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孕婦不同蛋白質飲食攝取來源對於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孕婦不同蛋白質飲食攝取來源對於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影響"

Copied!
2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碩士論文. 孕婦不同蛋白質飲食攝取來源對於孕期體重 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影響 Effects of different food sources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s during pregnancy on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 birth outcome. 指導教授:盧立卿 教授 研 究 生:. 李適安.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七月.

(2) 謝誌 能夠完成這本論文,首先要歸功於盧立卿老師用心的指導,每當 在分析過成中遇到瓶頸時,老師總是能多方面的給予我不同的想法及 與我分享許多經驗,因此也讓我學會了如何縝密的思考去做好一項研 究,同時也感謝口試委員胡雪萍及李文宗老師給予我許多研究上的建 議,使我的論文內容能夠更佳的完善,而研究室成員玉萍、學妹韻伶 及志怡也在我撰寫論文過程中,給了我很多的研究建議及幫助,也陪 伴我度過了無數的難關,另外在碩士生涯中一起努力的研究生們也是 我撰寫論文動力的來源,每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大家也都能為我分 憂解難,因此也要特別感謝妤臻、楚君、淯媛、佩芩、孟萱在這段時 間給予的支持,才能讓我順利完成碩士論文及學位。 此外也要感謝摯友欣蓉、禎諭及雅鈴,雖然碩士生活中沒有你們 的同在,但你們總是願意找時間陪我聊聊近況、聽我抱怨生活中所有 的不順遂,有你們的鼓勵也使我更奮發向上的去完成自己的人生規劃, 另外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妹妹侑靜,她總是能包容我的壞脾氣,並且給 予我許多人生建議,讓我的碩士生涯中少了許多迷網,雖然是我的妹 妹但同時也是我的人生導師!同時也要感謝我的父母支持我就讀研究 所,也才能使我有今天的成果,最後要感謝所有在我就讀研究所過程 中曾幫助及給予我支持的每一個人,瑤棽老師、子芸、孟璇、廷杰、 玉雪姐、瑞雪助教及怡伶助教,也謝謝師大給予了我這麼好的學習環 境,讓我在這兩年能夠有所收穫及成長。.

(3) 摘要 蛋白質為孕期唯一建議需增加攝取之巨量營養素,但鮮少有研究 針對動、植物性飲食來源與孕期體重增加量(Gestational weight gain, GWG)及新生兒體型發展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將區分不同蛋白質來 源,以營養素及食物類別角度,分析不同孕期攝取狀況及各餐次中動、 植物性蛋白質影響。 研究對象為民國 91 及 98 年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所招募的 295 對 孕期產婦及其子女,收集懷孕 17~20 週(孕期前期)與 36 週~生產(孕期 後期)的 24 小時飲食回憶及新生兒體位資料進行分析(n=193),並分析 全孕期 FFQ 資料(n=188)來與 24 小時飲食回憶評估結果對照。 研究結果顯示在非營養素因子中,GWG 與孕婦年齡(r=-0.187)呈 顯著負相關;出生體重則與孕前 BMI(r=0.254)、GWG(r=0.236)呈顯著 正相關,且男嬰平均出生體重顯著高於女嬰(3303g vs 3041g)。營養攝 取分析中發現,比較前、後孕期熱量(1912kcal vs 2094kcal)、脂質(67g vs 77g)及醣類(253g vs 272g)攝取,孕期後期顯著高於孕期前期,而前、 後孕期的蛋白質(75g vs 77g)攝取並未有顯著差異。以 24 小時飲食回 憶分析全孕期動、植物性食物類別攝取分佈,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主要 為麥類(47%)、黃豆類(16%)及米類(14%),動物性來源則為豬肉類 (24%)、禽肉類(17%)及奶類(16%)。比較前、後孕期食物類別蛋白質 攝取差異,發現孕期後期堅果種子類、加工肉品類及奶類蛋白質攝取 顯著高於前期(p<0.05)。餐次分析中全孕期三餐蛋白質分配百分比為 22%、38%及 39%,而三餐動、植物性蛋白質比值為 1.5、1.3 及 1.4, 且發現前、後孕期攝取動物性蛋白質佔一日所攝取總動物性蛋白質百 分比,晚餐為最高,其次為午餐及早餐。. I.

(4) 不同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相關性分析中發現,動、植物性蛋白 質對於 GWG 及新生兒體型相關性多為不顯著。食物類別相關性分析 中發現,GWG 與全孕期魚類(r=0.188)、牛肉類(r=0.144)、蛋類(r=0.210)、 奶類(r=0.175)攝取量具有顯著正相關,但 GWG 與各食物類所提供之 蛋白質則無相關性存在;新生兒體型方面發現,孕期後期水果類攝取 量(r=0.236)及其蛋白質(r=0.187)對於出生體重呈顯著正相關。餐次相 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三餐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對於 GWG 皆有正相關 之趨勢(p>0.05),而午、晚餐植物性蛋白質則與 GWG 有負相關之趨 勢(p>0.05);新生兒體型方面,三餐次之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對於 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則無一致性。 本研究為台灣第一個針對孕期婦女之動、植物性飲食來源蛋白質 攝取進行分析與探討。研究發現全孕期熱量平均攝取約為 2000kcal, 每公斤體重蛋白質攝取界於 1.16~1.31 之間,以 24 小時飲食回憶及 FFQ 評估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比值分別為 1.24 及 1.25,兩者結果 相近,雖然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對於 GWG 及新生兒體型之相 關性不強,但仍需注意孕期食物選擇與份量。. 關鍵字:孕期飲食、動植物性蛋白質、食物類別、餐次、孕期體重增 加量、新生兒體型. II.

(5) Abstract Protein is the only macronutrient that DRIs suggests to increase the intake during pregnancy. But few studies focus on the influence between the maternal dietary protein sources and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GWG) or birth sizes. Therefore, this study examine protein intakes with related nutrients, food items and mealtime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dietary sources. We recruited subjects who were healthy pregnant women from Taipei Municipal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in two cohorts (n=295). We collected anthropometric information of mothers and their newborns and dietary data include 17 to 20 weeks pregnant (early pregnancy) and 36 weeks pregnant until delivery (late pregnancy) by one-day 24hr dietary recall (n=193). Additionally, we used another dietary method,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 t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24hr dietary recalls (n=188). I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alysi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GWG and maternal age (r=-0.187). Birth weigh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re-pregnancy BMI (r=0.254) and GWG (r=0.236), and boys were heavier at birth than girls (3303g vs 3041g). Differences in dietary intake between early and late pregnancy, we found that energy (1912kcal vs 2094kcal), fat (67g vs 77g) and carbohydrate intakes (253g vs 272g) in late pregnancy were higher than in early pregnancy, but protein intake (77g vs 75g) is similar. Wheat (47%),soybean protein (16%)and rice (14%) contributed to the main proportion of plant protein consumption, and pork (24%), poultry (17%) and milk (16%)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animal protein during full-term pregnancy. Protein III.

(6) intake from peanuts, processed meat and milk in late pregnanc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early pregnancy. The distribution of protein (of total protein percentage) in three meals were 22%, 38% and 39%, and animal-to-plant protein ratio were 1.5, 1.3 and 1.4. Furthermore, animal protein consumption from dinner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than from breakfast and lunch both in early and late pregnancy. Different sources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 had a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GWG and birth size. Consumption of fish(r=0.188), beef(r=0.144), egg(r=0.210) and milk(r=0.175)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WG during full-term pregnancy, but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rotein intakes of food items and GWG. Not only intake of fruit(r=0.236) but its protein (r=0.187)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birth weight in late pregnancy. In the mealtime analysis, we also found a positive but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ll three meals intake of animal protein and GWG (p>0.05). On the other hand, plant protein for lunch and dinner had a negative but no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GWG (p>0.05). Different sources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 on birth sizes for three meal, the correlation was inconsistency.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examine different sources protein intake during pregnancy in Taiwan. We found average energy intake was 2000kcal in full-term pregnancy, and protein intake was between 1.26 to 1.31g per kilogram body weight. There were similar ratios of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by 24hr dietary recalls and FFQ, and the value were 1.24 and 1.25 respectively. But we suggested that in a food abundant environment, dietary protein including plant and animal sources may not have strong impact on GWG and birth weight. However, food choices and dietary intake during pregnancy are still important. IV.

(7) Key words: pregnant dietary,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food items, mealtime,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birth outcome. V.

(8)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各國孕期蛋白質建議量與營養素攝取狀況……………………………….. 5. 第二節. 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狀況與影響…………………………………….. 9. 第三節. 孕期各餐次飲食攝取之相關研究………………………………………….. 17. 第四節. 影響胎兒生長發展及孕期體重增加之其他相關因素研究………………..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架構與實施程序…………………………..…………………...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工具…………………………………………………………..... 27.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訪員訓練……………………………..………………………... 3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家庭背景資料分析……………………………………...…………………... 42. 第二節. 營養素攝取分析…………………………………………………………...... 59. 第三節. 不同來源食物類別及其蛋白質分析…..………………….………………... 93. 第四節. 孕期餐次分析……….………………………………….…………………… 137. 第五章 討論………………………………………………………...…………………... 177 第六章 研究限制及建議………………………………………………...………….….. 192 第七章 結論……………………………………………………………………...……... 194. VI.

(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96. 英文部份……………………………………………………………………………….. 197. 圖目錄 圖 3-1.1. 研究架構……………………………………………………………………. 25. 圖 3-1.2.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26. 圖 4-2.1. 前、後孕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總蛋白質攝取量………………. 72. 圖 4-2.2. 前、後孕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總蛋白質攝取量………………………. 72. 圖 4-2.3. 前、後孕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植物性蛋白質攝取量…………. 73. 圖 4-2.4. 前、後孕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植物性蛋白質攝取量…………………. 73. 圖 4-2.5. 前、後孕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 74. 圖 4-2.6. 前、後孕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 74. 圖 4-2.7. 全孕期之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百分比(24hr & FFQ)…………………... 75. 圖 4-2.8. 前、後孕期植物性蛋白質攝取百分比人數對照圖………………………. 77. 圖 4-2.9. 前、後孕期動物性蛋白質攝取百分比人數對照圖………………………. 77. 圖 4-3.1. 全孕期植物性食物來源蛋白質攝取分布(24hr)…………………………... 94. 圖 4-3.2. 全孕期動物性食物來源蛋白質攝取分布(24hr)…………………………... 94. 圖 4-3.3. 全孕期植物性食物來源蛋白質攝取分布(FFQ)…………………………... 96. 圖 4-3.4. 全孕期各類動物性食物蛋白質攝取分布(FFQ)…………………………... 96. 圖 4-4.1. 前、後孕期各餐次熱量及三大營養素攝取量變化及差異………………. 141. 圖 4-4.2. 前、後孕期各餐次植物性蛋白質攝取量變化及差異……………………. 143. 圖 4-4.3. 前、後孕期各餐次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變化及差異……………………. 143. 圖 4-4.4. 各孕期三餐熱量分配百分比………………………………………………. 145. 圖 4-4.5. 前、後孕期各餐次之三大營養素占總熱量百分比分布圖………………. 146. 圖 4-4.6. 各孕期三餐蛋白質分配百分比……………………………………………. 147. 圖 4-4.7. 各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三餐分配百分比………………………………. 148. VII.

(10) 表目錄 表 1-3.1. 各餐次界定說明……………………………………………………………. 4. 表 1-3.2. PI 值與體位判定標準………………………………………………………. 4. 表 3-2.1. 民 91 世代受試者招募條件………………………………………………... 27. 表 3-2.2. 民 91 世代受試者產前產後追蹤情行與流失狀況………………………... 27. 表 3-2.3. 民 98 世代北區受試者招募條件…………………………………………... 28. 表 3-2.4. 民 98 世代北區受試者產前產後追蹤情行與流失狀況…………………... 28. 表 3-3.1. 民 91 世代問卷實施流程及訪問方式……………………………………... 32. 表 3-3.2. 民 98 世代問卷實施流程及訪問方式……………………………………... 33. 表 3-4.1. 個人社經地位歸類及計分方式……………………………………………. 34. 表 3-4.2. 孕期職業活動量分級方式…………………………………………………. 35. 表 3-4.3. 孕期運動種類得分之歸類方式……………………………………………. 35. 表 3-4.4. 不同孕前體位婦女孕期體重增加建議量…………………………………. 36. 表 3-4.5. 相對低及高出生體重新生兒標準…………………………………………. 37. 表 3-4.6. 民 91、98 兩世代孕期各週次實施飲食相關問卷回收狀況……………… 39. 表 4-1.1. 全體及不同世代受試者之基本資料(連續變項)分析……………………... 43. 表 4-1.2. 全體及不同世代受試者之基本資料(類別變項)分析……………………... 44. 表 4-1.3. 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基本資料(連續變項)分析…………………... 46. 表 4-1.4. 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基本資料(類別變項)分析…………………... 表 4-1.5. 第 25 及 75 百分位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基本資料(連續變項)分析…… 49. 表 4-1.6. 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基本資料(連續變項)分析…………………………... 50. 表 4-1.7. 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基本資料(類別變項)分析…………………………... 51. 表 4-1.8. 不同孕前體位分組之基本資料(連續變項)分析…………………………... 54. 表 4-1.9. 家庭背景資料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雙變數相關性分析…………………. 55. 表 4-1.10 家庭背景資料與出生體型之雙變數相關性分析…………………………. 57. 表 4-2.1. 以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分析不同孕期之營養素攝取狀況及差異………... 60. 表 4-2.2. 以 FFQ 分析全孕期之營養素攝取狀況……………………………………. 61. 表 4-2.3. 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孕期前期營養素攝取差異……………………….. 62. 表 4-2.4. 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孕期後期營養素攝取差異……………………….. 63. 表 4-2.5. 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全孕期營養素攝取差異(24hr)…………………… 64 VIII. 47.

(11) 表 4-2.6. 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之全孕期營養素攝取差異(FFQ)…………………… 65. 表 4-2.7. 新生兒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母親孕期前期營養素攝取差異…………….. 66. 表 4-2.8. 新生兒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母親孕期後期營養素攝取差異…………….. 67. 表 4-2.9. 新生兒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母親全孕期營養素攝取差異(24hr )………... 68. 表 4-2.10 新生兒不同出生體重分組之母親全孕期營養素攝取差異(FFQ)………… 69 表 4-2.11 不同孕期飲食中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佔總蛋白質比例及差異……….. 75 表 4-2.12 孕期前期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78 表 4-2.13 孕期後期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79 表 4-2.14 全孕期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24hr)……………… 81 表 4-2.15 全孕期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FFQ)……………… 83 表 4-2.16 孕期前期營養素攝取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86 表 4-2.17 孕期後期營養素攝取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88 表 4-2.18 全孕期營養素攝取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24hr)……………………… 90 表 4-2.19 全孕期營養素攝取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FFQ)……………………… 92 表 4-3.1. 前、後孕期動、植物性來源食物類別之攝取量比較……………………… 97. 表 4-3.2. 前、後孕期動、植物性來源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 98. 表 4-3.3. 孕期前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 99. 表 4-3.4. 孕期後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 100. 表 4-3.5. 全孕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24hr) 101. 表 4-3.6. 全孕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FFQ) 102. 表 4-3.7. 孕期前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 103. 表 4-3.8. 孕期後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 104. 表 4-3.9. 全孕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24hr)……… 105. 表 4-3.10 全孕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各食物類別之蛋白質攝取量比較(FFQ)……… 106 表 4-3.11 孕期前期蛋類蛋白質攝取量分組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差異.. 107 表 4-3.12 孕期後期蛋類蛋白質攝取量分組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差異.. 108 表 4-3.13 全孕期蛋類蛋白質攝取量分組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差異….. 108 表 4-3.14 孕期前期奶類蛋白質攝取量分組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差異.. 109 表 4-3.15 孕期後期奶類蛋白質攝取量分組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差異.. 109 表 4-3.16 全孕期奶類蛋白質攝取量分組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及出生體型之差異….. 109. IX.

(12) 表 4-3.17 孕期前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110 表 4-3.18 孕期前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112 表 4-3.19 孕期後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114 表 4-3.20 孕期後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115 表 4-3.21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24hr)……… 117 表 4-3.22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FFQ)……… 118 表 4-3.23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24hr) 120 表 4-3.24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FFQ) 121 表 4-3.25 孕期前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23 表 4-3.26 孕期前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25 表 4-3.27 孕期後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27 表 4-3.28 孕期後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28 表 4-3.29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24hr)……………… 130 表 4-3.30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FFQ)……………… 132 表 4-3.31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24hr)……… 134 表 4-3.32 全孕期各食物類別蛋白質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相關性分析(FFQ)……… 136 表 4-4.1. 前、後孕期各餐次攝取人數百分比分布………………………………….. 137. 表 4-4.2. 前、後孕期每日餐數攝取狀況…………………………………………….. 138. 表 4-4.3. 孕期前期用餐頻率對熱量及能量營養素攝取差異……………………….. 139. 表 4-4.4. 孕期後期用餐頻率對熱量及能量營養素攝取差異……………………….. 139. 表 4-4.5. 前、後孕期各餐次之熱量及三大營養素攝取差異……………………….. 140. 表 4-4.6. 前、後孕期各餐次動、植物蛋白質攝取量比較………………………….. 142. 表 4-4.7. 孕期前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 150. 表 4-4.8. 孕期後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 152. 表 4-4.9. 全孕期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 154. 表 4-4.10 孕期前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 156 表 4-4.11 孕期後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 158 表 4-4.12 全孕期不同出生體重分組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 160 表 4-4.13 孕期前期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162 表 4-4.14 孕期後期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164. X.

(13) 表 4-4.15 全孕期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分析…….. 166 表 4-4.16 孕期前期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69 表 4-4.17 孕期後期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72 表 4-4.18 全孕期各餐次熱量及營養素攝取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分析………….. 175 表 5-1. 本研究前、後孕期營養素攝取與 DRIs 之比較…………………………… 178. 表 5-2. 各國孕期蛋白質建議增加量……………………………………………….. 187. 附錄目錄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附錄七 附錄八. 研究招募流程……………………………………………………………….. 研究同意書………………………………………………………………….. 孕婦基本資料……………………………………………………………….. 24 小時飲食回憶……………………………………………………………. 健康狀況家庭生活及各人飲食頻率問卷(B 問卷)……..………………….. 個人飲食頻率問卷運算內容………..……………………………………… 新生兒健康問卷(A 問卷)…………………………………………………… 研究結果附表………………………………………………………………... XI. 210 212 214 218 220 231 242 243.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孕期體重增加量及新生兒出生體型與胎兒出生之後的健康狀況 有極大的相關,包含可能增加後代肥胖(Lau et al., 2014)、心血管疾病 罹患的風險(Rich-Edwards et al., 1997)等代謝疾病,而母親孕期之飲食 除了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呈正相關外(Deierlein, Siega-Riz & Herring, 2008),也與嬰兒的出生體型和其往後的食物攝取量呈正相關(Moore et al., 2004),因此孕期擁有良好的飲食型態顯得格外重要。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分析孕期營養素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胎兒 生長發育之影響,且結果大多與巨量營養素的攝取呈現正相關(Clapp III, 2002;Ebrahimi et al., 2015;Grieger & Clifton, 2015),從微觀的角 度,透過特定營養素的探討能使我們了解其潛在的作用,但為了能夠 更深入且多方面了解飲食型態的影響,從食材或食物來源角度做因素 的分析,不僅能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能夠歸納出孕期飲食型態中可 能與孕期體重增加量及新生兒體型相關的典型食物代表。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民國 100 年所發表之第 7 版國人膳食營養 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蛋白質之攝取量是三 大營養素中唯一建議需增加攝取量之巨量營養素,除了攝取量需足夠 外,飲食攝取之蛋白質品質亦會影響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其 中影響之因素包含:蛋白質食物之來源、烹調方式、腸胃道狀況等,若 能夠更加明瞭孕期不同蛋白質種類食物之影響,或許不論對於母親或 其胎兒皆有利於日後健康之促進,因此本研究將孕期婦女之飲食以動、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做分類,並探究蛋白質攝取種類及餐次分布對於新 生兒體型及母親孕期體重增加量之間的關係為何。. 1.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 研究目的 1. 了解婦女孕期適當的蛋白質攝取量及飲食攝取來源。 2. 探討孕期不同蛋白質食物來源及餐次分布對於孕期體重增加量的影響。 3. 探討孕期不同蛋白質食物來源及餐次分布對於新生兒體型的影響。 二、 研究問題 1. 婦女孕期蛋白質攝取量與攝取來源之相關探討。 1.1 孕期蛋白質攝取量及飲食來源分布情形為何? 1.2 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食物之餐次分布情形為何? 1.3 不同孕期體重增加量分組與蛋白質攝取差異為何? 1.4 不同出生體重分組與蛋白質攝取差異為何? 2. 婦女孕期蛋白質攝取情形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探討。 2.1 孕期蛋白質攝取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 2.2 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飲食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為何? 2.3 孕期各餐次動、植物蛋白質攝取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為何? 3. 婦女孕期蛋白質攝取情形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探討。 3.1 孕期蛋白質攝取量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 3.2 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飲食攝取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為何? 3.3 孕期各餐次之動、植物蛋白質飲食攝取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為何?. 2.

(1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 孕期前期及後期(Early and late pregnancy) 本研究將第一及第二孕期合併(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推算至懷孕第 28 週)稱為孕期前期;孕期後期則為懷孕第 29 週(含)後至生產前。 二、 動物性及植物性蛋白質食物(Animal and plant sources of protein foods) 依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佈的《每日飲食指南》,所涵蓋之 六大類食物定義作為本研究區分動、植物性蛋白質食物之參考,本研 究定義如下: 1. 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魚類(包含魚肉、其他海產類)及其製品、 肉類(包含家畜、家禽的肉和內臟)及其製品、蛋類及其製品、奶類 及乳製品及部份動物性油脂類(如:培根、鮮奶油)。 2.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食物:豆類及其製品、全穀根莖類、蔬菜類、水 果類及堅果種子與油脂類。 本研究依照食物來源,將動、植物性食物類別各自再細分為 10 小項, 植物性來源食物類別包含:米類、麥類、根莖類、其他全穀類、豆製 品、豆漿、蔬菜類、水果類、堅果種子類及植物性油脂類;動物性來 源食物類別則包含:魚類、海鮮類、豬肉類、牛肉類、羊肉類、禽肉類、 蛋類、奶類及動物性油脂類。. 3.

(17) 三、 餐次(Mealtime) 各餐次之劃分以用餐時間作為分界,說明如表 1-3.1。 表 1-3.1、各餐次界定說明 正餐餐次. 用餐時間. 早餐. 起床後~10:59. 午餐. 11:00~16:59. 晚餐. 17:00~就寢前. 四、 孕期體重增加量(Gestational weight gain, GWG) 最後一次產檢與懷孕前或末次月經第一天之體重差。 五、 新生兒體型(Birth outcomes) 本研究所使用之新生兒體型指出生一個月內之嬰兒其出生體重、身 長、頭圍、胸圍及嬰兒重量指數。 六、 嬰兒重量指數(Ponderal index, PI) 相似於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可用於評估不同胎齡之 新生兒體位是否正常,計算公式為 100×體重(g) / [身長(cm)]3,其判定 體位之標準列於表 1-3.2。 表 1-3.2、PI 值與體位判定標準 體位界定 肥胖(Obese) 正常(Normal) 營養不良(Malnutrition). PI >2.85 2.32~2.85 <2.32. Note from “Looking for the best indicator of fetal malnutrition: An overview,”by Owa J. A. & Adebami J.O., 2007, Internet J Nutr Wellness, 3, 12–16.. 4.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各國孕期蛋白質建議量與營養素攝取狀況 蛋白質為建構身體組織細胞之重要成分來源,不論是在母體內發 展之胎兒或出生後的成長階段,都是尤為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澳洲有 研究發現過量或不足的蛋白質攝取都會阻礙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發 育(Andreasyan et al., 2007),不過亦有一項新加坡世代研究指出亞裔多 民族(中文語系、馬來語系及印度語系)的後代,孕期較低的蛋白質攝 取量雖與男嬰出生身長呈正相關,但不論攝取量高或低皆與出生體重 呈不相關(Chong et al., 2015),然而含有蛋白質之食物不計其數,且蛋 白質食物生理價高低亦會影響身體組織之利用率,因此除了攝取量外, 也應同時考量其食物本身之營養價值是否足夠供應孕期營養所需。 一、台灣地區孕期蛋白質建議量與營養攝取現況 在懷孕期蛋白質攝取建議量方面,根據第七版國人營養素參考攝 取量(DRIs)中 19~50 歲女性蛋白質每日建議攝取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RDA)為 50 公克,而因應胎兒發育所需,第一至第 三孕期之懷孕婦女每日建議再增加 10 公克蛋白質攝取。 台灣現階段國家型的孕期飲食相關研究,最近一次是由行政院衛 生福利部於民國 95 年委託臺灣大學執行之臺灣地區孕婦飲食攝取及 營養現況調查,針對台灣北、中、南地區 2,346 名懷孕婦女,三孕期 的飲食及血液檢體進行調查,結果發現 Vit.B1、B2、葉酸及鐵隨著孕 期增加,缺乏的情形越發嚴重,而維生素 E、鈣及纖維質方面也有攝 取不足的問題,台灣地區之懷孕婦女並無蛋白質攝取不足之現象,但 許多蛋白質食物亦是提供葉酸、鐵和鈣等其他營養素相當良好的來源, 雖蛋白質攝取量已足夠,但若蛋白質食物的品質不佳,除了降低蛋白 質利用率外,連帶亦可能造成其他營養素的不足,因此衛福部也建議. 5.

(19) 孕期的婦女應多攝取綠色多葉蔬菜、全穀類、紅肉類、乳製品及豆類, 並視情況所需補充內臟類及酵母,以避免孕期營養素的缺乏。 二、其他國家孕期蛋白質建議量及營養素攝取狀況 在中國營養學會 2013 年所發佈之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 量中孕期蛋白質推薦攝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因 考量中國地區之飲食大部份由穀類所提供營養與熱量,在蛋白質的利 用率上較低,因此建議的蛋白質攝取量在孕期前、中、後期分別為 55g/d、70g/d 及 85g/d,而《中國孕期婦女膳食指南》中也提出孕期 中、晚期需增加奶類、魚類、禽肉、蛋類及瘦肉的攝取。另外中國大 陸近期對於婦女孕期營養素攝取的調查,包含有全國 31 個省份、自 治區及直轄市共 3,662 位孕期婦女,使用 3 天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比 較城鄉孕期婦女營養攝取之差異性,在蛋白質攝取部份結果發現,三 孕期蛋白質攝取量達到 DRIs 之 93%、87%及 81%,在城市(67.6g/d) 及鄉村(67.9g/d)每日平均攝取量並無顯著差異,然而攝取之食物種類 卻有極大差異,城市之孕婦禽肉類、奶類、魚類、蛋類及水果類之攝 取量顯著高於鄉村(p<0.05),而鄉村孕婦則在主食類、豆干及淺色蔬 菜之攝取量於顯著高於城市(p<0.05)(賴建強等人,民 96)。 日本 2010 年發表之 DRI 未懷孕 18~49 歲女性蛋白質之 RDA 為 50g,在孕期蛋白質建議攝取部份,從第二孕期才開始增加攝取量, 第二孕期增加 5g/d、第三孕期增加 25g/d (Kido et al., 2012)。日本一項 研究收集 380 位孕期、388 位哺乳期受試者,對照 1995~1999 年日本 國家營養調查非孕產期之婦女營養攝取資料,分析其營養及生活型態 之差異,營養攝取分析結果顯示相對於非孕產期之女性,孕期婦女之 碳水化合物、鈣及 Vit.B2 攝取量顯著較高,飲食型態則偏向攝取更多 的水果和乳製品,但在魚類及海鮮的攝取較少,而不良的生活習慣,. 6.

(20) 如:抽菸、喝酒,亦鮮少發生,或許此結果也顯示日本之孕期女性有傾 向更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態之可能(Takimoto et al., 2003)。 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於 2005 年所出版之 DRIs,根據孕期氮平衡的研究歸納出孕期之蛋白質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為每公斤體重 0.88g, 而 RDA 為 71g/d,相較於未懷孕女性一天需多增加 25g 蛋白質食物 攝取,以負荷母體本身及胎兒發展新生組織所需。由美國科羅拉多州 大學所執行的 The Health Start Study 發現,1,410 位受試者在孕期蛋 白質攝取量之中位數為 76.07 公克,相較於 RDA 高出一些,在攝取 量上雖未與 GWG 或新生兒體型有顯著相關,但研究未再進一步探討 其攝取之蛋白質來源與造成此結果的可能性(Crume et al., 2016)。 加拿大地區的孕期婦女,在蛋白質攝取量上與美國有較大的差異, 加拿大溫哥華及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之 270 位孕產婦,使用 FFQ 問 卷,懷孕 16 週和 36 週時受試者平均每公斤體重蛋白質攝取量分別為 1.5g/kg 及 1.3 g/kg,兩時間點雖呈顯著差異(p<0.001),但每日之總蛋 白質攝取量並未呈顯著差異(99g/d 及 100g/d, p=0.665),不過兩時間點 的平均蛋白質攝取量已超過美國 DRIs 中的 RDA (71g/d),再進一步 分析其攝取之蛋白質種類,16 週和 36 週兩時間點並無顯著差異,且 無論一般飲食或素食孕婦,皆以乳製品為首要蛋白質來源,而穀類作 物為次要蛋白質來源。而分析母親飲食攝取與新生兒身體測量值之相 關性時發現,蛋白質攝取量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呈現負相關,母親之身 高、體重、孕前 BMI 和至 36 週之 GWG 則與胎兒之出生體重呈現正 相關(Stephens, Innis, & Elango, 2014)。 另 外 在澳 洲與 紐西 蘭 2005 所 公 佈之 營 養素 建議 值 (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 NRV)中對於孕期蛋白質之攝取,建議從第二孕期後 開始增加,並且區分為不同年齡層給與不同建議量,14~18 歲第二、. 7.

(21) 三孕期婦女其建議膳食攝取量(Recommended Dietary Intakes, RDI)為 58g/d (1.02g/kg),而 19~50 歲第二、三孕期婦女其 RDI 則為 60g/d (1g/kg),且在 2013 年所推行之飲食指南中推薦蛋白質食物的選擇, 應從紅肉(瘦肉)、禽肉類、魚類、雞蛋、豆腐、堅果種子及豆莢類中 獲取,孕期建議每日 3~4 份(1 份約為 90~100g 的紅肉/100g 禽肉/110g 魚肉/120g 全蛋/170g 豆腐/150g 豆莢類/30g 堅果種子)。 在歐洲部份,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於 2012 年根據人口參考攝入量(Population Reference Intakes, PRIs) 量 訂 定 最 新 的 蛋 白 質 膳 食 參 考 值 (Dietary Reference Values, DRVs),成人部份建議攝取 0.83g/kg/d,而孕期三期則是分別增加 1g/d、 9g/d 及 28g/d。. 8.

(22) 第二節 孕期動、植物性蛋白質攝取狀況與影響 食物中蛋白質的品質好壞與其本身之胺基酸組成、必需胺基酸 之含量、消化時蛋白質水解的敏感性、食物的來源以及製備過程息 息相關,透過了解蛋白質食物之品質好壞,或許在食物的選擇上能 夠獲得更好的營養價值。而不同來源蛋白質食物對於妊娠之相關研 究非常少,目前所發表的研究中僅包含妊娠糖尿病(Bao, Bowers, Tobias, Hu & Zhang, 2013)和銅吸收率(Turnlund, Swanson, & King, 1983)之探討。 一項新加坡世代研究是蒐集母親第二孕期後之巨量營養素攝取 量資料並評估其與新生兒腹部脂肪含量之研究,研究受試者為 320 位亞洲不同種族(中國語系、馬來語系及印度語系)懷孕婦女,在孕期 26~28 週使用 1 天 24 小時飲食回憶法評估巨量營養素攝取狀況,並 使用核磁共振觀察 2 週大新生兒腹部脂肪含量,分析採用多變項線 性迴歸探討巨量營養素攝取與腹部脂肪組織含量之關係,結果顯示 高蛋白質(18~21%)、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之營養素分布飲食型態, 可以顯著降低新生兒腹部脂肪之含量,而孕期飲食中若將 1%的蛋白 質取代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熱量,平均可顯著降 0.18ml 之新生兒腹 部內臟脂肪組織(p<0.05, 95%CI=-0.35~-0.001ml),將 1%的蛋白質取 代脂肪所提供的熱量,則平均可顯著降低 0.25ml 之新生兒腹部內臟 脂肪組織(p<0.05, 95%CI=-0.46~-0.04ml),此結果在不同性別新生兒 中亦呈顯著差異,且男性之影響大於女性 (p<0.05),而在種族比較 上中國語系影響又大於馬來語系之新生兒;研究又進一步分析不同 蛋白質來源對於新生兒腹部脂肪含量之影響,其分析結果顯示攝取 較多動物性蛋白食物,能夠顯著降低後代子女之腹部脂肪含量 (p<0.05),且若分新生兒性別來分析後,唯男性呈顯著(p<0.05),但在 不同新生兒性別中,皆未觀察到攝取植物性蛋白食物對於降低新生. 9.

(23) 兒腹部脂肪含量之相關性。討論部份作者提到,相較植物性蛋白食 物,動物性蛋白食物成分中涵蓋大部份的必須胺基酸,在攝取相同 熱量的狀況下,動物性蛋白食物的蛋白質營養密度較高,且有較佳 的肌肉合成作用,因此作者推測動物性蛋白食物,對於降低腹部脂 肪組織有一定的影響,而一篇針對過重及肥胖成人的人體試驗也觀 察到類似的結果,其研究發現餐前攝取乳清蛋白(whey protein)較大 豆蛋白(soy protein)有助於瘦體組織的增加,並降低體脂肪含量 (Tahavorgar et al., 2014),此研究結果的發現或許與第二孕期後期, 蛋白質的攝取維持正常範圍的前提下,增加動物性蛋白食物攝取比 例,可能有助於降低新生兒腹部的脂肪組織含量原理相似。不過本 篇研究並未發現動、植物性蛋白質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及身長之相關 性(Chen et al., 2016)。 飲食蛋白質來源對於胎兒在生長發展或母親孕期體位上,雖有 一項與新生兒體組成之研究,但因研究的飲食觀察時間較短,也未 能夠明確指出飲食蛋白質來源對於母親或胎兒體位的優劣影響,不 過目前也有許多研究是以飲食型態、特定食物或食物類別的角度去 分析孕期的飲食與胎兒生長及 GWG 之相關性。 一、 食物型態攝取相關研究 1. 混合型飲食研究 丹麥學家 Knudsen 等人(2008)針對 44,612 位孕期受試者,利用 7 天食物秤重法及 FFQ 回憶懷孕 25 週前一個月之飲食狀況,透過因素 分析歸納出兩種飲食型態:一為攝取紅肉、加工肉品及高脂乳製品,二 為攝取蔬菜、水果、家禽類及魚類,並根據受試者之飲食資料,分為 三種飲食型態類別,包含:西方飲食型態(高度攝取紅肉和加工肉品、 全脂乳製品的受試者)、健康飲意識飲食型態(為高度攝取蔬菜、水 果、家禽類及魚類的受試者)、中間飲食型態(為混合攝取型態一及. 10.

(24) 型態二的受試者),並分析不同飲食型態對於新生兒出生體重和早產 之差異性。結果發現西方飲食型態的受試者,經校正胎齡後其胎兒平 均出生體重(p<0.05)雖顯著低於其他兩組,但早產比例(p<0.05)卻顯著 高於其他兩組,此現象發生的原因可能在於西方飲食型態相對於一般 或健康飲食型態,會攝取到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及膽固醇, 而孕期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量會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呈現負相關 (Koletzko, 1992; Elias & Innis, 2001)。 2. 素食飲食型態 美國麻州世代研究針對 1,388 位懷孕<22 週之婦女,探討飲食與 活動量方面造成過多 GWG 的危險因子,其中之一項分析項目為素食 飲食型態,飲食資料之收集採用半定量飲食頻率問卷並調查受試者是 否為食用素食者,問卷回憶第一孕期及第二孕期之飲食頻率,採用 IOM (Institute of Medicine)對於各孕期體位之建議 GWG,超過建議之 增重範圍者定義為過多 GWG,研究針對素食飲食型態之分析結果發 現,第一孕期之素食飲食型態能夠顯著降低過多 GWG 之勝算比 (OR=0.46, 95%CI =0.28~0.78) ( Stuebe, Oken & Gillman, 2009)。 3. 地中海型飲食型態研究 一項多中心的世代研究招募地中海地區共 889 位、大西洋地區 2,461 位,利用 FFQ 評估地中海型飲食分數(Mediterranean diet score, MD score),分為低、中、高 MD score 三個等級,結果發現相同為高 MD score,但懷孕期間兩世代攝取之食物型態有所不同,西班牙地區 相較希臘地區之受試者攝取大量的魚類及乳製品,而希臘地區受試者 則是顯著攝取較多之穀類、蔬菜及水果,結果分析發現地中海地區之 MD score 高 者 對 於 低 出 生 體 重 之 相 對 風 險 顯 著 較 低 (RR=0.59, 95%CI=0.3~0.9),然而這項結果卻沒有在大西洋地區的受試者上觀察. 11.

(25) 到,因此可能也歸因於兩地區之飲食型態上的差異而有此結果的產生 (Chatzi et al., 2012)。 二、 特定食物攝取之相關研究 目前對於特定蛋白質來源與胎兒發展及妊娠結果之研究多針對 乳製品、魚類及不同食物類別之攝取去做探討,因此以下將依不同 食物項目分別做文獻回顧。 1. 乳製品攝取 印度學者 Borazjani, Angali & Kulkarni (2013)2009 年於印度馬哈 拉施特拉邦的浦那城(Pune, Maharashtra state),招募第三孕期 156 位 受試者,透過超音波記錄觀測胎兒生長狀況,飲食資料則利用 24 小 時飲食回憶及 FFQ 問卷收集蛋白質及牛奶攝取狀況,並探討孕期母 親之牛奶和蛋白質攝取量與胎兒宮內發育狀況之關係。研究利用 Kruskal-Wallis test 將每日牛奶攝取量分為三組,發現每日牛奶攝取量 在 155.65~465.17ml 範 圍 間 的 受 試 者 較 其 他 兩 組 對 胎 兒 的 頭 圍 (p=0.004)、腹圍(p=0.01)、股骨長(p=0.006)及兩頂股之直徑(p=0.014)有 最大的貢獻。研究再將飲食蛋白質攝取量分為<50g/d、50~70g/d、 >70g/d 三組,發現攝取量在 50~70g/d 的受試者,其胎兒的生長測量 值顯著高於其他兩組,包含頭圍(p=0.006)、腹圍(p=0.013)、股骨長 (p=0.004)及兩頂股之直徑(p=0.003),且受試者很少攝取除牛奶以外的 動物性蛋白食物。作者最後提到牛奶中可能含有有利於胎兒生長之營 養素(如:鈣),而過多蛋白質攝取可能導致相對提高攝食產熱效應 及降低能量之利用率,而使胎兒有較低的出生體重。 丹麥世代研究招募 50,117 名第二孕期之懷孕婦女,根據其第二 孕期後牛奶消耗量探討日後胎兒是否會有較佳之出生體型,研究分析 校正了母親產次、年齡、身高、孕前 BMI 及 GWG 等變項,結果顯 示,受試者每日平均攝取 3.1±2.0 杯牛奶(1 杯=牛奶 200ml 或優格 12.

(26) 150ml),而牛奶攝取量與胎兒小於妊娠年齡(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 呈 顯 著 負 相 關 (p<0.001) , 而 與 胎 兒 大 於 妊 娠 年 齡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 (p<0.001)及出生體重(p for trend<0.001)呈顯著正 相關;將牛奶攝取量分為 0~6 杯/天七個等級,並評估攝取牛奶≥6 杯 /天與 0 杯/天之受試者新生兒為 SGA (OR=0.51, 95%CI= 0.39~0.65)與 LGA(OR=1.59, 95%CI=1.16~2.16)之勝算比,而出生體重方面,攝取牛 奶≥6 杯/天之受試者其子女出生體重,相較攝取牛奶 0 杯/天者平均增 加 108g(95CI%=74~143g),另外也發現隨牛奶攝取量之增加新生兒之 腹 圍 (p<0.001, 95%CI=0.35~0.69 cm) 、 胎 盤 重 量 (p<0.001, 95%CI=15~38g )、出生身長(p<0.001, 95%CI= 0.15~0.46cm)及頭圍 (p<0.001, 95%CI=0.04~0.25cm)亦顯著提升,而攝取 1~2 杯牛奶/天相 較於其他有攝取牛奶之受試者,其發生 LGA 之勝算比是相對較小的 (OR=1.24, 95%CI=0.92~1.68)(Olsen et al., 2007)。此兩項之研究皆顯示 出孕期攝取適量牛奶對於胎兒體型發展有較佳的影響。 2. 魚類及海鮮類攝取 魚類及海鮮類除了能提供蛋白質之攝取外,也是獲取長鏈 n-3 脂肪酸之良好來源,因此也有許多針對孕期魚類及海鮮類攝取與研 究妊娠結果之相關研究。 Olsen (2002)研究 8,729 位丹麥奧胡斯(Aarhus)孕期 16~30 週的婦 女,使用 FFQ 問卷評估前 4 個星期的魚類攝取狀況,並依據每次食 用份量及頻率區分為 QUANT(quantity)0~5,六個魚類攝取等級,結果 顯示低出生體重(p<0.001)、早產(p=0.003)及胎兒發育遲緩(p=0.001)的 百分比,隨魚類攝取增加而呈顯著下降之線性趨勢,另外平均出生體 重(p=0.001)、胎齡(p=0.001)及控制胎齡後的出生體重(p=0.001),則隨 魚類攝取增加而呈顯著上升的線性趨勢。為排除分析的不確定性,作 者利用第二種分析方法,將研究對象縮小至只有攝取熟食魚類及魚肉. 13.

(27) 三明治的 1,304 位受試者,其同樣依照攝取的份量及頻率區分為 FREQ(frequency) 0~3 共四個等級,此結果亦發現低出生體重(p<0.05)、 早產人數百分比(p<0.05)隨魚肉攝取量增加而顯著下降,唯胎兒發育 遲緩百分比之下降未達顯著,而平均出生體重、胎齡及控制胎齡後的 出生體重也與主分析的結果相似。討論部份作者指出過低的魚類攝取 是低出生體重和早產的強烈的風險因子,因此根據此研究的結果,建 議丹麥孕期婦女每日可以攝取 15g 的魚類食物,來降低胎兒發育不良 的風險。 Rogers 等人(2004)於英國 South West England 地區招募 11,585 位 第三孕期受試者,研究魚類攝取量及攝取頻率與低出生體重、胎兒發 育遲緩之相關性。研究利用 FFQ 收集全孕期攝取白魚(White fish)和 油魚(Oily fish)的攝取資料,並依平均攝取份量及頻率由低到高區分 為 4 個 FREQ 等級(未攝取、0.74 份/天、2.29 份/天及 4.44 份/天),結 果顯示在低出生體重的發生率(p=0.064)部份雖未達顯著,但仍隨著 FREQ 等級提高而有下降的趨勢,而胎兒發育遲緩的百分比(p=0.011) 則隨 FREQ 等級提高而呈顯著下降;經校正胎齡及性別後,平均出生 體重(p<0.001)隨 FREQ 等級提高呈顯著上升。因此作者認為由此研究 結果或許可以做為一個支持孕期提升魚類攝取增加胎兒發育的假說 依據。而綜合上述兩項研究之結果,孕期對於魚類及海鮮類食物之攝 取對於胎兒生長及維持正常出生體重有一定程度上的助益。. 14.

(28) 3. 多種食物類別攝取 瑞典學家 Bärebring 等人(2016)於 2008 年,利用 4 天飲食記錄收 集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第三孕期 95 位婦女之飲食,調查孕期各類 食物之攝取與 GWG 之相關性,研究之食物類別分為 10 大類,分別 是:乳製品、點心、熱量飲料、麵包、起司、人造奶油/動物奶油、馬 鈴薯/米/義大利麵/穀類、紅肉、水果/莓果類/蔬菜,研究結果發現, 28%受試者超過 2009 年美國醫學研究會(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針 對不同孕前 BMI 建議的 GWG;經由多元迴歸分析發現,飲料(p=0.003)、 點心(p=0.005)、麵包(p=0.015)之攝取熱量和 GWG 之間呈顯著相關, 控制食物攝取程度(總熱量攝取/基礎代謝率)後,發現魚類(p=0.036) 也與 GWG 呈顯著正相關,因此作者認為應更注重產前營養的照護, 以避免過多的 GWG。 西班牙有一探討孕期蔬菜與水果之攝取量與出生體型之研究,招 募 787 位受試者,採面對面訪談方式,以半定量 FFQ 問卷評估母親 第一及第三孕期蔬菜與水果的攝取量,並依攝取量及頻率由低到高分 為 Q1~Q5,共 5 個攝取等級,分析使用多元線性迴歸探討蔬菜及水 果攝取量,與校正性別、胎齡後的新生兒體重及身長之相關性,結果 發現,蔬菜攝取量最低的兩個等級(Q1 及 Q2)相較攝取量較高(Q4)的 受試者,其新生兒體重顯著較低(p<0.05);另外研究也使用邏輯迴歸 分析蔬菜及水果攝取量,與新生兒體重為 SGA 或身長為 SGA 的相關 性,結果顯示第一孕期蔬菜攝取量 Q1 相較 Q5 的群體,其胎兒出生 體重(OR=3.7, 95%CI=1.5~8.9, p for trend<0.001)為 SGA 的勝算比最 高;而第三孕期蔬菜攝取量 Q1 相較 Q5 的群體,其出生身長(OR=5.5, 95% CI=1.7~17.7, p for trend=0.04)為 SGA 的勝算比最高,但孕期水果 的攝取量與新生兒體位並未觀察到任何相關性,由此研究之結果顯示 出孕期母親不足的蔬菜攝取,可能會增加胎兒生長發展不良之風險 (Ramón et al., 2009)。在過去蔬菜及水果中維生素 C 和葉酸被認為可 15.

(29) 能是有益胎兒生長的因素,但後續許多流行病學研究中皆未發現其與 胎兒生長之相關性(Mathews, Yudkin & Neil, 1999; Lagiou et al., 2005), 因此對於蔬菜中可能有益胎兒生長之成分或因素,尚待其他研究釐清。. 16.

(30) 第三節 孕期各餐次飲食攝取之相關研究 一、餐次研究之相關應用 飲食中餐次熱量分布的相關研究多半應用在肥胖或其相關疾病 的探討,如:英國的前瞻性研究,分析七個餐次之營養素分配比例與罹 患代謝症候群之關係(Almoosawi, Prynne, Hardy & Stephen, 2013)、義 大利世代研究,探討餐次熱量攝取對於促成肥胖的相關性(Bo et al,. 2014)等。 美國德州大學則是對於各餐次熱量攝取的分布對於整體飲食熱 量攝取之影響做了一項研究,研究以 4 小時為一單位,將一日分為 5 個餐次,利用 7 天飲食記錄作為飲食評估方式,結果發現 586 位受試 者在早餐(6:00-9:59)及午餐(10:00-14:00)時段攝取熱量與一日總能量 攝取呈現負相關(r=-0.13, p<0.01),而夜晚用餐時段(18:00-21:59、 22:00-1:59)的熱量消耗與一日總能量攝取呈現正相關(r=0.14, p<0.01), 此結果的產生可能與餐次中食物熱量密度(單位重量食物中所含的卡 路里)有關,雖此項研究並未再進一步探討餐次熱量攝取與體位變化 之關係,但已提供了一個餐次的熱量分布是與整日總熱量攝取有關聯 性之佐證(de Castro, 2004)。 二、孕期餐次相關研究 在孕期餐次部份,IOM 建議每日應攝取三正餐及大於等於兩次 點心之補充,我國衛生福利部在孕產婦營養專欄中也建議孕期應正常 攝取三正餐,且不得省略任何一餐。每日足夠餐次的攝取對於孕期過 程相當重要,除了可達到攝取足夠營養的目的外,也能夠減少懷孕過 程中身體不適之現象(如:腹脹、孕吐等),然而在不同餐次的營養素 比例建議上,各國皆無明確的標準,因此針對此部份仍待進一步研究 分析才能確立其影響。 17.

(31) 目前在探討用餐頻率對於孕期不良影響之研究中,發現用餐頻率 較低者早產之風險有提高之現象,Siega-Riz 等人(2001)分析美國北卡 羅萊納州之 Pregnancy, Infection and Nutrition Study,共 2,065 位受試 者,依照用餐頻率分為兩組,其中 72%之受試者遵循或相似於 IOM 之餐次分配建議,另一組則是攝取少於一日三餐兩點的受試者。研究 發現用餐頻率低者,其孕前體重、年紀(p<0.05)顯著較高,且孕期過 程較少有使用營養補充劑之習慣(p<0.05),而在熱量攝取上,也顯著 低於 IOM 建議用餐攝取之受試者(p<0.05);而早產方面,用餐頻率低 者之勝算比(OR=1.30, 95% CI=0.96~1.76)亦顯著高於 IOM 建議用餐 頻率者。這樣的結果可能源自於先前動物實驗發現長時間禁食而促使 分腎上腺皮質激素因子、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及胰島素分泌導致生 理壓力增加之現象(Khatun et al., 1999),而當這些生理壓力因子增加 時與早期羊膜破裂發生率有正相關性(Hobel et al., 1999)。 在各餐次蛋白質攝取狀況之探討,其較常應用於減重方面,如:探 究不同餐次的蛋白質攝取對於飽足感持續的效用(Leidy et al,. 2009); 抑或是探討對於老年人肌肉量及肌少症之預防(Ponce et al,. 2013),而 有關於孕期餐次攝取蛋白質比例之研究,Jednak 等人(1999)之研究分 析相同熱量(400 kcal)但三大營養素組成百分比及質地(固態、液態) 不同之餐點,對於孕期不良反應之改善狀況之影響,結果指出蛋白質 比例高(53%)之餐次相較醣類(100%)、脂質(73%)為主或無熱量餐點, 可以幫助降低在懷孕初期易噁心嘔吐感(p<0.05)及胃部慢波節率失常 之發生率(p<0.05),液態型食物較固態食物雖在症狀改善上兩者沒有 差異,但液態食物較固態食物能夠顯著降低胃部慢波節率失常之發生 率(p<0.05)。 有關於孕期餐次研究的部份雖然非常少,也缺乏關於各餐次不同 來源蛋白質食物比例對於胎兒生長發育或 GWG 的文獻探討,但非孕 期之餐次熱量探討之研究卻相對多,因此或許在非孕期成人所觀察到 18.

(32) 之結果,也可能會出現在孕期婦女身上,而本研究也將針對此一目標, 進行孕期各餐次不同蛋白質來源食物的熱量攝取分布進行分析。. 19.

(33) 第四節 影響新生兒體型及孕期營養狀況之其他相關因素 一、 孕前體位及孕期體重增加量 孕期體重增加對於出生體型影響之證據已被許多研究所確立,美 國世代研究,招募 3,015 位第一孕期懷孕婦女並追蹤其子女至 5 歲, 分析母親孕前 BMI 和懷孕期三孕期之 GWG,分別對於新生兒出生體 重之相關性,以及子女至五歲時之體位變化。結果顯示整體 GWG 每 增加 1kg,新生兒之出生體重會顯著增加 1.6% (95%CI=1.39 ~1.82), 而 三 孕 期 分 別 的 GWG 也 與 出 生 體 重 呈 顯 著 正 相 關 ( 第 一 孕 期:OR=1.48, 第二孕期:OR=1.99, 第三孕期:OR= 1.55),除第二孕期外, GWG 增加趨勢會隨懷孕時間增加,新生兒出生體重有越高之傾向, 且 GWG 亦會顯著增加日後幼兒 5 歲時過重的勝算比(OR=1.05, 95%CI =1.02~1.09) (Margerison-Zilko et al., 2012)。 另一項針對孕前體位與 GWG 的瑞典世代研究,招募 2,670 位懷 孕≤20 週的懷孕婦女,分析 GWG 與孕前體位對新生兒出生體重之影 響,孕前體位依照 IOM 定訂之 BMI 分組,分為過瘦(BMI <19.8)、正 常(BMI=19.8~26.0)、過重(BMI=26.1~29)及肥胖(BMI ≥29),GWG 部 份也是參考 IOM 對不同體位的建議體重增加量,來評估受試者之 GWG 是否正常,而新生兒依照出生體重高低分組,分為低出生體重 (<2,500g)、正常出生體重(2,500~3,999g)及高出生體重(≥4,000g)。經校 正其他相關干擾因子後,比對結果發現,孕前 BMI 與出生體重有顯 著正相關(β=44.7, p=0.001),同樣 GWG 也與出生體重呈顯著正相關 (β=19.5, p<0.001),而低於研究中 GWG 中位數的受試者,其產下低出 生體重嬰兒的相對風險增加 2 倍(RR=2.04, 95%CI=1.34~3.11);而產 下高出生體重新生兒的風險會隨孕前 BMI 及 GWG 增加而顯著上升 (p for trend <0.001) (Frederick et al., 2008)。. 20.

(34) 由上述研究可知孕期體位與 GWG 皆為新生兒出生體型之相關因 子,因此對於 GWG,衛福部建議整體孕期適宜增加體重為 10~14 公 斤,而其發行之《孕婦健康手冊》中則根據孕前的 BMI 詳盡針對不 同孕前體位,建議孕期的體重增加量及增重速度。孕前 BMI 小於 18.5 者,整個孕期建議增加約 12.5~18 公斤,第二、三孕期每週宜增加 0.5~0.6 公斤;孕前 BMI 在 18.5~24.9 之間者,建議增加 11.5~16 公 斤,第二、三孕期每週增加 0.4~0.5 公斤;而孕前 BMI 在 25~29.9 屬 過重者,則建議增加重量在 7~11.5 公斤以內;而若是孕前 BMI≧30 的肥胖婦女,則整個孕期建議增重控制在 5~9 公斤以下,以避免 GWG 不足而造成早產、出生體重過低等對胎兒不利影響產生,或 GWG 過 高導致嬰兒出生體重過高、難產等不良影響。 二、 社經地位 社經地位與能夠獲取的食物來源品質及種類有一定之相關,因此 不同社經地位背景亦可能會在懷孕期間造成營養素攝取上有所差異, 澳洲一項橫斷性研究針對 261 位孕婦採取訪談式調查,蒐集其社經地 位資料及使用 24 小時回憶評估孕期飲食狀況,結果發現教育程度較 高者,其在膳食纖維(p=0.015)、葉酸(p=0.0048)、β 胡蘿蔔素(p=0.008) 及鈣(p=0.039)之攝取顯著較高,而總脂肪(p=0.039)攝取顯著較低;而 在孕前 BMI 部份低教育程度(23.6kg/m2)者顯著的高於中教育程度 (21.7 kg/m2)及高教育程度(21.6 kg/m2)者(p for trend=0.018);而孕期活 動量部份則是從事勞力工作者(adjusted OR= 0.23,95%CI=0.08~0.87) 顯著低於非勞力工作者將近 4 倍。此結果也顯示,教育程度可能可以 做為孕期營養素攝入狀況的一項預測指標(Freisling, Elmadfa & Gall, 2006)。 另一項在日本的橫斷研究,其調查 1,002 位孕婦,根據自評問卷 中的教育程度、職業及家庭收入計算出社經地位分級,飲食評估則是. 21.

(35) 採用飲食歷史問卷回憶前一個月的食物攝取情形,分析結果顯示,教 育程度與蛋白質、總 n-3 脂肪酸、魚類多元不飽和 n-3 脂肪酸、膳食 纖維、膽固醇、鉀、鈣、鎂、鐵、Vit.A、D、E、C 及葉酸攝取量呈顯 著正相關,而與碳水化合物攝取呈顯著負相關;在食物攝取種類方面, 教育程度高者在蔬菜、魚類、海鮮、馬鈴薯較高,而米飯攝取較低; 而在職業類別的部份,家庭主婦少部份營養素(膳食纖維、鎂、鐵、 Vit.A 及葉酸)和食物(穀類及堅果)顯著高於工作婦女;而家庭收 入部份不論在營養素攝取與食物攝取上皆呈現不相關,在此項研究中 教育程度相對於職業類別及家庭收入,與孕期營養狀態的相關性是較 顯著的(Murakami et al., 2009)。 一項在泰國的研究則有不同的發現,研究追蹤懷孕 17 週的 1797 位婦女直至生產,使用 Karasek’s job content 工作滿意度問卷綜合評 估母親教育程度、職業、家庭收入及職業,計算出社經地位指標,並 比較社經指標與出生體重、低出生體重、SGA 及早產之相關性。結果 發現社經地位指標與出生體重、低出生體重、SGA、早產不相關,唯 有在家庭收入方面與出生體重(p<0.05)是有正相關的,此結果的產生 可能與研究招募的對象多半為中低社經地位的受試者,而使得與欲觀 察變項的相關性較弱(Tuntiseranee et al., 1999)。 三、 孕期活動量 有一些研究顯示,孕期活動量與出生體型的相關性並不是非常明 顯(Rabkin et al., 1990; Fleten et al., 2010; Juhl et al., 2010),但仍有研究 結果是抱持不同的立場。加拿大一項研究,探討孕期活動量對於胎兒 出生體重的影響,研究採用非配對型病歷對照組之方式,調查胎齡≥34 週之健康懷孕婦女,其病例組為胎兒出生體重<15 百分位之母親,人 數為 164 位,而對照組之人數為 365 位,利用活動問卷量表調查孕婦 之活動頻率、時間及種類,並將運動項目歸為兩大項,(1)目的導向運. 22.

(36) 動(如:健身、舞等)、(2)休閒導向運動(如:保齡球、散步等),每 次運動時間需≥15 分鐘,才能計算為一次運動頻率。根據運動量與妊 娠結果的調查結果顯示,針對低出生體重方面,第三孕期每週運動 3~4 次 的 孕 婦 勝 算 比 顯 著 低 於 每 週 運 動 ≥5 次 (adjusted OR=4.61, 95%CI=1.73~12.32) 之 孕 婦 , 而 每 週 運 動 ≤ 2 次 之 孕 婦 (adjusted OR=2.64, 95%CI=1.29~5.39)其產下低出生體重嬰兒之勝算比亦相對 較高,此項結果也顯示出第三孕期的活動頻率可能是新生兒體型的一 項決定因素(Campbell & Mottola, 2001)。 美國一項針對密西根州 51 位懷孕婦女,在懷孕 20 與 32 週時分 別使用心跳計速監控器評估其 48 小時的有氧活動量,並請受試者記 錄活動種類與時間,依其活動量分為 4 個等級:輕度、適度(健走之運 動強度)、重度(強度介於健走跑步之間)、極重度(跑步之運動強 度),並比對胎兒之生長比率(出生體重/產次、種族、性別以及胎齡 標準出生體重之校正因子)。結果顯示有氧運動強度與胎兒生長比率 呈現顯著負相關(r=-0.42, p<0.002),孕期極重度運動的受試者其嬰兒 平均出生體重較輕度運動者低了 608g,但仍屬於正常的出生體重範 圍,此一結果也顯示孕期之有氧運動對於新生兒出生體重能維持在正 常且較低的範圍(Perkins et al., 2007)。 另外對於孕期活動量與孕期體重增加量之相關性研究,挪威學者 Lene 等人招募挪威 467 位胎齡 14~16 週之孕婦,並在懷孕 36 週時以 問卷評估孕期各期的活動等級,而規律運動之定義為至少運動 1 次/ 週,每次 20 分鐘;GWG 之計算為最後一次產檢之體重扣除受試者自 行評估的孕前體重,並根據 IOM 定義孕期增重≥16kg 者為過量 GWG; 而分析結果顯示,使用走路作為代步工具的受試者與 GWG 有顯著但 較 弱 的 負 相 關 (r=-0.117, p=0.015) , 但 從 事 勞 動 工 作 者 與 低 GWG(<16kg)呈不相關(r=-0.021, p=0.694),而孕期有規律運動的受試 者相較沒有運動受試者,只有在第三孕期的 GWG 是顯著較低的 23.

(37) (p=0.023);而在運動頻率方面,運動頻率為 4 次/週者,在 GWG≥16kg 之人數顯著低於運動頻率為 1 次/週和 2~3 次/週(p=0.045),因此或許 在第三孕期從事適當或增加活動量可能可以降低 GWG 過多的問題。 綜合上述研究之結果,本研究也將會針對孕前體位、孕期體重增 加量及孕期活動量等變項做 GWG 與新生兒體型之相關性影響做分 析與探討。. 24.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設計與實施程序 一、研究架構 孕期飲食 母親懷孕期間攝取食物之蛋白質種類及量化 各餐次動、植蛋白質食物比例. 評估方法 24 小時飲食回憶 個人飲食頻率. 新生兒體型 出生體重、身長. 母親. 頭圍、胸圍. 孕期體重增加量. 嬰兒重量指數(PI). 其他因素 年齡 社經地位 孕期活動量. 圖 3-1.1、 研究架構 25.

(39) 二、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研究主題與架構擬定. 相. 文. 訪員手冊編寫訪員訓練. 招募研究對象(n=295) 民 91(n=146) 民 98(n=149). 獻 收集問卷資料(n=193) 收 問卷資料處理、量化 集 統計分析. 論文撰寫. 圖 3-1.2、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26. 師 大. Nufood.2. 關. 問卷研發及預試 飲食問卷 非飲食問卷. 食 物 資 料 庫 維 護 及 更 新.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工具 一、 研究對象 1. 民 91 世代 本研究室成員陳姮霏、羅巧珍於民國 91 年 10 月~民國 91 年 12 月 期間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門診招募符合招募條件之孕婦,表 3-2.1 為 招募條件,最終收集 149 位願意參與研究之孕婦資料,孕期及產後則持 續進行母親及其子女的家庭與飲食生活狀況追蹤。流失受試者主要原因 多為失聯、工作、生活繁忙、配合意願不高等,表 3-2.2 為後續追蹤情形 與流失狀況。 表 3-2.1、民 91 世代受試者招募條件 招 募 條 件 1.己確定懷孕且懷孕週數在 20 週以內的孕婦。 2.年齡在 20 歲以上。 3.為中華民國國民或在台灣地區已居住 10 年以上,並打算在台灣生產。 4.身體無任何的重大疾病,但輕微的甲狀腺機能異常、糖尿病、高血壓 孕婦是可以進入本研究的。 表 3-2.2、民 91 世代受試者產前產後追蹤情行與流失狀況 時間 產前. 產後. 流失原因. 流失人數. 實際完成人數. 於臺北市立婦幼醫院招募. ---. 149 位. 流產. 4. 失去聯絡. 2. 主動要求退出(配合度不佳). 3. 27. 132 位.

(41) 2. 民 98 世代(北區) 本研究之民 98 世代為收集台灣北、中、南三區的受試者,本次研 究採用北區受試者資料進行分析,北區受試者為本研究室成員陳葵蓉於 民國 98 年 11 月至 99 年 3 月期間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門診招募符 合招募條件之孕婦,表 3-2.3 為招募條件,最終招募 146 位受試者參與 本次收案,孕期及產後則持續進行母親及其子女的家庭與飲食生活狀況 追蹤。表 3-2.4 為後續追蹤情形與流失狀況。 表 3-2.3、民 98 世代北區受試者招募條件 招 募 條 件 1.己確定懷孕且懷孕週數在 12 週以內的孕婦。 2.年齡在 20 歲以上。 3.為中華民國國民或在台灣地區已居住 10 年以上,並預計在台灣生產 4.身體無任何的重大疾病,但輕微的甲狀腺機能異常、糖尿病、高血壓 孕婦是可以進入本研究的。 5.不招募雙(多)胞胎之孕婦 表 3-2.4、民 98 世代北區受試者產前產後追蹤情行與流失狀況 時間 產前. 產後. 流失原因 於臺北市立婦幼醫院招募 流產 失去聯絡 主動要求退出(配合度不佳) 安胎休養 宮蟲感染 訪談內容偏差大 約定時間作第二次面對面訪談前即生產. 流失人數 --2 10 8 1 1 1 11. 實際完成人數 146 位. 111 位. 研究將會扣除兩世代中母親體位及飲食資料不齊全的受試者,最終 民 91 世代使用 113 位、民 98 世代(北區)使用 80 位受試者資料進行後續 分析。.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關於萊克多巴胺下列說明何者錯誤?(A)為乙型受體素 (β 受體促進劑) (B)依台灣政 府訂定的

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辦法及本要點,領取之臨時工作

 一般飲食中,都會攝取些微的葉黃素,由於葉黃體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行為 描述行為時不要有批判成分 影響 說明行為對團隊/其他人的影響 期望 說明預期會採取甚麼改進性行為 結果

營養標籤是食物 標籤的⼀部分,..

本研究探討空氣流量及轉爐石量對於 Chlorella sp.生長之表面物 化特及釋出有機物性質影響,可透過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Fourier transform

相較服用 0.4mg /day 且沒有 NTD 病史的孕婦,高劑量的葉酸預防 NTD 的效果沒有比較好,且使得維生素 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