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評鑑與學術評鑑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評鑑與學術評鑑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以台師大合著網絡為例子,並以書目計量和社會網絡分析法來探 討大學的學術生產力與合作社群,及學術合著對大學學術生產力及學術影響力的 關係。依據本研究主題,本章以大學評鑑與學術評鑑、學術表現與學術合作、社 會網路分析應用,三部分進行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學評鑑與學術評鑑

由於工業革命與全球民主化影響,人民有求新知的訴求,促使大學教育漸漸 從菁英培養走向普及教育。我國幾十年來廣設大學過程中,許多大學皆以綜合型 大學為辦學目標,各公立大學希冀取得教育部各方面同等補助,此也使補助每所 學校的資源因而縮水,也因現代大學走向市場化發展,大學劇增及有限的經費下,

產生大學學術評鑑與退場機制(劉兆漢,2003;王梅玲,2005)。

過去文獻對於「評鑑」相關用詞有混用情形,如:大學評鑑、學術評鑑等,

在此作一澄清。大學評鑑的重點不僅限於研究,還包含教學與服務、校務行政等

(黃慕萱、張郁蔚,2006)。大學評鑑的目的在於提升大專院校教育、教學研究,

服務品質,也能檢視系 所 與 學 校 發 展 目 標 一 致 , 並 促 使 大 學 重 新 思 考 定 位 ( 周昌弘,2009); 而學術評鑑目的依據具全球公信力的英國大學研究評 鑑(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簡稱 RAE)所示主要在於,維持與提升大學 研 究 的 強 度 與 國 際 競 爭 力 , 使 大 學 研 究 品 質 達 到 「 智 識 卓 越 (Intellectual Excellence)」(蔡明月,2005)。以下探討國內外大學評鑑與學術評鑑。

(一) 國外情況

國外大學評鑑以日本與美國為例;日本於 2004 年通過新版「學校 教育法」,規定大學有受評鑑的義務,且應以七年為評鑑循環,評鑑機 構有三,即:「大學評價、學位授與機構」、「大學基準協會」、「日本高

8

等教育評鑑機構」,以下分別述之:「大學評價、學位授與機構 (National Institution for Academic Degrees and University Evaluation, 簡 稱 NIAD-UE)」評鑑項目包含:學校目標、教學與研究架構、師資、招生 情況、學術研究計畫、績效表現、學生資源服務、內部品質管理、財政 管理(NIAD-UE, 2012)。「大學基準協會(Japan University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 簡稱 JUAA)」其目標為評估高等教育並強化學術國際化與 品質,評鑑分為一般綜合大學、初級學院、法律學院、商業管理學院、

公共行政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而評鑑的標準項目以一般綜合大學為例 包含:辦學使命與目標、教學與研究架構、師資組成與架構、教育計畫 與教學成果、招生情況、學生資源服務、教學與研究環境、社會合作與 貢獻、行政與財政管理、內部整體品質(陳曼玲,2007;JUAA, 2012)。

而 「 日 本 高 等 教 育 評 鑑 機 構 ( Japan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簡稱 JIHEE)」評量要點包含:各大專院校的辦學原則使命 與目標、教育和研究組織的結構與組織間的聯繫、教育目標反映課程教 學、提供學生多元合適的服務,包含在學資源與畢業生就業資源協助、

師資專業與完備、校內行政人員工作效能與行政管理制度對教學和研究 支持、校內自治管理助實現大學目標與有效運作並能自我評估以利改善 進步、財政資源有效合理使用與開發挖掘外部資金、教學資源充足、教 育與研究環境、對社會的貢獻與和企業及其他大學的互動、公平且適當 具組織倫理與社會責任(JIHEE, 2008)。而美國的大學評鑑主要採認可 制,主要由政府部門的全國機構品質與整合諮議委員會(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Integrity, 簡稱 NACIQI)

及 私 部 門 的 高 等 教 育 認 可 審 議 會 (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簡稱 CHEA)負責處理認可機構事宜,其中 CHEA 更是 認可制度的核心,而其在考核欲申請做為認可機構的評量要點包含:能

9

否維護學術品質把關、有一致的標準且有效傳達教育成效、該機構的專 業性。而在 CHEA 認可的機構又可分為區域性認可機構和專業性認可 機構 ,而所謂 區域 性認 可機構可經 由各 區域組 成的大學校院協會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作為大學認證評鑑機構,各區域 大學校院協會為了把關各大學的學術品質與績效,皆訂定準則對各大學 進行評鑑。知名的認可機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依辦學宗旨與區域性先將大專院校分類後再進行評鑑,而依據 2011 年該機構公布的「World's Best Universities: Top 400」報導所顯示 其評鑑指標包含:學術聲望、教師與學生素質、國際師資、國際學生、

教師文獻被引用情況(王保進,2006;李勝富,2012;US News & World Report, 2012)。

國 外 學 術 評 鑑 情 況 , 以 下 以 知 名 的 英 國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簡稱 RAE)和美國終 身 教 職 制 度 ( Academic Tenure System)

分 述之。全球公認具公信力且富盛名的英國大學研究評鑑(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簡稱 RAE)其評鑑結果將作為政府補助大學之依 據,考核要點乃針對研究品質,透過專家同儕評鑑(Expert Peer Review) 方式給決審查結果。評鑑結果由原本的七個等級,分別為:「5*:表研 究品質一半以上達國際卓越,其餘達到國內卓越水準」、「5:表研究 品質有一半達國際卓越,其餘達到國內卓越」、「4:表幾乎所有研究 品質都達國內卓越,某些研究有證據證明有達國際卓越」、「3a:表三 分之二研究品質達國內卓越,部份研究能看出國際卓越的證據」、「3b:

表超過半數研究品質達國內卓越」、「2:表一半研究品質達國內卓越」、

「1:表沒有或幾乎沒有任何研究品質達國內卓越」,在 2008 年改為四 個等級,分別為:「4*:表研究品質在原創性、重要性、精確性達世界 領導地位」、「3*:表研究品質在原創性、重要性、精確性在國際表現

10

優秀」、「2*:表研究品質在原創性、重要性、精確性達國際認可」、

「1*:表研究品質在原創性、重要性、精確性達國家認可」,而另外

「Unclassified:表研究品質在國內水平之下或受評單位不符 RAE」。

然而,在該制度下有些機構取巧,以降低呈報受評教師人數,以閃避審 查結果不佳的情況,此也致於 2008 年後英國學術評鑑從原本的專家同 儕評鑑改以研究成果計算公式所取代(RAE2008, 2009;王梅玲,2005;

符碧真,2005;楊瑩,2006;楊瑩,2008)。即便制度變遷,亦可見英 國學術評鑑重視研究的創新、重要性、精確度與國際化水準。另外,美 國終 身 教 職 制 度 (Academic Tenure System)主要從教學、研究與服 務面向評判大學教師教職權,包含了獲得終身制(tenured)、任期制

(untenured)、試用制(non-tenure-track),而 Post-Tenure Review 是針 對已取得終身教職的教師繼續進行教學、研究與服務面向評鑑,以確保 資深教師在三方面的長久品質;取得終身職的教授每五至七年需提出針 對教學成效、研究成果、服務績效三面向的報告,且須自訂未來幾年的 研究發展目標與項目。研究評核乃透過專家審查受評學者的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專書,而期刊論文又是當中主要的參考項目,期刊論文需盡 量發表在高排名的期刊,如 ACM 和 IEEE,且期刊中的作者順序、研 究成果具創新以及研究經費與研究執行的完成度都是專家在研究面向 的重要評量指標(史美瑤,2009;Batterbury, 2008; Irwin, 2003)。

(二) 國內情況

依據我國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網可知,大學評鑑包含系所評鑑、校務 評鑑及學術評鑑(又為研究評鑑)。而系所評鑑的評鑑項目包含:系所 目標特色、課程設計與教學、學生學習與事務、研究與專業表現、畢業 生表現;校務評鑑項目包含:學校自我定位、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學與

11

學習資源、績效與社會責任、持續改善與品質保證機制;此外基於全球 化競爭,學術評鑑相當重視國際合作與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其中學術評 鑑反映學術表現被視為大學評鑑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學術評鑑則為檢視 研究人員研究產出(出版品)的品質、研究活動及與研究成果所帶來的 成效;學術評鑑最核心的部分在於學者的研究產出(出版品),因學者 的獎項、頭銜、受邀至國內外會議發表演說或專業團體成員等乃是基於 學者的研究出版品之品質與評價;而大學評鑑、學術評鑑、學術表現與 研究產出間的關係如圖 2-1 所示(黃慕萱、張郁蔚,2006)。而一般學 術評鑑方式包含:同儕審查(peer review)及書目計量(bibliometrics),

前者為質性的專家評鑑,後者為量化分析(黃慕萱,2008)。此外,從 我國高等教育評鑑中心的學術評鑑項目亦可反映對研究出版品的重視,

其評鑑項目包含:國際活動與交流、期刊論文統計、大學產學合作績效、

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WOS (Web of Science)論文統計等。

圖 2-1 大學評鑑、學術評鑑、學術表現與研究產出之關係圖

參考來源:黃慕萱、張郁蔚(2006)。人文社會學者學術評鑑指標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4(1/2),

17-47。

大學評鑑

學術評鑑

學術表現

研究產出 (出版品)

12

我國學術研究風氣漸盛,研究產出倍增,在國際期刊發表量也漸漸增加,而 教授升等、研究獎勵與大學評鑑也多以國際期刊論文數量作為重要評鑑指標之一

(楊深坑、鄭勝耀、馬信行、黃慕萱、謝伸裕、楊正誠,2007);據評鑑雙月刊 第三十二期專訪紀錄國立中興大學蕭介夫校長對於大 學 評 鑑 相 關 議 題 的 看 法 , 蕭 校 長 表 示 評 鑑 因 慎 選 合 適 委 員 甚 至 應 有 部 分 國 際 委 員 , 避 免 人 情 因 素 干 擾,我 國 大 學 與 學 術 評 鑑 仍 有 待 改 善 努 力 之 處(陳曼玲,

2011)。

綜觀國內外評鑑相關文獻可知,學術研究表現為普世對於大學的期許且亦是 大學發展重點;而對於學術研究的評鑑重點包含:學術質量表現(如:研究產出 於國內外期刊發表的數量、發表於國際品質高排名期刊的數量、文獻被引用情況、

研究的創新性、研究貢獻與重要性、研究精確度、研究達國際水準)、大學與教 師學術聲望、大學產學與國際合作績效。綜合上述可知學術表現與合作在大學發 展的重要性,本文於下節探討之。

研究的創新性、研究貢獻與重要性、研究精確度、研究達國際水準)、大學與教 師學術聲望、大學產學與國際合作績效。綜合上述可知學術表現與合作在大學發 展的重要性,本文於下節探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