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學習成效相關研究

Kolb(1984)經驗學習理論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經驗學習的三大傳統, 其一爲 Dewey 的「經驗與教育」之教育論, 屬於實用主義。其二爲 Lewin 的「場地理論」與

「行動研究」,是社會心理學的範疇。其三為 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屬於認知的發 展理論, 皆強調「經驗」在學習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所以 Kolb 所提出的經驗學習理論,

是以統整性的觀點來探討學習理論,架構完整,目前也已經有許多研究結果與數據來支 持其論點, 這也是本研究採用的原因之一。Kolb(1984)界定學習是由經驗的轉換進而創 發知識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習活動是一種連續性的歷程,而學習歷程分為以下四個階 段: (1)具體經驗(concrete experience) , (2)省思觀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 , (3)抽象概念(abstractconceptualization),(4)主動實驗(active experimentation)。

學習者在這四個階段不斷地循環進行學習活動,因此形成個體內在的新知識與新經驗,

學習行為便成為動態的連續活動。Kolb 會將學習活動分為此四階段,是依據學習者的學 習方式來做為區分,由於風格特性與個別差異,學習者會在不同的學習歷程中產生不同 強弱的反應,這也是影響學習者之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

如果老師能將學生所學的東西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及其周遭環境相結合,那麼學生才 會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學習有意義。學生如果相信學習是生活上所必需的時候,

他就會努力去學習,老師想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就要盡可能的使學生明瞭課業的立即 價值。大部分的學生會將對老師的喜歡或厭惡投射到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上,進而影響到 他們對學習那門學科的興趣,因此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是絕對必要的。此外,與老 師關係良好的學生比較容易建立自信,對學習也會比較有信心。陳慧青學者指出:「幽默 式創意數學教學」能激發學生創造潛能與創造幽默的能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引發正向

的情緒,降低考試壓力,有助於數學的學習,並願意將幽默感運用至日常的生活中(陳慧 青,2004)。

課業不理想的學生在求學期間,多半會產生某些情緒或行為問題,許多課業變差的 學生常衍生抗逆行為,由於他們課業表現有違師長期許,所以飽受苛責,一再重複的負 面回饋將使孩子受挫不已,最後終於展開報復。學生之所以舉止失當,通常都離不開以 下四項原因:報復心理、希望獲得關注、企圖掌控、自我放棄。成績差的學生常感懊惱,

以致常常藉由行為達到上述目的(戈爾茲坦、馬瑟 1999)。在一種黑暗、骯髒、壓抑的 氣氛,可以阻礙普通人。學生在一種明亮爽快的氣氛中,更容易對他們的課業感到興趣,

而輕快的氣氛易於排除壓抑及學習的緊張。所以老師要力求有一個愉快的教室,學習無 須嚴肅,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將學得更好,舉凡歡笑、有趣、幽默、合作、愉悅都可以 使教室成為一愉快的地方。文藝復興學者,德斐爾特稱他的學校為「快樂之家」,就像我 們引起動機方法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力求使我們的教室成為快樂教室。

列斯克所說,我們很少看到商人用侮辱顧客的方法以出售其商品。教學亦是如此,

我們所希望的就是學生們獲得所學,所以不能使學習者討厭。該讓學生有動機學、快樂 學、迫不及待學,老師可以專業教,家長熱心助學。然而沒有壓力就是快樂的學習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而沒有動力學習起來就容易有頭沒尾。有 了適當的壓力,就會有目標,有了目標加上快樂的心情,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成功有效。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老師林秀珍副教授指出:只有快樂讀書,讀書才能長久,創 造力才能激發。減少一點課業壓力,增加一點創造思考,為人父母、老師者若能體會其 中的道理,當能幫助孩子從中發現學習的意義,改進學習成效。黃冰梅學者指出家長全 力為孩子創造各種條件,希望把他們培養成材,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沒考慮到孩子的 感受和興趣,更沒有想過這麼做孩子是否快樂?快樂是一種心情,需要人親身體驗才能 獲得。童年的快樂來自於天性的舒展,來自於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感覺、被接納和被肯定 的開懷。家長如能給孩子一個輕鬆的家庭氛圍,你會發現,孩子是那樣的快樂、那樣的

健康,而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又會是那麼的豐富 (黃冰梅,2006)。以下是學習成效之 相關列表。

表 2-3 研究學習成效之相關層面列表

作者(年代) 研究對象 研究學習成效相關之層面

翁甄薇 (2001) 大學生 工業設計 ,多元化入學 ,學習 成效 ,人格性向

王秋光 (2004) 國中生 原住民國中生、體育選手、學習 成效

陳銘偉 (2004) 高職生 「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 , 合作學習

盧秋如 (2004) 大學生 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習動機、學 習成效

徐慧佳 (2005) 小學生 課程內容、人際關係、環境設備、

學習成果

謝美雲 (2006) 小學生 教師教學、學習成效、同儕關係、

教學行政

杜春梅 (2006) 小學生 虛擬學習社群、學習管理系統 、 兒童網路讀書會

林曉雯 (2006) 小學生 Moodle線上教學、混合式教學、

學習態度

李財福 (2007) 小學生

師資教學、人際關係、學習成果

張育禎 (2008) 國中生 經驗學習歷程 、 科技問題解決 能力

黃憲政 (2008) 小學生 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生物的繁 殖概念

徐慶雲 (2008) 小學生 科學遊戲 、行動研究

一、本節結語

由本節學習成效相關文獻探討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經驗學習的三大傳統有 1.Dewey 的「經驗與教育」之教育論 2.Lewin 的「場地理論」

與「行動研究」3.Piaget 的「認知發展論」。 2.營造快樂的學習情境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