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元尺度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4)

多元尺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是一種縮減維度 的技術,類似因素分析。多元尺度法是以點距間的相異矩陣為輸入資 料,然後找出一個具有較少維度的空間,使空間中的各個體點形成一 構形(configuration,或稱空間圖),並使在此特定構型中各點距間的 距離和原始投入的資料兩者間有相當良好的適合度(goodness-of-fit),

並以 Kruskal 的壓力係數(Stress)來衡量兩者之配合度。多元尺度法 與主成份分析、因素分析都是討論資料簡化的工作,它們的目的之一 是將 p 維的資料在 q(<p)維空間來表達。根據林震岩(2006)[51]

指出當變數很多時,應用MDS 更加合適。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假設資料若為非常態性時,因此以無母數統計 方法來進行處理,因此應用 MDS 中非計量部份之非計量 MDS。而在 非計量MDS 裡,我們所處理的目的資料通常是等級次序(rank order)

資料或轉換而來的次序資料。非計量MDS 的目的即在於根據這些次序 性資料,構造出這 N 個刺激體在 R 度空間中的構形 Shepard(1962)

[61]、Kruskal(1964)[62]。非計量 MDS 有一個基本的假設是觀察所 得到的次序資料,其次序資料計算時必須具有”單調關係”,亦即是各 點的距離大小必須與次序相對應。事實上,N 個刺激體可能排出

2 1) -n(n

個等級次序。如果將N 個點表示在 R 個向度的構形上,需要有 nr 個數 值才能表示各點的座標。而當等級次序所得數目

2 1)

-n(n 比表示構形所須 座標值的數目增加時,等級次序資料便會限制構形中各點的移動,即 能導出唯一解的情形。此時,構形中各點之間如果擅加移動,將會破 壞接近性資料的部份次序關係。這便是為何使用非計量MDS 可以從輸 入次序變項而得到連續性質的輸出結果的主要理由 Shepard(1962)

[61]、Kruskal(1964)[62]。

因此,在 Kruskal-Shepard 的運算過程中,非計量 MDS 就好像最 小平方法迴歸分析,也要處理適合度統計的問題。也即是說,非計量 MDS 是要由次序資料中找到一個合乎”單調關係”且最適合此次序資料 的構形。

3.3.1 非計量 MDS 的計算過程

(1)對向度數 n-1 選一個初步圖形結構 X。

設定X=

r

~ n n

~ 2

~ 1

x . . . x x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x

i

=(x

i1

,,x

i2

,…x

ir

),i=1,2,…,n

(3.6)

(2)計算幾何距離 d

ij

(Euclidean distance formula or Minkowski distance)

D

ij

=

r 1/2 1 k

2 jk ik - x )

(x ⎥

⎢ ⎤

⎡ ∑

=

(或 d

ij

=

p

1 r

1 k

p jk ik - x

x ⎥

⎢ ⎤

⎡ ∑

=

(3.7)

(3)計算一致不等值

ij

因為一致不等值

ij

必須滿足”單調關係”(i.e.

δ ij

<

δ i' j'

ij

i' j'

),所 以如果d

ij

d

i' j'

兩者之間不滿足”單調關係”,則將違反”單調關係”的d

ij

d

i' j'

加以平均並令

ij

i' j'

等於此平均值(二個以上不滿足”單調關係”

者,其方法相同)。

∑ ∑

= 2

ij 2 ij ij

d ) dˆ

-Stress (d

(3.8)

(4)配合指數(index of fit)

計算Stress 並判斷是否前一次的 Stress 相同(相近),若是則跳到 第(7)步驟否則繼續第(5)步驟,判斷標準如表 3.13。

2 1

2 ij

2 ' ij ij

d ) d -Stress (d ⎟ ⎟

⎜ ⎜

= ⎛

∑ ∑

(3.9)

表3.13 適合度判斷標準

Stress 適合度

20% 不良

10%

5%

2.5%

0% 完美

(5)重新找一個構形(可利用數值分析法如 Steepest descent or Gradient method)

【原則】:如果d

ij

>

ij

則以某一比例α 將點i 向點 j 移近。

如果d

ij

<

ij

則以某一比例α 將點i 遠離點 j。

所以我們考慮將點i 在軸a移向點j的新座標表示為:

( ) ( ) ( ja ia )

ij j ij

ia j '

ia

-d - dˆ

1 χ χ

α χ

χ ⎟ ⎟

⎜ ⎜

⎝ + ⎛

=

(3.10)

其中

0 <

α

< 1

α稱為比例係數(coefficient of proportionality,通常取 0.2)。

則從點i 移向點 j,計算所有 n-1 點在軸 a 上的平均移動效果:

( )

+

=

≠ ja ia

n i

j ij

ij ia

'

ia

-d - 1 1

-n

α χ χ

χ

χ

(3.11)

(6)重複(2),(3),(4),(5)各步驟。

(7)而當維度數等於一時,則停止。

如果我們以維度數(Dimension)為橫軸,Stress 為縱軸作圖,則圖 形為左上而右下遞減的形態。如圖3.2 所示。

以上七個步驟的流程圖如圖3.3 所示。[63]。

圖3.2 壓力和維度對應圖

投入相似矩陣

初步構形的選擇

計算圖形結構中各點間的距離

計算圖形結構中之一致不等值 重新選擇另一構形 (構面數)向度數減一

計算配合指數

第t次計算的配合 指數與第t-1次相同

空間向度(構面)

數目小於或等於1

終止

圖3.3 MDS 步驟流程圖

3.3.2 權數估算

根據劉炳宏及魏秋建(2001)[53] 所發表的決策權重方法之分析 比較,其文主要以目前較常使用之權重值求算方法,作一介紹及各決 策權重方法的優劣進行分析。在文中提到權重的求取,係按準則重要 性依序排列,再透過加總法或倒數法求出權重值。而此權重是要決策 者知道各屬性之重要優先排序。

由於本研究應用 MDS 非計量分析(non-metric analysis),由於 MDS 非計量分析並沒有尺度(scale)標示,因此因子間之相對距離愈 近,表示因子間之相關性愈大,反之亦然(莊明德等,2007)[64]。因 此我們由 MDS 法求取兩兩因子之相對距離(Relative distance ),由 於應用MDS 法進行求取各因子之相對距離,需設定各因子所對應之參 考點,因此以朱達仁(2006)[2]所提出之 SIAM 模式之初始權重 1/n 為參考點進行計算。

由所求取各因子之相對距離,即可再利用倒數法求出權重值。在 本文中倒數法的權重係同於MDS 所對應之參考點,因此各指標相對於 此參考點之距離,表示如公式

3.12。

( x

i

, x

standard

)

i

distance

W = 1

(3.12)

把權重作一集合可表示成公式

3.13,

A

~

為1 列 m 行的矩陣:

{ 1 2 3 m }

~ W , W , W , , W

A = K

(3.13)

∑ = n

=

i

W i 1

1

W i

0

(3.14)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