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背景與重要性

臺灣歷經了捌零年代經濟起飛以後,國民所得提高,休閒時間也隨之增加,全民 的戶外休閒與促進健康觀念興起。現代人的日常生活被家庭、工作等瑣事所填滿,緊 張的生活步調、龐大的工作壓力,平時多疏於運動亦少接觸自然環境。在此一身心疲 憊的狀態之下,每到了周末假日從都市裡,都有蜂擁而出的人群在尋找體驗自然環境 的機會(周儒,2004)。

研究者正是於此一社會氛圍下成長,自小時全家就常在父親的帶隊之下進入自然 環境中從事休閒活動,舉凡:露營、溪釣、登山等不同類型的活動皆有所涉略之,此 一成長經驗養成了研究者將戶外休閒活動作為生活中的重要興趣之一。在眾多戶外休 閒活動的類型之中,許多人童年經歷過學習騎乘自行車的歷程,是為研究者童年經驗 的重要一環;從初學會自行車僅敢在自家巷口進出,一路到熟稔了自行車的駕馭感能 夠自由地在社區巷弄間穿梭,彷彿只要跨上了自行車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在騎乘自行車時經歷的感受是特別且深刻的,在進入了大學的求學階段,對於自 身的休閒活動有較多的自主安排空間以後,這點更加彰顯。透過在自行車上的時光、

研究者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中學時期為考取大學入場券所累積的壓力與鬱悶得以紓 解。騎乘自行車時的感受是愉快的,在暖春清晨的郊山下坡感受,初夏向晚的螢光環 繞身旁,深秋綺陽的林間愜意漫遊,寒冬陰日的河濱凜風刺骨;許多因環境而留下的 觸感,都成了自行車歲月裡的麟光片羽。我總以為,人因接觸、感受、進而理解所生 活的環境,方能感受到自己真實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從小就喜愛在自然環境中活動 的我,在經歷了中學階段六年的壓抑之後,終於又能夠在自行車上找回那份熟悉的感

動。最讓我感到可貴的是,從今以後的自己,能夠憑著自己的雙腳,藉由堅定踩踏的 頻率,進入一片片平日處於都會叢林時無法親近的夢土。

然而,在一段又一段的騎程之中,我卻目睹到了大地的瘡疤越長越深。有些是個 人無意之間的貪圖方便,其他的也許是對於集體利益的追求所產生的行動,又或者是 借用國家機器展現人類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成果。有時候我嘗試著去了解這些現象的緣 由,卻又常常在發掘其來有自後感到無能為力與沮喪。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與自然之 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了呢?是不是我們在不同的社會分工過程中,造成了不同群體對 於自然的態度與價值觀迥異?

為了尋求能夠解開縈繞心頭的疑惑,研究者選擇走上環境教育的學習之路。在 學習的歷程之中,我逐步對於這數千年來人類與自然間關係的推移轉變有所認識,

也反思出了我最關切的研究主題要如何與自身的興趣結合,進而作為對於答案終身 追尋的起點。我期盼在這樣移動中的風景,影響的是人與自然環境兩者間相依相存 的關係。

二、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在研究正式展開之前,為了釐清研究者所關切的研究面向與主軸,接下來將針對 臺灣國內自行車騎乘相關、以及自然經驗研究相關的發展狀況,做一初步性的瞭解,

並藉以說明進行此研究之重要性。

(一) 國內自行車騎乘的發展狀況

政府近年來重視並積極地推動休閒觀光,大幅地增加了國人從事休閒活動的機 會與選擇。行政院於 2005 年的觀光客倍增計畫中,提出了針對自行車運動相關的 政策,期望能夠串連各休閒區域的自行車道及地方的「綠廊」,並逐步地完成地方性 路網的建構,連接環島與區域性的路網形成完整的自行車系統,以提供國民更加完 整的休閒空間(陳梅君,2008)。爾後於 2007 年上映的電影《練習曲》,片中一句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更是帶動了臺灣國內的單車環島旅行熱

潮。同時間,國際間經濟、環保、健康等議題的討論,也連帶影響了國人們的休閒 旅遊型態,逐漸地朝向樂活、低碳、永續等取向邁進;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自 行車休閒,主要出於其學習容易、構造單純、耗能較低,又兼具運輸與健身的功能

(張勝雄,2010)。臺灣鐵路局因應此國民單車休閒熱潮,推出了兩鐵共乘的方案:

提供鐵馬(自行車)可隨乘客攜帶乘坐火車的旅遊方案,以達到低碳旅遊的目的。

(二) 自然經驗之形成

人生於自然,皈依於自然,在數千萬年的演化進程中與自然相互依存,無論是 在身理需求上或是心理依賴上皆渴望能夠接近自然環境。Edward O. Wilson 與 Stephen R. Kellert 於 1993 年提出「親生命假說」,他們認為人類對於自然界的生命 有與生俱有的情感,而這樣的情感不但使人類有接近其他生命的慾望,更可能是支 持人類能夠持續的在自然界中演化的關鍵(金恆鑣,2008)。這樣的理論印證在我們 現今的都市生活中隨處可見:擺放在居住環境周遭的植栽、牆上自然景觀的壯闊藝 術作品、經過人工造景的公路行道樹與小花小草、甚至是每到週末便人山人海的都 市森林公園,無不顯露出現代人身處於擁擠的都市環境中,渴望接觸自然、綠地,

釋放自己的身心靈(周儒,2004)。

(三) 國內自行車騎乘與自然經驗之研究狀況

研究者藉由國家圖書館的線上「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國內自然 經驗相關的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多為國中以下階段的學童、精神病患者等(李淑幸,

2004;鄭世彬,2005;徐邦寧,2006;張立莉,2006;徐美惠,2006;王碧君,2006;

吳岸芳,2007;李美珠,2007;徐瑞梅,2007;張碧凰,2008;林辰峰,2008;黃 淑敏,2010;陳鈺雯,2010;曾鈺琪,2014;林燕琴,2015;吳琬儀,2015 等),

僅有五篇研究探討關於成年人的自然經驗(張菁鈺,2008;陳渭璇,2011;徐子惠,

2013;林東良,2017;宋上仁,2018)。研究者發現探討透過經安排的學習方案來研 究學習者的間接性自然經驗,在國內的環境教育相關領域雖已有多篇研究(廖倚萱,

2003;劉冠妙,2003;李牧蒓,2010;黃怡華,2011;潘淑蘭,2012;胡至翰,2012;

盧居煒,2014;賴羿鳴,2014;周珊瑜,2016 等),然而成年人的直接性自然經驗 之相關研究卻仍闕之。臺灣在不同成年群體的自然經驗探究上仍是缺乏的,研究者 認為環境教育的參與者不應侷限於學齡孩童,成年人作為許多環境政策的決策者,

如何喚醒其心中對於環境的關切亦十分重要;而自然經驗作為環境教育歷程中的重 要一環,應該就不同自然經驗發生的情境與族群多方切入探討之。

為瞭解經歷不同自然經驗的族群,研究者透過國家圖書館資料庫檢索國內休閒 遊憩領域自行車的相關研究,發現多為探討自行車騎乘者的休閒偏好與效益、自行 車環境屬性與重視度、自行車旅遊偏好,或是自行車和其他遊憩活動間之衝突關係 等研究(林建窯,1999;黃淑君、薛毓屏、林育慧,1999;傅元幟、林彥州,2003;

廖明豐,2003;楊胤甲,2006;余瑋舲,2009;金榮彬,2015 等),若從環境心理 學的角度切入者,亦主要以自行車道的環境知覺為探討議題(顏妙珊,2006;賴允 荃,2008;黃清光,2009;蔡旻熹,2009;許昭明,2017 等),尚無以自行車騎乘 者的自然經驗為主題之相關研究。

而自行車騎乘者的自然經驗,作為成年人日常生活中休閒活動的一環,對於環 境態度亦有所影響之。在重要生命經驗相關的研究之中發現,戶外生活是影響一個 人對環境關切的最主要因素,同時也影響環境態度的重要因素(Chawla, 1998)。而 Chawla 也提出在進入成人社會以後,引響環境公民形成的重要影響因子有:「原則

/宗教」、「棲地破壞」、「汙染」、「環保/戶外團體」、「朋友」、「職業」與「書籍」

等(許世璋譯,2014)。提出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者 Tanner(1980)透過以「生命中哪 些重要的影響促成你選擇從事保育工作?」為題目,訪問全國大型環保團體的工作 者,結果發現最重要影響就是「經常地與自然接觸」。在2007 年臺灣自行車騎乘熱 潮恰滿十年後的今日,假日仍有許多的騎乘者經常性地從事自行車騎乘活動,選擇 此一類型的戶外休閒過程中形成與自然接觸的經驗;而這樣的自然經驗對於自行車 騎乘者應該具有某些意義,是本研究期望進一步瞭解與探究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