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學校效能之內涵

本節主要探討學校效能的理論基礎,以下分別尌學校效能的理論、意義、及 學校效能的評量指標作文獻分析與探討。

壹、學校效能的理論發展

有關學校效能的研究,國外在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相關的 理論與研究。學校效能理論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吳清山,2002)︰因素 認定(factorspecification)時期、概念架構發展(conceptual frameworkdevelopment)

時期和模式發展(model development)時期。茲將這三個時期的發展重點說明如 2-4所示。

表 2-4

學校效能理論發展

學校效能理論發展時期 發展重點

因素認定時期

採用因素分析的模式,設法找出影響學校效能的因素,

然後歸類一些重要的特徵。因此,此時期的研究,都在 進行認定和歸納學校效能的特徵。

概念發展時期

主要在確定學校效能因素的功能,並將這些因素和功能 加以組織,藉由轉化學校效能功能作為政策和發展的行 動,確認可影響學生實際表現的功能因素。

模式發展時期 此時期以前兩期研究為基礎,朝整合觀點發展研究模式

已解釋研究發現,提供改進學校效能之依據。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學校效能的評鑑模式發展歷程極為複雜,但分類大同小異,只有名稱稍作修 改,著重的方向皆相同,各有其優缺點。學校不能忽視其他正式組織的資源系統 及社會系統影響力,並且要能兼顧學校的教育目標與參與學校事務等相關貢獻 (許皓婷,2007) 。因此,評量學校效能的模式是需要整合多種模式相互補拙而成。

34

35

Madaus,Airasian 和

Kellaghan 1980 學校效係指學校目標與實際成效符合的程度。 Scheerens 1992

學校效能與教育品質有密切關連,效能的概念是方法-

36

37

作者 年代 指標

Reid、Hopkins和

Holly 1987

1.學校領導。2.學校管理。3.學校氣氛。4.紀律。5.教師和 教學。6.課程。7.學生的學習。8.閱讀。9.照顧學生。10.

學校建築和學校大小、提供良好的環境、小型學校。

Hoy 和 Miskel 1987

1.組織適應層面:組織成功地適應內外在的影響力、不斷 革新與成長。相對的指標為:適應調整能力、革新程度、

成長發展。2.目標達成層面:組織決定其目標,善用資源 以達成目標,為組織的生產力。相對的指標為:

成尌、資源取得、效率、品質。3.組織統整層面:組織內 的社會團結,營造出組織氣氛。相對指標為:教職員的 工作滿足、學生出席率、人際間衝突、學校組織氣氛。

4.組織潛力層面:學校維持組織價值體系的完整,包含形 成良好的校風和規範,師生對學校向心力強,以學校 為榮。相對指標為:主要生活興趣、忠誠、認同感、動 機、組織承諾、角色與常規的一致性。

Wiebe 1992 1.安全有規劃的校園環境。2.教育領導。3.清楚的學校任 務。4.高度專注學生的學習成尌。5.家庭和學校的關係。

Rajek 1997

1.學生學習滿意度:包括學生學習滿意的比例。2.學校教 職員工的工作滿意。3.學校經費問題:包括教職員工薪資 和人力的配置是否相符、社區經費回饋等。 4.學校資源 的有效運用:包括學校課程的安排、學生行為成尌表現、

學校人力資源運用情況。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對學校效能層面的看法,研究者認為學校效能的重要 層面分為「課程與教學」、「學校組織氣候」、「社區家長參與」、「行政效能」、

「教師工作滿足」等五個層面,以做為本文的研究變項。茲將各層面釋義如下:

一、課程與教學

係指學校所實施課程能依課程綱要編排,鼓勵教師追求創新與進步,以及 課程教學的安排以教師專長為主,亦能顧及學生的學習需求,並且運用教學媒體 增進教學,而校長以身作則,帶動學校成員積極參與學校課程活動。

二、學校組織氣候

係指學校成員相處融洽,熱烈參與各項活動,教師能主動發現問題並積極提 供解決方法,以及教師之間願意分享教學專業。

38

三、社區家長參與

係指學校對學生的規定事項家長樂於配合,關心子女在校的表現,主動與學 校聯繫,能踴躍擔任學校的義工(愛心媽媽、家長導護等),親師之間常聯繫,

討論學生的行為或課業問題,學校舉辦的重要活動,家長亦能踴躍參加。

四、行政效能

係指教師與行政單位能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共謀校務發展;並透過各項行 政會議及主管會報能清楚表達學校工作重點,凝聚共識;當校長做決定時,能站 在學校立場作綜合考量,並具溝通能力使教師樂於配合。

五、教師工作滿足

係指教師對於學校行政運作及服務感到滿意,教師投入教學活動,注重教學 績效,學校成員在工作上能發揮所長,實現抱負。

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