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省思與成長

由上述研究調查發現,運用學習共同體在數學上的教學,在學生的學習成 效上,確實有顯著的差異,尤其是第一次月考成績,全班都進步了,但是第二 次月考,中低分組都有些許的退步,低分組退步最為明顯,只有高分組每次月 考都保持持續的進步狀態,但整體而言,學習共同體教學確實讓學生的成績有 顯著的進步。學生的學習態度上,也都有顯著的差異,大部分的同學都表示,

學習共同體教學很有趣,讓自己更樂於學習。研究者對上述的表現結果,以及 十二周以來的教學心得如下:

壹、 學習共同體教學活動設計上之省思

一、了解課程目標與重點,設計適切的搭鷹架討論題,協助學生理解原理。

親身體驗學習共同體教學,發現課程設計相當的重要,每堂課都須將課程 與生活作結合,以學生的角度與觀點,用生活中親身體驗作為實例,較容易達 到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與重點的成效,學生也充滿了討論與學習的興趣。幫 學生搭鷹架的過程,發現設計討論題目相當的重要,好的題目、對的題目,才 能透過小組討論,互助互惠。

101

二、設計跳躍試題,幫助學生舉一反三,跳脫課程框架,發揮想像力與創造 力。

跳脫課程的框架,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亦即所謂的舉一反三,

這種漸進式的教學引導,可以讓學生沒有負擔的學習,並且在知識與理解上有 顯著的成長,進而產生跳躍式的學習。

三、規劃每一堂課的預習及複習範圍,協助學生紮實的學習。

課前預習的習慣養成也是學習共同體很必要的功課,課前的預習可以讓上 課的討論更有內容和深度,否則在對課程不了解的情況下,大部分只能做直接 提取的層次,很難在課堂上透過討論激起學習的火花,更別談跳躍式學習。要 學生自動自發地進行課前預習,其實達成率是很有限的,需要靠老師周詳的課 程設計,每堂課適度地安排預習的方式和範圍,才能讓接下來課堂的上課成效 達到最高。

四、課程安排勿太緊湊,須留一點彈性時間,進行學生學習共同體的技能訓 練,例如:如何討論及發表。

此外,聆聽、討論與發表的小組協同學習模式,學生並非一開始就能有非 常好的表現,而是需要一段訓練期,從本章第一節的教學歷程可看出,剛開始 學生不知如何小組討論,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不是沉默不語,就是傻笑,浪 費的好多時間。剛開始上課,需花費很大的時間和心力在指導學生如何小組討 論、如何上台報告,還要透過課程設計,增加趣味性來激勵發言動機,在過程 中還要不斷地提醒和督促:不要屁股對著大家喔!請把你可愛的臉面對大家!

102

103

的同學,營造安全信賴、團結合作,互助互惠的學習氛圍,學生發自內心的喜 歡學習、主動學習,學習共同體才能推行成功,達到最佳學習成效。

參、 學生學習成效與態度改變的省思

學習共同體教學推行十二周以來,由統計資料顯示,學生的學業成績確實 有顯著的進步,在學習態度方面,透過問卷的調查、訪談、課堂的觀察發現,

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正向的改變,雖然教學的歷程中,一度因獎勵品的誘因消 失,而失去討論及上台報告的動力,但學習共同體創造的學習趣味,畢竟還是 有其影響力,學生很快就忘記獎勵品的誘因,發自內心的喜歡學習,回歸到學 習共同體最基本的本質與訴求。

肆、 同僚性與資深教師的協助

學習共同體教學,對教師的最大挑戰在於課程的設計,如何讓課程生動有 趣,除了小組討論,將課堂舞台還給學生外,課程討論的內容及活動設計也是 課程是否有趣的關鍵,此時教師間的經驗交流,對於課程的設計就產生莫大的 助益。所謂「站在前人的肩上,可以看得更高更遠」,研究者很慶幸擁有許多舊 同僚,有豐富的教學及實施學習共同體經驗,不吝分享與指教,並有班導-資深 的 C.C.老師,熱忱地隨時給予教學上的建議與指導,藉著資深及有經驗的教師 互動契機,讓研究者得以清楚教學盲點,不斷地在研究過程修正教學策略與方 法,以適切的方式順利推行學習共同體,推行的過程研究者學習了很多,在教 師專業方面也獲得顯著的成長。

10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