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幾年國內具教育熱忱的各級學校教師及教育行政機關積極推動創新教學 方法,例如翻轉教育、學思達、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及創客教育等,希望能改 善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透過教學方法的創新和多元化,鼓勵學生實 際參與於學習過程中,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達到讓學生學習能帶著走的能力。

各界所推動的創新教學方法雖各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但於觀念上可歸納為以學習 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上重視個別學生的參與,及師生同儕間的互動交流,

而非僅在於教師單方面的傳輸。教學過程從著重教師講述,逐漸移轉為以學生互 動交流討論及師生問答的方式呈現。

本研究者走訪觀摩各級學校創新教學方法的上課情形後,發現這些教學方法 多會於教學過程中減少教師講課的時間,透過提出待解決的問題或任務,讓學生 們相互討論取得解答,甚至鼓勵搶答加分。而且,為了便於學生進行討論互動,

採用此些創新教學方法的教師們多半會變化教室課桌椅的排列方式,因此整間教 室上課的氛圍和傳統教師中心講述式的課堂甚為不同。支持學習者中心教學法的 建構理論,認為學生知識的取得來自於實作及和他人互動討論的過程(king,1993;

Martinez, 2013;Thomas & Brown, 2011),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是不可忽略的關 鍵因素(黃永和,2015a)。再者,本研究者蒐集此波創新教學方法相關資料的 過程中,發現對於一般非教育學術人員提及學習

共同體等創新教學方法時,教室空間的改變似乎 最先吸引人們的注意。各類媒體在首次介紹此種 創新教學方法時,多會形容此種教學方法為將 一排排面對教師的座位方式改為「ㄇ」字形的 排列(詳圖 1),並能快速轉換為四人分組討論,

形成互動學習的教室氛圍,方便學生隨時互相

討論,進行小組學習(陳雅芃,2012;陳麗華,2011;黃郁倫,2011)。且觀課

過程中,有大學教師為了順利實施翻轉教育,將學生從一般教室帶至有大方桌的 實驗教室以利小組討論的進行。雖然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並非僅因座椅排法方式 的改變,老師的課程教學及教材內容規劃與討論引導才是影響的重要因素,但心 中不禁思索教室空間配置的改變是否真有促進學生學習參與及互動交流的效果?

學生於學習過程中有更多良好參與及互動交流的機會,是否越能完整建構知識,

越有助於其學習成效的提升?這個問題在觀摩創新教學課堂的過程引起本研究 者的注意。

在蒐集閱讀創新教學方法的相關文獻時,發現國內對於學習共同體、合作學 習及翻轉教育的研究甚為豐富,多位學者已發展出創新教學方法之具體實施策略

(田耐青等人,2015;黃永和,2015a;2015b;張新仁等人,2013;潘慧玲等人,

2014),且針對教師課程教學的規劃,學生討論能力的培養和革新教學心態的反 思多所著墨,唯針對教室空間配置對於促進學習者中心教學法之效果較少深入探 究。因此,本研究希望以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及本研究者曾經進行的學校建築 研究經驗為基礎,以教室空間配置於支援學習者中心教學法之情形為題,設法解 決心中對於此種創新教學方法於空間變革上的好奇。

教室空間設備為支援教學最大的教具,因此當教學的概念和方法從教師中心 移轉為以學習者為中心時,教學與學習的空間亦需從配合教師講授的行列式座位 配置,移轉為促進學生互助合作及主動學習的空間設計,並融入當前最新的教育 科技,形塑創新的教學與學習空間以支援教學方法的創新。為了瞭解教室空間的 創新變化,本研究者蒐集彙整國內外文獻時,發現國外的學校為了配合學習者中 心教學概念的推動,大大的改良了傳統教室僵化無法彈性變更的設計,置換成可 自由移動旋轉的桌椅及塗上白板漆可書寫的牆面,讓教室空間不僅能支援傳統講 授式教學法,亦能搭配學習者中心教學概念,自由變換桌椅配置成為不同形式的 討論空間配置(詳圖 2),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及互動交流。整體教室空間的變化 彈性隨之提升,可給予多元教學方法更好的支援和協助。

圖 2 可移動旋轉桌椅於教室空間變換配置方式,及於牆面塗上白板漆的運用

除了於傳統教室增加變化的彈性外,國外學校亦重新設計新式的教室,融入 最新教學科技,創設主動學習教室(Active learning classroom, ALCs)。這類主 動學習教室的配置,主要採用圓形或 D 形桌取代個人小桌,配置有滑輪的椅子 及高科技設備,鼓勵學生互動、參與及合作,方便進行小組整併及討論。主動學 習教室的態樣有多種形式,包括有 TEAL 教室(Technology Enhanced Active Learning)、TILE 教室(Transform、Interact、Learn、Engage)和 SCALE-UP 教 室(Student-Centered 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th Upside-Down Pedagogies)

等(詳圖 3),設計概念相似,皆是運用學習空間的配置和科技融入促進合作學 習,為多元展示的學習空間,教室各個牆面皆配置有投影螢幕和書寫平面,讓師 生從不同角度呈現教學資訊,方便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可利用所屬螢幕 進行作品展示、比較、合作編輯等學習活動。

圖 3 主動學習教室的空間配置,左方為搭配 D 型桌,右方為搭配圓形桌 且針對教室空間的變化國外已有多篇文章進行研究和討論,包括 Felix 和 Brown(2011)發展具六大指標之學習空間表現評估系統(Learning Space Performance Rating System)。對於不同學習空間配置對教學與學習影響的研究 發現教室設計不只應促進高品質的互動,若能設計可同時促進小團體工作、教室 討論和講授的教學方式會更好(Henshaw, Edwards & Bagley, 2011)。教室空間的 品質如溫度、空氣、聽覺、光線、家具美感、科技和視覺情形都和學生學習成果 有正相關(Choi,Guerin, Kim, Brigham 和 Bauer, 2013)。師生皆肯定可移動式桌椅 的使用結果(Harvey & Kenyon, 2013;Henshaw& Reubens, 2013),亦皆喜歡運用 配置有半圓形桌子的學習空間進行教學(Walczak& Wylen, 2013)。於融入高科技 的主動學習教室對教學及學習的影響方面,主動學習教室有助於促進師生互動及 關係,學生的概念瞭解提升、態度改善、有更高的出席率(Beichner et al, 2007;

Whiteside & Fitzgerald, 2007)。圓桌可創造合作的學習環境並允許學生快速且容 易的建立學習者的社群,教師的角色成為教練或促進者(Taylor, 2008;Whiteside

& Fitzgerald, 2007)。彈性設計對於在教室中提供多樣化的社會動能具有潛在的 幫助,可以支持採用不同學習法的學生,並促進教師教學的反思(Gierdowski, 2013)。學生在團體同儕間的社會互動是抓取概念和建構知識的關鍵角色(Dori &

Belcher ,2005)。主動學習教室的空間像個催化劑,促使教師運用主動學習的教 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更多的教室討論合作及學生溝通(Taylor, 2008;Whiteside, Brooks, & Walker (2010)。由以上國外大學的相關研究結果可知創新設計的主動 學習教室確實對教學產生影響且具正向成效。

相較於國外大動作的改革校園教學及學習空間,國內的作法比較偏向推動課 程教學上的革新,於教室空間上的變革,多以配合教學方式的創新而隨之改變教 室桌椅的空間配置,例如本研究者觀課的幾位老師將傳統行列式的座位安排,調 整為有助於小組討論的座位配置,包括小組式、馬蹄式、平行式和環狀式等(詳 圖 4)。除上述研究者所觀察到的空間配置轉變外,多位學者及教師的研究文章 或教師的部落格與經驗分享投影片中,亦依據學生的特質呈現了不同的桌椅配置 形態。且除桌椅配置的方式調整外,學生座位的安排亦皆配合教師教學策略而有 特定的規劃,例如讓學業成就較高和較弱的學生比鄰而坐,在每小組成員安排異 質或同質分組等。此外,亦有學校開始建置創新設計的教室,例如南湖國小、新 興國中及中崙高中的未來教室、板橋高中的創客教室、中正大學的 TEAL 教室及 中國醫藥大學的主動學習教室等。更多學校以現有教室為基礎,增設電子白板並 提供平板協助教學,或放置二手電腦於教室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感受到此 波教學空間創新的潮流正慢慢形成。

圖 4 將傳統教室行列式桌椅配置,重新排列組合成促進小組討論的桌椅配置 目前國內針對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法的教學空間研究不多,亦較少探究教室 空間配置對學習者中心教學法之師生行為和學習成效的影響,本研究希望瞭解主 動學習教室之使用效果,包括師生使用主動學習教室進行學習者中心教學法之情 形、學習成效及使用感想。學習者中心教學法認為知識的取得來自於實作及和他

人互動討論的過程(king,1993;Martinez, 2013;Thomas & Brown, 2011),教學 不僅是教師對學生單向傳遞知識,更應創造機會讓學生在社會互動中透過相互討 論、彼此傾聽、交換意見而學習(楊巧玲,2006)。因此教師應多和學生互動,

傾聽學生的看法,增進學生同儕間的合作,設計任務讓學生在情境中藉由人際合 作、交流、訊息運用等意義建構過程獲得知識(Bonwell & Eison,1991)。為支 援上述學習者中心教學法,主動學習教室以圓桌及移動式座椅取代行列式課桌椅,

於所有牆面配置投影螢幕和書寫平面,提供充裕的電腦、網路、照明及插座等科 技設備,設法透過學習空間的重新配置及教學科技的融入讓教師能從不同角度呈

於所有牆面配置投影螢幕和書寫平面,提供充裕的電腦、網路、照明及插座等科 技設備,設法透過學習空間的重新配置及教學科技的融入讓教師能從不同角度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