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生命之海,納百川

第二節 在這個故事之後的期待

在這個故事的敘說之後,還有許多的期待與冀望。當我敘說完,

這個故事就變成大家的故事,再也不專屬於我自己所擁有,盼望在這 故事後,會有更多的故事出現,透過敘事的串連,把這些生命的珍珠 都串成一條美麗的珍珠項鍊。

故事的敘說是為了追尋更多的人理解我們的脈絡,回到資優教育 領域,我所敘說的是一個關注低社經地位高中資優學生的資優方案,

在這個方案裡,我是方案的執行者,同時又身兼多元的角色,是老師、

是朋友、更是夥伴。在方案之外,我是一位資優教育的研究生,也是 小學資優教育教師。在我實踐的過程裡,帶著許多資優教育的視角「觀 看」,希望透過故事的敘說,能有更多的建議與思考。

一、能多關注各階段低社經地位的資優學生

在學校系統內,許多低社經地位的資優學生,因為其文化殊異與 家庭功能不彰顯,所以導致許多優秀的學生被忽視,研究上又稱其為

「隱性資優」(the invisible gifted),有許多的社經地位不利與文化殊 異的資優學生,因為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以及缺乏接觸美國主流文 化兩者結合的經驗,導致在資優社群中難以被發掘與瞭解(潘裕豐等 譯,2012)。

在資優教育實務方面,這類的資優學生如果從學校系統來看,在 鑑定、安置及輔導上,都需要系統化的規劃與思考,包括提供課外文 化充實課程、注意學習風格的差異、發展諮商的服務、建立家長支持 團體、提供學生模範的重要他人與提供生涯教育。

更為重要的是,在協助這類資優學生時,長期關注資優教育的學

104

者 Renzulli(1973)提出兩個值得考慮的重要因素包括:一是教師的 特質,二是課程的關聯性(relevancy of curriculum)。課程方案的實施 若要成功,教師必須樂於接觸與教導這群孩子,並能從自己的成就和

在資優教育研究方面,不管國內或是國外的研究(Baldwin, 1985;

Olszwski-Kubilius & Thomson, 2010)都非常的少。而國內關於低社經 地位資優學生的相關研究甚少,僅有蔡馥安(2011)與郭靜姿等人

(2012)之研究。在我所敘說的故事之後,也冀望能有更多的學者關 注與此類資優學生相關的議題。

包括政府或是民間,能注意到這群「隱性資優」(the invisible gifted)

的寶貴。

105

後記:海天一色

生命之海與藍天相連,是更寬廣的畫面。

在故事的最後,我讀了許多次自己書寫的文字,在這些書寫的文 字裡,我企圖想要找到更多自己書寫的溫度,很多時候,閱讀自己的 故事,我感到非常的不能習慣,因為那好像不太像自己書寫的文字那 樣,有一些疏離感。又或許是在書寫當下的那個情緒,與之後閱讀的 情緒已然不同,又或者還有其他的解釋。

這個故事敘說的開始與完結,對現實世界「英雄聯盟」的我們一 點也不重要,因為故事本來就沒有清楚的開始與結束,而是連續,開 始與結束都是我們主觀的意義。

故事敘說後,我感到無比的舒坦與放鬆。將自己在方案實踐的歷 程書寫下來,並映照我與我們生命的連結。「單純説一個故事」並不 是件簡單的事情,因為説故事的本身雖然容易,但説的過程裡,會有 許多的故事出現,所以,在説故事的後期,我已經被許多故事圍繞,

可是,這些故事卻幫助我找到我自己,找到我自己在這段生命裡的價 值與獨特之處,透過説故事,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尋找安全感,

一種能夠安身立命的感覺。敘說故事的過程,讓我的思考有所停靠與 沉澱的機會,連結翁開誠老師對自我敘說看法是「我,我説,我感,

我是,故我在」的歷程,透過自我敘說能有「成己之美」。我自己敘 說之後,我找到自我價值的顯現,更透過敘說來成就自我之美──自 我的生命美善。但這樣的美善,會不斷地傳遞下去,因為故事的敘説 是源源不絕的過程,我將我自己的生命之力,繼續透過敘事的方式,

繼續「成人之美」。

106

最後,我想用我最愛的詩人──辛波絲卡的詩句作為結語:

「每個開始,

畢竟都只是續篇,

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

這個故事,沒有結束。

因為,現在才是開始!

10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

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原作者:J. Campbell)。臺北市:

立緒。(原著出版年:1949)

余德慧、李宗燁(2003)。生命史學。臺北市:心靈工坊。

宋文里(譯)(1990)。成為一個人(原作者:C. R. Rogers)。臺北市:

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市:

心靈工坊。

紀詠齡(2012)。一位資優生手足回觀家庭經驗 與手足關係之敘事探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 研究(原作者:D. Schö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1)

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

(原作者:D. Schö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3)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透過故事來成人之美。

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

哲學與文化,38(7),75-95。

108

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2000)。內在英雄:六種生活的原型

(原作者:C. S. Pearso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6)。

陳文玲(2006)。越旅行越裡面-結構一條人尋找自己的創意途徑。

臺北市:心靈工坊。

郭靜姿、潘裕豐、陳彥瑋、林燁虹(2012)。教育部資優教育行動方 案子計畫二「雙重特教需求及文化殊異資優生之發掘與輔導」期 末執行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張瀞文(2003)。遇見環境教育的「唐吉訶德」:一個教育菜鳥與一位 資深教師的生命旅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 蓮縣。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原作者:

M. White & D. Epston)。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0)

潘裕豐、李乙明、于曉平、蔡桂芳、鄭聖敏、鄺靜辰、…、桑慧芬(譯)

(2012)。資優教育概論(原作者:G. Davis, S. Rimm & D. Siegle)。 臺北市:華騰。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

(原作者:D. J. Clandinin & M. Connelly)。臺北市:心理。(原 著出版年:2000)

蔡美娟(2012)。生命書寫:一趟自我療癒之旅。臺北市:心靈工坊。

蔡馥安(2011)。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認知情 意交織特質之預測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109

英文部分

Baldwin, A. (1985).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Issues concerning minority populations. In F. Horowitz & M. O’Brien (Eds.),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ordon, K. (1998). Resilience from poverty and stress.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Bulletin, 4(1), 7-26.

Lambie, R. A., Leone, S., & Martin, C. K. (1998).Fostering resilience in childern and youth. Counsel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30(8),1-18.

Murray, C. (2003). Risk factors, protective factors,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ing the adult transitions of youth with high-incidence disabilitie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4(1), 16-26.

Olszwski-Kubilius, P. & Thomson, D. (2010). Gifted program for poor or minority urban students: Issues and lessons learned. Gifted Child Today, 33(4), 58-64.

Rak, C. F., & Patterson, L. E. (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368-373.

Renzulli, J. (1973). Talent potential in minority group students.

Exceptional Children, 39(6), 437-444.

Ricoeur, P. (1980). Narrative Time. Critical Inquiry, 7(1), 169-190.

Rosenwald, G. C., & Ochberg, R. L. (1992). Introduction: Life Stories, cultural politics, and self-understanding. In G. C. Rosenwald & R. L.

110

Ochberg (Eds.), Storied liv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self-

understanding (pp.1-18).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V. (1986). Dewey, Dilthey, and drama: An essay in the

anthropology of experience. In V. Turner & E. Bruner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experience.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