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劇幕放下前凝視回觀與展望

第六章 圓舞芭蕾─生命和諧之美的回觀與看見

第三節 在劇幕放下前凝視回觀與展望

感謝是悲傷歷程中奇妙的轉換,

當人細細回看你們的關係、

你和過去許多人的關係,

你會發現,

生命走到這裡並不容易,

你不只看見你一路以來的付出和責任,

你也可以看看許多人為你的生命帶來的契機、轉變和情感。

─蘇絢慧(2012)

這場以芭蕾為隱喻的生命敘說之舞,是由各個舞者演繹的不同舞段所交織,

而我是貫串全場的那一位,隨著情境的流轉在獨舞、雙人舞及群舞間轉換身姿。

最後,我卻有種發現,原來,關係是流動且交互影響的,在交錯共舞起跳、移位 與旋轉之間,我並不是最孤獨的那一位,當我仍處在黯然踏步、練習與獨自起舞 階段,身旁的舞伴也在同一舞段中感應到彼此的聲息脈動。當我自設圍籬與父親、

先生保持距離時,他們也總是如實相映出對位的孤寂。更驚異的是,我置身其中 與多人共舞,常在舞伴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停頓……中,察覺彼此與 彼此之間的相濡以沫或是相互拉扯、牽引的連動力,這又是探究中的意外領悟。

壹、生命和諧關係的新體悟

舞到這裡暫時停歇才發現,生命真的沒有什麼是需要自我拘鎖的,緩一點、

鬆一點、柔一點,舞者的肢體身段就會有更大的展現空間,舞者之間的共舞,也 較具隨時調節的彈性、游刃有餘。

而這三年多來所累積的敘說書寫記錄,彷彿都為著成就這場和諧之舞而預備。

人所未見的不見得不可能,人心所想得到的,必定能實現,即使未能盡如人意,

做過,就有所得。這是我現階段的體會,也是這趟敘說我對自己的新領悟。同時,

我相信,我的故事,也可能是別人的故事縮影。Casey(1996)說,敘說不會單 獨隔離於真空中,而是立於社會脈絡與關係中,透過敘說關係的連結,可以交織 出寬廣的社會文化脈絡。我的故事,或許也足以成為一種共鳴,召喚身陷關係苦 境卻不放棄邁向美好的靈魂,找到跨越、轉化、超越的力量,激盪出新的可能,

我如此期待著。

因此,我從自我故事的領悟視窗向外延展,以社會建構的視角,先來說說我 對生命關係的體悟,再提出從美感體驗走向生命和諧的建議與展望:

一、經歷起承轉合的生命得以淬煉寧靜和諧的內在關係

我從 TED 頻道看了許多人的生命故事、閱讀了許多的論文與書籍文本,彷 彿對別人的生命做了一趟趟的巡禮,不同的人物演繹的自然是不同的情節,但眼 淚卻同樣在每個故事的起伏轉折間飆流不止,再回到自己的生命敘說後,才發現 我的眼眶也含著淚水,因為我也如同那些影片與書籍作者般,經歷了一趟起承轉 合的人生舞劇。這讓我看見,平順無礙的人際關係,也許是人人稱羨的福氣;但 唯有經得起悲歡交加,甚至水火相擊被破碎的歷程,才得以使生命與生命之間淬 鍊成熟,提煉經體驗而來的人生真智慧,如此才有能量迎向生命的未知。

走過這一趟敘說旅程,我才更深刻的體悟:動人的故事及成熟的生命,皆來 自於不平凡的鍛鍊,而人與人交織的關係,卻是得以彼此交會照見的舞台,你滑 步向前,我來個旋轉跳躍,在發現與創造之間,精彩的舞姿不斷的在台上開展,

緩步伸展、小步旋身、跨步跳躍、有起有落、高昂奔放中也有柔細低吟,即使彼 此踩腳絆跌、卡住不前,甚至騰空跌落,拾起再舞的勇氣、信念與行動,自能將 苦樂哀悲交織演繹成沁透入裡,振奮人心的精彩舞劇。

二、改變面對差異的眼光足以綻放人際互動之美

走過多重關係的起伏,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體悟,人際關係就是因為差異才

同一家庭的成員,也有不同的差異;因為差異所以凸顯獨特;因為獨特,才顯出 人際磨合過程的價值珍貴。磨合的用意,並不企圖把對方磨成與自己同一個樣式,

不強求心思、情感與意志要調節到步調一致;也不在於完全放掉自我,一昧萎縮、

妥協的迎合。差異不是問題,而是用什麼眼光看待差異,才是問題的所在。

若將差異看做「資產」與「驚喜」,用一種歸零學習的心態,倒空自我的成 見,打開欣賞的眼睛,便能在關係共舞時,接收到更豐饒的滋養、跳出驚喜創意 的舞姿;若交集到相同的節奏步調時,就盡情跨步旋轉,享受共鳴之樂。放諸於 代間關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夥伴關係或是自我的關係,都是同樣的道理。

相異與相同,多元並立,交互映襯,生命沈潛的美感總在關係流轉之間蓄勢綻放。

三、和諧關係需要愛的澆灌和美感的催化

愛是一切可能的開始,生命的和諧需要由愛來澆灌、由美感來催化。愛如何 澆灌?美感如何催化?我認為,需要的是作媒,也就是刻意經營,透過有形儀式 的安排與浸潤,規模可大可小,形式不一而足,加以多元美感體驗的介入,讓愛 看得到、聽得到、嗅聞得到、甚至品嚐得到,也感受得到。因為愛是關係連結的 潤滑劑,需要透過表達才能起作用力;愛是美,美也是愛,但流露美的愛,不是 以愛之名施加控制或賦權的情感,而是可以擁抱脆弱、接受缺陷的一種寬鬆自適 的力量。因此,儘管愛是天性,卻是需要經過學習創造的,當愛與美感能相輔相 襯時,自我、人我,及至天人合一的和諧關係,便會水到渠成。

貳、從美感體驗走向生命和諧共舞的建議與展望

懷著感激,回首這場敘說之舞,在成長路上摸索前進、在婦女團體中攜手增 能、在信仰之境滋長靈性,一路舞來,「學習」竟是淬釀這整個探究歷程的美味 酵母。我看到「學習」不僅揮除了我生命的灰濛暗影,還為我鑿壁引光,從點點 螢光、閃現的微光、轉動的光明到相映的光輝,逐步綻放光亮。我在其中體驗完 滿自足的美感,也淬鍊內在生命的多樣美姿,換得自我超越,並迎向和諧。

早前的學習,因為是自我摸索,無人引領也沒有系統資源,過程較為辛苦;

直到當了媽媽跨入婦女成長團體長期參與課程的學習,以及進入教會有靈性學習 的輔成,人生才有了大躍進。確切的說,學習,對於促進生命關係以致社會關係 的和諧,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回應第一章研究的外在動機,我的領會更是深刻,社會的病態愈來愈怪異,

尤其是人與人的相處,漸漸被 3C 世界虛擬化,日漸消解互動相處的能力;人際 的歧異常是以抗爭烙下衝突紛亂的伏筆,一個念頭過不去,自殘或暴走傷人;意 見不合時,同牆相鬩或是暴力相待,似乎,眼不見為淨、保持距離,成了人與人 之間最安全的自我防護。2014 年 5 月發生的北捷砍殺事件,對社會造成了人人 自危與疏離的詭譎氛圍,而我,在這個眾人撻伐的悲憤事件中,卻看到人心與信 仰帶來安定的和諧之美。有人自主性的在社群網站發起「安心坐捷運,用正向態 度走出恐懼」;也有好一群人舉辦「一人一支小百合,找回台灣熟悉溫暖的氣味」

活動,是一種美善的集體的心靈療癒,甚至宗教團體也展開各種祝福的行動,如 基督徒集結到事發的江子翠現場以信仰的力量為受難者家屬禱告祝福,獻唱詩歌 安慰人心……,這些都是真善美聖的一種彰顯。可見,美是能滋潤人心、帶來愉 悅喜樂的泉源,也是觸動人走向平衡圓滿,讓社會更臻美好和諧的資產。

走過個人的敘說經歷與對社會現態的觀察體會,我想說的是,唯有美與愛能 溫潤人心、改變社會,如何浸潤呢?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曾經倡議,美感教育是一 切教育的核心。「美也是一種生命與文化的覺知,聯繫最細微的觸動到最寬廣的 視野。」(林蒼生,2002)。我相信,若能將美感與愛注入家庭、社會,形成一股 持續常態性的運動,讓美來啟真、揚善,也顯聖,時間的運作累積之下,總會帶 來清新的風景。以下是從在美感體驗的學習場域中深刻受惠,加上這次的生命敘 說激盪而出的視角,以在社區與組織場域建構生命關係美感體驗學習資源為發想,

所提出的建議與展望,期待這場生命敘說,能從小我到大我,激盪一些社會共善 的價值:

一、找回自我和好力量之團體敘說工作坊

敘說,是一種生活哲學,

它是一種陪伴,一種療癒,更是一種生活美學。

周志建(2012)

每一個「我」都是故事的開端,生命關係的交織也是由「我」起頭連結,因 此,要發展生命和諧的美好關係,自然需要回到源頭,由照顧自己與內在的關係 做起。因為,心支配了人一生的果效,當人愈能向內旅行、接納自己的陰暗與不 完美時,愈能平息內在的糾結與衝突,至終能與自己和他人和解。但是,這樣的 結果,是無法由別人來代替成就的,這個與自己和好的能量,其實就在自己身上。

而自我敘說,說自己的故事,就是一個便捷可行的方式與力量。

在疏離的現代社會光景中,不管是誰,人其實都有敘說的需要與被聆聽的渴 望。說的時候有人聽,聽的時候被同理,敘說的過程沒有分析、無須定義,光是 敘說本身,就能帶來自我整理與療癒。用說的、吟唱的、朗誦的、演劇的、塗繪 的、影像的、舞蹈的……,都可以成為敘說的展現。

失意的孩子需要敘說,苦悶的上班族、寂寞的老人和衝突失焦的夫妻需要敘 說,焦躁憂慮的父母,同樣需要被傾聽接納的敘說,而且是在團體裡的敘說,因 為集體共學具有轉化的力量,而轉化是心境、行為改變的動態過程,在團體中敘

失意的孩子需要敘說,苦悶的上班族、寂寞的老人和衝突失焦的夫妻需要敘 說,焦躁憂慮的父母,同樣需要被傾聽接納的敘說,而且是在團體裡的敘說,因 為集體共學具有轉化的力量,而轉化是心境、行為改變的動態過程,在團體中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