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對實務應用與後續研究之建議

研究者作為環境教育者和社區大學教師,關懷的是透過社區大學的場域,讓學員 與社員們有實踐環境教育的機會。目前全臺灣各社區大學,大多開設有環境生態相關 的課程、學程,藉以讓社區大學的學員、社員接觸並實踐守護自然環境的理念。後續 如何在不同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的騎乘活動中,透過自行車休閒涉入的凝聚與提升,

建立更有效率的環境議題價值傳遞與討論機會,是臺北市乃至全國社區大學的戶外學 習社團課程,能夠共同努力的目標。

自行車騎乘做為國人重要的日常休閒活動之一,由於參與者從事此類活動的特性 多為持續性地移動,對於騎乘路線中特定地點的環境衝擊相對較小。然而綜觀現今國 人的主流休閒遊憩型態,仍以多於一日的隔夜型旅遊型態為主,且走訪地點多位於都 市外的自然風景區域(交通部觀光局,2016)。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影響,除了日常生 活型態、消費方式等因素外,休閒遊憩時造訪自然景點有時也會產生不少環境問題。

例如:為了迎合大眾旅遊的需求,大量興建飯店、停車場等設施,不但破壞了野生動 植物的棲息地,遊憩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棄物都對當地環境產生壓力(吳雅 雯、林素華,2004)。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各個社區大學的自行車騎乘社團,在自然連結的程度上有所差 異。社區大學的戶外學習課程與活動,在滿足學員們的休閒和學習需求外,亦是為學 員們產生與周遭環境連結的重要基石,如何透過課程活動的設計,開啟產生連結的可 能性,是研究者本身乃至全國社區大學的課程帶領者們所關懷的要項。針對以上提出 的實務關懷,研究者提供下述的三個方向予關切社區大學學習發展的夥伴們參考。

(一) 如何引領與協助成年學習者與自然產生連結

自行車騎乘活動雖多處於介於自然與人為的環境之間,透過活動的規劃設計,

可將自然經驗的範疇由間接性的擴展至直接性的體驗。自行車所獨有的慢行特色,

提供了騎乘活動參與者於移動的過程中,能夠以適合進行自然觀察的速度前進,隨 走隨停的機動性,也提供了活動帶領者得以貼近自然環境創造深刻的觀察體驗經驗。

(二) 透過課程設計、地方特色等面向的分享促成多元的學習產生

社區大學戶外課程的執行,亦可以綠色旅遊的概念規劃之,參與地方的社區議 題、支持小型的社區產業、認識地方的文史自然環境變遷,來幫助地方的永續發展。

自行車做為綠色載具,更能夠慢速地深入臺灣各鄉鎮,帶領學員們得到脫離日常生 活環境的學習經驗。

(三) 在課程執行過程中討論地方環境相關的議題並反思可循的解決方案。

若指導教師著眼於環境議題與價值觀的傳遞上,將能創造許多對話討論的機會。

然而由於不同社大的自行車社團,具有其運作上的獨特性,以及各社團指導教師所 重視的議題不盡相同,因此也間接影響社員對於自然環境的觀點及看法。由目前各 社團的運作的現狀來看,若能鼓勵社團指導教師於騎乘活動的過程中,融入較多與 自然環境接觸、體驗的機會,甚至針對特定的環境議題有所討論,將有助於更有效 地實踐環境教育的目標。

以上的思考方向,作為在研究者數年來擔任社區大學課程教師的過程中所發現的 區域性過度開發議題,在執行本研究後提供的實務方向。

二、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有鑑於此,學者Budowski 於 1976 年發表了一篇名為「遊憩與保育:衝突、共存 或共生」的文章,深刻探討休閒遊憩與保育之間的關係,也開啟了世人與相關研究者 對於此議題的關注及討論(Wyman, 1985;Jackson, 1986;Theodori et al., 1998;Thapa, 2010)。許多的實證研究更發現,個體從事的遊憩活動會對影響其環境行為,產生關心 環境保育、親近自然的戶外遊憩行為,且更支持低衝擊性的遊憩行為(Nord et al., 1998;

Palmberg & Kuru, 2000; Dyck et al., 2003; Thapa & Graefe, 2003)。而學者 Berns 與 Simpson 也於 2009 年時發表的文獻中提及,現今探討休閒活動與環境關懷間關係之 相關研究,缺乏的是審視特定的休閒活動中,影響個體和自然間關係之要素。

研究者認為自行車做為國人現今重要的休閒活動之一,承接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觀 點,確有其研究之價值及重要性。研究對象之選定,可針對不同的地區、年齡、社團

等族群進行探索,充實自然連結的相關實徵研究,並達到促進生態旅遊、心理健康、

尋找環境問題根源等目標,進而達成人與自然關係和諧之美好願景。

然而本研究之結果,也產生了需要後續研究持續探究的面向,以下提出供後續研 究者可參考的要項。

(一) 測量自然連結的研究工具原始版本為外文,在先前的國內研究者翻譯後,雖已 有多篇研究使用,但其中文化的精準度,仍須經過更細緻的校正過程,方能支持產出 更加精準的研究結果。

(二)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回應了Nisbet 所提出 NR-6 量表中,僅採用了自然關聯性量 表的自然連結我與自然連結經驗兩構面題項的測量維度,建議後續的研究者可參考 NR-6 量表,建立可於國內測試的研究工具。

(三) 本研究基於研究限制,研究對象的樣本數量較小,產生了研究結果上可能的誤 差。建議後續的研究者可針對國內更多地區的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測量不同地區的 自行車騎乘社團之自然連結是否具有差異性,並持續探討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間的關 聯性是否存在。

(四) 研究者建議後續的相關研究,可採兩階段式的混合研究進行,以確保研究工具 的品質。此一設計是從質性的方法開始,最適合用來探索現象,此外,此設計也適合 研究者想類推結果至不同的群體、考驗浮現的理論或分類的面向,或者深入探索現象,

並測驗其普及程度。

以上的思考方向,作為在研究者於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研究問題,在執行本研究 後提供的後續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江雯晴、畢璐鑾、郭正德(2011)。臺北市樂齡游泳者休閒涉入、休閒效益與休閒阻礙之 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第十卷第二期,116-132。

朱美慧、黃英哲(2013)。自行車休憩者的休閒涉入與活動幸福感關係之研究。2013 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林東良(2017)。以持續型自然體驗方案探討自然經驗對家庭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書豪(2010)。影響自行車騎士對自行車購買意願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林振春(1999)。臺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惠忠(2003)。臺灣單車風情畫。臺北市:上旗文化。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危芷芬(1995)。環境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7)。規劃設置自行車道之初步構想。臺北:行政院環保署。

宋上仁(2018)。探討林務局解說志工自然連結與環境行動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麗麗(2009)。人類與自然世界:1500-1800 年間英國觀念的變化。江蘇省:譯林出 版社。

周儒(2000)。設置臺北市新店溪畔河濱公園都市環境學習中心之規劃研究,市府建設 專題研究報告,第

298 輯,Ⅵ-2 。臺北市: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儒(2003)。遠足囉!我們需要有意義的戶外教學機制。大自然季刊,第七十九期,

96-101 頁。

周儒、呂建政合譯(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 Hammerman, E. L.著)(1999)。

戶外教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盟桂(2001)。臺灣單車路線全集。高雄市:串門出版社。

沈易利(1998)。臺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臺中市:霧峰出版社。

沈坤德(2011)。自行車遊客之休閒涉入、綠色認知與環境態度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吳美真(譯)(1998)。沙郡年紀(原作者:A. Leopold)。臺北市:天下文化。

吳坤修(2009)。目的地意象、地方依附與遊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國家風景 區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雅雯、林素華(2004)。臺灣生態旅遊對環境所造成之衝擊及改善之道。2004 臺灣環 境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朝陽科技大學。

姚代平(2005)。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與休閒效益之探討-以 臺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 灣大學,臺北市。

徐子惠(2013)。登山者自然關聯性之探究-以臺灣大專校院登山社團為例(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新勝(2007)。衝浪活動參與者之休閒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徐敏雄(2009)。培養現代公民的社區大學課程連結原則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 十七卷第二期,71-101。

涂淑芳(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任閔、林一貞(2011)。自行車活動參與者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 大學運動科學學刊,第七卷,223-234。

黃金柱(2006)。休閒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怡宏(2012)。騎乘者對西臨港線自行車道滿意度、休閒涉入及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陳俊甫(2001)。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渭璇(2012)。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渭璇(2012)。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