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孕期各餐次飲食攝取之相關研究

飲食中餐次熱量分布的相關研究多半應用在肥胖或其相關疾病 的探討,如:英國的前瞻性研究,分析七個餐次之營養素分配比例與罹 患代謝症候群之關係(Almoosawi, Prynne, Hardy & Stephen, 2013)、義 大利世代研究,探討餐次熱量攝取對於促成肥胖的相關性(Bo et al,.

2014)等。

美國德州大學則是對於各餐次熱量攝取的分布對於整體飲食熱 量攝取之影響做了一項研究,研究以 4 小時為一單位,將一日分為 5 個餐次,利用 7 天飲食記錄作為飲食評估方式,結果發現 586 位受試 者在早餐(6:00-9:59)及午餐(10:00-14:00)時段攝取熱量與一日總能量 攝取呈現負相關(r=-0.13, p<0.01),而夜晚用餐時段(18:00-21:59、

22:00-1:59)的熱量消耗與一日總能量攝取呈現正相關(r=0.14, p<0.01),

此結果的產生可能與餐次中食物熱量密度(單位重量食物中所含的卡 路里)有關,雖此項研究並未再進一步探討餐次熱量攝取與體位變化 之關係,但已提供了一個餐次的熱量分布是與整日總熱量攝取有關聯 性之佐證(de Castro, 2004)。

二、孕期餐次相關研究

在孕期餐次部份,IOM 建議每日應攝取三正餐及大於等於兩次 點心之補充,我國衛生福利部在孕產婦營養專欄中也建議孕期應正常 攝取三正餐,且不得省略任何一餐。每日足夠餐次的攝取對於孕期過 程相當重要,除了可達到攝取足夠營養的目的外,也能夠減少懷孕過 程中身體不適之現象(如:腹脹、孕吐等),然而在不同餐次的營養素 比例建議上,各國皆無明確的標準,因此針對此部份仍待進一步研究 分析才能確立其影響。

目前在探討用餐頻率對於孕期不良影響之研究中,發現用餐頻率 較低者早產之風險有提高之現象,Siega-Riz 等人(2001)分析美國北卡 羅萊納州之 Pregnancy, Infection and Nutrition Study,共 2,065 位受試 者,依照用餐頻率分為兩組,其中 72%之受試者遵循或相似於 IOM 之餐次分配建議,另一組則是攝取少於一日三餐兩點的受試者。研究 發現用餐頻率低者,其孕前體重、年紀(p<0.05)顯著較高,且孕期過 程較少有使用營養補充劑之習慣(p<0.05),而在熱量攝取上,也顯著 低於 IOM 建議用餐攝取之受試者(p<0.05);而早產方面,用餐頻率低 者之勝算比(OR=1.30, 95% CI=0.96~1.76)亦顯著高於 IOM 建議用餐 頻率者。這樣的結果可能源自於先前動物實驗發現長時間禁食而促使 分腎上腺皮質激素因子、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及胰島素分泌導致生 理壓力增加之現象(Khatun et al., 1999),而當這些生理壓力因子增加 時與早期羊膜破裂發生率有正相關性(Hobel et al., 1999)。

在各餐次蛋白質攝取狀況之探討,其較常應用於減重方面,如:探 究不同餐次的蛋白質攝取對於飽足感持續的效用(Leidy et al,. 2009);

抑或是探討對於老年人肌肉量及肌少症之預防(Ponce et al,. 2013),而 有關於孕期餐次攝取蛋白質比例之研究,Jednak 等人(1999)之研究分 析相同熱量(400 kcal)但三大營養素組成百分比及質地(固態、液態)

不同之餐點,對於孕期不良反應之改善狀況之影響,結果指出蛋白質 比例高(53%)之餐次相較醣類(100%)、脂質(73%)為主或無熱量餐點,

可以幫助降低在懷孕初期易噁心嘔吐感(p<0.05)及胃部慢波節率失常 之發生率(p<0.05),液態型食物較固態食物雖在症狀改善上兩者沒有 差異,但液態食物較固態食物能夠顯著降低胃部慢波節率失常之發生 率(p<0.05)。

有關於孕期餐次研究的部份雖然非常少,也缺乏關於各餐次不同 來源蛋白質食物比例對於胎兒生長發育或 GWG 的文獻探討,但非孕

之結果,也可能會出現在孕期婦女身上,而本研究也將針對此一目標,

進行孕期各餐次不同蛋白質來源食物的熱量攝取分布進行分析。

第四節 影響新生兒體型及孕期營養狀況之其他相關因素 一、 孕前體位及孕期體重增加量

孕期體重增加對於出生體型影響之證據已被許多研究所確立,美 國世代研究,招募 3,015 位第一孕期懷孕婦女並追蹤其子女至 5 歲,

分析母親孕前 BMI 和懷孕期三孕期之 GWG,分別對於新生兒出生體 重之相關性,以及子女至五歲時之體位變化。結果顯示整體 GWG 每 增加 1kg,新生兒之出生體重會顯著增加 1.6% (95%CI=1.39 ~1.82),

而 三 孕 期 分 別 的 GWG 也 與 出 生 體 重 呈 顯 著 正 相 關 ( 第 一 孕 期:OR=1.48, 第二孕期:OR=1.99, 第三孕期:OR= 1.55),除第二孕期外,

GWG 增加趨勢會隨懷孕時間增加,新生兒出生體重有越高之傾向,

且 GWG 亦會顯著增加日後幼兒 5 歲時過重的勝算比(OR=1.05, 95%CI =1.02~1.09) (Margerison-Zilko et al., 2012)。

另一項針對孕前體位與 GWG 的瑞典世代研究,招募 2,670 位懷 孕≤20 週的懷孕婦女,分析 GWG 與孕前體位對新生兒出生體重之影 響,孕前體位依照 IOM 定訂之 BMI 分組,分為過瘦(BMI <19.8)、正 常(BMI=19.8~26.0)、過重(BMI=26.1~29)及肥胖(BMI ≥29),GWG 部 份也是參考 IOM 對不同體位的建議體重增加量,來評估受試者之 GWG 是否正常,而新生兒依照出生體重高低分組,分為低出生體重 (<2,500g)、正常出生體重(2,500~3,999g)及高出生體重(≥4,000g)。經校 正其他相關干擾因子後,比對結果發現,孕前 BMI 與出生體重有顯 著正相關(β=44.7, p=0.001),同樣 GWG 也與出生體重呈顯著正相關 (β=19.5, p<0.001),而低於研究中 GWG 中位數的受試者,其產下低出 生體重嬰兒的相對風險增加 2 倍(RR=2.04, 95%CI=1.34~3.11);而產 下高出生體重新生兒的風險會隨孕前 BMI 及 GWG 增加而顯著上升 (p for trend <0.001) (Frederick et al., 2008)。

由上述研究可知孕期體位與 GWG 皆為新生兒出生體型之相關因 子,因此對於 GWG,衛福部建議整體孕期適宜增加體重為 10~14 公 斤,而其發行之《孕婦健康手冊》中則根據孕前的 BMI 詳盡針對不 同孕前體位,建議孕期的體重增加量及增重速度。孕前 BMI 小於 18.5 者,整個孕期建議增加約 12.5~18 公斤,第二、三孕期每週宜增加 0.5~0.6 公斤;孕前 BMI 在 18.5~24.9 之間者,建議增加 11.5~16 公 斤,第二、三孕期每週增加 0.4~0.5 公斤;而孕前 BMI 在 25~29.9 屬 過重者,則建議增加重量在 7~11.5 公斤以內;而若是孕前 BMI≧30 的肥胖婦女,則整個孕期建議增重控制在 5~9 公斤以下,以避免 GWG 不足而造成早產、出生體重過低等對胎兒不利影響產生,或 GWG 過 高導致嬰兒出生體重過高、難產等不良影響。

二、 社經地位

社經地位與能夠獲取的食物來源品質及種類有一定之相關,因此 不同社經地位背景亦可能會在懷孕期間造成營養素攝取上有所差異,

澳洲一項橫斷性研究針對 261 位孕婦採取訪談式調查,蒐集其社經地 位資料及使用 24 小時回憶評估孕期飲食狀況,結果發現教育程度較 高者,其在膳食纖維(p=0.015)、葉酸(p=0.0048)、β 胡蘿蔔素(p=0.008) 及鈣(p=0.039)之攝取顯著較高,而總脂肪(p=0.039)攝取顯著較低;而 在孕前 BMI 部份低教育程度(23.6kg/m2)者顯著的高於中教育程度 (21.7 kg/m2)及高教育程度(21.6 kg/m2)者(p for trend=0.018);而孕期活 動量部份則是從事勞力工作者(adjusted OR= 0.23,95%CI=0.08~0.87) 顯著低於非勞力工作者將近 4 倍。此結果也顯示,教育程度可能可以 做為孕期營養素攝入狀況的一項預測指標(Freisling, Elmadfa & Gall, 2006)。

另一項在日本的橫斷研究,其調查 1,002 位孕婦,根據自評問卷 中的教育程度、職業及家庭收入計算出社經地位分級,飲食評估則是

採用飲食歷史問卷回憶前一個月的食物攝取情形,分析結果顯示,教 育程度與蛋白質、總 n-3 脂肪酸、魚類多元不飽和 n-3 脂肪酸、膳食 纖維、膽固醇、鉀、鈣、鎂、鐵、Vit.A、D、E、C 及葉酸攝取量呈顯 著正相關,而與碳水化合物攝取呈顯著負相關;在食物攝取種類方面,

教育程度高者在蔬菜、魚類、海鮮、馬鈴薯較高,而米飯攝取較低;

而在職業類別的部份,家庭主婦少部份營養素(膳食纖維、鎂、鐵、

Vit.A 及葉酸)和食物(穀類及堅果)顯著高於工作婦女;而家庭收 入部份不論在營養素攝取與食物攝取上皆呈現不相關,在此項研究中 教育程度相對於職業類別及家庭收入,與孕期營養狀態的相關性是較 顯著的(Murakami et al., 2009)。

一項在泰國的研究則有不同的發現,研究追蹤懷孕 17 週的 1797 位婦女直至生產,使用 Karasek’s job content 工作滿意度問卷綜合評 估母親教育程度、職業、家庭收入及職業,計算出社經地位指標,並 比較社經指標與出生體重、低出生體重、SGA 及早產之相關性。結果 發現社經地位指標與出生體重、低出生體重、SGA、早產不相關,唯 有在家庭收入方面與出生體重(p<0.05)是有正相關的,此結果的產生 可能與研究招募的對象多半為中低社經地位的受試者,而使得與欲觀 察變項的相關性較弱(Tuntiseranee et al., 1999)。

三、 孕期活動量

有一些研究顯示,孕期活動量與出生體型的相關性並不是非常明 顯(Rabkin et al., 1990; Fleten et al., 2010; Juhl et al., 2010),但仍有研究 結果是抱持不同的立場。加拿大一項研究,探討孕期活動量對於胎兒 出生體重的影響,研究採用非配對型病歷對照組之方式,調查胎齡≥34 週之健康懷孕婦女,其病例組為胎兒出生體重<15 百分位之母親,人 數為 164 位,而對照組之人數為 365 位,利用活動問卷量表調查孕婦 之活動頻率、時間及種類,並將運動項目歸為兩大項,(1)目的導向運

動(如:健身、舞等)、(2)休閒導向運動(如:保齡球、散步等),每 次運動時間需≥15 分鐘,才能計算為一次運動頻率。根據運動量與妊 娠結果的調查結果顯示,針對低出生體重方面,第三孕期每週運動 3~4 次 的 孕 婦 勝 算 比 顯 著 低 於 每 週 運 動 ≥5 次 (adjusted OR=4.61, 95%CI=1.73~12.32) 之 孕 婦 , 而 每 週 運 動 ≤ 2 次 之 孕 婦 (adjusted OR=2.64, 95%CI=1.29~5.39)其產下低出生體重嬰兒之勝算比亦相對 較高,此項結果也顯示出第三孕期的活動頻率可能是新生兒體型的一 項決定因素(Campbell & Mottola, 2001)。

美國一項針對密西根州 51 位懷孕婦女,在懷孕 20 與 32 週時分 別使用心跳計速監控器評估其 48 小時的有氧活動量,並請受試者記 錄活動種類與時間,依其活動量分為 4 個等級:輕度、適度(健走之運 動強度)、重度(強度介於健走跑步之間)、極重度(跑步之運動強 度),並比對胎兒之生長比率(出生體重/產次、種族、性別以及胎齡 標準出生體重之校正因子)。結果顯示有氧運動強度與胎兒生長比率

美國一項針對密西根州 51 位懷孕婦女,在懷孕 20 與 32 週時分 別使用心跳計速監控器評估其 48 小時的有氧活動量,並請受試者記 錄活動種類與時間,依其活動量分為 4 個等級:輕度、適度(健走之運 動強度)、重度(強度介於健走跑步之間)、極重度(跑步之運動強 度),並比對胎兒之生長比率(出生體重/產次、種族、性別以及胎齡 標準出生體重之校正因子)。結果顯示有氧運動強度與胎兒生長比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