大學生活中的人際面向,

樂於與他人互動,如果遇到與他人互動上有問題或困難時,第一時間並 非求助於他人,而是先從自身出發作調整改善之。

第三,研究者發現五位研究參與者能獨立自主地安排自身的生活行 程,不再是透過家人給予意見或替其安排好,不論是參與學校活動、或 是工讀、亦或是建立自身的興趣嗜好,都有自身的想法,但也在遇到問

71

題時找不到方法時,會與相關重要他人討論再作決定。

總括來看,五位研究參與者即便因其個人身心特質,而在學業學習 面向有顯著的問題與困難,但五位參與者皆表示其在大學生活中,成長 不少,也學習到不少以前從未學習到的人事物,對他們來說,是截然不 同但獨具生命意義的人生體驗。

7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