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共同體的理論基礎、核心概念與實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習共同體的理論基礎、核心概念與實施

壹、

發展脈絡

日本學習共同體之起始,源自於佐藤學在1922 年出版的《作為對話性實踐 的學習:學習共同體的尋求》。而佐藤學學習共同體之學校設計理念,則是源自 於Dewey 於 1896 年創立的芝加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在佐藤學的著作裡曾提 到,1955 至 1999 年間,雖曾經在日本新瀉小千谷市小千古小學進行試驗,但 正式推廣,則是從1998 年茅崎市濱之鄉小學的實施算起(佐藤學,

2003/2012)。

由於「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施行,成效卓越,佐藤學的影響力,逐漸由日 本擴展到亞洲各國;最早是韓國在2000 年時引進首爾,韓國教育界有八成的教 育局長贊成並支持「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理念,並致力推行,每年派遣上千位 教師及教育團體赴日考察學習,參觀研究。接下來在2003 年,中國大陸也導入 了「學習共同體」,以上海為中心,向北京、西安等地擴展。在2005 年,新加 坡也由教育部主導,引進了「學習共同體」,期待提升新加坡的學生學習力(佐 藤學,2013)。

時序回朔至2011 年,歐用生導入了他昔日留日同窗-佐藤學的「學習共同 體」概念,期望運用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推行的成功經驗,來改進台灣現階段的 教育現場。時值新北市教育局推行「學習行動年」及「教育實踐年」的願景,

12

正好與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理念相當符合,於是新北市教育局實地組團赴日參訪 考察,會同課程諮詢小組審慎評估後,決定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研究

(Lesson study)。教師們針對教材、教法和評量等,進行討論和對話,透過教 師專業對話,將課程隱藏的實踐和知識,變成公開社群互動的專業知識(林騰 蛟,2014)。

新北市政府透過各種方式,包括:舉辦研討會、推行專業社群、公文...

等,來推行學習共同體,當時新北市至少有八十四所學校引進學習共同體概念

(林騰蛟,2014),可謂盛況空前。

三大哲學基礎

學習共同體奠基於三大哲學基礎,分別為:公共性哲學、民主主義哲學以 及追求卓越的哲學(佐藤學,2013)。

一、公共性哲學(publicness):

學校不再是封閉的空間和場所,應開放給所有需要的人,成為公共空間,

為提高孩子學習的品質,學校老師應每年至少一次,開放自己的教室,讓大家 觀摩,觀摩並非用來對老師的教學作評分,而是為了教學相長、學學半,透過 觀摩與交流,提升教學品質(佐藤學,2013)。

二、民主主義的哲學(democracy):

源自於杜威定義的「與他人連結共生的生存方式」(a way of associated living),必須創造與他人間相互對話與聆聽的關係,在學習共同體的環境,每

13

個人都有平等的發言權,每個人都是學習的主體,沒有差別的權益和地位,人 與人之間都必須協同學習(佐藤學,2013)。

三、追求卓越的哲學(excellence):

以維高斯基(L. S. 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ZPD)理論,鷹架理論

(scaffolding)及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作為理論基礎,指授課與 學習永遠都追求最高品質,不管學生的身分背景為何,永遠懷抱最崇高的教育 目標,致力於最好的教材,最高品質的教學,呈現給學生最好的教育內容和資 源,避免單調無趣的的教學,耗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優質的聆聽與問答氣氛,創造更高層次的學習,期待學生能向上發展跳躍(佐 藤學,2013)。

學習共同體的課程與教學實施,都是此三大哲學理念與思維的體現。

參、 理論基礎

一、Dewey 民主教育理論

佐藤學所主張的民主主義,源自於杜威所定義的「與他人共生的生存方 式」。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認為,學童在學校的行為準則,應比照成人在社會的生 活運作模式,因為學校非獨立自存的個體,需與社會作連結,學校與社會的生 活,亦有充分的交互作用關係。杜威的「民主」有兩個關鍵性的準則:

(一)社群成員間有許多藉由溝通和經驗交流所形成的社會共識;

14

(二)社群與社群間有充分、自由的經驗交流,並要求學校教育所責無旁 貸的責任,是給予民主教育的訓練,使學生能畢業後持續關心社會,並時時思 考如何促使社會進步(轉引自 蔡逸佩,2007)。

杜威更指出,學校教育應培養學生將來在民主社會中生活應具備的能力,

因此學生民主素養的養成,使學生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是學校的責任。杜威 的「民主教育」也強調個人的發展,認為個人應著重於問題思考、探索與解 決,因此具有獨立思考、主動學習探究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成為現代公民 最基本的要件。單文經(2014)提到,杜威以其自身的成長經驗與實務觀察為 根本,希望把學校辦成一個「具體而微的共同體」,這也是佐藤學「學習共同 體」理念的源由,社會共同體與學習共同體的差異之處在於,社會共同體在利 益互享,而學習共同體則是對內利益共享,對外自由互動。此外「學生中心教 學」與「學教翻轉、以學定教」,乃至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教學理念都是相通 的。

佐藤學便以此為基礎指出,為實現學校及教室中的民主主義,每個學生的 聲音都應該被聽見、被重視。因此學校應創造出學生同儕間、學生及教師間、

教師與教師間「互相聆聽」的關係,唯有先聆聽,才能為接下來的對話作準 備,才有可能達成民主式的對話溝通(佐藤學,2013)。課程的進行,秉持民主 精神,確保每位學童的學習權利,方能營造最佳的學習情境。

二、Vygotsky 近端發展區理論、鷹架理論與社會建構理論

(一)近側發展區理論

15

「近側發展區理論」由蘇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所提出,指學童獨自解決問 題所發展出的程度(實際發展水準),與經由成人輔助或較有能力之同儕協助,

所表現出的潛能發展程度之間的距離,稱之為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在任一學習領域,每個學童都有屬於自己的兩個發展層 次:一個是實際的發展水準(actual development),就是指未經協助下學童可以獨 自完成任務所呈現的水準;另一個是潛在的發展水準(potential development),指 透過師長關鍵性的協助下,學童可以完成任務所表現的水準,實際發展水準和

鷹架理論源自於蘇俄心理學家維高斯基( Vygotsky, 1896~1934)的學習理 論。鷹架(scaffolding)一詞是由布魯納、羅斯和吳德(Bruner, Ross ,Wood)於 1976 年所提出,強調在教室內的師生互動歷程中,或者學童在學習的過程裡,師長

16

17

是社會建構論的實踐,是民主社會的改革,是學童知識領域的跳躍學習,是近 側發展區理論的最佳體現(轉引自 歐用生,2014)。

肆、 課程設計與教學

一、 課程設計〜登山型課程

「學習共同體」運用協同學習的模式。在課程設計上,採用登山型課程,

有別於傳統課程階梯型課程設計(佐藤學,2010)。

登山型課程模式:主題→探究→表現

單元型登山課程設計,課程就像是一座山丘,教師的角色成了領隊與嚮 導,以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登山、賞景、吸收新知,學生可以自己的程度與 步調規劃爬山的路徑與速度,盡情徜徉於學習的樂趣,體驗探索知識的奧妙之 處。學生主動探索學習,教師從旁指導與叮嚀,並協助排解學習上的問題與困 難。因此學生的學習成效,會因學習的態度積極與否,以及領略的程度而有所 不同。即所謂師傅帶進門,修行靠個人。登山型課程設計有別於傳統階梯模 式,階梯型模式是:目標→達成→評價,具體設計教學內容的目標後,有計畫 地將教學與課程如階梯般向上達成目標,並透過考試評價達到目標的程度。在 這種模式下,同儕間產生惡性競爭,彼此冷漠、計較、不和諧。一旦在學習上 落單,容易自甘墮落,逃避學習,難以和高層次學習做銜接。因此佐藤學的學 習共同體採登山型模式,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發揮潛能,進 而產生跳躍式學習(佐藤學,2010)。

18

19

20

2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