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多角化代工時期(搬料、清潔、拆除、泥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時候,工人們自然也都是在聊工地裡面的知識。隨著與這些人的交流越深,

趙先生累積的知識和人脈也越來越多。就這樣,趙先生承接了越來越多場搬料 代工,途中也認識越來越多工程相關領域的朋友。到了這時,趙先生的工班從 過去只有一位老闆,成長到有四位老闆會將搬料承包給他們代工。

之後的四五年,趙先生的工班在商場的裝修工程中已做出名聲,他們的業 務擴展到全台,台北、高雄、台中、花蓮、台東甚至金門都有工作可以接,為 了保持接案的彈性,他們並沒有設置據點定居在哪個城市,哪裡有工作到達當 地後再找尋合適的房間短期承租,遇到臨時狀況也可以先住在旅館。這時候在 搬料領域,趙先生除了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搬料的SOP 之外,就算以前沒碰過的 材料,看了一下也大概知道要怎麼做了,可以說在搬料這塊,他們儼然成為專 家。

第四節 多角化代工時期(搬料、清潔、拆除、泥作)

隨著搬料的業務穩定成長,趙先生工班的工作量也以往來的多,但團隊人 數還是維持四人沒有變化。而搬運材料是體力活,漸漸地有些團隊成員開始不 堪負荷,萌生離去的念頭。其中一位成員決定要回去幫忙家中的五金事業而離 開,另一位成員也表示不做了。因此,趙先生的工班僅剩下兩個人,在業務量 足夠的情況下,他們起了聘請別的工人一起做的想法,就馬上開始登報紙找工 人。那時候不像現在,就算是勞力活還是可以吸引到很多年輕人,一下子就有 一兩百通電話聯絡趙先生,他對工人也沒什麼要求,只要肯做就可以了。最後 趙先生在這些人裡面請了六七個人幫忙搬料,而工班這時也重新分配了工作範 圍:他負責開發業務和與業主協調(像是材料擺放的位置等);而剩下的一位夥伴 負責帶工人去工作,進行工地的現場管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正如前面所述,搬料並不是每天都需要上工,工人會問趙先生明天有沒有 工作、是否需要上工。工人的疑問促使趙先生開始思考,如果他的工班只做搬 料,如果明天工地突然不請他們去搬料,整個工班是不是就失業了。雖然現在 有四個老闆尚且提供充裕的業務量,暫時還不會面臨這種狀況,但這個想法在 趙先生腦中揮之不去,他想要未雨綢繆地把這個問題解決,降低失業的風險。

這時趙先生突然想到,除了搬料他們還有在做工地清潔的經驗阿!他馬上聯絡 以前的老闆洽談承接清潔場,這個方法看起來穩賺不賠,除了可以補上工人們 搬料期間的空檔,也可以賺取工人的酬勞價差增加收入(比方說發包老闆一個工 願意出1500,趙先生作為中介從中抽成 300,再發 1200 的工資給工人)。而因 為接了清潔場的關係,趙先生又額外聘請了一些工人,這時趙先生的工班已經 有了十幾個工人。不過就在這時,趙先生做了一個他現在認為是錯誤的決定-

加碼去承攬商場、住家拆除的業務。正因為承接清潔場讓業務擴展的方法似乎 有效,這讓趙先生相信承接更多不同種類的工程代工是讓工班存活並成長的唯 一方法,先拆除、後搬料、再清潔,透過不斷接新的案子進來試圖解決業務過 於單一的問題。

不過,趙先生當時萬萬沒想到當他的工班同時承接搬料、清潔、拆除這三 個工地不同環節的業務時,反而放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工人使用效率問題。在原 先團隊只有趙先生自己人的時候,他並不覺得做一天休四天會有什麼大礙,畢 竟搬完料休息時雖然沒有收入,但這段期間也沒有多餘的支出。但現在不一樣 了,當他們花錢聘請工人時,就算工人們沒上工還是會產生成本。照理來說趙 先生應該能透過調配工人上工的時間來解決這個效率問題,但商場工程特殊的 性質卻造成這個問題從本質上沒辦法控制。

趙先生的工班從商場搬料起家,當時主要承接的也是商場,不像營造場蓋 一棟大樓可能就要耗費兩三年,商場工程非常講究施工時間。畢竟只要工程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天完工,商場業主就少賺一天錢,造成時間急迫性存在,工班往往在兩三個 月就要把工程完工;也因為施工期間短,工班的性質往往是機動性的,常常需要 到不同工地上工。這樣的性質,導致工程開工跟完工的時間完全掌握在商場業 主身上,造成趙先生沒辦法任意調配他的工人上班的時間,案子多的時候忙就 非常的忙,甚至可能人手不足,案子少的時候就有大量的工人閒置。在沒有交 情的前提下,工人只跟著錢走,毫無忠誠度可言。當時人力仲介還沒普及,在 請工人上還沒有辦法做到非常即時,而工人通常都領日薪,為了讓工人留下 來,就算沒有上工的日子,趙先生還是得付他們錢以應付日後案子多的時候出 現的人力需求。

到了這個地步趙先生才驚覺狀況不太對勁,抱持著想要亡羊補牢的心態,

他又接新的工種-泥作,再次嘗試解決工人使用效率的問題。但這個嘗試有如 飲鴆止渴,比起過去專注在搬料,如今趙先生的工班已經涉及超過三個不同環 節的施工,需要的工種變的比過往都還要雜,且新承攬的業務(泥作、拆除)並 不是趙先生的工班所專精的領域。為了維持過往的信譽順利完成工程,趙先生 只好額外花錢聘用在泥作、拆除方面較具經驗的工人,或是花更多時間加班來 完工。這一來一往造成趙先生的人力效率會比他原先接案時評估的差,且涉及 新的領域時又要添購新的資產如工具、車輛等,在成本過高的情況下新的業務 反而帶來虧損。

除了成本問題之外,雖然搬料、清潔、泥作和拆除看似因施工不同環節在 時間上不會互相衝突,但因為承接的案子來自不同的工地,這讓這些業務往往 難以協調、互相排擠。比方說同時有兩個案子,一場是泥作要搬水泥砂,另一 場是搬料要搬輕隔間的板子,這時因人力的問題兩者就必須要擇一,導致原本 預期能夠做兩場而額外聘請的人力完全浪費掉了。趙先生的工班因為這些問 題,在這段期間雖然變得非常忙碌,且業務量也變得更多,卻沒有賺取更高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