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七節 學校行銷的困境

許士軍(1985)在總體層次,行銷管理所受批評,包括:一、近若干年來,

消費者主義之高漲,對於聲稱採行行銷觀念的企業界,形成最大的諷刺;二、

行銷管理在過去二十年間一味追求成長,以刺激市場消費為職志,目睹於有限 的自然資源及生態平衡,將對於人類未來帶來不利影響; 三、一味遷就消費者 的結果,創造了低俗的商業文化,譬如色情娛樂和煙酒消費,影響了社會和文 化的健康發展;四、只求使直接顧客感到滿意,而忽略了其他同樣有密切關係 的社會大眾的意向和利益,譬如國內核能發電廠興建所引起的種種不滿,即代 表這種長期疏忽所導致的後果。在個體層次,行銷管理也被認為不足適應企業 經營上的需要,所受批評也包括有:

一、主要著重於作業層次問題,而忽略了策略層次的問題;換言之,前者所追 求的,乃是特定目的下的效率,但是對於什麼是目的本身,只是簡化為利潤 或銷售。 這種管理方式是短期導向的,往往會犧牲了長期利益而不自知。

二、對於多產品線、多市場的企業,往往假定各產品線、各市場的目標都是相 同的--仍然是最高利潤或最多銷量之類。實際上,不同產品及不同市場之 情況不一,或處於不同的產品生命週期階段,強加一律的目標,乃是削足適 履的做法。

三、僅僅著眼於顧客需要的滿足,而忽略了競爭者的因素,也是不切實際的。

因為自顧客立場來看,只有較競爭者更有效的產品或辦法,才是好的和受歡 迎的產品和辦法。傳統的行銷管理,一般未能充分容納競爭者的因素在內。

四、行銷管理之一項基本要素,在於行銷手段的整合和協調,這也就是前面所 說的「行銷組合」觀念。但在實際運作上。傳統的行銷管理所依賴的,主要 是負責人員之間觀念的溝通和一致。在教科書中往往將這一點視為一企業是 否真正採行「行銷觀念」的最後條件。但若一公司規模龐大,部門眾多,僅 僅依賴觀念上的溝通和一致,只是必要而非充足條件。這尚有賴更具體的系 統或制度,將其運作化,而行銷管理在這上面顯得軟弱無力。

Klotler (2003)對行銷的功過的看法:行銷圈裏一向都被認為充滿了郎 中騙子,要還花樣和賣假貨的人,幾乎人人都受過騙。我們經常在難以抵擋的 花言巧語下,買下了事實上並不需要的東西。卻受了經濟制度的洗腦,終而不 得不躺進於分期付款、抵押、各種荒唐的引誘與玩物所構成的金字塔下之墳墓 裏去了。今天美國高度的物質生活水準,主要是積極的行銷政策和實務所賜。

我們今天透過了大量和低價的行銷,才享受了種種產品:過去我們認為是奢侈 品,甚至今天還是許多國家認為是奢侈品的產品。廣告活動滋長人的消費力量。

廣告活動創造了要求更好的生活水準的欲望。廣告活動也在人面前,建立了更 美好的家,更美好的衣著,和更美好的食物目標。它刺激了個人的努力,也刺 激了更大的生產。它將本來不可能相交的各種事物,彙集成為富有生產性的結 合。由此顯然可見,社會人士對行銷的意義和貢獻,觀點的確甚為歧異(許是 祥,1985)。

學校推動行銷管理會因教育人員缺乏行銷專業知識、存有保守心態、行銷 經驗不足,學校缺乏行銷管理專責單位與行銷績效獎勵制度,行銷的對象不易 掌握以及校長缺乏行銷理念等受到限制。以往行銷有些教育工作者認為,學校 應專注在教書及課程設計上,不該和商業扯上關係,現今學校的「為善不欲人 知」的態度必須改變,因為消費者有知的權利(彭曉瑩,2000)。

行銷的觀念用於之於學校,能滿足社會公眾對教育的期望,間接影響到國 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但行銷概念運用在學校經營,並非教育萬靈丹,

實際上,也面臨了某些困境。如:

一、學校缺乏行銷組織,又無經費支援,推展行銷工作增加學校困擾。

二、.學生並非產品,不宜以物化,取代人性存在的價值。

三、大量的利用行銷方法,可能導致學校間競爭更加白熱化,脫離教育的本質。

四、不當的行銷方式及不實的資訊,會誤導社會公眾的判斷。行銷策略的適當 運用,是值得研究的議題。

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發現,學校在推展行銷策略時,仍面臨一些瓶頸。以 下茲就從行銷觀念、資源及執行三方面來說明學校推動行銷的困境:

一、觀念方面

茲就教育人員對於行銷觀念的誤解,來說明學校推動行銷時,所遇到的困 境:

(一)教育行銷專業知識不足

多數教育工作者認為行銷即促銷,將行銷當成為推銷員的工作,如:Murphy 和 Garrity 在 1978 年調查美國 300 位高等教育行政人員對行銷之知覺結果顯示 61%的人員認為行銷是銷售、公共關係、及廣告的總稱,另 28%的人員則以為行 銷指上述任三者當中之一。簡言之,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認為行銷就是促銷活動

(彭曉瑩,2000),因而導致學校行銷推展工作侷限於短期欲達成的效果上。

(二)部份學校人員缺乏對學校行銷的正確認識

根據呂惠美(2001);鄭禎佩(2002)等研究指出,多數學校教職員有以下 的誤解:

1.學校行銷是可有可無、錦上添花似的「表面作秀」、「套交情、拉交情」

的交際活動。

2. 一般學校教職員工對於學校行銷的認知僅止於是學校行政人員如校 長、主任及組長的工作,學校行銷的好壞與教師、個人榮譽工作無關,事不關 己,沒有關係,且不會影嚮教學的效能。

3.行銷一種高度性的專業,若學校成員缺乏專業素養,無法勝任此工作。

4.將行銷與謀利劃上等號。

事實上,這並非行銷本質,乃是機構導因為果所造成。

二、資源方面

茲就學校資源方面,來說明學校推動行銷時,所遇到的困境:

(一)缺乏專責單位、人員編制與經費預算等行政配合

根據彭曉瑩(2000);苗如茵(2001);呂惠美(2001);許詩旺(2002)的 研究均發現:學校在推廣行銷策略時,資源上面臨「缺乏辦理的專職單位」為 最大因素之一,其次則為「缺乏推展行銷策略之經費」的有限,一個完整的行 銷規劃要花費許多金錢及時間,如果在資源方面的缺乏,會導致執行上的不利 現象。

(二)行政人員工作繁瑣,沒空行銷或推動行銷事宜

根據彭曉瑩(2000);許詩旺(2002)研究發現:「人力」不足的困難。國 民小學教育人員多為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工作繁瑣、業務多,且教師忙於教學,

在時間與設備不足的前提下,成為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推展學校行銷時之最大 阻力。

三、執行方面

學校教育人員在推動學校行銷時,在執行方面會遇到一些困難,茲分為三 個部分來說明:

(一)行銷工作有限,不適合在學校推廣

根據彭曉瑩(2000)的研究發現:教育行銷未獲重視的因素之一為,行銷工 作和行銷功能被混為一談為最常見的現象。其實,所有機構都要有行銷工作,

例如,大學招生、小學發展學校特色的課程、教師與家長的寒暄、促銷的宣傳 品等等都可算是,其實大多數的學校早就在做行銷工作,只是不自覺這就是行 銷。

(二)缺乏領導者的領導與支援

領導者必須具備行銷的理念,而且要從建立內部的共識做起,與教職員合 作成為生命共同體的精神;另一方面,領導者要讓全校行政部門與教職員工充 分溝通,保持和諧關係(呂惠美,2001)。Fram 指出如果校長採用行銷導向,對

於領導學校教育機構成功具有卓越的影響力(彭曉瑩,2000)。

(三)缺乏長期的行銷計畫

學校對於外部行銷工作通常只有校長、行政人員在推動,專任教師大都認 為這是屬於學校行政人員的工作,學校內部並沒有長期有系統的行銷計畫,無 法有效凝聚共識;主管機關、師資培育機構也沒有舉辦行銷相關的知能研習,

藉以充實教育人員的行銷專業知識,以致於學校行銷計畫難以有效推行(呂惠 美,2001;許詩旺,2003)。

1.觀念層面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神聖工作,傳統觀念不容易突破,同時國民教育經費又 是政府編列的,學校激烈的競爭也不必教育人員操心,所以教育單位對學校的 傳播和行銷,就顯得沒那麼的積極。再則,學校缺乏專責單位和專責人員,更 無法有計劃的推動行銷工作。

2.資源層面

國民小學的教育經費向來是最拮据的,也是較不受重視的教育階層,其資 源分配是匱乏的,學校自籌經費也相當有限,而一般的社會大眾對學校的資助,

也僅限於家長會和少數熱心人士。學校若無積極推展公共關係,做好學校行銷 的工作,大部分的學校都會感受到資源不足的窘境。

3.執行層面

國民小學對外的行銷工作,幾乎只有校長、行政人員和極少數的教師在推 動,而學校又無擬定長期的行銷計劃,無法有效的凝聚共識;又主管機關、師 資培育機構也沒有舉辦是項的知能研習,以充實學校教育人員行銷的專業知 識。學校決策人員無意,即使部分人員有心,也無法把工作做的盡如人意,而 達到行銷的目的。

本研究係參考上述國內外各學者對於學校行銷的相關看法,並根據國內學 者陳棟樑和賴文平(2010)的國小學校行銷問卷,自行編擬適合台灣地區國民 小學的行銷問卷,以整理完成本研究問卷的「學校行銷現況量表」、「學校行

銷策略之認知與實際運作量表」與「學校行銷策略執行優先順序與困境量表」

等部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