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高中歷史學習經驗的銜接與落差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第二節 國高中歷史學習經驗的銜接與落差

一、銜接

(一)歷史知識的連貫與理解

高中歷史相較於國中多了脈絡性的知識。這種脈絡性的知識雖然學習上會變 得比較辛苦,但由於歷史知識被連貫起來,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是比較能夠 理解的:

小禮:高中感覺就是一整條,對啊。在記會覺得辛苦,可是我覺得其實這樣 子比較好記啊,因為你國中有時候就是點狀然後到後來都會搞混,可 是一整個完整的話你就會從頭到尾怎樣,就比較好記。因為我會覺得 就是它有頭有尾,不會好像突然發生那樣。就是比如說這個單元講這 個,然後下個單元講那個,可是中間可能隔了好...就是因為可能中間 沒發生什麼事情,所以中間隔了好多時間,可是其實就...然後就覺得 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樣?

訪:到高中就不會有突然的感覺?

小禮:比較不會。因為它是一直延續下來的吧。因為中間那些就是國中比較 不重要的,它可能高中也放進來,就會覺得說比較有連貫性,比較不 會那麼覺得那麼突兀。(小禮-自-0826)

小謙:要說有感覺應該是在世界史的部分吧,就是各國之間的交互關係,例 如說英國跟法國還有普魯士之間不爽到底是怎麼不爽?其實也可以 擴及到俄國奧國義大利這幾個國家,就是說他們之間彼此到底是怎麼 不爽?然後後來為什麼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部分 高中解釋得比較清楚,但國中只能跟你講誰誰誰在第一次大戰誰是同 盟國誰是...就國中也只能跟你介紹各自的陣營,那至於他們之間勢力 的消長他們之間到底是怎麼互相看不順眼,這是高中才會講到的。所 以我覺得其實以世界史部分我會比較喜歡高中所講的,但國中所講的 它對我來說,好像知道有這件事情發生,就這樣子而已。它效果就是 這樣子。(小謙-社-0823)

小禮就提到,國中由於缺乏脈絡性的知識,因此當時唸歷史會有突兀的感覺。

高中由於把前因後果都交代清楚了,能夠幫助她對於歷史事件的理解,也能夠幫 助記憶。小謙也認為,高中把事件前因後果交代清楚,而非如同國中只是告訴你

一個名詞的敘述方式,這種知識呈現方式他是比較喜歡的。

小湛:我跟我妹也有討論,她覺得國中上的東西她其實都沒有理解,只是背 下來,然後對於高中的幫助就是,會有點印象,就其實真正的是到高 中才理解。

訪:你也是這麼覺得嗎?

小湛:嗯,高中我比較在理解耶,不喜歡背東西,那我們是覺得說,就是以 前學的都只是硬記,然後都沒有理解它在講什麼,對呀。我在想另外 一個原因也是因為我們學的也只有在很表淺,所以我們只有知道那個 名詞不知道背後的意義,意思是什麼,所以就會覺得,就是在背。(小 湛-自-0830)

小湛又再進一步提到,國中的歷史知識呈現方式無法讓她理解,所以在國中 時只是背起來留有印象。這種學習是很表面的,對她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直到 高中可以真正了解裡面的內容,對她來說這才算真正的學習。

(二)新的體悟與想法

國中與高中重複學習過的歷史知識,當到高中重學一次且又新增更多相關知 識時,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也能使他們對歷史事件的想法不同於國中。

小思:國中學的本來都沒有什麼想法啊,就覺得你學過就好啊。那高中不會 改變想法,但會對這個事情多了想法。像法國大革命恐怖統治那邊我 本來覺得沒什麼,可是高中就覺得怎麼這麼可怕,那個時代的人還蠻 辛苦的。也有了解到工業革命的人活得很辛苦啊,真的能設身體驗到 為什麼他們會痛苦,可是國中就完全不知人間疾苦,就不知道那時候 為什麼那麼痛苦,也不知道他們是痛苦的,可是高中就會知道每個時 代背景有它環境的困難。S 老師之前有放越戰的影片,就是在講橘劑 跟它的影響,就覺得看不下去,好傷心喔。(小思-自-0825)

小思以同樣國高中都會提到的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為例,當時他在國中學 的時候對於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完全沒有任何想法,只把它當作單純的知識來 記憶。但到了高中,由於學到了更多細節,他能夠對這些歷史事件有所感觸,從

70

國中覺得與自己沒有什麼關聯的歷史事件,他能夠試著去體會與想像當時的人的 感受。

小禮:嗯,真的,而且就好像每次看都感覺不一樣。

訪:每次看感覺都不一樣?

小禮:就是會有不同的感覺吧,因為老師講法的角度其實也都會不一樣,國 中看這事情的時候是這樣,可是高中看又覺得好像有不太一樣的感覺。

就是感覺好像跟之前不同。

訪:有哪個是你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嗎?

小禮:就像王安石之前那個變法啊,因為國中其實沒有講太多它裡面的細則,

可是只會講說他失敗的原因是因為用人不當,然後那時候會覺得說嗯,

可是高中看到就會覺得說很可惜啊,就是一個這麼好的變法就是因為 這樣就失敗了,可是國中只會覺得說事出有因啊就這樣子而已。可能 高中會覺得說很可惜。就是可能感覺不一樣,同一件事情看可能感覺 會不一樣。國中就只會覺得說「這樣,那就失敗」而已,可是高中可 能會有多一點感覺說覺得很可惜啊。

訪:可是他們失敗的原因都還是一樣的嗎?

小禮:可是因為有了解說他們中間的那些變法細部吧,就是之前其實不會覺 得他是一個很好的變法,然後現在就覺得其實還不錯,只是因為這樣 就失敗覺得很可惜。就比如啦。然後就覺得感覺好像不一樣。 (小禮-自-0826)

除了小思從國中沒想法到高中開始有想法以外,小禮在國中學到王安石變法 時,由於國中只提到王安石因用人不當而變法失敗,就認為王安石可能是個無能 的人,所以變法才會失敗,在她的心中也認為變法內容也會有問題。但到了高中 知道變法的內容是好的,對於王安石與變法的看法也因此改變。

從小思和小禮的例子可見到他們到有逐漸出現高中課綱所要求之「理解歷史 的能力」的跡象。歷史事件對他來說並不只是單純背誦的知識,而是會觸發他們 的感觸,也使他們開始試著要去體會過去的感受。

小謙:我覺得可以再學一次也不是壞事啊,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因為可能國 中的編寫者是一種看法,那高中編寫者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例如說國 中曾經在講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學革命,給我的了解好像是因為八股取 士所以會造成中國沒有科學革命,因為大家思想僵化了。可是我到高

中的時候我才理解到另一種新的想法是,因為中國人力很多,所以其 實沒有必要去想一個辦法讓機器來取代人力,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失業 率,為什麼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呢?我到高中才有這樣的想法。 (小謙-社-0823)

小謙也提到高中再學一次可以增加與國中不同的看法。他在國中的時候把中 國沒有出現科學革命歸因於中國因八股取士思想僵化,到了高中,雖然老師沒有 主動問這個問題、課本也沒有提到,但他能將高中多學的有關中國當時的狀況連 結到過去的問題,為過去所想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的觀點,他到了高中不 僅學習新知,還能夠出現課綱所說的「解釋歷史的能力」。小謙在高中新增的想 法並非只是直接對應高中學習內容所出現的心得感想,而是能夠在學習高中新增 的知識之後,自己更進一步去推論課本沒有提到的內容。他展現了一種自主思考 的主動性,不是老師、考試或課本提供給他的思考機會。

(三)結合生活經驗

小光:其實我一開始覺得浸信會跟喀爾文教派我真的有點分不出來因信稱 義...就是感覺為什麼會分呢,我還以為是地域,就是馬丁路德在北邊,

然後喀爾文教派再下來一點,後來才知道他們光是理念就不一樣。就 是不一樣的感覺。因為我自己是基督教的。我是喀爾文教派的,長老 教會清教徒。像這個時候台灣史就很有用,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最早來。

然後像我以前是台南人嘛然後我們有一個巴克禮公園,教會公報第一 份就是他印的,他離我們學校超近走過去就在那邊。就是有一些不一 樣的感覺。(小光-自-0831)

小光國中的時候學到宗教改革所分出的教派,當時對學習的內容一知半解,

但到了高中就更能夠理解其中的意義。更進一步的是,當她在高中學到更深入的 宗教改革的內容,可以幫助她與自身是喀爾文教派的基督教徒連結。

除了與自身經驗連結外,高中學了歷史之後也能夠將所學內容與家人的經驗 結合:

72

小湛:還有覺得另外ㄧ個很有趣的,就是知道那些歷史的脈絡然後再看到就 是老人就是,就是類似的長輩,就知道他們連身處的年代可能長什麼 樣子,然後覺得很有趣。

訪:比如說呢?

小湛:像是我爺爺呀,他是在民國 9 年的時候出生的,然後他就是 38 年的 時候跟蔣中正先生一起來台灣的ㄧ個軍人,然後想想看他那時候可能 什麼情況呀,然後他有ㄧ個好朋友是日本人,我在想說為什麼那時候 是日本人不是已經國民政府來台了嗎?然後就問我阿嬤呀,然後也蠻 有趣的呀,因為就是他們留了ㄧ批人在比較偏鄉的地方,就他們給他,

小湛:像是我爺爺呀,他是在民國 9 年的時候出生的,然後他就是 38 年的 時候跟蔣中正先生一起來台灣的ㄧ個軍人,然後想想看他那時候可能 什麼情況呀,然後他有ㄧ個好朋友是日本人,我在想說為什麼那時候 是日本人不是已經國民政府來台了嗎?然後就問我阿嬤呀,然後也蠻 有趣的呀,因為就是他們留了ㄧ批人在比較偏鄉的地方,就他們給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