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狀況與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狀況與影響

食物中蛋白質的品質好壞與其本身之胺基酸組成、必需胺基酸 之含量、消化時蛋白質水解的敏感性、食物的來源以及製備過程息 息相關,透過了解蛋白質食物之品質好壞,或許在食物的選擇上能 夠獲得更好的營養價值。而不同來源蛋白質食物對於妊娠之相關研 究非常少,目前所發表的研究中僅包含妊娠糖尿病(Bao, Bowers, Tobias, Hu & Zhang, 2013)和銅吸收率(Turnlund, Swanson, & King, 1983)之探討。

一項新加坡世代研究是蒐集母親第二孕期後之巨量營養素攝取 量資料並評估其與新生兒腹部脂肪含量之研究,研究受試者為 320 位亞洲不同種族(中國語系、馬來語系及印度語系)懷孕婦女,在孕期 26~28 週使用 1 天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評估巨量營養素攝取狀況,並 使用核磁共振觀察 2 週大新生兒腹部脂肪含量,分析採用多變項線 性迴歸探討巨量營養素攝取與腹部脂肪組織含量之關係,結果顯示 高蛋白質(18~21%)、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之營養素分布飲食型態,

可以顯著降低新生兒腹部脂肪之含量,而孕期飲食中若將 1%的蛋白 質取代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熱量,平均可顯著降 0.18ml 之新生兒腹 部內臟脂肪組織(p<0.05, 95%CI=-0.35~-0.001ml),將 1%的蛋白質取 代脂肪所提供的熱量,則平均可顯著降低 0.25ml 之新生兒腹部內臟 脂肪組織(p<0.05, 95%CI=-0.46~-0.04ml),此結果在不同性別新生兒 中亦呈顯著差異,且男性之影響大於女性 (p<0.05),而在種族比較 上中國語系影響又大於馬來語系之新生兒;研究又進一步分析不同 蛋白質來源對於新生兒腹部脂肪含量之影響,其分析結果顯示攝取 較多動物性蛋白食物,能夠顯著降低後代子女之腹部脂肪含量 (p<0.05),且若分新生兒性別來分析後,唯男性呈顯著(p<0.05),但在 不同新生兒性別中,皆未觀察到攝取植物性蛋白食物對於降低新生

兒腹部脂肪含量之相關性。討論部份作者提到,相較植物性蛋白食 物,動物性蛋白食物成分中涵蓋大部份的必須胺基酸,在攝取相同 熱量的狀況下,動物性蛋白食物的蛋白質營養密度較高,且有較佳 的肌肉合成作用,因此作者推測動物性蛋白食物,對於降低腹部脂 肪組織有一定的影響,而一篇針對過重及肥胖成人的人體試驗也觀 察到類似的結果,其研究發現餐前攝取乳清蛋白(whey protein)較大 豆蛋白(soy protein)有助於瘦體組織的增加,並降低體脂肪含量 (Tahavorgar et al., 2014),此研究結果的發現或許與第二孕期後期,

蛋白質的攝取維持正常範圍的前提下,增加動物性蛋白食物攝取比 例,可能有助於降低新生兒腹部的脂肪組織含量原理相似。不過本 篇研究並未發現動、植物性蛋白質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及身長之相關 性(Chen et al., 2016)。

飲食蛋白質來源對於胎兒在生長發展或母親孕期體位上,雖有 一項與新生兒體組成之研究,但因研究的飲食觀察時間較短,也未 能夠明確指出飲食蛋白質來源對於母親或胎兒體位的優劣影響,不 過目前也有許多研究是以飲食型態、特定食物或食物類別的角度去 分析孕期的飲食與胎兒生長及 GWG 之相關性。

一、 食物型態攝取相關研究 1. 混合型飲食研究

丹麥學家 Knudsen 等人(2008)針對 44,612 位孕期受試者,利用 7 天食物秤重法及 FFQ 回憶懷孕 25 週前一個月之飲食狀況,透過因素 分析歸納出兩種飲食型態:一為攝取紅肉、加工肉品及高脂乳製品,二 為攝取蔬菜、水果、家禽類及魚類,並根據受試者之飲食資料,分為 三種飲食型態類別,包含:西方飲食型態(高度攝取紅肉和加工肉品、

全脂乳製品的受試者)、健康飲意識飲食型態(為高度攝取蔬菜、水

型態二的受試者),並分析不同飲食型態對於新生兒出生體重和早產 之差異性。結果發現西方飲食型態的受試者,經校正胎齡後其胎兒平 均出生體重(p<0.05)雖顯著低於其他兩組,但早產比例(p<0.05)卻顯著 高於其他兩組,此現象發生的原因可能在於西方飲食型態相對於一般 或健康飲食型態,會攝取到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及膽固醇,

而 孕 期 反 式 脂 肪 酸 的 攝 取 量 會 與 新 生 兒 出 生 體 重 呈 現 負 相 關 (Koletzko, 1992; Elias & Innis, 2001)。

2. 素食飲食型態

美國麻州世代研究針對 1,388 位懷孕<22 週之婦女,探討飲食與 活動量方面造成過多 GWG 的危險因子,其中之一項分析項目為素食 飲食型態,飲食資料之收集採用半定量飲食頻率問卷並調查受試者是 否為食用素食者,問卷回憶第一孕期及第二孕期之飲食頻率,採用 IOM (Institute of Medicine)對於各孕期體位之建議 GWG,超過建議之 增重範圍者定義為過多 GWG,研究針對素食飲食型態之分析結果發 現,第一孕期之素食飲食型態能夠顯著降低過多 GWG 之勝算比 (OR=0.46, 95%CI =0.28~0.78) (Stuebe, Oken & Gillman, 2009)。

3. 地中海型飲食型態研究

一項多中心的世代研究招募地中海地區共 889 位、大西洋地區 2,461 位,利用 FFQ 評估地中海型飲食分數(Mediterranean diet score, MD score),分為低、中、高 MD score 三個等級,結果發現相同為高 MD score,但懷孕期間兩世代攝取之食物型態有所不同,西班牙地區 相較希臘地區之受試者攝取大量的魚類及乳製品,而希臘地區受試者 則是顯著攝取較多之穀類、蔬菜及水果,結果分析發現地中海地區之 MD score 高 者 對 於 低 出 生 體 重 之 相 對 風 險 顯 著 較 低 (RR=0.59, 95%CI=0.3~0.9),然而這項結果卻沒有在大西洋地區的受試者上觀察

到,因此可能也歸因於兩地區之飲食型態上的差異而有此結果的產生 (Chatzi et al., 2012)。

二、 特定食物攝取之相關研究

目前對於特定蛋白質來源與胎兒發展及妊娠結果之研究多針對 乳製品、魚類及不同食物類別之攝取去做探討,因此以下將依不同 食物項目分別做文獻回顧。

1. 乳製品攝取

印度學者 Borazjani, Angali & Kulkarni (2013)2009 年於印度馬哈 拉施特拉邦的浦那城(Pune, Maharashtra state),招募第三孕期 156 位 受試者,透過超音波記錄觀測胎兒生長狀況,飲食資料則利用 24 小 時飲食回憶及 FFQ 問卷收集蛋白質及牛奶攝取狀況,並探討孕期母 親之牛奶和蛋白質攝取量與胎兒宮內發育狀況之關係。研究利用 Kruskal-Wallis test 將每日牛奶攝取量分為三組,發現每日牛奶攝取量 在 155.65~465.17ml 範 圍 間 的 受 試 者 較 其 他 兩 組 對 胎 兒 的 頭 圍 (p=0.004)、腹圍(p=0.01)、股骨長(p=0.006)及兩頂股之直徑(p=0.014)有 最大的貢獻。研究再將飲食蛋白質攝取量分為<50g/d、50~70g/d、

>70g/d 三組,發現攝取量在 50~70g/d 的受試者,其胎兒的生長測量 值顯著高於其他兩組,包含頭圍(p=0.006)、腹圍(p=0.013)、股骨長 (p=0.004)及兩頂股之直徑(p=0.003),且受試者很少攝取除牛奶以外的 動物性蛋白食物。作者最後提到牛奶中可能含有有利於胎兒生長之營 養素(如:鈣),而過多蛋白質攝取可能導致相對提高攝食產熱效應 及降低能量之利用率,而使胎兒有較低的出生體重。

丹麥世代研究招募 50,117 名第二孕期之懷孕婦女,根據其第二 孕期後牛奶消耗量探討日後胎兒是否會有較佳之出生體型,研究分析 校正了母親產次、年齡、身高、孕前 BMI 及 GWG 等變項,結果顯

150ml),而牛奶攝取量與胎兒小於妊娠年齡(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呈 顯 著 負 相 關 (p<0.001) , 而 與 胎 兒 大 於 妊 娠 年 齡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 (p<0.001)及出生體重(p for trend<0.001)呈顯著正 相關;將牛奶攝取量分為 0~6 杯/天七個等級,並評估攝取牛奶≥6 杯 /天與 0 杯/天之受試者新生兒為 SGA (OR=0.51, 95%CI= 0.39~0.65)與 LGA(OR=1.59, 95%CI=1.16~2.16)之勝算比,而出生體重方面,攝取牛 奶≥6 杯/天之受試者其子女出生體重,相較攝取牛奶 0 杯/天者平均增 加 108g(95CI%=74~143g),另外也發現隨牛奶攝取量之增加新生兒之 腹 圍 (p<0.001, 95%CI=0.35~0.69 cm) 、 胎 盤 重 量 (p<0.001, 95%CI=15~38g )、出生身長(p<0.001, 95%CI= 0.15~0.46cm)及頭圍 (p<0.001, 95%CI=0.04~0.25cm)亦顯著提升,而攝取 1~2 杯牛奶/天相 較於其他有攝取牛奶之受試者,其發生 LGA 之勝算比是相對較小的 (OR=1.24, 95%CI=0.92~1.68)(Olsen et al., 2007)。此兩項之研究皆顯示 出孕期攝取適量牛奶對於胎兒體型發展有較佳的影響。

2. 魚類及海鮮類攝取

魚類及海鮮類除了能提供蛋白質之攝取外,也是獲取長鏈 n-3 脂肪酸之良好來源,因此也有許多針對孕期魚類及海鮮類攝取與研 究妊娠結果之相關研究。

Olsen (2002)研究 8,729 位丹麥奧胡斯(Aarhus)孕期 16~30 週的婦 女,使用 FFQ 問卷評估前 4 個星期的魚類攝取狀況,並依據每次食 用份量及頻率區分為 QUANT(quantity)0~5,六個魚類攝取等級,結果 顯示低出生體重(p<0.001)、早產(p=0.003)及胎兒發育遲緩(p=0.001)的 百分比,隨魚類攝取增加而呈顯著下降之線性趨勢,另外平均出生體 重(p=0.001)、胎齡(p=0.001)及控制胎齡後的出生體重(p=0.001),則隨 魚類攝取增加而呈顯著上升的線性趨勢。為排除分析的不確定性,作 者利用第二種分析方法,將研究對象縮小至只有攝取熟食魚類及魚肉

三明治的 1,304 位受試者,其同樣依照攝取的份量及頻率區分為 FREQ(frequency) 0~3 共四個等級,此結果亦發現低出生體重(p<0.05)、

早產人數百分比(p<0.05)隨魚肉攝取量增加而顯著下降,唯胎兒發育 遲緩百分比之下降未達顯著,而平均出生體重、胎齡及控制胎齡後的 出生體重也與主分析的結果相似。討論部份作者指出過低的魚類攝取 是低出生體重和早產的強烈的風險因子,因此根據此研究的結果,建 議丹麥孕期婦女每日可以攝取 15g 的魚類食物,來降低胎兒發育不良 的風險。

Rogers 等人(2004)於英國 South West England 地區招募 11,585 位 第三孕期受試者,研究魚類攝取量及攝取頻率與低出生體重、胎兒發 育遲緩之相關性。研究利用 FFQ 收集全孕期攝取白魚(White fish)和 油魚(Oily fish)的攝取資料,並依平均攝取份量及頻率由低到高區分 為 4 個 FREQ 等級(未攝取、0.74 份/天、2.29 份/天及 4.44 份/天),結 果顯示在低出生體重的發生率(p=0.064)部份雖未達顯著,但仍隨著 FREQ 等級提高而有下降的趨勢,而胎兒發育遲緩的百分比(p=0.011) 則隨 FREQ 等級提高而呈顯著下降;經校正胎齡及性別後,平均出生 體重(p<0.001)隨 FREQ 等級提高呈顯著上升。因此作者認為由此研究 結果或許可以做為一個支持孕期提升魚類攝取增加胎兒發育的假說 依據。而綜合上述兩項研究之結果,孕期對於魚類及海鮮類食物之攝

Rogers 等人(2004)於英國 South West England 地區招募 11,585 位 第三孕期受試者,研究魚類攝取量及攝取頻率與低出生體重、胎兒發 育遲緩之相關性。研究利用 FFQ 收集全孕期攝取白魚(White fish)和 油魚(Oily fish)的攝取資料,並依平均攝取份量及頻率由低到高區分 為 4 個 FREQ 等級(未攝取、0.74 份/天、2.29 份/天及 4.44 份/天),結 果顯示在低出生體重的發生率(p=0.064)部份雖未達顯著,但仍隨著 FREQ 等級提高而有下降的趨勢,而胎兒發育遲緩的百分比(p=0.011) 則隨 FREQ 等級提高而呈顯著下降;經校正胎齡及性別後,平均出生 體重(p<0.001)隨 FREQ 等級提高呈顯著上升。因此作者認為由此研究 結果或許可以做為一個支持孕期提升魚類攝取增加胎兒發育的假說 依據。而綜合上述兩項研究之結果,孕期對於魚類及海鮮類食物之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