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課程專業知能、進修與研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課程專業知能、進修與研習

持續追求教育品質的提升,是世界各國增加競爭力的不二法 門。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第一線,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學校教育的成效,

端賴教師的素質。美國教育改革「別讓孩子落後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主要目標在於增進學生學習成效和終結學生學習成就鴻 溝,因為意識到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特別將「確保教 師素質」列為第一優先;美國公共教育網路和教育週報於2001年舉 行全國性的民意調查發現:「改進美國學校教育品質的第一途徑就 是提升教師素質」(吳清山,2004),而提升教師素質則需要提升 教師專業知能;英國在1998年所發表的「教師綠皮書」中提出所謂 的「新專業主義」強調要擴充教師的視野與廣大的社會情境,使教 學活動不致於孤立無援,同時教師的專業知能也需要不斷的提升,

才能確保優良的教育品質(楊深坑,2000)。我國教育改革總諮議 報告書在提升教育品質中,也將提升教師專業知能列為重要項目之 ㄧ;陳美玉(1999)指出專業知能乃是教師發展最基本條件,當教 師具備更豐富的專業知能,才有能力提供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然 而,一位優秀教師的專業知能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獲得,而是長時間 的學習與經驗琢磨,才能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能。本節首先探討教師 專業知能的意涵,以歸納教師課程專業知能;其次探討教師進修與 專業成長,並彙整教師進修活動的類型,最後為影響教師進修的相 關因素及探討教師進修的發展方向的相關研究。

壹、教師專業知能的意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66 年「教師地位之政府間特別會議」中

決議,教師必須被視為專業,自此,教師的專業地位獲得國際的共 識。什麼叫做專業呢?專業是指個人在從事某一項工作時,應該具 備該項工作所需的專門知識、專業能力,以及具備提供服務、奉獻、

熱忱的專業態度。(Benveniste,1987;Bayles,1989;李俊湖,1992 周崇儒,1997;蔡碧璉,1993)。

韋伯字典(Webster Dictionary,1987)認為「專業知能」是專家 的技能或知識,亦即具備該領域的實際知識(know-how)。牛津百科 辭典(Oxford Encyclopedic Dictionary,1996)對專業知能所下的定 義為「專家的技能、知識或判斷」。因此,教師既然被視為專業,

擔任教師職務就必須具備教育的專門知識、能力及態度,也就是必 須具備教師專業知能,那麼教師專業知能的內涵為何?

一 、教師專業知能之內涵

有關教師專業知能內涵,多數學者都將焦點放在「教 師必備知識」主題上,然而教師專業知能內涵除了知識之 外,還要包含技能、情意、態度。以下就學者專家對教師 專業知能的內涵加以討論。最早對「教師專業知能」下定 義的為Shulman(1987),他認為教師專業知能是指「教 師為了將教學內容與主題傳達給學生,必須懂得使用有效 的表徵方式,也必須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與迷思概念,並 能有策略的重整學生的概念」。根據Shulman分析,教師 必須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包括:

(一)學科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

(二)一般教學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三)課程知識(curriculum knowledge)

(四)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五)有關學生及其特質的知識

(六)教育環境脈絡的知識

(七)教育目的和價值及其史哲基礎的知識

二、 Reynolds(1989)認為教師必備知識的主要項目如下:

( 一 ) 有 關 任 教 學 科 的 知 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for teaching )

(二)有關教學理念的知識

(三)有關學生與學習的知識

(四)有關教室組織與經營的知識

(五)有關教學的社會脈絡、政治脈絡、文化背景等之知識

(六)有關課程的知識:教師必須瞭解許多層次的課程規劃 專業的教師不僅是課程執行者,更應是課程規劃者、

發展者、評鑑者。因此教師必須擁有與課程相關的一 些基本概念及理念。

(七)有關各學科特有的教學知識

(八)有關人際溝通、協調合作的知識

三、鍾任琴(1993)將教育專業知識與能力歸納為三方面:

(一)教育專業知識:如教育概論、教育史、教育哲學、教 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其目的在培育教師「會 教」的能力,並作為普通教育與實際教學之橋樑。

(二)任教科目的專門知識:係指教師在擔任教職工作時,

所任教科目的有關知識,為教師教學的主修學科,或 稱為教學專門領域,如國文、英文、社會等,其目的 在培育「能教」的教師。

(三)教學方法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包括教學計畫與組織、

班級經營、教學方法與技巧、教材組織與轉化及師生 溝通等能力。其目的在培育教師「能教」且「會教」

的能力,其主要在使教師能將教學內容與材料經組 織、轉化之後能順利傳授給學生。

四、陳伯璋等(1994)建議教師必備的教育專業知能包括:

(一)教育基礎與史哲相關課程。

(二)教育行政與政策相關課程。

(三)課程與教學相關課程。

(四)心理與輔導相關課程。

(五)教育研究方法相關課程。

五、饒見維(1996)認為教師必須具備:

(一)教師通用知能,所謂通用知能乃指在各種情境中一 般性的知識和能力,如人際溝通、問題解決、創造 思考、批判反省、情緒涵養及資訊素養。

(二)學科知能,所謂學科知能,乃指教師任教某一學科 時,對該學科的內容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並能整 體掌握學科精髓,以便深入淺出也幫助學生發展出 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三)教育專業知能:

1.教學目標與教育價值的知識 2.課程與教學知能

3.心理與輔導知能

4.班級經營知能與學校行政 5.教育環境脈絡的知識。

(四)教育專業精神,所謂教育專業精神,乃在於教師對教 育工作產生認同與承諾,進而在工作中展現主動負 責、認真敬業、精進研究的精神。

六、吳英長(1996)提出要成為新世紀優質的教師至少具備

下列知能:

(一)教師教學專業知識:如 Shulman所提出七項專業知能

(二)教師專業能力:具專業的教學能力、具設計課程及編 寫教材之能力、具運用資訊及教學科技之能力、具團 隊合作、輔導與溝通之能力、具創造、批判與研究之 能力、具自我反省修正與再學習之能力。

(三)教師專業責任與熱忱:具人文主義之素養、有奉獻犧 牲,高度使命感及道德意識,視教師為一生之志業、

具未來學觀念,能了解世界未來趨勢,掌握時代脈 動,不斷努力精進。

七、潘慶輝(2000)則提出教師專業必須具備的六項能力分別 為:

(一)建構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

(二)掌握教學型態的規模與實施。

(三)協調教學團隊的專長與主題。

(四)進行教學材料的選擇與組織。

(五)培養多元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六)運用多元評量的結果與解釋。

從上述學者專家的論述,可以發現教師專業知能內涵包羅許多 層面,且教師專業知能的內涵從知識層面,不斷擴大範圍至技能及 態度、精神等層面。

貳、教師進修與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進修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因素,加強教師的在職進修教 育有助於教師的成長。吳清基(2005)提出教師可以主導教育活動

的成敗,而進修可以賦予教師在知能、專業智能上的成長,並進而 提昇教育的精緻性及對人類生活的美化。有許多的教育工作者皆同 意教師進修的重要性,如歐用生(1994)就認為,教師可以在進修 或是進行行動研究的過程,對自己在教學的行為及態度上產生反 省,並且進行修正。高強華(1976)也提到,明日的教師,必須繼 續不斷的追求專業的成長,而專業成長的途徑很多,例如各種的專 業會議、研討會、研習等,都有助於提昇教師的專業。教師的進修 也是提昇教師專業成長的來源,饒見維(1998)就認為,教師的專 業成長是連續性的,強調教師的潛能,而進修的活動有助於教師增 加對理論的認識及教學制度的了解。為了因應教師進修的需要,我 國政府與民間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協助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效能 提昇(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由以上學者的看法,可 以看出學者大多同意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來 源,且經由連續不斷的參加各式的教師進修活動,也可以增加教師 的知能及專業的智能。

參、教師進修活動的類型

教師進修活動的類型有許多種,文獻中學者對進修活動的類型 有不同的分別。靳知勤(2000)研究中指出,目前台灣教師進修方 式包括學位或學分進修,以及專題研習等二大類,其中以參加短期 研習佔大多數。在蔡秀媛及呂錘卿(1995)對國小教師在職進修的 研究中提到較重要的進修方式有五種:1.大學或學院全部時間課 程。2.大學或學院暑期班或夜間班。3.校外推廣課程。4.空中教學。

5.研討會。靳知勤(2000)提出,教師的進修方式包括了學位或學 分進修以及專題研習兩大類,而對大多數的教師而言,目前仍以參

加短期性的研習為大宗。吳清基(1995)也提到教師在職進修可分 為 1.教師個人的自我教育或自我成長。2.教師參加學校舉辦的教學 研究或教師研習活動。3.教師參加校外長期或短期的在職進修活 動。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5)研究中將教師進修分為三大 類:

一、校外公辦:

包含國外研習(如教育部甄選國中英語教師赴美進修英語 教學)、國內進修學位學分(如在職進修碩士等)、國內短期研 習(如國小週三下午區域性研習)等。

二、校外民辦:

包含教師團體(如實務研討會等)、教育相關組織(如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藝能科教科書研習)。

三、校內:

分為團體(如國小小型成長團體)、個人(如反省教學、

行動研究等)。

行動研究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