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滿意度的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學習滿意度的探討

壹、學習滿意度的意義

學習(learning)教育心理學上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個體因經驗 而使個體行為或行為潛勢產生改變且維持良久的歷程。學習不僅是 行為結果的改變,也包括了行為改變的歷程(process)。學習是公認 的現象,惟對現象背後真相的解釋,迄未獲得肯定的解釋(張春興,

1995)。Davis(1948)認為:「學習的目的與學生的態度有顯著的相 關,教學的效果會因學生原有的態度及教學所引起的態度之不同而 有差別」。學習的效果與學生的態度關係既然如此密切,實有必要予 以了解及探討。由於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會因個人對相關學 習情境的喜惡而受到影響,並連帶影響其學習滿意度。滿意度 (satisfaction)是一個抽象且模糊的名詞,其意義因目的、對象不同而 有所差異,定義如下:

一、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95)

(一)指個體動機(生理或心理的)促動下的行為,再達到所 追求目標時產生的一種內在狀態。

(二)指個體欲望實現時的一種心理感受。

二、牛津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滿意」指 希望或感覺,其解釋為:

(一)願望滿足。

(二)滿足或高興的心理狀態。

(三)喜悅的經驗、事實或情境。

(四)免除懷疑、不確定或不安。

三、辭海(三民書局,1987):滿意乃指合意、快意。

四、國語日報辭典(何容,1986):為願望達到沒有遺憾。

綜上所述,滿意度就是一種心理的感覺,為達到需求而覺得愉 快的態度。國內外研究者對「學習滿意度」的定義如下:

Martin(1988)認為是「滿意是指個人在獲得經驗之期望,以及 他所感受到該經驗的實際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當所感受到的等於或 超出所期望的,便覺得滿意;反之則不滿意。」

Tough(1982)認為是「滿意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

高興的感覺或積極的態度是「滿意」,不高興的感覺或消極的態度是

「不滿意」。「學習滿意度」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此感 覺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學生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願 望及需求獲得滿足。因此,學習滿意度可以用來解釋學生參與學習 活動的動機和參與學習的結果(引自馬芳婷,1988)。

Vroom(1964)認為是「個人獲得他所需求的,則其將感到滿足;

需求強度高時,則獲致時就愈滿意,不能獲致時就愈不滿意。」

Price(1972)認為是「滿意乃是一個社會組織成員對其組織團 體所產生之一種積極情意導向的程度。」

劉安倫(2000)認為是「學生選擇課程後,對學習活動的感覺 或態度,此感覺或態度的形成是因為學生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 習過程中,其願望和需求的達成獲得滿足的程度。」

陳容芯(2000)認為是「成人對於學習活動的感受程度。」

許文敏(2001)認為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內容、方式、過程及 成果的感受或態度,該感受或態度能符合其「期望水準」,視為滿意;

不符合其「期望水準」,視為不滿意。」

黃玉湘(2002)認為是「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之後達成原先需 求和期望,產生飽足的愉悅感和態度。」

謝惠卿(2002)認為「學習滿意度是一種感覺或態度,而這種

感覺或態度來自學習者對整個學習活動的喜愛程度。」

李慶泰(2002)之定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覺知之學習 活動能滿足個人學習上的需求,並對學習活動的喜歡而產生完滿的 感受和正向態度。」

「滿意」一詞據大辭典的解釋為:意願滿足。滿足則謂:在進 行一項活動之後所帶來的一種愉快的感覺,並且符合自己的心意,

這是一種相當主觀的感受態度。

綜合上述,學習滿意度意指:學習者在經歷學習活動過程時與 結束之後,達成原先的需求與期望的一種感覺或態度。故本研究將

「學習滿意度」定義為:教師參與高中職尖端科技(奈米科技)種 子教師研習計畫對於課程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其形成是因為參 與該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達成其願望或需求。茲將其歸納統整 如表2-4-1。

表2-4-1 國內外學者對滿意度之觀點摘要表 作者

(年代) 對滿意度之觀點

Martin (1988)

滿意是指個人在獲得經驗之期望,以及他所感受到該經驗的實 際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當所感受到的等於或超出所期望的,便覺 得滿意;反之則不滿意。

Tough (1982)

滿意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高興的感覺或積極的態 度是「滿意」,不高興的感覺或消極的態度是「不滿意」。「學習 滿意度」是一種對學習活動的感覺或態度,此感覺或態度的形成 是因為學生喜歡該學習活動,或在學習過程中其願望及需求獲得 滿足。因此,學習滿意度可以用來解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 和參與學習的結果(引自馬芳婷,198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表2-4-1(續)

育措施的實施成效,以做為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改進教學之參考,

茲彙整歷年來針對學生對相關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如下所示。茲將其 歸納統整如表2-3。

Wasinger(1974)研究指出,合宜的學習地點將有助於學生感到 滿意。

Mangano & Corrado(1979)研究指出,中途退學學生最大的不 滿是教師教學方法沒有吸引力。

Novak & Weiant(1960)研究指出,視聽器材可以加強學生學習 興趣,以提升學習之滿意度。

Douglah(1970)研究指出,學習之內容如符合學生之興趣與需 要,可提高學習之滿意度;教師越親近學生,有更多非正式的師生 互動,學生對教師將更滿意。

Howard(1982)研究指出,學生學習之滿意度與學生學習興趣 有關。如果學習興趣越高則學生越趨向滿意。

李永吟(1993)研究認為教師的專業智能有助於學生學習滿意 度的增加。並且也說明影響學習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社經地位、

父母教養態度和家庭學習環境。

吳婉如(1992)研究大學生學習滿意度時,共含五項問題,包 括:學習成績、課程安排、學校的圖書設備、教師教學及學習收穫 之滿意度。

林義男(1981)研究企研專業教育之服務滿意度衡量時將研究 生的滿意度分為六個層面:教學設施、師生關係、教學型態、課程 設計、管理能力及學術發展。

林博文(1998)研究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 意度時,將學習滿意度分為五個構面:課程安排、教材內容、教師 教學、學習環境及人際關係。

馬芳婷(1988)研究交通部電信訓練所學員覺察之學習滿意度

Wasinger (1974)

合宜的學習地點將有助於學生感到滿意。

Mangano & Corrado (1979)

中途退學學生最大的不滿是教師教學方法沒有吸引 力。

Novak & Weiant (1960)

視聽器材可以加強學生學習興趣,以提升學習之滿意 度。

Douglah (1970)

學習之內容如符合學生之興趣與需要,可提高學習之 滿意度;教師越親近學生,有更多非正式的師生互 動,學生對教師將更滿意。

Howard (1982)

表2-4-2(續)

作者

(年代) 研究主題

林博文 (1998)

研究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 時,將學習滿意度分為五個構面:課程安排、教材內 容、教師教學、學習環境及人際關係。

馬芳婷 (1988)

研究交通部電信訓練所學員覺察之學習滿意度調查 時,將學員的滿意度分為四個構面,包括:課程教材、

教師教學、學習環境及人際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參、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因素

綜合以上學者對相關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滿 意度的因素是綜合性的,除了學生個人的因素之外,教師及學校的 因素,都可能產生影作用,茲簡要綜合如下:

一、學生個人方面

學生之背景(如性別、年齡、家庭環境等)、心理特質、

學習動機之取向與強度等皆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

二、學習環境方面

包括學校環境、教室設備、場地空間是否安寧、乾淨、

舒適等也影響學生學習之滿意度。

三、教師教學方面

教師態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專業知能、對學生態 度、相處情形等,亦影響學生學習滿意度的高低。

肆、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層面與內容

在對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層面與內容文獻中可發現,對不同的學 生和教學方式,就有不同層面的探討,茲將相關內容做一說明。

盧居福(1998)之「大學體育教學滿意度量表」分為需求結果、

場地設備、教師教學三個分量表。

劉安倫(2000)研究國中學生對「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課程 學習滿意度時分為「課程安排與設計滿意度」、「教師教學滿意度」、

「學習環境滿意度」、「人際關係滿意度」及「生涯規劃滿意度」等 五個層面。

陳容芯(2000)研究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時 分為「教師教學」、「課程內容」、「學習成果」、「人際關係」、「學習 環境」及「學校行政」等六個層面。

許文敏(2001)研究實用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時分為「課程 教材」、「教師教學」、「學習環境」、「實習設施」、「教學設備」、「生 活輔導」、「生活教育成果」、「學習成果」及「人際關係」等九個層 面。

黃玉湘(2002)研究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 時分為「學習環境」、「行政支援」、「教師教學」、「課程內容」、「學 習成果」及「人際關係」等六個層面。

李慶泰(2002)研究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的 各因素構面分為「教師教學」、「學習成效」、「場地設備」與「同儕 關係」等四個分量表。

王瑞賢(2002)研究受過中正大學推廣教育訓練的學員之學習 滿意度分為「學習環境」、「教師教學」、「課程內容」、及「人際關係」

四項滿意度因素。

若從教育訓練的學習滿意度來看,「課程教材」是影響滿意度的

構面之一(吳宛如,1992);而教師本身素養、訓練場地設施、訓練 經費多寡、訓練設計的學習原理、教材編排及訓練內容,皆直接影 響受訓者的學習成效,再影響整個訓練成果及學習滿意度的高低。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研究者會因研究目的或研究對象不同而著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研究者會因研究目的或研究對象不同而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