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地理閱讀學習

要探討地理閱讀學習,首先要知道解地理教材的特性,進而探討其 教學方法,以明瞭地理科適當的教學方式,最後說明行動科技融入地理 科的相關研究,了解融入的方式與注意事項。

壹、地理科的學習內容

地理教材內容以說明文為主,而說明文不是單一結構的呈現,通常 都是參雜多重文體結構,學生閱讀時需要更多的先備知識與認知能力,

而閱讀說明文需要的知識包含文體結構的知識與文本內容的知識。文體 結構的知識提供有關文章段落所應包括的要素,以及這些要素應如何排 序的資訊;文本內容知識包含對文本中概念的熟悉度、字彙知識、以及 先備知識(陳海泓,2011)。在地理學科裡,文體結構的知識如找出段落 中含有「由於」、「因而」、「因此」、「形成」、「受……影響」等與因果和 結果有關的知識,或是在段落中出現的「例如」、「此外」、「首先」、「如」

等與敘述有關的知識,相關文體知識詳見表 2-3-1。而文本內容知識則 是有關地理學的相關概念、空間概念(歐陽鍾玲,1983)、讀圖能力(賴進 貴,1999)等。

閱讀地理教材除了要有說明文的文體結構知識外,地理科與其他科 目最大不同在於文本中出現大量的圖表(陳柔妤,2007)。圖表包含地圖 與統計圖表,地圖分為普通地圖、主題地圖;而統計圖表則分為統計圖 與統計地圖。區域地理中,核心能力在強調各區域內的地理環境及其發 展因素,以及區域間的特色與差異,需要藉由地圖或統計地圖傳遞空間 資訊,因此教導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黃婉婷、賴進貴(2007) 建議在高中階段的地圖知能學習應以實作為主,在學習層次方面要能培 養學生的綜合評估能力,能夠在生活中依據需求運用地圖。

40

表 2-3-1 五種常見的文體結構及線索字

結構 定義 線索字

敘述

(Enumeration)

對某一主題之細節、屬性或背

(Time Order)

一系列事件發生的特定順序, Contrast)

兩個或更多主要概念的支持細 Effect)

支援的細節給予主要概念的原 Answer)

主要概念是以問題提出,而支 援的細節是回答問題

問題、解答、是誰?、是什麼?、

何時?、哪裡?、為什麼?、如 何?

資料來源:陳海泓(2011)。說明文體的閱讀理解教學。教師天地,172,28-36。

綜上所述,地理教材的特性包含說明文文體的特性,以及有別於一

地理課的閱讀策略(Brown, 2007; Gregg & Sekeres, 2006)。與本研究 有關的教學方法說明如下:

41

一、圖像組織教學法

圖像組織是指將知識或訊息的重要層面加以視覺化的表徵方式,並 非單指某一種圖形,包含概念圖、網狀圖、框架表、次序圖、維恩圖與 魚骨圖等多種圖形,適用於社會領域教學的圖像組織主要可以分為四種:

連結概念、序列流程、澄清因果及比較權衡。

(一)連結概念的圖像組織

連結相關概念的圖像組織有許多種,有開放性的網狀圖;有強調上 下階層關聯的階層圖與概念圖;有在專題探究時,連結概念與整理資訊 的最佳工具 KWL 表。

(二)序列流程的圖像組織

序列性的圖像組織能有效表達社會領域中的順序、變遷及發展過程 等學科知識內容,有用以描繪具有時間日期的相關事件之時間線;有表 徵完成某一任務或解決某一問題所需依循的步驟之次序圖、循環圖;有 清楚呈現程序性知識的流程圖。

(三)澄清因果的圖像組織

澄清因果的圖像組織特色在於檢視事件形成的因果及過程,以及思 考問題解決或規畫事情的流程,如魚骨圖、因果鏈圖等。魚骨圖表示事 件的成因及結果,先列出結果再歸納事件可能的主因,主因下可推敲其 細項因素,藉此可增進分析歸納之能力;因果鏈圖表示較複雜的事件成 因及結果,強調思考事件的前後、因果之脈絡。

(四)比較權衡的圖像組織

比較權衡的圖像組織能突顯社會領域探討環境與人文之特徵或差異 的主題,可描述主題特徵、分析事件,又可比較時間、空間或場合變遷 後的異同點,藉此可發展批判思考及價值判斷能力,包含維恩圖、權衡 秤及框架表。維恩圖藉由兩個重疊的圓,比較兩個抽象概念、事件或物 品的異同,兩圓所構成的交集或非交集的情形,表示兩者間的共同性與

42

差異性;權衡秤用來評析整理雙方之意見,以評鑑事件的意義,特別適 合用於社會領域開放性議題的教學;框架表藉由矩陣形式來組織與表徵 知識或概念,呈現結構化及視覺化的資訊。

從上述可知,教師可依據文本的內容選擇不同的圖像組織進行教學,

其教學的流程應遵循教師示範構圖、小組合作構圖、個人獨立建構的過 程,透過此歷程培養學生對於圖像組織的後設認知策略之獲得,並對於 學習成效進行完整的回顧。

二、閱讀策略融入地理學科

Gregg 與 Sekeres(2006)提及在地理課的教學上,需要注意到地理學 科多以說明文的方式呈現,提醒在支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課堂中,教學流 程中應該融入建立及激發背景知識、教導詞彙、鷹架閱讀能力、教導學 生問問題,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建立及激發背景知識

地理課可以設計一些活動協助學生分辨、描述、分類物體或現象。

有很多地理發生的事情是學生生活周遭不曾經驗的,像是極圈環境、野 生動物、太陽在南北緯間移動的現象、水循環、或是動物遷徙,這些現 象學生無法直接經驗,因此可藉由影片、照片、圖畫等,激發學生的動 機之後,從閱讀中了解該現象,可藉由溝通、提問、推測的方式促進學 生學習。

(二)教導詞彙

在地理的說明文本中,常出現新的詞彙或具有挑戰性的詞彙,而這 些有可能是學生閱讀時的絆腳石。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將學生說不出 來的新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知道他所描述的東西可以用新詞代表,也 可以將詞彙解碼、造詞、討論詞彙規則的方式融入在課堂中,或透過讓 學生閱讀上下文的方式猜測,而非直接教導詞彙的定義。

(三)鷹架閱讀能力

43

1.重讀、預覽、使用視覺提示重要訊息,可讓學生了解說明文的文 體結構,幫助學生從中搜尋重要訊息。

2.閱讀後使用概念圖的方式總結,讓學生了解概念間從屬的關係,

也可以使用書寫的方式加強理解。

3.除此之外,將文本視覺化也是可用的策略,例如草圖、地圖、圖 片、圖表等,空間化訊息有助於凸顯區域間的分布與差異,增加學生的 理解。有證據顯示空間化策略幫助學生理解更勝於做筆記或重讀

(Pearson & Gallagher, 1983)。

(四)教導學生問問題

培養學生發問有助於建構他們什麼是重要的訊息。Pearson 與

Gallagher(1983)建議問題可分為三類:可直接從文本提取的、文本沒有 提及,但可以從中推理的、文本中沒有提及,必須從其他文本中獲取知 識的。

除此之外,Brown(2007)提到英語學科文本內容對於非英語為母語的 學習者,可能會遇到的學習困難是缺乏作者假定的背景知識、社會科專 業及抽象的詞彙,英語學習者尚無同齡的詞彙知識、講述式的課程對英 語學習者是一大壓力,也無助於理解。因此這些非母語學習者在閱讀社 會科的挑戰包含了對背景知識、詞彙、句法、密集的概念、時間軸等內 容的理解。因此 Brown(2007)建議教導的方式可使用概念構圖、概讀、

查詢不熟悉的字詞、教導先備知識、提問、簡化文本、教導閱讀的技巧,

來促進非母語學生的學習。

叁、行動科技融入地理科學習

地理科是一門非常適合 e 化教學的學科,張佩瑜、黃娜貞、黃瑞宇、

張倩瑛、江雅美(2005)運用網路及科技技術,以團隊合作的方式設計出 多樣的融入方式,其成果有虛擬實境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建置地理 網頁、學生利用 e 化的學習活動、地理資訊系統(GIS)融入教材、教師利

44

用 e 化簡化工作量並分享教材。在 GIS 融入教材方面,該團隊指導學生 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以校園為範圍 讓學生將步行軌跡紀錄在 GIS 中,運用科技建立空間及屬性資料。

隨著科技的發展,行動學習融入在地理科中,除了運用 PDA 結合 GPS 在鄉土地理的探索上(蕭顯勝、洪琬諦、簡正杰,2009),也有運用載具 內的軟體在學生學習上,像是使用數位故事軟體編輯 app 指導學生了解 事件發生的脈絡(柯宏達,2013),或是使用 Xmind 讓學生完成心智圖、

用 QRcode 蒐集資料(李淑芬,2013)。行動載具的機動性及立即性也讓學 生在社會課中能將資訊分享給同儕,或是做為小組討論的橋梁(李淑芬,

2013)。

行動科技融入地理科學習上,蕭顯勝、洪琬諦、簡正杰(2009)建議 教學設計上可結合不同數位資源,包括有 GPS 定位、手寫、鍵盤輸入、

拍照、上網等功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藉由提出問題以及提供與教學 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主動進行假設、探索、驗證、歸納、解釋,以 建構自己的知識。李淑芬(2013)則建議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注 意設備及環境是否建置完善;需留意時間掌控以及教學目標及進度;要 適時提供學習鷹架,協助學生完成任務;多元評量下,要關注紙筆測驗 的常勝軍的感受及適應問題;網路社團可充分表達意見,但也需注意隔 閡,最好面對面與網路留言兩者並行。更重要的是,事前的規劃越完善,

越有助於課程活動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行動科技融入地理科學習可運用多元的工具,如行動載 具本身具有的照相、手寫、上網等功能,或是利用相關的軟體結合地理 科學習內容,唯在教學前,事前準備工作需充足,就如薛慶友、傅潔琳 (2015)所提到的,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是需要老師用心規畫,才能創造學 生有效學習的環境。除此之外,要達到行動學習,最基本的是環境需要

綜上所述,行動科技融入地理科學習可運用多元的工具,如行動載 具本身具有的照相、手寫、上網等功能,或是利用相關的軟體結合地理 科學習內容,唯在教學前,事前準備工作需充足,就如薛慶友、傅潔琳 (2015)所提到的,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是需要老師用心規畫,才能創造學 生有效學習的環境。除此之外,要達到行動學習,最基本的是環境需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