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工具及資料蒐集與整理

壹、研究者本身

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重要的研究工具,因此在研究過程中,

研究者需扮演相對重要的角色,不論是與研究參與者或其相關他人的訪 談、互動中,都須發揮敏銳的觀察力,以利研究的進行。

本研究之研究者本身畢業自師範體系的特殊教育學系,目前攻讀特 教相關研究所,任教於高職綜合職能科教師已滿四年,期間曾擔任過三 年的導師,故在專業知識及經驗皆有一定的基礎,除此之外,研究者更 曾為參與者們的導師,陪伴其在高職三年的求學時光,與之有深厚的相 處,因此對他們及其重要他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認識,種種皆有助於 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互動、訪談能順利進行並有效地蒐集到相關資 料,在如此基礎下,研究者能以較為多元的角色深入探究,但仍需時時 提醒務必用審慎客觀的角度,並且透過省思紀錄使研究更為完善詳實。

24

貳、輔助工具

一、研究參與者參與同意書

為遵守研究倫理,尊重研究參與者之意願,因此在研究實施前須詢 問研究參與者意願並告知其相關事項,獲取其同意後簽署同意書,方能 進行研究。

二、個別訪談題綱

項目包含:訪談目的與內容;編製者、編製依據和發展過程。

(一)初步擬定訪談題綱

參考黃韻臻、林淑惠(2014)所發展的「大一新生學校適應生活適 應量表」及根據本研究目的,發展出人際、生活及學業學習三面向之訪 談題綱。

(二)前導研究

在進行正式訪談前,研究者會將初步擬定的訪談題綱進行前導性研 究,而訪談對象為就讀大學的綜合科畢業生 F 生,並根據其訪談結果修 正訪談題綱,再將修正後之訪談題綱給三位專家學者審閱(其中兩位為 教授,另一位為具 15 年以上經歷且已取得碩士學位的資深教師),以確 保其內容效度,以下將針對此分為兩部分說明之。

首先,以初步擬定之訪談題綱與 F 生進行訪談,訪談過程中研究者 發現,部分訪談題綱之語句較抽象,使 F 生在理解上較有些困難,需再

25

更進一步具體說明,才使其能順利回答,因此研究者將相關語句之抽象 詞語修正為較具體清楚的詞語,以利接下來欲進行之正式研究 。 再者,將修改過後之初步訪談題綱,透過面對面或電子郵件方式請 三位專家學者進行審閱,更確保訪談題綱之內容效度。

(三)確認正式研究之訪談題綱並觀察記錄

根據前導研究之結果,將需修正地方修正後,確認正式研究之訪談 題綱,以利在訪談過程中,研究參與者能明白研究者所問之問題為何,

且研究者會依據訪談時之情境將訪談題綱之內容作延伸,以求更進一步 深入地了解研究參與者學校適應之狀況,並作觀察記錄,此外,每位研 究參與者以訪談三次為主,每次訪談間隔時間大約以兩個月至三個月,

以達到資料蒐集的飽和及豐富度,避免因次數過少及間隔時間過短造成 蒐集之資料過於貧乏。

参、紀錄工具

包含筆記本、錄音、錄影等相關器材。

26

第三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節共三部份,包含資料編碼、資料謄寫和整理及資料分析。

壹、資料編碼

一、編碼原則:在整理和分析資料前,為確保研究參與者之隱私,需用 代號或假名表示研究參與者,並設定其所屬之資料編號,以利後續資料 之整理及分析。

二、進行編碼:根據研究參與者 A 生、B 生、C 生、D 生及 E 生,將其 每份相關資料依據不同訪談方式、對象、次數及日期,依序編號,根據 訪談方式不同亦進行編碼,面對面訪談為 F、電話訪談為 T 及網路通訊 軟題為 L,呈現方式為「研究參與者、訪談方式、日期、訪談對象、次 數」,例如研究參與者 A 生透過面對面訪談於 105 年 1 月 5 日進行第一 次訪談,其編碼為「AF10501050101」便代表此份資料。

如見下表範例:

表 3-2 研究參與者 A 生之資料編碼

訪談對象 日期 訪談對象代碼 訪談次數 次數編號

A 生 105/01/05 01 第一次 01 A 生 105/04/01 01 第二次 02 A 生 105/05/13 01 第三次 03 A 生之母 105/06/20 02 第一次 01 A 生之師 105/06/21 03 第一次 01 A 生之友 105/06/19 04 第一次 01

27

貳、資料謄寫和整理

謄寫整理蒐集而來的資料,其中包含訪談過程中的筆記、及觀察記 錄,為避免訪談過後時間隔太久,無法確實整理記錄資料,研究者會在 訪談過後三天內整理完畢,以確保資料之完整性,在每一份資料載明記 錄的編號、日期、時間、地點和對象,載明過程研究者會確實遵守匿名 原則(鈕文英,2013),以下分為四部分進行謄寫和整理資料:

一、錄影或錄音資料 二、實地筆記

三、以回憶方式做的記錄 四、非干擾性測量資料 參、資料分析

分析謄寫好的研究資料即編碼的動作,編碼是指分析資料的歷程,

亦即將資料分解、概念化和整合的過程(Strauss & Corbin, 1998;引自 鈕文英,2013;Barbara, 2009),本研究將採用持續比較法,進行資料 的分析,透過將資料以單位化話題進而統整話題,以形成類別,並進行 反面或變異案例的分析,接著聯結類別以形成主題(Lincoln & Guba, 1985;Lincoln, 2002),以下為研究者參考鈕文英所修改自 Vuerra、

Pollock 和 Golez 的持續分析比較法分析資料的過程,根據本研究目的 所作之資料分析過程如下:

28

2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壹、決定研究題目

貳、搜集相關文獻資料 參、取樣並選擇研究方法 肆、擬定訪談題綱

伍、蒐集資料並整理 陸、處理資料並分析 柒、撰寫研究結果

圖 3-2 實施程序圖

壹、決定研 究主題

貳、搜集相關 文獻資料

參、取樣並選

擇研究方法 肆、擬定訪談

題綱 伍、搜集資料

並整理 陸、處理資料

並分析

柒、撰寫研究 結果

30

31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品質

本節將分為兩部分,壹為遵守研究倫理,貳為確保研究品質進行 下列說明。

壹、遵守研究倫理

研 究 倫 理 對 研 究 具 有 很 重 要 的 意 涵 , 不 論 在 美 國 諮 商 學 會

(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 抑 或 是 美 國 心 理 學 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皆訂有倫理守則,對於質性 研究亦為重要,畢竟研究倫理是實證研究取信於社會大眾之基礎,

研究倫理的提升是實證研究發展的必經之路(鈕文英,2013);故研究 者將針對研究參與者及其相關他人進行下列倫理原則之說明。

一、對研究參與者的倫理原則

二、對研究參與者之相關他人的研究倫理原則 貳、確保研究的品質

一份好的研究,其品質的重要性不可言語,故研究者為確保此研究 之品質將針對下列兩方面進行之:

一、研究信賴度

依據 Lincoln 和 Mandle 於 2001 年提出的四指標─可信性、遷移性、

可靠性和可驗證性檢核以提高研究之信賴度,研究者將採用三角驗證、

同儕簡報、研究參與者檢核及省思日誌增加其信賴度。

32

二、研究確切性

為確保研究之確切性,透過研究參與者之取樣方式採立意取樣,及 省思日誌等方法確保之。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針對 A、B、C、D、E 五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爾後在其 相關重要他人(家長、教師、同學朋友)同意下,透過電話或網絡軟體 進行訪談,合計共 20 人,研究結果將於下列各節進行討論。

第一節 學業繁重的 A 生

懷抱著畫圖設計夢想的 A 生進入到夢寐以求的大學科系就讀,成 為大一新鮮人,依其在學校適應中之人際、生活、學業學習三面向進行 敘述。

壹、人際面向

對於大一新鮮人的 A 生來說,新的環境、同學、老師是陌生的,

其與同學、老師的相處情形、影響因素及如何適應之,研究者將分為同 學及老師二部分進行討論。

一、與同學的相處

A 生會慢慢透過參與系上活動(如:迎新茶會、聖誕派對)「像迎 新茶會,就是我們剛進來的那些新生,一起聊天,一起玩遊戲」「像聖 誕趴那種,就是才剛過啊,我們會去玩」(AF10501050101),或聊天與 同學互動

「先去他們那裡多聊天或是問他們一些問題,像是他們以前高中高職的

34

時候學些什麼,要怎麼才可以…」(AF10501050101) ,並且與課堂上與 同 學 分 組 合 作 活 動 的 經 驗 亦 是 正 向 的 「 還 可 以 , 算 順 利 」 (AF10501050101),與同學合作的態度也有調整「有...就是比較積極」

(AF10504010102),而隨著時間與同性同學相處漸漸較熟悉,「研究 者:跟班上男生熟嗎?A 生:還不錯」(AF10505130103),「男生的話 狀況是比較好,就是變得更熟一點。像吃飯一定會約他們吃,如果他們 再忙就會自己去吃」(AF10505130103),相反地在與異性同學相處覺得 困難「研究者:你覺得哪個部分是比較困難的? A 生:人際關係,主 要是跟女生聊天」(AF10505130103);影響 A 生此部份適應的因素為與 其本身之個性特質「因為我滿內向的。」(AF10505130103)、自身經驗

「研究者:可是之前在高中的時候還好?A 生:之前是還好,現在女生 變超多,所以就不知道怎麼聊天。」(AF10505130103)及其自身與同學 之間能力的落差為相處上的困難或挫折「就是能力的問題,因為我看大 家其實都還滿厲害的…」(AF10504010102);而面對這樣的困難或挫折 的因應之道,A 生會鼓勵自己主動多找話題與異性同學互動,另外 A 生也曾與家人詢問此部分,研究者在與 A 生家長訪談中,其家長提及 其曾與之討論如何和異性互動較適當,其家長建議 A 生需注意往來互 動之距離,A 生目前仍在學習如何與異性互動。

35

二、與老師的相處

A 生與系上老師的互動多半在繳交作業或課堂提問「交作業吧!比 較常接觸」(AF10501050101),「老師嗎?就還是沒有,還是一樣跟上學期…

就單純上課然後問題問他」(AF10504010102),互動頻率較不頻繁「我 還滿少去找老師的」(AF10505130103),透過訪談過程中研究者的觀 察,

影響 A 生此部份適應之因素主要為其個性較內向,加上與老師互動不 多,

僅有學業上遇問題時,會在課堂中提問。

A 生在此面向適應情形是不錯的,透過與其家長訪談中得知會和交

A 生在此面向適應情形是不錯的,透過與其家長訪談中得知會和交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