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自然經驗與自然連結

一、 自然經驗的定義

人們對事物的經驗又可分為直接經驗 (Direct experience)與 間接經驗 (Indirect experience),Millar, M.G.與 Millar, K.U(1996)表示有許多相關研究提及直接經驗與間 接經驗對人們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差異,例如:直接經驗形成的態度比間接經驗形成的 態度更能夠有效地預測人們的行為,而使這兩種經驗產生如此顯著差異的原因為經驗 對人們所產生的感受與印象有所不同,當人們直接接觸某事物產生的經驗,會比間接 得到對某事務的經驗更加具有強烈的感受與印象,使得人們對於直接接觸的某事物具 有較強的記憶力,日後當某事物被重新提起,或是重新出現時,對事物的強烈記憶將 會更有力地影響個人產生行為(Millar, M. G., & Millar, K. U., 1996)。

Millar, M·G·與 Millar, K. U.在其探討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對態度與行為關係之影 響 的 研 究 中 , 也 提 出 了 直 接 經 驗 會 產 生 情 感 所 引 起 的 態 度(Affectively charged attitudes) ,此態度會產生由情感所驅動的行為;間接經驗會產生認知所引起的態度 (Ognitively charged attitudes) ,此態度會產生由認知驅動的行為。由此可知,情感產 生態度與認知產生的態度會產生不同類型的行為,因此,Millar, M·G·與 Millar, K.U.

認為當研究人員試圖用態度來預測行為時,重要的是要考慮態度的類型與行為類型之 間的相互作用(Millar, M. G., & Millar, K. U., 1996)。

Stephen R. Kellert(2002)將自然經驗定義為三大類:直接經驗(Direct experience)、

間接經驗(Indirect experience)以及替代經驗(Symbolic or vicarious experience)。直接性 的自然經驗指的是人類進入完全天然的自然地區,所獲得與自然環境直接接觸的第一 手經驗。間接性的自然經驗相較於前者,是在經人為介入過的自然環境中,以經過安 排的方式去接觸自然環境,通常是發生在經過仔細思考的產物並有人為的大量控制與 運用,動物園、水族館、熱帶公園、植物園、自然歷史或科學博物館和自然中心所接 觸到的生物及其棲地等。最後一類的自然經驗為替代性的,這類的經驗是透過自然環

境相關的影像或是聲音,例如:自然現象的紀錄片、搭配野生動物或是荒野環境的音 樂等,這些象徵性、比喻性的或非寫實的經驗,在現代創新的電子與通訊技術後出現;

現代的兒童因多居住於都市環境內,大量地接觸到的皆以此類自然經驗為主。

由以上國外的研究結論可知,包含情感與認知的態度會影響不同行為類型的產生,

而不同的經驗類型是使人們產生不同態度的因子。整體而言,人們產生的行為類型,

與其經驗、情感、認知之間的相互關係具有很大的關聯性。人與自然接觸也會產生許 多不同的的經驗,這些經驗轉化為內心的情感與認知,進而產生對自然的各種態度。

根據眾多前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其中必定有一些態度會促使人們願意瞭解自然,甚至 認同自然與自身是一體的,然而從經驗轉化為態度進而產生行為的過程究竟如何?這 是非常值得探討的部分。

二、 國內的自然經驗相關研究

國內的研究者則有陳俊甫(2001)在《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

中將自然體驗劃分為狹義的自然體驗與廣義的自然體驗。狹義的自然體驗指的是體驗 者使用一種開放的態度去直接觀察並感受自然環境的歷程。

張菁砡(2008)透過深度訪談,以立意取樣選取九位實際參與荒野保護協會親子 教育的次團體-炫蜂團的家長,徵詢他們在參與前後休閒經驗之差異,及參與後「自 然經驗」轉化的歷程與影響之內涵。研究結果發現自然經驗的轉化歷程是循著「親近 自然」、「感知自然」、「融入自然」等階段發展。自然經驗的影響主要是促進生命經驗 的擴展,包含四個向度:對自我的影響;對生活-惜物感恩的生活觀、順乎自然的生 活態度;對工作觀-尋找生命主軸、開啟多元價值觀的寬容;對休閒型態的影響-傾 向追求精神、心靈狀態的滿足及個人的探索與成長為主。自然經驗可促進「自然意識」

的浮現,親近自然是需要被引導的。

曾鈺琪(2014)運用紮根理論深入訪談的研究方式,探討臺灣從童年到高中擁有 豐富自然經驗的十位青少年的自然連結、美感體驗與環境敏感性發展,藉以研究自然

連結與美感等心理現象,並提出的環境敏感性發展方式。研究結果發現持續的自然經 驗中所體驗到的自然連結感,是發展環境敏感性的重要關鍵,特別是美感體驗。自然 連結感在個人與自然互動相處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動態變化的心理歷程,其過程中對 自然產生的各種情緒變化,連帶影響了對自然環境的情感。而美感體驗提供了個人具 備察覺環境品質變化的能力,同時讓個人因自然價值的新建構而使環境敏感性發展。

徐子惠(2014)以 371 位臺灣大專校院登山社團成員為研究對象,使用自然關聯 性量表為研究工具,並依據個人背景及登山經驗等變項,探討自然關聯性之影響因子,

以及自然關聯性對於親環境行為的預測力。研究結果發現,自然關聯性間接影響親環 境行為的產生,自然關聯性較強的登山者,表現出較佳的親環境行為。登山資歷的累 積影響「自然連結經驗」之形成,量表三構面中的「自然連結我」及「自然連結觀」

兩構面為親環境行為的主要預測因子,有意義的學習需藉由環境教育將感官體驗來轉 化之。

林東良(2016)以一持續型自然體驗方案為個案,邀請七個持續參與方案至少達 一年以上之家庭進行深度訪談,並於方案中參與觀察,以及蒐集課程相關文件作為分 析資料之來源,為瞭解家庭重視自然經驗的原因,以及自然經驗對家庭產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重視孩子自然經驗的家庭,家長在過往生命歷程中大多因為童年時期 自然經驗、高等教育階段、社會團體,以及男性家長的服兵役等因素影響之。

宋上仁(2017)採用問卷調查法來深入瞭解林務局解說志工自然的連結,以及其 環境行動的狀況。研究結果發現,解說志工們的自然連結狀況良好,其環境行動的頻 率隨行動的難易度與複雜度而有所變化。自然連結與環境行動具中度相關,而自然連 結各個構面與環境行動的各個類別之間具不同程度的相關性,其中以「自然連結我」

構面與環境行動各種類別的相關程度較高。個人背景變項中的居住縣市、學歷、年齡 等為對自然連結的有效預測因子,個人的職業與參與保育相關志願服務工作年資則為 對環境行動的有效預測因子。

透過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得知,人與外在事物接觸會產生經驗、情感與認知等層 面,而這些層面都會促使人們產生不同的行為狀況。臺灣目前與自然經驗相關的研究 透過質性與量化的研究方式,瞭解人與自然接觸後產生自然連結的狀況,多針對學童、

學生、家庭或解說志工等作為研究對象,而人與自然連結的相關研究在國外已經有許 多的研究成果,研究對象也趨於多元。Berns 與 Simpson(2009)建議針對不同的戶外休 閒活動與個人自然經驗及環境態度的養成間之關係,需要更多樣化不同類型的戶外活 動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來拓展休閒活動背後意涵之實證。

三、 自然經驗之於自然連結

David W. Orr(1992)曾提出,生態素養的思想與素質,是來自於一個人在地球上移 動、碰觸、觀察大自然的方式。人類對自然的情感和態度,將對於個體日常生活的環 境週遭、甚至對他能夠發揮決定權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而我們現今大多人的生活型 態,皆是在都市環境中遠離大自然、遠離土地的(陳渭璇,2012)。

上述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喜好與追尋,研究者回顧Steven Kaplan(1975)提出環境 偏好模式,其中指出神秘是一個能在環境中增加人類興趣及纏繞其中的元素。而 Ulrich(1977)則有不同的見解,認為當個體所在情境的危險性極低時,神秘這個元素就 會與偏好產生正向的相關。爾後一份由Herzog 與 Smith(1988)所做的神秘與危險間關 係的研究顯示,危險的確是會侵蝕人類對於環境的偏好,而神祕則對偏好有加強的作 用,但這兩個變相似乎是獨立運作的。可以類推的是,當人類長期居住於都市環境中,

對於荒野的自然環境之不瞭解,將產生一種不確知的危險感;但人們卻又同時對於自 然環境的神祕感渴望追尋之,並透過進入許多人造訪的休閒地區體現之。

Belyne(1974)為十分傑出的現代心理學家之一,他所提出的一個美學模型近來也 被應用到環境美學之中。其中提及人類對於環 境的兩種探索模式:多樣化探索 (Diversive exploration)是發生在某人處於刺激不足的情況之下,在環境中尋求能引發 刺激的因子,就如同當某個人會想「找點事情來做」。而特定探索(Specific exploration)

則發生於某個人受到特定的刺激,進而加以研究以求減少不確定性,或滿足對刺激因 素的好奇心之時。但目前對於環境中的新奇性、不調和性及驚奇性,與人類的環境偏 好間之關係還處於有待更進一步研究的階段。

Wohlwill(1976)表示,很難找出環境美感評斷和這些對照特質間的關係曲線,但一 般而言,人造元素與自然元素的混和會被視為不調和的,倘若自然元素越佔優勢,這 樣的景觀在美學上會被視為是令人愉悅的,亦代表有較高的環境偏好。例如:在山坡 上點綴著大量的房舍,跟只有單一房舍的山坡相比,前者的美感評斷就會較差。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能夠一窺,無論是親身進入大自然中的直接性自然經驗,或是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能夠一窺,無論是親身進入大自然中的直接性自然經驗,或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