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校行銷之理論基礎

一、定義

行銷與研究者的生活已密不可分,無論是欲求自己觀念能獲得他人認同、

展現自己長處和特色,或是想塑造、維持良好形象,此時,就必須借重行銷。

同理,教育組織欲塑造良好形象,建立課程特色,也必須運用行銷概念;而學

校主管想要把辦學理念傳達與教師、學生、家長與社會大眾,也不能不注重行 銷策略的靈活運用。

Kotler 和Fox(1994)針對教育組織的策略性行銷探討中,認為教育組織 的行銷需包含以下特質:

一、行銷是涉及分析、執行與控制管理等的歷程,「行銷」能協助教育工作者 正視現實的問題。

二、行銷活動必須有效的事先規劃與落實執行,教育組織上亦復如此。

三、教育組織在複雜的公眾、消費者等環境間運作,應基於使命與現有資源,

區隔可能的市場,以訂立有效行銷之目標。

四、教育機構需定出具體目標,以便更有效率地服務市場。

五、行銷就由提供顧客服務,滿足其需求而吸引顧客,是以學校也必須走向顧 客導向與服務導向。

六、行銷利用一系列工具—行銷組合,包含4P、過程、方案與實體設備等,教 育管理者應瞭解並彈性善用之,以服務其所選定之潛在顧客。

目前有關教育組織的行銷探討並不多,其中有取名為「教育行銷」者,如 彭曉瑩(2000)、湯堯(2001b)與鄭禎佩(2002)等;也有稱之為「學校行銷」

者,如李小芬(2001)、許詩旺(2002)與謝水乾(2003)等,以下擬簡列國 內學校行銷研究者的見解於表2-1:

表2-1 學校行銷的定義表

研究者/日期 對學校/教育行銷之定義

彭曉瑩(2000)

認為「教育行銷」是將行銷觀念應用在學校,是對學校進行 行銷規劃管理的完整過程。主要分為「內部行銷」與「外部 行銷」,其內容重點包含「教育行銷理念」、「學校行銷組 合」和「招生推廣策略」三層面,從教育行銷分析、規劃、

執行到控制的完成過程。

李小芬(2001) 將學校行銷定義為:把學校當作一個市場,學校能善用市場

區隔,找出目標大眾,以良好的課程、師資、設備、學習資 源、獎勵措施、結盟夥伴、學生進路及適當的宣傳方式為學 校提昇競爭力,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社會過程,是學校和學生、

家長交換價值的過程,該價值指的就是學校各方面整體表現 的辦學品質。

呂惠美(2001)

學校行銷定義為:學校行銷在學校具備的資源為基礎上,運 用整體性規劃、分析執行與控制等過程,以達成學校的效能,

滿足學校成員的預期理想與需求,並對學生提供滿意的服 務,進而開拓教育市場,創造最佳的學校整體利益為目的。

鄭禎佩(2002)

認為教育行銷是將行銷觀念應用於教育上,即學校針對自身 特色、目標或理念作合適的行銷規劃與管理。教育行銷的內 容包含教育行銷理念、學校行銷組合與招生推廣策略等。

許詩旺(2002)

將「學校行銷」定義為:「將行銷觀念應用在學校,透過界 定組織使命、進行情勢分析、訂定教育行銷目標、教育行銷 策略和行銷控制以達成學校目標的完整歷程」。

林慶川(2002)

認為「教育行銷」係將行銷觀念應用於學校組織經營,進而 施以策略性行銷之完整過程,故其內涵則蓋括整體的「理念」

與「管理流程」。

黃義良(2002)

學校行銷為:「學校透過計劃與執行相關活動,有助學生樂於 就讀,教師樂於任教,並使社區、家長了解並支持學校的辦 學理念、教學活動、課程實施等,而利於達成學校預期的教 育目標之社會性歷程。」

謝水乾(2003)

將學校行銷界定為:「學校透過計畫與執行相關活動,使社 區、家長了解並支持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方式、課程實施 與相關活動,使學生樂於就讀,教師樂於任教,並且獲得社 區資源,而利於達成學校預期的教育目標,此一社會性歷程,

即稱之。」

陳信智(2005)

將行銷觀念應用在學校經營上,透過情勢分析、訂定教育行 銷目標、進行行銷規劃管理、執行過程,使學校充分的運用 有限的資源,爭取良好的績效,吸引公眾的支持與認同,以 爭取更多的資源投入改善教育環境,造就學生的優良表現、

教學品質的保證。

吳建華(2008)

運用市場區隔精神,發展學校自身特色透過溝通歷程,理解 教職工生、家長、社區人士及政府的需求反應運用推廣方式,

將學校辦學理念、課程教學、行政服務、師生表現、軟硬體 設備設施等成果,傳達相關人士,以獲取認同支持創造學校 獨特價值,提昇整體的教育品質。

許莉琳(2009)

學校行銷涵蓋了必須滿足學校內外部成員的需求與期待的觀 念,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了解並確認顧客的需求,提供內外部 成員滿意的規畫,以創造雙方互利與滿意,且達到組織效能。

陳棟樑、賴文平(2010)

學校行銷係學校為求永續發展,提昇教育品質與競爭力,將 行銷觀念應用於學校,透過界定組織使命、進行情勢分析、

訂定行銷目標、擬定行銷策略、研擬控制計劃之行銷規劃歷 程,選擇目標市場策略、定價策略和行銷組合策略,如:產 品、價格、推廣、通路、人員等,以強化學校競爭力,提升 學校教育品質,達成學校教育目標所採取的具體做法。

郭乃禎(2011)

學校行銷策略係指了解學校親師生需求,訂定本校與他校競 爭定位,透過SWOT分析,選擇有效的行銷組合策略,運用產 品策略、通路策略、價格策略、推廣策略與人員策略五項策 略組合,強化國民小學學校行銷效果之具體措施,提升學校 教育品質、強化學校競爭力,達成學校教育目標。

吳月容(2012)

學校行銷係指將行銷觀念應用在學校層面,是對學校進行有 計畫行銷規劃管理借以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完整過程。行銷策 略係指組織機構有系統的規劃與分析目標群體的需求,學校

為達成目標所採取的具體做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歸納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見解,發現以「教育行銷」為名者,其定義主要仍是指「行 銷觀念運用於『學校』(教育組織)的經營管理,以達成『學校』目標的過程。」,

而鄭氏的研究內容中包含「教育行銷理念」與「學校行銷組合」,兩種名稱並 存,觀其內容,二者並無特殊之劃分。可見無論是採教育行銷或是學校行銷,

縱其用語有異,但實質探討的對象均以學校為主。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小主管 在「學校」的內外情境中,針對內外對象所採用的行銷策略,是故,以「學校 行銷」一詞較為妥切研究主題,也較能確明研究重點所在。

二、教育行銷的功能

教育行銷能盡其發揮功能,不僅能完成教育使命、改善品質、活用資源、

提昇形象及解決招生窘境,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組織更有高度適應及回應能 力,且能持續成長(Hekmat & Heischmidt, 1993)。

行銷基本上即為競爭下的產物,在過去國民小學教育市場近乎壟斷的不利 情境下,國民小學的學校經營大可不必瞭解顧客的需求,更遑論滿意程度,能 否尊重學生的權益存乎良心。然而隨著教育逐漸開放,遞增市場競爭壓力,也 促使學校改變思維與態度,學習重視消費者的選擇趨向。行銷管理乃是強調「滿 足顧客、創造市場」的一門新興應用科學,當可提供學校一份生機。

國內有關教育行銷之研究,其核心議題自行銷概念的導入與顧客需求動機 分析開始, 逐次的探究行銷功能的關聯與行銷策略的分析,到策略性行銷,反 映出國內大專及成人教育對教育行銷的重視。據此脈絡,歸理出「行銷概念與 態度」、「行銷功能的關聯」、「行銷策略」與「策略性行銷」等面向。

Kotler 和Fox(1994)則表示學校機構推展教育行銷,其功能有四:一、

成功完成教育使命;二、提昇公眾與市場滿意度;三、增進行銷活動績效;四、

廣納行銷資源。Litten(1980)亦提出教育行銷功能包括:一、傳達「機構表

象」( Institutional presentation),擴增知名度;二、教育資源有效運用,

教育服務品質提昇;三、強化分散區隔,締造特殊形式的競爭,促進機構多樣 生態;四、提昇競爭力及辦學績效。

三、教育行銷的對象與內涵

對國民小學教育行銷來說,由於「重要顧客」─學生年紀尚幼,選擇自主 性不足,多半會依循監護人的意識喜好而左右其教育選擇的權益,故相較下監 護人在此階段的學校行銷的推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換言之,國民小學 階段教育行銷的主要對象將是學生的監護人(大多是指學生的家長)。其次,

國內國民小學學校的學生素來以學區區隔,然而法令(國民教育法)已賦予地 方自主規範的權力,容許北高兩市或各縣市政府自訂分配法規,並且未來教改 趨勢將擬打破單一學區制的框架,給予家長更多的教育選擇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