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的憂鬱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生的憂鬱理論及相關研究

本節將介紹憂鬱相關含義與理論,並整理與大學生憂鬱相關的文獻。

一、 憂鬱的含義與類別

(一)憂鬱的含義

要定義「憂鬱」,國、內外學者皆有不同的說明和解釋(張春興,1995;陳錫 銘,1991;Coyne, 1976a)。憂鬱是一種形容情緒的詞彙,也是臨床診斷的一個症 狀。事實上,憂鬱因其複雜的現象,仍無非常清楚、明確的界定。Cantwell 和 Baker

(1991)將憂鬱此一複雜現象分為四種層次:

1. 症狀(symptom)層次:指情緒狀態,例如煩躁不安、悲傷、傷心、煩悶、痛 苦、沮喪等,不一定是精神疾病。

2. 多面向的症狀(various symptoms)層次:某些憂鬱症狀,例如:食慾不振、煩 躁不安、喪失活力或體重減輕、失眠等,這些症狀類似於臨床精神病患的憂鬱 現象,不必然是精神或情感疾病。

3. 症候群(syndrome)層次:存在特定群集症狀(包括情緒、認知、及動機等方 面),可能存在精神以及情感性疾病。

4. 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層次:具有精神異常的特性,而且在某一特定

期間內出現憂鬱的症狀,並造成個人失能(吳元蓉,2005)。

由上述看來,Cantwell 和 Baker(1991)將憂鬱以情緒狀態到疾病的層次分類,

從暫時的情緒狀態,到一組症候群,再來到疾病的層次。本研究想探討的是大學 生的憂鬱狀態,有別於精神疾病診斷。因此研究者將憂鬱的定義採用上述層次的 第二到三層次,將憂鬱視為多向度的症狀或症候群。即未到疾病診斷的階段,是 想了解大學生憂鬱時在行為、認知、情緒等面向上出現症狀的程度。

(二)憂鬱的類別

憂鬱隨著成因、症狀、以及程度的多樣性,而有不同的類別(吳佳璇、李明 濱,2002;Blatt, 1974),本研究著重憂鬱在多面向症狀上產生的現象。張高賓(2005)

編製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將國內兒童與青少年之憂鬱症狀歸類成認知、

想法、行為、情緒及生理四個層面,並分為五因素,分別是憂鬱煩躁情緒、無望、

自尊與認知功能低、身體抱怨與反應遲滯及品行-人際問題;余民寧、劉育如與李 仁豪(2008)為提供一般社會大眾作為簡易自評診斷使用,根據全人治療取向與 臨床診斷編製臺灣憂鬱症量表,並將憂鬱分為認知、情緒、身體以及人際四個向 度;Powell(1983)與沈楚文等人(1987)亦從將憂鬱症狀表區分為情緒、認知、

生理,以及行為等四個向度,在情緒方面,指愁眉苦臉、明顯的沮喪、悲傷、憂 鬱、消沉、情緒低落等;認知方面,指明顯的無助、無望、無能、無價值感、悲 觀、自責、罪惡感、出現死亡意念、自殺念頭以及思想緩慢等;在生理方面,指 對於性的興趣減退、食慾減低或喪失、失眠或過度睡眠、體重增加或減輕、體力 減退、常感覺疲勞等;在行為方面,指話少、音調低、速度慢、動作少且緩慢、

有時出現激躁行為,且自殺行為亦為症狀之一。林家興等人(2008)以 Powell(1983)

與沈楚文等人(1987)之分類為基礎編製「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將憂鬱 分為「生理」、「認知」、「行為」、「情緒」、「人際」五個向度,而在對大學生進行 施測後,將生理因素去除,顯示大學生在憂鬱症狀的表現與其他族群的不同。本 研究因研究對象為大學生,在類別以及特定年齡族群的考量下,以此分類為依據。

二、 大學生憂鬱的現況調查

整理憂鬱的文獻以了解和確立憂鬱的定義和類別後,接下來了解有關大學生 憂鬱的情形。根據研究,大多數人心理疾病第一次出現在 15 到 24 歲中間的年紀

(Wang, Lang, & Olfson, 2005),其中也包含憂鬱症(Lewinsohn, Duncan, Stanton, &

Hautzinger, 1986),此研究顯示高中到大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視,若此時 不多加注意心理健康,很有可能會發生心理疾病並延續到成年。

要特別注意的是,此階段的學生除了憂鬱症狀較嚴重外,同時也有較高的自 殺比率。衛生福利部(2013)統計民國 102 年全國人的死因,其中 15–24 歲青年 死因當中,自殺居於第二位,比例占 13.5%,高於全國十大死因前二名惡性腫瘤與 心臟疾病。

根據董氏基金會連續五年來的調查,每四或五個青少年當中,就有一人有明 顯的憂鬱情緒困擾(董氏基金會,2007,2008,2013),張虹雯(2011)調查 937 位大學生,22.4%的大學生其憂鬱情形已達憂鬱症標準,可見大學生的憂鬱程度之 高(黃惠貞,2003;吳元蓉,2005;葉雅馨、林家興,2006),亦表示目前有相當 數量的大學生需要接受協助。

這些調查研究皆表示大學生憂鬱狀態的議題需要重視和研究。若從年齡層來 看,大學生亦是各年齡層中最多憂鬱比率的族群,更是憂鬱症病發的開始階段,

並有著較其他年齡層高的自殺死亡率,因此研究大學階段之憂鬱議題確實有其適 切性。研究顯示人際壓力可能會促發自殺或是憂鬱(Hammen, 1991),本研究從上 述理論和相關研究都可得出,研究大學生的憂鬱刻不容緩,若要更加詳細了解大 學生的憂鬱影響和憂鬱症的發展,需多加了解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有關於個人憂 鬱和其社交系統的關係,也可從憂鬱的相關理論中了解。以下將提出憂鬱和社會 心理相關的理論解釋。

三、 憂鬱的社會心理相關理論

以憂鬱為主題的理論相當廣泛和多元,本研究將整理出與研究主題相關的理

論。

(一)心理動力取向

Sullivan(1953)提出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他認為憂鬱的產生和治療都可從人 際關係著手。從個人出生開始,其就生存在一個複雜的人際網絡系統中,人和人 相處,彼此並產生相互作用,此相互作用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以及人格形成。在 人際關係中,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是一種操作,隨著互動關係的破壞,可能會產生 人格障礙以及精神疾病,而若要能夠治療個人,也需要透過人際互動。也就是說 人際關係會影響憂鬱產生,然而個人與外界的親密關係能預防憂鬱,甚至能夠治 療憂鬱,因此,個人社會功能的惡化與憂鬱症狀顯現會具有一致性。

(二)Beck 的憂鬱認知理論

除了人際社會的觀點,解釋憂鬱最著名的理論為Beck的憂鬱認知理論。Beck認 為憂鬱者會對於自己、世界以及未來存在著負向的思考,也就是「負向認知三角

(negative cognitive triad)」的概念。Beck認為憂鬱者會因憂鬱衍生憂鬱基模

(depressogenic schemata),憂鬱的基模從兒童時期開始產生,並且潛在在個人思 考中,直到有類似的事件環境呼應此基模後就會被活化,使憂鬱開始發生,並因 此產生自己無能的失功能信念(maladaptive beliefs),以及對自己、世界以及未來 的走向產生負向自動化想法(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進而使憂鬱維持甚至惡 化。(Beck & Alford, 2009)。

(三)人際取向的憂鬱模式

從上述兩個理論可看出憂鬱可能來自於人際關係的影響,也可能受到自身信念、

價值觀所累積形成。Coyne(1976b)針對人際關係對於憂鬱的影響提出更深一層 的看法與研究,他認為憂鬱者與他人互動的關聯性容易被忽視,有許多假設和資 訊支持憂鬱者其症狀的持續來自於對環境扭曲的觀點。Coyne(1976a)認為憂鬱 者行為症狀(缺乏興趣、社交能力)的產生與維持來自於他人缺乏與憂鬱者溝通 之技能,並且無法克服這樣的困難,進而促成憂鬱者行為症狀的持續。在憂鬱症

狀初期,憂鬱者會向周遭環境求助,此時他人通常會給予口頭上的支持及肯定,

然由於憂鬱的人對於自我價值及被他人接納的懷疑,會不斷迫使對方對於自己的 狀態重複給予支持及肯定。這種持續及重複的要求會逐漸使得他人無法理解並產 生嫌惡的感受,而此感受也會激起他人對此情況感到內疚。至此,他人會為了解 決上述情況,給予憂鬱者不真誠的支持和安慰,但於此同時,他人仍會因嫌惡感 而有意或無意地開始拒絕和抗拒憂鬱者,因此他人的口語安慰和支持逐漸與其展 現的行為有明顯的差異,憂鬱者將會察覺到這之中的不一致,並以此作為自己的 確無法與他人互動的再確認。對於自己的自我價值以及被他人接納再度引發負面 的想法,使憂鬱的症狀再度被延續(Coyne, 1976a; Coyne, 1976b)。Coyne(1976a)

所做的研究更證實,周遭他人環境的支持與反應對於個人憂鬱症狀的延續起了重 要的作用。

如此看來,由上述的文獻可證實社會環境對於憂鬱的重要性,周遭他人是否 能給予憂鬱的人社會支持會影響憂鬱症狀的產生與延續。

四、 背景變項與憂鬱的相關研究

許多研究提出一些背景變項與憂鬱之間可能存在關聯。本研究將整理出相關 文獻,找出可能對憂鬱有影響的背景變項,進而置入本研究的背景變項中,以確 認其對大學生憂鬱的影響。

(一)憂鬱與性別的相關研究

研究顯示,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高出男性一倍(Rosen & Amador, 1997),

葉雅馨與林家興(2006)針對臺灣地區 18 歲以上民眾的大型調查研究發現女性平 均憂鬱程度高於男性,且女性有 12.74%的憂鬱情緒已經達到嚴重需要專業協助的 等級,相對的男性當中則有 9.66%,顯示女性達到嚴重憂鬱程度的比例比男性為高。

Nagelberg、Pillsbury 與 Balzer(1983)研究顯示,大學女生憂鬱程度高於男性,許 多學者也證實以上看法(楊順南,1996;Boggiano, & Barrett, 1991; Waelde, Silvern,

& Hodges, 1994)。此為世人的基本印象,也是研究結果。但是近年來開始有不同

的看法,許多學者認為大學生的性別與憂鬱並無顯著相關性(謝琇玲,1998;

Kashubeck, & Christensen, 1995; Kimbrough, Molock, & Walton, 1996)。王嘉琪

(2010)、吳元蓉(2005)表示大學生憂鬱情緒上男女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更甚 者,有些研究看法完全相反,表示男大學生憂鬱情緒高於女性(張虹雯,2011)。

基於如此不同的研究結果,表示性別對於憂鬱的影響仍需加以了解。

基於如此不同的研究結果,表示性別對於憂鬱的影響仍需加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