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壓力因應的意義、理論與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壓力因應的意義、理論與其相關研究

壹、壓力因應的意義

壓力因應一詞的意義,眾說紛紜,有時與克服(mastery)、防衛

(defence)和適應(adapatation)等詞混合使用。依據部分學者研究有壓 力因應所下的義定,各學者亦持不同見解,茲將研究過的學者依發表年 代摘錄於表 2-3-1 及表 2-3-2 中。

表 2-3-1 國內研究者對有關壓力因應定義之研究

研究者 壓力因應定義

江鴻鈞(1995) 壓力因應是面對壓力事件的處理過程,在過程中具有緩衝壓 力的效果。

林純文(1996) 壓力因應是指遭遇困擾或壓力事件時,個人內在認知與情緒 及行為上所做的努力。

吳宗立(1996) 是指一種處理壓力的過程,個體運用各種策略,經由認知評 估去處理壓力事件。

黃義良(1999) 是指個體為了符合目前環境的壓力要求,主動修改其心理認 知或變遷其具體行為,藉使其壓力結構得以產生質的改變與 量的消滅之心理歷程。

江坤鋕(2001) 因應是個體藉由認知與行為的處理方式,以減輕個體內外在 所面臨的壓力方式。

鄭百芬(2003) 個人在面對威脅與挑戰時,藉由認知與行為的處理模式,來 控制超乎個體內外在所能負荷之要求的一種過程。

杜昌霖(2004) 如何對有壓力的經驗做反應,透過理性的認知和譂價,決定 何者是壓力源,進而採取適當的方式去因應。

陳錫港(2004) 是指個體在遇到壓力時,為解除壓力帶來的威脅,而採取的 一系列舉動。

馮世昌(2006) 是工作壓力產生時,採取何種策略以避免長期壓力累積之下 產生威脅、焦慮或其它身心疾病。

李世同(2007) 是個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面對壓力或困擾時,在認知、情 緒、行為所採取的處理方式或解決方法。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自行整理。

表 2-3-2 國外學者對有關壓力因應定義之研究

研究者 工作壓力定義

Lazarus & Launier

(1978)

因應是個人在行動上和內心上的努力以處理環境和內在 的要求或衝突,而這些要求或衝突適足以對個人資源構成 負荷的。

Pearlin &

Schooler

(1978)

因應為對外在生活壓力所做的任何反應,以便預防、 避 免或控制情緒上的壓力。

Lazarus &

Folkman

(1984)

因應是指藉由認知與行為的處理方式,以控制超乎個人內 在所能負荷的要求。

Weiten(1986) 因應是指努力去克服、減輕或忍受加譜於我們的要求。

Auerbach &

Gramling

(1998)

因應策略指經常使用於處理壓力情境與減低我們的壓力 的思考與行動。

Ebersohn &

Eloff(2002) 因應是個體對於要求的適應。

Thonguskmag(2003) 因應是個體在認知和行為上努力管理內在和外在的需求 和衝突,而這些是他們難以負擔或超出他們的資源。

Folkman

Moskovwitz(2004) 因應是個體管理壓力時,認知與情感的反應。

資料來源:筆者參酌文獻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壓力因應所下定義,本研究對壓力因應定義 為:是個體面對壓力事件時,藉由個體本身的認知與行為為緩衝或避免 產生壓力、焦慮、威脅或其它身心疾病,而努力去處理情境或問題之過 程。

貳、壓力因應的理論

有關壓力因應的理論,多位研究者提出不同理論,茲提出認知評估 因應理論及互動因應理論加以探討。

一、認知評估因應理論

認知評估因應理論是由 Lazarus 與 Folkman(1984)所提出,二位 研究者認為壓力因應的過程與認知都是評估的動態過程。當外在要求 與個人資源不平衡時,時常產生壓力,個人會因應力,其方式為先評 估;評估的歷程經三個階段:初次評估、二次評估、再評估。認知評 估是一切因應的基礎,且評估是複雜的,全賴個人因素與情境脈絡所 決定(李勝彰,民 92)。

初次評估可形成三種判斷:1.無關的或不重要的:指被評估與個人 利害、身心健康、福祉無關,且常被忽略的事件,它佔了日常生活的 絕大部分。2.正向的(positive):指那些不需運用到個人資源,且預期

可帶來好結果的事件。3.壓力的(stressful):指對現在及未來的幸福帶 來不利影響的事件。

第三種判斷,即壓力的事件又可分為三類:第一為傷害:若評估 為傷害,表示傷害已造成,而個人正處於情緒低落狀況。第二為威脅:

若評估為威脅,表示傷害或失落尚未發生,此威脅是潛在的,所產生 的負面情緒為恐懼、心情低落、厭煩。第三為挑戰:若評估為挑戰,

表示得失未定,雖遭遇困難但內在成長。

二次評估是潛在的反應過程,以初次評估為基礎。個體在因應威 脅事件以克服或防止傷害時,對所採取的選擇作一判斷。

圖 2-3-1 Lazarus 壓力因應認知模式

資料來源:陳青勇(民 90 年),頁 68。

再評估是個體改變原先對壓力情境的判斷,是一種回饋處理。也包 含了二種形式:1.現實式:因為新訊息的出現而導致再評估。2.自我防 衛式:因個人無法改變現實,只好把原先判斷為傷害、喪失、或威脅的 情境,再評估為無威脅的或有利的,以減少負面情緒。此壓力理論模式 如圖 2-3-1 所示。

二、互動因應理論

Lazarus 與 Folkman(1984)提出互動因應理論,認為壓力的因應 行為是個體與環境互動過程中的種結果,即壓力事件的環境系統因素

事件

沒威脅

威脅 情緒反應

威脅

威脅 情緒反應 生病

初次評估 二次評估 因應方式

與個體系統因素都會影響因應策略。如圖 2-3-2 所示。

圖 2-3-2 「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

資料來源:陳青勇( 90 年),頁 69。

此二人,依據「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模式,提出八種不同 因應策略之因應策略量表,作為壓力因應之參考,如表 2-3-3。認知能 力愈高者,會選擇「面對問題」的因應策略;反之愈低者,則傾向選 擇「逃避」的因應行為。

本研究綜合上述二種壓力因應模式理論,來詮釋國中教師兼任行 政職務者的工作壓力情境中,覺知個體與環境互動的關係,評估的類 別則採取適當的因應策略,以獲得身心良好的適應。

表 2-3-3 Lazarus 與 Folkman(1984)提出的因應策略八種模式

因應策略 舉例說明

1.面對問題 如站穩立場、爭取想要的、試圖改變對方。

2.疏離 如繼續過自己的生活,當作什麼都沒發生、不去想

那件事。

3.自我控制 如隱藏自己的感情不讓別人知道。

4.尋求社會支持 如找對事情有影響力的人幫忙、接受他人的同情、

(一) 環境系統 物理、政策、社

會、超個人的

(二) 環境系統 社會背景、健康、

因應壓力功 能

(三) 壓力性環境

社會性資源

(四) 認知評價

因應反應

(五) 健康與幸福

5.接受責任 如自省、瞭解是自己惹來的禍。

研究者 研究對象 因應策略內涵

Pearlin &

Schooler

(1978)

Lazarus &

Folkman

(1984)

其所編的量表,包含兩大類因應策略:

1.直接因應:有能力處理或改變壓力事件時採用。

2.間接因應:沒能力改變或處理壓力情境時使用。

Dewe(1986)

1.理性的工作取向;2.採取較保守的教育方式;3.尋求同事 支持;4.透徹理解事情;

5.適度投入;6.嘗試隔離情境。

Brehm(1998)

1.直接因應或問題解決因應:是最常使用的。

2.減輕因應或情感因應:包含與朋友聊天、散 步、聽音樂。

Matheny&

Mccarthy (2000)

1.解決問題;2.時間管理;3.意義重塑;4 釋放情緒;5.解 決人際衝突。

資料來源:筆者參酌文獻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外研究者,利用因素分析方式抽取出各種壓力因應策 略,如下表 2-3-6。

表 2-3-6 壓力因應策略統整表

研究者 相關研究 因應策略

江鴻鈞(1995) 解決問題、理性分析 吳宗立(1996) 解決問題、邏輯思考 葉龍源(1998) 解決問題

林淑芬(2001) 積極解決問題。

吳明順(2002) 理性分析、問題解決 鄭百芬(2003) 理性解決。

邱華斐 (2005) 理性解決 徐永明 (2005) 理性解決

游明順 (2007) 理性分析、解決問題 鍾境輝 (2007) 解決問題、理性分析 李世同 (2007) 解決問題、理性思考 李思宏 (2005) 理性分析

侯敏儷 (2007) 理性分析 顏凰妃 (2008) 理性解決

積極面對 理性分析 解決問題

江鴻鈞(1995) 自我調適 鍾境輝 (2007) 自我調適 李世同 (2007) 自我調適 顏凰妃 (2008) 自我調適 江坤鋕(2001) 情緒改變 吳宗立(1996) 情緒調適 陳青勇(2001) 情緒調適 吳明順(2002) 情緒調適 鄭百芬(2003) 情緒調適

控制或抒發情緒

研究者 相關研究 因應策略 徐永明 (2005) 情緒調適

游明順 (2007) 情緒改變 李思宏 (2005) 情緒改變 侯敏儷 (2007) 情緒改變 江鴻鈞(1995) 社會支持 吳宗立 (1996) 尋求支持 陳青勇(2001) 尋求支持 林淑芬(2001) 尋求支持 江坤鋕(2001) 尋求支持 吳明順(2001) 尋求支持 鄭百芬(2003) 尋求支持 邱華斐 (2005) 尋求支持 徐永明 (2005) 尋求支持 游明順 (2007) 尋求支持 鍾境輝 (2007) 尋求支持 李世同 (2007) 尋求支持 李思宏 (2005) 尋求支持 侯敏儷 (2007) 尋求支持 顏凰妃 (2008) 尋求支持

尋求其他支持

江鴻鈞(1995) 延宕處理 林淑芬(2001) 延宕處理 吳宗立(1996) 情緒逃離 陳青勇(2001) 消極逃避 鄭百芬(2003) 消極逃避 徐永明 (2005) 消極逃避 游明順 (2007) 消極逃避 葉龍源(1998) 延宕逃避 鍾鏡輝 (2007) 延宕逃避 李世同 (2007) 延宕逃避 李思宏 (2005) 延宕逃避 侯敏儷 (2007) 延宕逃避 顏凰妃 (2008) 延宕逃避 江坤鋕(2001) 逃避退卻

暫時不處理先做其它事情

資料來源:筆者參酌文獻自行整理。

因素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題目 研究結論

因素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題目 研究結論

因素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題目 研究結論

因素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題目 研究結論

師。

徐永明

鄭百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