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完美主義與憂鬱之關係:從領域特定性觀點探討

第六章 討論

第二節 完美主義與憂鬱之關係:從領域特定性觀點探討

一、 完美主義在不同領域指標與憂鬱的關係

檢視不同完美主義領域指標與憂鬱之相關,發現完美主義在學業領域落差指 標、各領域總和落差指標、因素萃取落差指標與憂鬱的相關性一致,說明三者與 憂鬱的關聯程度沒有差別。過去 Stoeber 與 Yang(2015)的研究結果發現外貌領 域完美主義對厭食症預測力大於整體領域,說明外貌完美主義為完美主義對厭食 症進行預測的核心領域,而本研究發現完美主義在學業領域指標、各領域總和指 標、因素萃取指標與憂鬱的相關性一致,此發現臨床意義為在探討完美主義與憂 鬱的關係,將完美主義視為領域特定性,亦或是將完美主義視為整體概念,兩者 所得知結果無差異,也進一步支持過去傳統測量完美主義的方法,將完美主義視 為領域普遍性並作為完美主義指標,探討其與憂鬱的關係。說明完美主義與厭食 症狀的關係,須以領域特定觀點做探討;完美主義與憂鬱症的關係則以領域普遍 性的觀點做探討。

同時本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在學業領域設立最高標準,說明在檢視完美主義 與憂鬱之關係,可透過瞭解大學生在學業領域的完美主義情形,瞭解大學生完美 主義對憂鬱之影響。與過去研究結果同樣顯示大學生在學業領與會設立高個人標 準,在學業領域展現完美主義傾向(Haase et al., 2015; Slaney & Ashby, 1996;

Stoeber & Stoeber, 2009),回顧過去關於完美主義領域特定的質性、量化研究

(Haase et al., 2015; Slaney & Ashby, 1996; Stoeber & Stoeber, 2009)皆可發現課業

與工作領域皆為大學生最關心之領域,顯示大學生於學業設立較高標準。

二、 不同憂鬱組別之完美主義與憂鬱之相關情形

檢視低、中、高憂鬱組別,其完美主義與憂鬱的相關情形,發現低、中憂鬱 組的完美主義在特定領域指標、各領域總和指標以及因素萃取指標與憂鬱無顯著 相關或顯著低相關;高憂鬱組完美主義落差在學業、口語表達、外貌、時間管理 領域指標與憂鬱具有顯著正相關,且在各領域總和指標、因素萃取指標與憂鬱的 相關係數亦達顯著正相關。

此結果說明在整體樣本上,完美主義與憂鬱具有顯著正相關,而將樣本依據 憂鬱程度做分類後,發現對於低、中憂鬱組來說,憂鬱情緒與完美主義沒有顯著 關係;對於高憂鬱組來說,憂鬱情緒與學業、口語表達、外貌、時間管理落差具 有關聯性,說明對於高憂鬱情緒者,完美主義落差與憂鬱更具有關聯性,見圖 8。

因此研究者推論當憂鬱程度超過特定臨界值時,完美主義與憂鬱的相關更具意 義,而在一般情境下,完美主義與憂鬱程度並無明顯關係。

這部分呼應到完美主義的發展歷史,最初完美主義特性源於精神科醫生對於 臨床個案的觀察(Burns, 1980; Hollender, 1965; Pacht, 1984),Blatt(1995)也提 到完美主義對於憂鬱症心理治療的干擾性,由此研究者推論,此現象可能說明高 憂鬱程度的個體,其認知思考方式、社會支持性與生理狀態等缺少較多保護因子

(郭志通,2001;Bandura, Pastorelli, Barbaranelli, &Caprara, 1999; Beck,1976;

Becker, 1964; Seligman,1975; Rehm & Sharp ,1996),在此條件脈絡下,個體的完 美主義傾向愈高,也造成其憂鬱情緒愈高。

楊宏飛與沈模衛(2008)研究發現負向完美主義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會因著 個體不同正向完美主義程度而改變,將正向完美主義視作負向完美主義與心理健 康的調節變項,而張鐵文與甘怡群(2006)發現人格特質中,合作性與組織條理 對於完美主義與憂鬱的關係具有調節作用,上述研究結果說明完美主義與憂鬱的 關係應受到調節變項所影響,同時完美主義亦可能為憂鬱的調節因子之一,亦即

完美主義與憂鬱非因果關係。上述研究結果可以解釋在不同憂鬱程度之下,完美 主義與憂鬱的相關程度不同的背景脈絡。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