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國外隱含價值論文研究

Anderson (1959) 在論文中提出了保險商品利潤衡量的方法。他認為,資本 和盈餘的總和並不能充分反映一家壽險公司的價值,所以一個更為貼近現實的價 值評估方法,就是根據壽險商品的長期性特點,把銷售出去的有效保單在未來所 創造的價值考慮進去。因為壽險公司的經營型態與銷售的保險商品性質和其他企 業大不相同,其保險商品在實現最終營利上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且新契約保險 商品的銷售在首年度都有較高的佣金費用支出,導致初年度淨現金流量是負數,

如此一來銷售越多首年度新契約保單,對於壽險公司的盈餘影響也就越大,這個 現象構成了隱涵價值思想發展的核心。因此,傳統壽險公司的價值評估方法將使 得銷售新契約保單的公司在首次上市或者被收購時,價值會被嚴重低估,從而導 致壽險公司無法籌措足夠資金或者引發惡意收購,而收購的公司卻有機會賺取保 單未來的大量利潤。Paetzman and Lippl(2013) 指出收購公司會因為被併購的交 易會計問題而獲利,故認為保險公司要儘早把公司隱含價值的部分考量至交易過 程中。

Klumpes (2005) 認為隨著壽險產業在政治和競爭的壓力下,以及在以價值為 基礎的衡量方法盛行的環境下,英國壽險公司管理表現的評價以及策略預算規劃,

會因為傳統會計與預測現金流為基礎的財務表現衡量方式(如隱含價值法)而有 所不同,作者使用英國35 家壽險公司,時間從 1990-1999 年共 10 年的時間,檢 定傳統會計衡量法、經濟附加價值法、隱含價值法等三種方式對管理者是否有影 響力,實證結果顯示壽險公司的CEO 更可能用隱含價值法來做策略上的管理。

此外,這種偏好強烈地受制於公司的所有權結構,因為股票公司可以透過以價值 為基礎的衡量方式來達到管理控制的目的,並且從這種複雜計算方式中得到完全 的好處。最後該研究也說明其結果符合管理誘因假設,在控制組織結構與行為變 數下,管理者會對財務表現衡量對他比較有利的方式去做選擇。

Prefontaine, Desrochers , Godbout(2009) 先解釋銀行自願性揭露流動性、利率

14

和市場風險因子矩陣等,與市場權益的價值以及信用評等有高度的相關性;但相 對而言,很少對壽險公司自願性揭露隱含價值報告書的資訊內容,與價值對外部 關係利益人的影響來做研究,並引用先前文獻Lopez(2003) 和 Kwan(2006)來說 明,分析結果支持隱含價值揭露有助於公司營運跟表現的觀點,且與價值有關和

Serafeim(2011) 認為研究這種創新式的財務報告書是很重要的,因為壽險公 司除了要依法規定揭露財報外,對於非法定財報自願性揭露是相當稀少的,為了

15

Zimmerman and Schymczyk(2015) 兩位學者認為傳統的會計財報和以精算 方式來衡量,會因為利潤的認列時間不同而有所差異,故產生的資訊表現也會因

El-Gazzar, Jacob , McGregor (2015) 則是採用美國(以 GAAP 為會計制度的國

16

Gerstner, Lohmaier ,Andreas( 2015) 的研究結果,不同於先前文獻認為隱含價 值相對於傳統IFRS 會計更能提供有額外價值之資訊的結果。作者認為最早期的 果顯示,2005-2008 年標準化的隱含價值報告書,確實提供比 IFRS 更多有價值 的資訊,但 2009-2014 年的資料則顯示 IFRS 反而比隱含價值報告書更具有資訊

17

Wu and Hsu 歐洲和台灣 沒說明 2005-2008 未說明

Forte, Mattei, Tudini 歐洲 28 2005-2010 157

Zimmerman, Veith, Schymczyk 歐洲 21 2005-2010 726 El-Gazzar, Jacob, McGregor 美國 10 2001-2010 76

Tobias, Dominik, Andreas 歐洲 256 2005-2014 256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根據表 2-1,可知先前論文的相關研究,隱含價值的起源來自英國,故在進 行歐洲隱含價值相關研究時所用的樣本,英國壽險公司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資料。

此外,單一國家有揭露隱含價值報告書的壽險公司為數不多,因此研究大都採取 多國的研究方式,如採全世界或是整個歐洲為樣本等,若只單純探討某個國家隱 含價值則樣本數稍嫌不足。Tobias, Dominik, Andreas(2015).的論文使用年度 期間最長,從 2005-2014 共 10 年時間作為研究資料的年限,相較於其它的論文,

研究時間大多不超過 2010 年,對於以較近年代的資料作研究的論文則為數不 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