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行動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瞭解平板電腦應用在聽障學生學習地理科之情形,探究 學生在這個歷程中的表現、所遇到的困難,以及教學者如何因應,並歸 納教師在行動過程中的省思與成長。基於此研究目的,本研究先探討行 動學習的理論與定義,以及行動學習如何應用在教學現場以及學生學習 上;其次介紹聽覺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對聽障生有效的學習策略,以 及行動科技融入聽障學生學習的方式;再探討地理科學習的範圍、教學 方法以及行動科技融入地理科學習方式。故本研究文獻探討分為三節進 行討論:一、行動學習;二、聽覺障礙學生學習;三、地理科學習。以 下分節說明之。

第一節 行動學習

「行動學習」意指利用行動載具的特性加以學習,而行動載具的使 用,是透過數位化科技的演進,將數位化優勢運用在可隨時移動、容易 取得的行動載具上。而利用行動載具的特點加以學習,首先要瞭解學習 本身的內涵,因此本節先探討行動學習的定義,以及相關的學習理論,

瞭解行動學習的觀點,再探究行動學習的特徵,最後討論行動學習在教 學或學生學習有哪些應用,以及行動載具融入時應該注意的面向。

壹、行動學習的定義

行動學習的定義應該考量到所持的學習理論觀點,並結合行動學習 的特性,所希冀達成的學習目標。從學習理論的演變可知,藉由不同的 觀點所期望的學習目的也所不同,如蘇怡如、彭心儀與周倩(2004)認為

10

行動學習是「無所不在的知識建構(ubiquitou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利用行動學習的立即性、機動性、任何時間均可學習的特性,學習者使 用無線網路與行動裝置建構其知識,此觀點便不考量學習者在不同情境、

不同場域以及與不同個體互動所產生的知識,而針對學習者個人主動建 構知識的觀點出發。而蔡至誠、羅希哲(2014)整理國內外學者對行動學 習的定義為:藉由行動裝置與無線網路技術的輔助下,可在任何時間、

地點,以同步或非同步方式取得想要學習的內容與知識,使教學活動更 廣泛並帶動無所不在的學習更加普及,此觀點僅將行動學習特性中的立 即性、機動性、不同情境強調出來,並未將學習理論融入其中,無從了 解對學習的觀點為何。就如同 Baran(2014)所說的,要以一個定義概括行 動學習是有其困難度的。是故,我考量學習理論與行動學習特性兩者,

嘗試對教育情境下的行動學習定義為:藉由行動載具及無線網路技術,

利用其立即性、機動性、無所不在等特性,結合教學法或學習理論,達 成個人或團體間的學習。

貳、行動學習與學習理論

數位學習(e-Learning)乃指透過各種電子媒介,例如電腦、網路、互 動電視、光碟片、衛星傳送……等來傳遞教學內容,或是透過這些電子 媒介進行教學或學習的作法(宋曜廷、廖楷民,2013),而行動學習是數 位學習的其中一種學習型態。因此要瞭解行動學習的理論及概念,必須 先知道在數位學習的架構下,其相關的理論與概念為何。以下將分別介 紹學習理論的演變、學習理論對數位學習的影響、目前國內行動學習所 採用的觀點。

一、學習理論的演變

雖然新的科技發明產生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導引出新的學 習理論、新的學習理論影響研究者與學習者(黃興燦,2003),然而目前

11

多數學者認為,影響數位學習領域發展最大者,仍是學習心理學(顏春煌,

2007;鍾美月,2010;宋曜廷、廖楷民,2013),因此以下簡要整理學習 心理學中不同學派的演變,以及對學習的觀點。

Greeno、Collins與Risnick(1996)在對近百年的認知與學習進展上做區 分時,認為學習理論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行為/經驗」

觀點(behaviorist/empiricist view),以行為學派為代表;第二階段為「認知 /理性」觀點(cognitive/rationalist view),以認知學派為代表,包含訊息處 理論和認知建構論;第三階段為「情境/實用-社會歷史」觀點

(situative/pragmatist-sociohistric view),以情境認知論和社會建構論為代 表(引自宋曜廷、廖楷民,2013)。以下分別介紹之。

(一)行為學派對學習的觀點

認為個體在活動中受外在因素影響而使其行為改變的歷程,學習的 產生,只能在環境的控制下,被動地機械式地學習一些固定的零碎知識 (張春興,2005)。

(二)認知學派對學習的觀點

認為學習為個體對事物經認識、辨別、理解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

其中訊息處理理論受電腦科學發展的影響,不再將人視為被動的有機體,

認為人是會透過複雜的內在活動歷程獲得知識,因此有短期記憶、長期 記憶的內在心理歷程,老師的任務則是選擇訊息、傳遞訊息,利用策略 的方式教導學生學習知識(張春興,2005);認知建構論認為學習者在學 習過程中是主動角色。即使是學習新知識,學習者也不可能像白紙一般,

而是會帶著已有的觀念,去接觸新觀念。透過學習活動,讓新舊知識接 軌,當新舊知識無法融合銜接的時候,學習者就會發生認知衝突的現象。

這個時候老師的角色就很重要,老師要以有經驗的學習者的立場,幫助 發生認知衝突的學生,讓他們能夠把新舊知識兩者作比較分析,以排除 衝突,達到真正瞭解新資訊的意義(郭重吉、江武雄、王夕堯,2000)。

12

(三)情境認知論對學習的觀點

強調知識如同工具,是學習者與環境互動的產物,且本質上受活動 與文化脈絡的影響。知識只有在它所產生及應用的活動與情境中去解釋,

才能產生意義,因此情境教學的重要論點就是個體必須置身於知識所在 的情境、活動或社群中,透過觀察、模仿、及一連串的實際活動,經過 不斷的試驗、探索、操弄、反思及修正的歷程,才能逐漸掌握住知識或 技能的意義(陳慧娟,1998)。

綜合上述,學習理論的演變主要有幾個重點,第一,學習的主體從 教師主導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第二,學習的內容原本只有在教室情境 中的教材,以知識性為主,轉變為知識會因應不同的情境脈絡、互動,

而產生不同的詮釋;第三,學習的材料從以設計過的教材內容為主,擴 大為觀察同儕、對情境的感受、探索週遭環境等都能促成學習。

二、學習理論對數位學習的影響

學習理論有許多學派,並沒有絕對的遵循標準,運用理論的人可以 試著結合各種理論的特長,導入教學系統的設計中(顏春煌,2007)。以 下整理顏春煌(2007)以及宋曜廷、廖楷民(2013)的觀點,分別介紹「行 為/經驗」觀點、「認知/理性」觀點以及「情境/實用-社會歷史」觀點對 數位學習產生的影響。

(一)「行為/經驗」觀點對數位學習的影響

1. 我們可以告訴學習者學習有什麼樣的特定結果,讓學習者能設定 目標,同時觀察自己是否達到了線上學習的目標。

2. 線上學習系統可以透過測驗來瞭解學習者學習的狀況,提供適當 的回饋。學習者也要適時調整,改進學習的成效。

3. 學習的材料應該要有適當的順序,由淺入深、由知識到應用,然 後預期學習者在學習上能夠循序漸進,表現出對應的成效。

13

(二)「認知/理性」觀點之訊息處理理論對數位學習的影響

1. 既然學習者要先感受到資訊才能進行處理,線上學習的設計應該 要儘量讓學習者感受到重要的訊息,不過也不宜一時提供過多的 學習內容或提供了一些轉移學習者注意力的內容。

2. 既然新訊息的處理跟現有的認知結構有關,線上學習的設計應該 聯結學習者現有的背景,也就是已經存在於長期記憶中的知識。

3. 學習內容應該要有適度的分割,避免一下子提供太多資訊。主題 要組織起來,形成所謂的概念圖或是資訊地圖,學習者可以透過 這樣的資訊來整理所學的內容。

4. 線上學習可以透過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學習者進行運用、分析、

組合與評鑑,促進深入的思考,讓學習內容轉化儲存到長期記憶 區中。

(三)「認知/理性」觀點之知識建構論對數位學習的影響

1. 透過教學活動的設計將學習變成一種主動的程序,學習者透過這 些活動產生深入的思考,以自己的體驗與詮釋來發現知識。

2. 建構主義鼓勵學習者自己建構知識,而不是完全依賴老師傳授知 識,因此學習者透過教學媒體取得的第一手知識與訊息,應該馬 上就會對學習產生影響。

3. 利用數位科技幫助學生知識的應用與創造,強調問題解決合概念 改變等高層次思考。

(四)「情境/實用-社會歷史」觀點對數位學習的影響

1. 鼓勵合作學習,因為學習者可以透過同儕來發現知識、取得實際 的經驗,建構個人的知識,例如聊天室、網路論壇、臉書、即時 通訊軟體等。

2. 學習者要能掌握自己學習的歷程,老師可以提供引導,但是知識 的發現還是留給學習者自己去經歷。

3. 將教學問題鑲嵌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由學生在更真實的情境中

14

學習解決問題,例如錨式情境教學法。

三、行動學習相關研究所採用的觀點

Baran (2014)從學術期刊中搜尋了2000年至2014年間發表的329篇 有關行動學習相關研究,再依據不同學科的職前教師教育融入行動學習 的實徵研究、應用行動科技、教師參與、發表於經審核的期刊等四項準 則,選出37篇實徵研究,以文獻分析的方式分析教師職前教育的行動學 習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在37篇行動研究中,僅有5篇研究有將相關理論或 教學法架構設計於研究中。所使用理論或教學方式有社會文化理論 (socio-cultural theory)、體驗式自主學習(experiential self-regulated learning)、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動機理論

(motivation theory)。若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觀之,主要採用「認知/理性」

觀點以及「情境/實用-社會歷史」觀點為主,還採用動機理論。

觀點以及「情境/實用-社會歷史」觀點為主,還採用動機理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