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的諮商求助態度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大學生的諮商求助態度及其相關研究

本節將介紹諮商求助態度相關含義與影響,並整理與大學生諮商求助態度相關 文獻。由於心理專業詞彙多元,如心理治療、心理諮商、心理輔導等,雖皆有不 同,然過往研究在研究求助態度時,並無限制求助何種心理專業,故本研究雖聚 焦於了解大學生對於心理諮商的求助態度,仍將會對求助心理專業態度進行全面 性探討。

一、 諮商求助態度的含義

諮商求助態度,指的是個人對於求助心理諮商的態度,研究者將先從「求助」

和「態度」兩者詞義開始說明,再進而為此做出定義。「求助」(help-seeking)指 的是當個人遭遇問題、困難或情緒困擾的溝通歷程。當個人承受壓力時會向外尋 求協助,使自己能得到支持、建議和幫助以解決危機(Offer, Howard, Schonert &

Ostrov, 1991)。Rickwood、Deane、Wilson 與 Ciarrochi(2005)將求助定義為一種 積極向他人尋求幫助的溝通行為,個人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的求助)獲取外在他 人的了解、建議、資訊提供、治療以及他人對於個人在面臨問題和痛苦經驗所提 供的支持來獲得幫助。所謂的正式求助指的是求助以受過足夠的心理健康專業訓 練,並通過認證的專業人員,例如學校輔導老師、專業輔導機構、心理師等;而 非正式求助則是求助於非專業的資源,例如父母、手足、同儕或伴侶等的資源

(Menna & Ruck, 2004; Offer et al., 1991)。國內學者指出求助包括與他人討論與直 接向他人請求協助,以及個人以正式、非正式網絡來處理個人面臨到的危機事件

(李柏英,1985;陳茱麗,1989)。綜上所述,求助是指當個人遭遇困擾時,透過 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網絡方式向外發出需要協助的訊息,並進而解決問題,如此因 應問題採取各種行為的過程即為求助。

而「態度」(attitude)的解釋則有許多說法。張春興(2011)提到「態度」是 指個人在認知、情感和行為上,對人、事、物以及周圍世界,以想法或正負面感 受所表現的一種傾向,而此傾向具有持久且一致性。Fishbein 與 Ajzen(1975)認

為態度是指個人對某一特定行為所產生的某種信念、或是正負面想法的整體性評 價,或是個人的情感本質。李美枝(2000)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一特定對象 所持有的一種評價和感覺,包括有認知、情感與意向的成分。態度是一種內在的 行為傾向,因此態度也可以說是影響行為的一個因素。態度可被視為是「依某個 評價向度對某個刺激所做的分類,此處所指的評價向度是以『情感』(Affective)、

『行為』(Behavior)與『認知』(Cognitive)的訊息為基礎。」(張滿玲譯,1999)。

對於求助與態度的定義了解後,可得知求助態度為當個人遇到問題、壓力或 特定事件時,其對於尋求協助的整體性情緒、認知與行為,包括是向他人尋求協 助,以及對於向他人請求協助以解決問題的態度(賀孝銘,1989)。如將諮商求助 態度的對象設定為學生,並將求助資源範圍定在心理諮商,求助態度可定義為學 生對於接受心理諮商所持的態度,也就是學生對於遇到困擾時去尋求心理諮商協 助時的一種感受何想法(郭國禎,1986)。求助態度可以是個人處於危機或心理不 適的情境中,對於尋求專業心理輔導的整體性評價傾向。包含了個人對心理專業 是否可以解決其困擾問題的評估,以及個人對心理專業人員評估信任的程度(張 虹雯,2011)。「求助態度」是指個人尋求心理專業輔導的整體性態度傾向,包含 認知、情緒、行為三個面向,在認知面向,如個人對察覺自己需要心理諮商的幫 助;情感面向,如個人過去求助經驗的感受,以及對於心理諮商的污名感受;行 為面向,如個人求助的習慣方式(王嘉琪,2010)。綜上所述,本研究將諮商求助 態度定義為當個人遭遇到無法自行解決的困難或情緒困擾時,其求助心理諮商的 態度傾向,其態度包含認知、情緒、行為等面向。

而許多研究顯示,若想深入了解是什麼影響尋求心理治療,求助態度會是最 佳的預測指標(Carlton & Deane, 2000; Cepeda-Benito & Short, 1998; Deane & Todd, 1996; Vogel & Wester, 2003),若一個地方對求助心理治療有著負面的態度,相對的 使用心理治療協助自己的人也會減少(Cepeda-Benito & Short, 1998; Cramer, 1999;

Deane & Todd, 1996; Kelly & Achter, 1995)。由此可見研究求助態度之重要性。若

想知道大學生在憂鬱時,其是否會尋求心理治療,則研究大學生的求助態度便會 是必然的。而有關如何測量大學生的求助態度,以下將說明之。

二、 諮商求助態度的測量

求助態度的測量依據研究者探討的目和主題不同,測量的方式亦有所不同,

求助態度的測量可以質性訪談方式,或量化調查問卷方式進行。以下將整理出相 關的文獻。

質性研究部分,研究者主要以訪談分析探討求助態度與行為(陳茉麗,1989;

夏敏,2000;程小蘋、陳珍德,2001;張虹雯、陳金燕,2010;Swagler & Ellis, 2003;

Yeh, Inman, Kim, & Okubo, 2006; Oswaldo Moreno & Cardemil, 2013),求助態度的 質性研究強調了解研究對象的實際態度和行為,藉此了解影響求助態度和行為的 影響因子。

在量化研究部分,Fischer 與 Turner(1970)編製的「求助心理治療態度量表」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 ATSPPH)。

ATSPPH 為較多國、內外學者研究求助態度使用的研究工具(林幸台,1979;郭國 禎,1986;陳淑娟,2000;Obasi & Leong, 2009; Vogel & Wester, 2003),共有 29 題,其中包含四個分量表,分別為「識別是否需要心理治療幫助」、「污名忍受度」、

「人際開放」和「對心理專業人員的信任程度」。Fischer 與 Farina(1995)發現將 題目縮減至 10 題,留下「心理治療幫助的必要性」以及「對心理專業人員的信任 度」兩個構念,此量表與原量表亦呈現高相關,即將 ATSPPH 縮減為 10 題,遂發 展成為「求助心理治療態度量表-短式(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 - Short Form)」,以下簡稱為求助態度量表。求助態度量表 採用 Likert 式四點量表計分,總分得分越高者,表示其求助態度越正向。國、內 外學者使用量化研究測量求助態度時,多採用此量表為測量工具,而此量表使用 後經學者檢驗,也表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王嘉琪,2010;張虹雯,2011;洪菱,

2014;Chang, 2007; Chang, 2008; Fang, Pieterse, Friedlander, & Cao, 2011; Shaffer,

Vogel, Wei, 2006; Vogel, Wester, Wei, & Boysen, 2005)。故本研究亦使用求助態度量 表為測量諮商求助態度的研究工具。

三、 大學生的求助態度與求助經驗

因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逐漸被重視,許多學者想了解大學生面臨困難時,

是否會求助?而其求助的來源如何?求助的經驗為河,以及大學生除了會尋求非 正式的資源,如家人、同學、朋友、伴侶等,是否會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而其 對於尋求心理專業協助的態度又是如何?以下將整理出學者對這些問題的研究,

進而確立本研究的研究方向。

針對大學生的求助經驗,許多學者研究大學生的求助來源。程玲玲(1978)

研究大學生的求助對象主要為朋友、家人與老師。郭國禎(1986)的研究結果發 現當大學生遭遇困難時比較喜歡向朋友、同學或家人尋求協助,向輔導老師求助 者僅佔少數比例。Chang(2008)研究大學生以瞭解其有困擾時尋求協助的方式,

研究結果顯示,遭遇情緒困擾的學生中,65.5%會尋求朋友幫忙,41.1%會尋求媽 媽幫忙,24.7%會尋求爸爸幫忙,21.2%會找兄弟姊妹幫忙,5.7 %會找親戚協助,

在這之中只有 11.1%會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其中 5.7%會找老師幫忙,2.2%找 心理師,5.1%找醫生,1.3%找社區心理衛生機構幫忙,1.9%尋求宗教的協助。上 述可以顯示大學生遇到困難時,主要還是求助於非正式管道的協助,也就是家人、

朋友、師長等,較少的比例會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

那至於大學生求助的比例有多少呢?林幸台(1979)研究 276 位一、二年級 大學生,其中只有 10%的人有求助經驗;郭國禎(1986)調查 1778 位大學生,只 有 11.7%曾求助諮輔中心;董氏基金會(2007)調查 6200 位大學生,只有 4%的學 生曾求助心理專業;Vogel、Wade 與 Haake(2006)研究美國 655 位大學生,約有 4.7%的大學生有求助經驗。這些求助經驗的研究數據都可以表示,當大學生遭遇 困難時,其求助心理專業的比例普遍偏低,為了增加大學生求助心理專業的行為,

學者也開始研究大學生的求助態度現況。

劉育均(2014)以 342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求助態度之現況,結果 發現:1. 女性大學生求助態度較為積極;2. 文理學院與社會科學院學生求助態度 高於設計學院與管理學院;3. 大學生的求助態度與自重感、對自身問題的意識程 度,以及憂鬱程度有相關。王嘉琪(2010)以 666 位大學生為受測對象,進行問 卷調查,發現 1. 憂鬱情緒、自尊、維持自我信心、減低自我感與揭露預期效益對 求助態度分別具有預測力;2. 求助內在知覺的「揭露預期效益」、「揭露預期風險」、

「求助社會污名化」「求助自我污名化」在「自尊」與「求助態度」扮演中介角色;

3. 不同性別在「憂鬱情緒」、「自尊」與求助內在知覺的各變項對「求助態度」的 影響路徑不同。洪菱(2014)研究成人依附風格與求助態度之間的關係,得出兩 者之間有關係,且這之中有知覺社會支持、污名為中介變項。夏敏(2000)的研 究結果指出唯有大學生 1. 願意對求助行為以嘗試角度看待 2. 原有的社會支持系 統無法解決其困擾 3. 對諮商專業具有正向評估 4. 專業機構具有吸引力、便利性 與信任感才有可能選擇尋求諮商服務。程小蘋與陳珍德(2001)表示大學生在決 定尋求諮商協助前會有一些矛盾和衝突,大學生雖然希望諮商能解決困擾,然會 對於諮商的不了解和去受輔的汙名感而卻步。

學者們研究求助態度,無疑是想了解學生對於處理困擾的心態,並提升其對 於求助心理專業的正向態度,增加適當的求助行為,以更適當的方式處理自己的

學者們研究求助態度,無疑是想了解學生對於處理困擾的心態,並提升其對 於求助心理專業的正向態度,增加適當的求助行為,以更適當的方式處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