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舊市街區再造、復甦理念與相關文獻

第三節 國內外案例分析

舊市街區再造與復甦因地方特色不同而採用相異的更新規劃手法,但仍具其 共通類似再造觀點與價值。因此,本研究於本節係針對國內外幾個地理環境與歷 史發展背景相似之舊市街區發展實例進行分析與探討,包括日本北海道小樽運 河、台灣台北大稻埕及淡水街區三個案例,從地區背景、保存復甦理念、推動過 程來瞭解舊市街區發展之情形,並檢視其發展成果,藉以作為哈瑪星地區舊市街 區再造、復甦之借鏡,茲分析如下:

壹、 日本北海道小樽運河

7 一、地區背景

小樽(OTARU),位於日本北海道西半邊的一個海港小鎮(圖 2-3-1),在 1873 年幌內發現煤炭後,同時扮演著札幌外港的角色,身為煤炭輸出港的小樽,從此 成為繁榮、興盛的商業都市。但因小樽地勢多為山地,平地較少,小樽在 1889 年時展開填海造陸工程,,於 1914 年時,在小樽內地開始開鑿一條寬 40 公尺,

長 1324 公尺的小樽運河,並在 1923 年完工,成為小樽裝卸貨物的重要運輸碼頭。

小樽運河的開闢被視為小樽鼎盛時期象徵代表,大正時代小樽進行港灣政策時,

並未興建碼頭岸壁,而採用運河之型式,也因此造就小樽運河在當時扮演其及重 要之角色。不過,因小樽港灣設施近代化後,小樽運河逐漸被取代其地位。日漸 廢棄的運河,因缺乏使用與維護管理,使其運河本身兩端開始逐漸呈現堵塞、淤 積之現象日趨嚴重,淤泥所產生之惡臭成為小樽都市管理的重大難題,「將無用 的運河填埋起來,建設成馬路幹道」成為政府與工商界一致支持的主流呼聲。運 河在跟不上時代變化的腳步下,直接衝擊著小樽運河未來『廢』與『存』兩難之 窘境。

圖2-3-1 1891年小樽港灣圖 照片取自故鄉魅力俱樂部,西村幸夫

從社區組織與地方文化探究街區再造經營管理之機制

二、保存理念

就小樽之都市保存計畫而言,是身為小樽市民的驕傲,因市民積極的行動與 愛護鄉土的決心。堅決與政府的政策抗爭下保護故鄉的歷史與故鄉的美。在保存 理念上推出不僅是保存,並且還要「重建自己的家園」這為小樽保存運動中撼動 人心的一句話,顯示出市民對小樽運河保存運動的積極性與重要性,抱持著誠摯 而熱忱的態度。小樽的保存不僅止於反抗填埋運河的運動而已,而是對整個小樽 運河帶給市民的歷史環境與生活型態來進行推動的保存計畫,市民聚集於小樽運 河共同生活、共同學習,市民的生活記憶、情感與運河之魅力共存,小樽運河如 此重要性的環境對市民而言為重要的學習環境場域,換言之,小樽運河環境具有 其『環境教育』,而環境教育這議題也是小樽市民在保存運動中所提倡的保存主 軸。深信因小樽運河的魅力風貌,可以供給重大的環境教育意涵,讓市民與運河 間共同成長與學習。小樽運河在保存計畫與理念下蘊藏與富含著珍貴的文化資產 與資源,也是其價值之所在,因小樽運河的保存更是找回市民間凝聚力與地方認 同感,更彰顯而出小樽運河保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三、推動過程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經濟急速增長,現代重機械之裝設取代傳統海運原有 的模式,小樽運河和倉庫逐漸喪失原有的使用機能。在經濟高速成長的階段與高 密度開發下,將無用的運河填埋起來,建設寬闊的幹道,整體規劃此一地區的再 開發,無疑是時代的必然趨勢。1966年,都市計畫決定了道道小樽臨港線的闢建。

1972年,有些地區的石造倉庫群去除掉周圍一些有礙觀瞻的雜物之後,景觀頓時 為之一變,因為整體景觀上的轉變下,認為道路工程有重新評估之必要,便在市 民之間散佈開,也因此在1973年時二月,二十四位小樽市民組成「小樽運河保存 協會」的籌備會,因小樽市民的保存運動推行讓更多的市民更加積極參與其運 動,保存小樽運河的事件逐漸在日本全國蔓延開來。一系列的活動持續推行舉 辦,直至1983-1984年為整個保存活動的高峰,在1983獲得全市十八萬過半數九 萬八千人的連署於1984年「填埋運河」之政策暫時被凍結。即使是超過半數市民 的連署,最後市政府還是堅持強硬的態度,運河的南半邊比已被掩埋了一大半,

道道臨港線也於1986年四月開始通車,運河保存運動面臨分裂,且以不幸的結局 告終。

回顧這一段過程,小樽運河保存活動也並非完全的失敗。道道臨港線計畫最 早的剖面圖中,原來運河只留十公尺寬,但1980年,計畫變更,剩餘的運河寬度

增加了一倍,約為二十公尺(圖2-3-2,圖2-3-3,圖2-3-4),還設置了1120公尺 的石板散步道,四個小型畫廊,再加上六十個真正的煤氣路燈燈火微明,海鷗駐 足的情景,已經傳聞全國,成為小樽風景的代表。

圖 2-3-2 小樽運河改造計畫斷面示意圖 圖 2-3-2 舊有小樽運河風貌斷面示意圖

資料取自故鄉魅力俱樂部,西村幸夫 本研究重新繪製 圖 2-3-2 小樽運河現存面貌斷面示意圖

圖 2-3-3 1980 年小樽運河舊貌 圖 2-3-4 1995 年小樽運河現貌

照片取自故鄉魅力俱樂部,西村幸夫 照片取自故鄉魅力俱樂部,西村幸夫

從社區組織與地方文化探究街區再造經營管理之機制

四、成果檢視

小樽保存運動就整體而言雖未達到市民之要求,但卻是一個折衷處理的方 式,政府雖在過程中採取強硬之手段改變小樽運河原有之面貌而使小樽失去部分 生活感,但政府經過一番與市民抗爭後,無疑的,政府也改變其原有政策,轉而 想把市內殘存之歷史資源加以活化運用,積極推行小樽社區營造工作。透過『小 樽活化委員會』之成立,提供一超越保存、開發的對立,且建立一相互溝通之平 台,同時讓官方、民間、學者三方面共同討論研擬小樽發展對策與面向,因後續 相關整建與保存計畫使小樽在非預期下躍身為大受歡迎、眾所注目之觀光聖地。

小樽的活化與魅力因市民對小樽運河保存的堅決與態度的過程刻畫下讓小 樽更加具有特色,更增添其風華之因素。由此可知,地方社會結構與組織特性強 化市民本身的參與感、對地方的認同感、對社區的凝聚力等,這份來自地方的力 量與熱忱同時轉化為保存小樽運河最佳實質原動力。新舊實質環境間的融合並不 是一件單一或部份、局部之事件,其牽涉之層面往往為之廣泛,整體環境與生活 型態所有部份的轉化與調整,尤其在社會結構上所產生之問題更為複雜、難解。

因此,對於保存、復甦等計畫須全方面、整合性規劃(圖3-2-5),然而小樽日 今後仍會持續變化與成長,積累改善過程中的點滴,在未來秉持用心、認真、永 續的態度經營的地方一定會越是閃耀、璀璨。

圖3-2-5 發揚小樽歷史及自然之社區營造景觀條例 規畫的六個地區 圖片取自故鄉魅力俱樂部,西村幸夫

7 關於日本北海道小樽運河再造保存計畫說明,主要整理自西村幸夫,1997「故鄉魅力俱樂部-

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頁34-51。

貳、台灣台北大稻埕

8 一、地區背景

在 台 北 尚 未 開 發 的 時 候 , 大 稻 埕 原 本 是 平 埔 族 原 住 民 『 圭 母 卒 社 』 的 聚 集 生 活 的 地 方,直 到 了 康 熙 48年 (西 元 1709年 ),當 時 在 台 居 民 陳 賴 章 向 政 府 申 請 了 官 方 開 墾 直 到 , 開 拓 大 加 臘 堡 地 區 , 包 含 了 大 稻 埕 一 帶,漢 人 才 漸 漸 來往聚集並從事耕種(莊永明,1997:52)。據傳當時此地因 有一個很大的曬穀場供各庄共同使用,收穫時作為曬穀之用,農閒時則供作農產 品的交易場所,其中「埕」即為「庭」之意,「大的曝曬稻米場地」-大稻埕,

遂成為當地地名。根據陳培桂於1871年篡修《淡水廳志》之記載,在同治六年時 此地已設有大稻埕義塾,書中所附的《淡水廳分圖》上出現標繪大稻埕之地名,

是該地名出現最早的史料(莊永明,1997:52)。

大稻埕市街之發展軸線,首先為1856年由「中街」街民共同捐款於南街興建 之「霞海城隍廟」(至1859年3月10日竣工);與1866年由林佑藻等發起募款,

興建於中街和南街之交的媽祖廟「慈聖宮」(1869 年竣工),其後便是以此兩 座廟宇為中心,開創了大稻埕地區的發展(莊永明,1997:83-84)。就大稻埕 之全盛時期大致上分為四個時期:

(一)淡水開港成就茶葉貿易盛景【清末時期】

西元1858 年,天津條約中約定開淡水港為通商港口,大稻埕亦視為 淡水港之一部份。後因艋舺之航道日漸淤淺,使大帆船進出不易,於 是位居下游,當時河水仍深的大稻埕遂藉著地利之便,取艋舺而代 之,一躍成為新興商業港口。

(二)劉銘傳新政奠基現代大稻埕【清末時期】

西元1885 年,劉銘傳就任台灣巡撫,計劃將大稻埕發展成為台北的 商業區域,因而大興土木。一方面建設鐵路以通基隆和省城(彰化);

另一方面則整頓大稻埕,同時擴大區域與修築碼頭,規劃現代建設之 新市街景象,使當時市容為之一振。

(三)都市計畫促發台北商業中心與台灣文化【日治時期】

日本佔領台灣後,遂延續清代在城內的建設,在台北城內進行西方都 市建設,成為日本人的主要聚集中心。而於台北城外的大稻埕、大龍 峒反倒成了台灣人的本土社區,逐漸形成特有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發源 地,同時也在日本人控制下扮演了「工業日本、農業台灣」殖民地的 農工商品交換中心(李東明,2004:99)。

從社區組織與地方文化探究街區再造經營管理之機制

從社區組織與地方文化探究街區再造經營管理之機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