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行銷之理論基礎

行銷一詞最早來自經濟學,1930 年正式在美國登場,1950 年行銷才真正 有具體的信條出現─「行銷概念是達成組織目標的關鍵,在於如何決定目標市 場的需求,並設法比競爭者更有效率,更有效能地提供目標市場需求的產品或 服務。」。

依據1963 年美國行銷學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以經濟學 的觀點對行銷所作的界定:「引導產品與服務由生產者流向消費者的一切商業 活動。」(引自陳麗鳳,1998);所以其本質有二:

一、一種交換關係:

行銷將組織與個人接觸視為一種交換關係。組織有些有價值的東西是使用 者想要的,使用者願意以他們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取得組織所供應的,這個交 換過程及程序的管理即是行銷的本質。所以成功的行銷是使推銷變成不必要;

Cram(1995)認為一個以服務為基礎的組織,成功唯一的方法是對使用者與潛 在使用者,會認為什麼有價值?需要什麼服務?有一清楚的了解,才能促成有 效的交換關係之產生。

二、一種需求管理:

藉由交換活動來滿足個人及組織的目標,換言之,它是確認並預期消費者 的需求,並以可以獲利的方式滿足之,也就是說需求管理是找出顧客要什麼和 不需要什麼,然後儘量滿足他們(林姍如,1995)。

Snavely(1991;轉引自黃建銘,2000)認為可由兩個面向來探究以瞭解行

銷:

(一)行銷是一種價值的交換:

行銷之所以發生,係個人或組織為達到彼此互利的目的,而產生的一種相 互地交換彼此所需價值的自願性活動,這種活動是出於自願與互利性,沒有任 何一方被脅迫或詐欺,係全憑自由的「交換機制」而非採行任何強制性的威脅 方法來遂行己意,所以是一種「自願性的價值交換關係」。

(二)行銷是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或是個體經濟管理(Microeconomic management)的過程:

也就是行銷必須藉由管理活動使行銷技術完美化。行銷既然將組織與個人 接觸視為一種交換關係。Kotler(2000;轉引自黃俊英,2000)認為這種交換 關係的發生,有五個重要條件:

1.至少有兩方。

2.任一方都有對方所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3.任一方都有接受或拒絕對方之供應的自由。

4.任一方都有能力溝通及實現承諾。

5.任一方都有意願進行交易或認為與對方交易是恰當的。

所以說,成功的行銷是使推銷變成不必要,其核心即在於「自願性的價值 交換關係」之建立。

Kotler 與 Andreasen 認為行銷乃是設計、編擬、促銷、和執行所有的或 任何的交易,以滿足人類需求與慾望的過程,行銷亦經由市場調查瞭解消費者 的需求,設計和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或提供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適當 需求與慾望(引自劉德勝,1999)。

Kotler 也認為行銷是:「一種社會過程,藉由此種過程,個人與群體可經 由創造、提供、並與他人自由交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其需要和與欲 望」(Kotler,2000;轉引自黃俊英,2000)。

蕭富峰(1989)指出行銷就是確定目標市場的需要與欲望,並設法調整組 織資源,透過整體的努力,使其能以較競爭者更有效率、更合乎效能的方式,

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與欲望。

何雍慶(1990)則將行銷定義為:「行銷是一企業界活動的整體系統,用 以計劃、定價、推廣並分配可滿足慾望的產品勞務,給目前與潛在的顧客」。

林水順、莊英慎(2000)將行銷定義為:組織為使消費者以其經濟資源、

時間資源、心理資源來交換組織所提供的理念、財貨及服務,而所採行的一系 列定位、訂價、促銷、分配的規劃與執行的過程,以同時達成組織與個人的目 的。

林振中(2001)認為行銷是組織管理的責任所在,它包括分析、計劃、執 行和控制:

1.行銷強調是整體計劃和活動,而非零星、隨意地打游擊。因此最後的成功是 由於長期的規劃,而非一時的僥倖。

2.行銷是基於雙方樂意的交易,而非在廠商壓迫下完成的交易行為。

3.行銷學家強調目標市場(Target market)(產品導向)。

4.行銷活動輔助一個組織,滿足各個市場的需求和慾望。

許詩旺(2002)認為行銷是在動態環境中,引導商品與服務的流動,為滿 足目標市場需要與慾望,並透過方案、產品、人員、推廣、形象和通路等六項 策略,以達成個人及組織使命之歷程。

林慶川(2002)認為行銷是經由策略管理,將有形或無形的價值性產品、

理念或服務,在動態環境系統下,經由一系列策略規劃與整合性戰略組合,進 行價值交換的歷程,促使達到個人或組織的目標或使命。

李淑媛(2006)將行銷定義為:透過一系列規劃與整合性策略組合,將有 形的產品或無形的理念和服務,從事自願性的價值交換,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並達成個人和組織目標的動態歷程。

蔡薰儀(2007)將行銷定義為:組織在動態環境歷程中,經由產品設計、

服務、人員、推廣活動、形象和通路等策略與手法,來滿足市場慾望需求,以 達成個人和組織使命的過程。

李朝卿(2008)認為行銷是經由定價、促銷、配銷、推廣、形象、價格市

場工作過程,促進交易行為,未求滿足顧客需求,達成個人組織之使命與目標。

廖婕婷(2009)認為行銷是個人與群體,透過創造、提供、交換有形或無 形的價值性產品、服務或理念,並經由產品、價格、推廣、通路和人員五項策 略經營顧客關係,創造價值、溝通與傳遞價值給顧客,以滿足顧客需求並達成 組織目標的社會性、動態管理歷程,以及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互利的一種組 織功能與程序。

紀貴齡(2010)將行銷定義為:組織經由策略規劃和管理之動態歷程,經 由定位、定價、促銷及分配活動,讓買賣雙方在自由意願下,交換彼此等價的 有形或無形產品,藉此交換的歷程,滿足個人需求與達成組織使命。

根據以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對行銷所下的定義,我們可發現:行銷意圖是為 引導商品及服務的流動,透過行銷策略以達成個人及組織目標是整個行銷的過 程,而其行銷目的是為滿足顧客需求,達成個人及組織使命,行銷的思維是為 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與慾望。

因此,綜合以上學者專家之意見,可將行銷認為是人類為解決供需配合問 題、為促銷交易、滿足顧客需求、達成組織目標、所採取的各種活動,是一種 社會與行為的科學,而消費者也就是目標個體,是行銷者勸說去購買或採用物 品、服務或實行的對象,故瞭解消費者複雜的行為,像是影響或創造消費者的 需求和如何能吻合其需求等,都是需要被探討的;行銷是為企業機能的一環,

主要活動在於用研究、分析、預測、產品與勞務開發、訂價、推廣、配銷等技 術,去發掘、擴大與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同時達成企業營運的目標。所以行銷 是「分析、規劃、執行的一連串過程,藉此程序以制定有形、無形產品或服務 的觀念化、訂價、促銷與配銷等決策,在資源交換的過程,能滿足個人和組織 的需要,達成個人及組織目標的交換活動。」。

在討論行銷定義的同時,Andreasen(1980)指出行銷哲學發展中的觀念,

「行銷」觀念最容易和「銷售」觀念產生混淆;鄧為丞(1998)也指出行銷一 詞有別於「銷售」或「促銷」。銷售及促銷只是行銷的一個階段,但是行銷則 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一個完整過程。透過行銷過程,社會資源將會被有效率的

利用,創造出極大的社會價值,「銷售」和「行銷」的觀念差異在於前者觀念 是由內而外的,而後者觀念則是由外而內的,肇始於目標顧客之需求與慾望,

整合了所有影響顧客滿足的行銷活動,並透過創造和維持顧客滿足來獲取利潤。

所謂「促銷」指的是組織為了宣導其產品的優點,並說服目標顧客購買,

而所執行的各種活動。促銷組合包含了四種主要的工具:廣告、銷售推廣、宣 傳推廣和人員推銷;這些工具之外又有許多特定的溝通工具,除了促銷組合之 外,整體行銷組合亦必須加強協調,方能產生最大的溝通效果。促銷的目的乃 是為了讓目標市場注意到組織的資源,和告知他們使用這些資源的好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