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庭閱讀環境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討論家庭環境與家庭閱讀環境的定義後,重新定義家庭閱讀環境、討論 相關的家庭環境理論以及閱讀行為與家庭閱讀環境的研究,分述如下:

一、家庭閱讀環境的定義

在家庭閱讀環境的定義上,相關文獻未直接定義,而著重家庭環境的定義與 分析。例如,張高賓(1998)在家庭環境上,主要區分為物理環境及心理或人際 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包括居家空間、家庭布置與建築,第二項心理或人際環境的 因素則強調家庭成員間的行為或人際間的結構。這樣的區分,是將家庭環境區分 為硬體設施與軟體設施兩部分。

此外,周新富(1999)則將家庭環境區分為家庭背景與家庭文化資源兩個面 向,其中家庭背景包含家長的教育程度、家庭的社經地位、社會階級、家長的職 業地位、家庭每月收入等五項;在家庭文化資源方面,則包括家庭教育氣氛、家 長三與學習、家庭教育資源及家庭文化資本等四項。由此可知,這種區分方式,

著重家長的相關背景資料,並加入了文化資本概念。

而盧秀芳(2004)將家庭環境分為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氣氛、父母教養等三 個面向。唐建雄(2004)則將家庭環境分為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文化氣氛、父母 教養態度、家庭一般氣氛。顯而易見,這兩個定義,較為簡化,強調了社經地位、

氣氛與教養方式,卻忽略了閱讀資源的面向。

關於家庭閱讀環境之定義,Delaney & Finger (1991)認為家庭閱讀環境,

是一種在親子間具有教育意義的資訊交換活動;國內王秀梅(2010)在研究中所 指之家庭環境,最主要是探討家庭環境中與閱讀有關部分,稱之為家庭閱讀環

境。第一位研究者的說法,著重「交換活動」,第二位的說法簡略。

以上研究者的說法,皆有其優缺點,亦缺乏理論基礎。本研究從閱讀環境定 義的基礎上,定義家庭閱讀環境。家庭閱讀環境,是以「家庭」為範圍的「閱讀 環境」,定義上,主要指學童從事閱讀活動時,所處的家庭環境。本研究細分為 有形與無形的環境;有形的環境是物質環境,包括閱讀資源、獎勵制度等,而無 形的環境,即是心理或人際環境因素,包括他人閱讀習慣、人際間的互動方式等。

二、家庭環境相關理論

關於家庭環境的理論,本研究將從文化資本理論、社會資本理論、社會階層 化理論與教育資源理論等相關理論加以探討。

(一)文化資本理論

Bourdieu 對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定義為形式文化的參與,像參 觀博物館、美術展覽、歷史建築等,這些活動都屬於菁英階級文化。而 De Graaf

(1986)將文化資產概念擴大,其範圍除包括形式文化外,並包括家庭的讀書習 慣,例如父母每週的閱讀時間、每月上圖書的次數。而文化資本如何影響家庭環 境,Kingston(2001)提到,文化資本是指個人的教育、學歷、資格、品格及文 化財,在某些條件下可以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資本,就像錢一樣能夠保存、投資和 用來獲得其他資源(例如經濟資源),所以才有價值(周新富,2006)。因此良好 的文化資本,對於家庭環境中的物質環境,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社會資本理論

Bourdieun 所謂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是指實際或潛在資源的集合 體,包括個人的社會網路及個人與機構的關係,能以集體擁有的形式提供團體成 員支持,也就是社會關係或網路關係可以轉換成社會上有價值的資源和機會,例 如感情的支持、合法的機構角色、特別的資訊、社會流動的機會(周新富,2006,)。 而家庭裡的社會資源是兒童與父母的關係,假如家庭關係不佳,父母的人力資本 對子女的教育成長是沒有幫助的,家庭缺乏強的關係會導致子女投入同儕懷抱,

子女就無法從父母的人力資本得到利益(周新富,2006)。由此可見,家庭關係 不佳,將會影響家庭環境中的心理或人際環境。

(三)社會階層化理論

根據現代社會學辭典(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1969)解釋社

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時,將其界定為「一個社會體系中各種不 同角色與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權(privilege)、聲望(prestige)、影響力

(influence)、及權力(power)等所形成的較持久性的等級狀態」(陳奎憙,

2007)。陳奎憙(2007)歸納出一個「社會階層化影響教育成就理論模式」,如圖 2-4。由此可知,社會階層化直接影響了物質條件、教養方式、學習環境,這些 也是構成家庭環境的物理環境及心理或人際環境的因素。

(四)教育資源理論

教育資源(educational resources)由 Teachman(1987)所提出,所謂的 教育資源是指父母用此資源以提升家庭的讀書環境、提高學習動機,以促進子女 學術技能的人文及物質資源。在教育概念中,Teachman 所提的假設:當父母的 社經地位越高,就越有能力、動機提供子女的教育資源,並以此提高子女的教育 成就。在研究中驗證了這項假設,其研究發現:如果家庭的教育資源越豐富,子 女的受教育程度也越高。由此可知,家庭的所提供的教育資源越豐富,對於子女 的教育成就越有影響力。

透過以上四種理論的探討,可以歸納如下:良好的文化資本,兒童與父母的 關係,家庭的物質條件、教養方式、學習環境,以及教育資源,都影響了家庭環 境中的物質環境以及心理或人際環境,也影響了子女的教育成就。

三、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行為的相關研究

針對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將家庭閱讀環境分為家人閱讀習 慣、親子閱讀互動、家庭閱讀資源及閱讀獎勵措施等四個層面,以及整體家庭閱

社會階層化

(家庭社會社 經地位)

物質條件、教育態度 教養方式、價值觀念 語言型態、智力因素 成就動機、抱負水準 學習環境

教育成就 1.教育機會 2.學業成就

圖 2-4 社會階層化影響教育成就的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教育社會學(頁 90)陳奎憙,2007。台北:三民書局

讀環境,探討與閱讀行為之關係。

(一)家人閱讀習慣

在閱讀習慣方面,黃家瑩(2006)指出:家人閱讀習慣越高,則子女閱讀喜 好程度也越高;劉怡慧(2011)的研究除了與上列的相同結果外,他提出了家人 閱讀習慣,對於閱讀行為中的主動閱讀行為與閱讀分享行為有顯著性相關,也就 是說如果家人具有閱讀的習慣,則子女越能夠出現主動閱讀與閱讀分享的行為。

另外在閱讀動機上,方子華(2004)的研究則發現:閱讀動機與親子閱讀習慣,有 著正相關的關係;而王秀梅(2010)與戴秋華(2013)的研究均指出:父母的閱讀習 慣與閱讀理解能力有顯著性相關。這顯示了父母如具有的閱讀習慣,子女的閱讀 動機與閱讀理解能力會更好。

另外PIRLS2011的報告中,針對家長在閱讀喜愛程度與閱讀分數加以研究,

結果指出,喜愛閱讀的父母,其子女的閱讀成績,會明顯高於那些不喜歡閱讀父 母的字女(Ina V.S. Mullis, Michael, O. M., Pierre, F., and Kathleen, T.

D.,2011)。也就是說,家長越喜歡閱讀,子女的閱讀成績越好。報告中並指出,

在讀寫素養上,家庭提供了一種楷模學習而且是直接的指引作用。Rasinski

(1994)也指出:如果父母具有閱讀習慣,則孩童對於閱讀活動較容易產生興趣,

此外,如果父母多鼓勵孩子閱讀、加以指導、提供合適的家庭閱讀環境,在閱讀 態度與習慣的養成上,都會有所增進。Hindman, Connor, Jewkes & Morrison

(2008)也提出:父母的閱讀習慣會影響孩童的讀寫結果與閱讀理解能力,因此,

如果父母有閱讀習慣,能與孩子進行與書本相關的討論活動,有助於孩童相關能 力的發展。

(二)親子閱讀互動

Straiger 在閱讀與親子的閱讀互動加以連結,他認為親子間的閱讀互動可 以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對閱讀產生正向的態度(Osiobe & Okoh, 1988)。而 Wigfield & Guthrie(2007)研究指出:父母與孩童的互動機會較多時,在閱讀 行為的閱讀頻率會更高。

PIRLS2006 的報告中,若將家庭閱讀活動高、中合成一組與低家庭閱讀活 動組比較,則中高家庭閱讀活動組明顯優於低家庭閱讀活動組,換言之,家庭閱 讀活動頻率越高,子女的閱讀成績也越好(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雅婷,

2008)。另外黃家瑩(2006)指出親子閱讀互動越高,則閱讀喜好程度也越高;劉 怡慧(2011)的研究除了與上列的相同結果外,他提出了親子閱讀互動,在閱讀行 為中的主動閱讀行為、閱讀分享行為有顯著性相關,也就是說親子閱讀互動越 多,則子女越能夠出現主動閱讀與閱讀分享的行為。另外在閱讀動機上,許麗鈞 (2010)指出在親子互動、共讀分享層面,兩者與閱讀動機的相關性最高;王秀梅 (2010)與戴秋華(2013)的研究,皆針對親子閱讀習慣與閱讀理解能力的加以研 究,指出這兩者有顯著性相關。這顯示了親子閱讀互動越良好,子女的閱讀理解 能力與閱讀動機表現會更好。

(三)家庭閱讀資源

家庭閱讀資源是指家中提供學童閱讀的物質資源,及給予許多文化參與機會

(黃家瑩,2006)。黃家瑩(2006)指出,家庭閱讀環境的家庭閱讀資源越多,則 閱讀喜好程度也越高;另外,鍾馥如(2009)指出,在自由閱讀行為上,與家庭環 境中的家庭閱讀資源達顯著性相關;劉怡慧(2011)進一步指出:在家庭閱讀環境 的閱讀環境與資源上,與閱讀行為中的主動閱讀行為、閱讀喜好、閱讀分享行為 有顯著性相關。這與 Kim(2003)的觀點是相同的,他認為家中接觸書的機會越多,

閱讀也越多;當書容易取得、環境中充滿讀物,閱讀就容易發生。而在閱讀動機 方面,Grambrell(1996)研究指出,兒童常接近書本,其閱讀動機會越高;許麗 鈞(2010)則發現在閱讀動機與家庭閱讀資源,有著正相關的關係。

閱讀也越多;當書容易取得、環境中充滿讀物,閱讀就容易發生。而在閱讀動機 方面,Grambrell(1996)研究指出,兒童常接近書本,其閱讀動機會越高;許麗 鈞(2010)則發現在閱讀動機與家庭閱讀資源,有著正相關的關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