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將以研究者經驗和本研究重要性為開端,說明本研究 之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針對研究主題中 幾個變項給予操作性的定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多年來,國內、外皆有許多研究在探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吳兩賜,2014;

陳黛儀,2013;侯明玉,2012;Hayes, 1997; Lucas & Berkel, 2005; Yaris, 1996),根 據研究,大多數人心理疾病第一次出現在 15 到 24 歲中間的年紀(Wang, Lang, &

Olfson, 2005),大學生的年紀即包含在此年齡階段之中,由此可看出研究大學生心 理健康之必要,若能加以防範,可促進國人未來整體心理健康。

談到心理健康不可不提到憂鬱症,憂鬱症被稱「二十一世紀的癌症」,(Holden, 2000),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1)曾推測,至 2020 年,憂鬱症將成為第二大造成人類失能之疾病,僅次於心臟疾病。由上述研究可 知,憂鬱症對人類身心健康之影響皆大。根據董氏基金會連續五年來的調查,每 四或五個青少年當中,就有一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困擾(董氏基金會,2007,2008,

2013),張虹雯(2011)研究 1,232 位大學生,29.4%的大學生已達憂鬱症診斷標準,

可見大學生的憂鬱程度之高(黃惠貞,2003;吳元蓉,2005;葉雅馨、林家興,

2006),同時顯示目前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需要接受協助。

憂鬱症除了有會讓人失能的危機之餘,還有一令人無法忽視的理由來自於其 與自殺的密切關聯性。Lewinsohn、Pettit、Joiner 與 Seeley(2003)調查有憂鬱症 的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症狀表現,發現 54.5%比例有自殺意念。而在大學生的年齡 階段,除了有較高的憂鬱程度,也有較高的自殺比例,衛生福利部(2013)統計 民國 102 年全國人的死因,其中 15–24 歲青年死因當中,自殺居於第二位,比例

占 13.5%,高於全國十大死因前二名惡性腫瘤與心臟疾病。

由上述研究可知大學生憂鬱的比例相當高,而由於憂鬱與自殺之間的關係,

更使得大學生的憂鬱不容忽視。針對如此高的比例,大學生心理專業協助的需求 理應會有相當大的數量,然而,研究者探究自身經驗,在大學時期身邊常常有人 認為自己已在憂鬱狀態,想要向外尋求協助,卻仍然不會想要求助大學諮商輔導 中心尋求心理諮商。這個狀態其實不僅限於憂鬱的個人,當研究者向有心理困擾 的大學生提出心理諮商資源時,許多大學生便立刻表示會使用其他方式幫助自己,

並進而婉拒尋求心理諮商,此狀態表示儘管大學生有著心理困擾,會去尋求心理 專業協助的學生卻不多。許多研究數據更證實此一現象,當調查大學生求助心理 諮商的比例,過去的研究皆顯示會使用心理專業協助自身心理困擾的大學生只占 全體大學生比例不到一成(林幸台,1979;郭國禎,1986;董氏基金會,2007;

Vogel, Wade, & Haake, 2006)。

大學生處於成年早期即將邁入社會的階段,若無法在此階段維護心理健康,

可能會對身、心安全皆有很大的影響,並將此影響過渡至未來社會生活。有鑑於 此,目前極需了解大學生尋求心理專業協助低比例的原因,以及大學生對於求助 心理諮商的態度為何?而經由過往研究與建議之後,是否有效增加求助心理專業 比例?此即為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諮商求助態度以及求助現況之動機。

研究者曾詢問大學生對於求助心理諮商的想法,其表示當有憂鬱狀態出現時,

會因為孤獨感和無望感而不想尋求他人和心理專業,包括心理諮商的協助。基於 此心理困擾與求助心理專業比例上的落差,學者開始研究憂鬱與求助態度的關係,

王嘉琪(2010)研究發現憂鬱情緒和求助態度之間有顯著負相關,代表大學生的 憂鬱情緒越高,求助態度越低,並對求助心理專業抱持著負向態度。Wilson、

Rickwood 與 Deane(2007)也認為大學生憂鬱症狀與求助意願之間存在負相關,

越憂鬱的大學生求助心理諮商的意願越低,一些研究也支持這樣的結果(劉育均,

2014;Chang, 2007; Bilican, 2013; Pierceall & Keim, 2007)。由研究來看,憂鬱對於

諮商求助態度似乎有某種程度上的影響,隨著憂鬱程度的提升,會降低對於求助 心理專業的態度,代表憂鬱對於諮商求助態度有某種程度的預測力,本研究欲探 討此一現象,期藉由對此現象的了解,進行對於憂鬱大學生的妥善協助。

那麼既然大學生憂鬱時不求助心理專業,會如何協助自己?程玲玲(1978)

研究大學生的求助對象主要為朋友、家人與老師。郭國禎(1986)的研究結果發 現當大學生遭遇困難時比較喜歡向朋友、同學或家人尋求協助,向輔導老師求助 者僅佔少數比例。Chang(2008)研究大學生以瞭解其有困擾時尋求協助的方式,

研究結果顯示,遭遇情緒困擾的學生中,依序會尋求朋友、媽媽、爸爸、兄弟姊 妹,以及親戚協助,在這之中只有 11.1%會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可見當大學生 遇到心理困擾時,首先會求助的是身邊的人,包含朋友、家人等,較少會以心理 專業協助為第一優先順序。

研究者體認到,在大學時期,不論是對自己或是他人,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 影響,當心理有困擾需要緊急處理時,第一時間最先想到的就是向朋友傾訴或尋 求協助,藉由朋友的傾聽和支持,或是意見上的提供以作為對後續困擾解決的對 策,由此可知社會支持對於大學生指引尋求協助的密切性,由上述大學生遇到困 擾時的首要選擇可驗證此一經驗,表示人際關係和社交網絡的支持對於大學生心 理健康有一定的重要性。那麼,諮商求助態度是否也會受到大學生社會支持網絡 的影響?有些研究證實,若大學生認為其社會支持程度越低,越會去尋求心理專 業協助。Goodman、Sewell 與 Jampol (1984)研究 100 名大學生的求助態度,發 現在相同的壓力事件情境下,求助態度較高的大學生其社會支持程度是較低的。

若是非正式的社會網絡無法協助個人,或是雖然有協助,但無法被個人知覺為其 協助是有幫助的,則個人就會去尋求心理專業協助(Vogel & Wei, 2005; Moos &

Mitchell, 1982; Wills, 1983)。如此看來,社會支持似乎會降低對於求助心理諮商的 態度,然也有研究指出,若個人社會支持系統對於求助態度是正向的,相對也會 鼓勵個人尋求心理專業協助,並進而促進個人求助意願。(Wu, Stewart, Huang,

Prince, & Liu, 2011)。由此可知,社會支持可能緩衝大學生的壓力情境進而降低大 學生對於求助心理專業的需求,也可能因為其對心理專業的正向態度反而增進大 學生對於求助心理專業的意願。到底,社會支持與諮商求助態度之間實際的關係 為何,社會支持是否能夠預測諮商求助態度,此亦為本研究關心之焦點。

此外,許多研究發現,社會支持與憂鬱之間互有影響。臺灣自殺防治學會(2012)

進一步指出自殺動機往往與在人際關係的挫折和累積或是強烈的情緒困擾有關。

黃弘年(2010)表示,社會支持會直接影響憂鬱,且社會支持是性別角色衝突與 憂鬱之間的影響因子。柯慧貞等人(2004)研究南區大專院校學生 5,137 人的社團 參與活動情形發現,有參與社團活動者,其社會支持的程度較高,憂鬱程度較低,

而自殺意念與行為也較少。由此可看出,有些研究主張社會支持會直接影響憂鬱,

而有些則將社會支持視為緩衝憂鬱的影響因子。社會支持經常被視為是防止憂鬱 症狀的保護因子,尤其是青少年過渡到大學生的這段時間更加被重視(Cohen &

Hoberman 1983; Zimet, Dahlem, Zimet, & Farley, 1988)。

然而,憂鬱也可能使個人的社會支持逐漸降低。Coyne(1976b)認為個人在 展現憂鬱症狀的同時,由於個人對於自我價值及被他人接納的懷疑,會持續地希 望得到他人的支持,而這種持續及重複地再確認會逐漸使得他人無法理解並產生 嫌惡的感受,進而給予憂鬱者不真誠的支持和安慰,憂鬱者將會察覺到這之中的 不一致,並以此作為自己的確無法與他人互動的再確認。使憂鬱的症狀再度被延 續(Coyne, 1976a; Coyne, 1976b)。Coyne(1976a)所做的研究更證實,周遭他人 環境的支持與反應對於個人憂鬱症狀的延續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看出社會支 持與憂鬱之間的相互影響,較少的社會支持可能引起憂鬱,而憂鬱的個人可能因 其與環境的互動而降低自身的社會支持。

由上述文獻和數據可以發現,憂鬱和社會支持都有可能影響諮商求助態度,

而憂鬱和社會支持本身似乎又有互相影響的關係,然而彼此的現況與關聯性,目 前仍未有一定的定論。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憂鬱、

社會支持與諮商求助態度之間的關係,期能更深入了解三者關係之後,在對於大 學生求助心理專業的實務上能有所幫助,並能充實國內相關研究知識,以提供資 訊供日後研究人員與心理專業實務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