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成員的自然連結與休閒涉入之初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成員的自然連結與休閒涉入之初探"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成員的自然連結 與休閒涉入之初探 A First Glance at the Nature Connection and Leisure Involvement of Cyclers from Community Colleges’ Bicycle Club in Taipei City. 研究生:張博鈞 指導教授:周. 儒 博士. 中華民國一七年八月.

(2) 摘要 於 2007 年上映的電影《練習曲》 ,片中一句「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 更是帶動了臺灣國內的自行車環島旅行熱潮,時至今日,自行車依然為國人所從事重要 的休閒活動之一。 本研究以自行車休閒活動、自然經驗以及自然連結相關的文獻回顧,探索及評估此 一類型研究之可能性與重要性,透過量化的研究方法,針對臺北市社區大學的自行車社 團成員為研究對象。研究者以文獻探討所得之自然關聯性量表,並融合自行車休閒活動 涉入量表作為研究工具,藉以探索自行車騎乘社團的休閒活動及自然經驗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成員對於自行車的休閒涉入程度很高; 自然連結狀況處於中等偏上的程度;自行車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之間不具有顯著的正向 關係。社員們的年齡、是否曾發起自行車騎乘活動、以及部分社團的背景不同,對於其 自然連結有顯著差異。年紀較大的社員,其年齡與自然連結程度呈現負相關;而社團是 否具有友善環境的特質,則與社員的自然連結具有正相關。不同社大的自行車社團間, 其自然關聯性中的自然連結我與自然連結經驗具有顯著差異。 臺灣作為一座海島,高聳的山脊,擁有跨越海陸及緯度藩籬的物種及環境多樣性, 在視覺與感官上的變化,更是喜愛自行車騎乘活動的朋友們所欲追求的體驗和慰藉。然 而進行休閒活動,難免對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同時,與自然接觸的經驗,使我們 能夠加深與自然之間的連結,進而開啟了環境教育的諸多可能。. 關鍵字:自然經驗、自然連結、自然關聯性、休閒涉入、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 i.

(3) Abstract Cylcing is a significant leisure activity for Taiwan residents. As an island, it is marvelou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diversity of Taiwan should cross ocean, moutains and latitude gap. Since the visual and sensory changes always comforts the cyclers, leisure activities inevitably cause a certain degree of impact on the natu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erience of contact with nature enables us to deepen the connection with nature.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ies and natural experience,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the leisure-oriented groups of cyclers who experiencing nature when cycl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bicycle leisure activities, natural experiences, and natural connections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and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and importance of this type of research. Through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bicycle community members of the Taipei Community College were studied.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 to combine the Leisure Involvement(LI) scales and Nature Relatedness(NR) scales as research tools. Moreover, we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 and NR of a group of cycling rid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cycl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NR.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is the members of the bicycle clubs from Community Colleges in Taipei City. By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 and NR, participants were directed to complete online or paper questionnaire. All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SPSS 23.0 software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attain the goal of this study. The results reveals as following: 1.. The mean of LI scale shows the members of the bicycle clubs from Community Colleges in Taipei City have moderate to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on their leisure involvement.. 2.. The mean of NR scale shows the members of the bicycle clubs from Community Colleges ii.

(4) in Taipei City have moderate to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on their nature relatedness. 3..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LI and NR.. 4.. The members of the bicycle clubs from Community Colleges in Taipei 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t on their NR when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5..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bicycle club members’ NR from different Community Colleges group.. Keywords: Nature Experience; Nature Connectedness; Nature relatedness; Leisure Involvement; Community College; Bicycle clubs. iii.

(5) 謝誌 碩士學位的學習,在落筆撰寫謝誌的這一刻,終於迎來了開花結果之時。能夠浸淫 在環境教育的學習環境中是幸福的,論文的完成,也代表著一個階段的結束,讓我能夠 秉懷著學術專業的滋養,面對未來實務的挑戰並繼續成長。 師大環教所是這個學習旅程的起點,也是終點。從碩一開學第一天步入所上起,聆 聽老師們所開設的各個課程,是讓我身為研究生學習如何撰寫一篇學術論文的基石。感 謝張子超老師帶領著我們進行環境倫理的辯證,對於環境教育的核心內涵有了最深刻的 討論與釐清,在學位論文口試的過程中,給予了許多研究上的建議。感謝王順美老師的 循循善誘,在環境教育研究的方法上,學習到如何獨立去完成一個完整的研究。感謝蔡 慧敏老師對於島嶼環境的深入探究,在課堂上或者校外的學習,都拓展了我對於臺灣島 嶼環境的視野。感謝葉欣誠老師總是用最嚴謹的態度,教導我們無論是身為學生或者面 對研究,都應該要有最高的自我要求。感謝汪靜明老師用多元且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 對於環境生態學有了基礎的認識。感謝方偉達老師在 ECO 小組的活動上,用環境科學 的視角,增添了活動的深度與學習的廣度。京蕙助教,環教所總是像個溫暖的大家庭, 即便在我課程的修習告一段落進入實務界工作以後,每每回到所上,老師們總還是關心 起我的近況,並在實務的經驗上給予指導分享。 對我而言在環教所的學習旅程中,最重要的是遇見了周儒老師。還記得在入學口試 的時候,周老師針對我喜愛騎乘單車的興趣,提出了是否在騎乘過程中有對於自然環境 變遷的觀察,培植了我碩士論文研究主題萌芽的可能。正式進入所上研讀修習學位後, 有幸成為周老師的論文指導研究生,跟著老師在各個不同的課程主題,有著多樣性的學 習。在課堂之外,周老師也帶著我們拜訪不同的環境教育夥伴,更和我們在一同輕鬆騎 乘單車的過程中,和我們分享在進行研究甚至待人處事需要注意的許多小細節。我何其 有幸能夠遇見周老師,指導我對單車族群的關懷從研究拓展至實務中,讓我對於自行車 騎乘中的自然連結在社區大學的教學執行上,開啟了更多能夠著力推動的思考。. iv.

(6) 環教所的同學、學長姊、學弟妹,都為這趟學習的旅程增添了許多精彩。郁惠、馨 文、莉珊、莉儂是 ECO 小組的好夥伴也是前輩,若綾、靖淵、譯如不止是學長姊也是課 堂外學習的夥伴,鈺琪學姊(老師)是指引我完成研究的重要明燈,喜青學長是研究室的 大學長齊心完成研究計畫,人瑄學姊曾在同大學學系和研究所總是熱切分享研究與實務 的經驗。研究室一同成長的好夥伴居煒、岱倫、子芮、東良、玟旭、昱夫、上仁、駿逸、 佩勳、治均、之甫,一起修習課程和籌備許多活動的同班同學昭元、昭儀、如吟、喬茵、 依純、美媛、愛莉、夢嫻、智翔、文義、鶴鄅、宜亭、曉欣、彩虹。在所外的學習,要 感謝林務局的長官和夥伴、臺灣千里步道協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東眼山自然 教育中心、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的前輩及夥伴們,擴展了我對於環境教育的視野。 我要感謝子惠學姊,在自然連結的這個研究路上,用妳走過的軌跡指引著我前行。 能夠順利完成這個研究,需要特別感謝的還有同在臺北市社區大學帶領自行車課程 的程計源老師與李詠嫻老師,讓我至社大課堂上發放研究問卷。文山社區大學自行車課 程的同學們,提供了我在研究後期的重要支持。曉嵐在討論班務的同時,不忘分享家裡 可愛鳥兒們的近況;宮大哥總是號召同學們在課程與研究上給予協助;得瑛姊、鴻儀姊、 秀蘭姊、碧綉姊、穎秀大哥、敏全大哥對班級事務的熱心投入,以及所有班上大哥大姊 同學們給予博鈞的關心和對研究的支持,很感謝有您們陪伴著我完成這個研究。 家人的支持給予了我最強大的動力和後盾。爸爸媽媽無時無刻對我的噓寒問暖,弟 弟撫慰人心的手作甜點,堅強偉大的外婆所帶給我最深刻的原鄉心景,生長在這個家庭 是最幸福的一件事。謝謝女友一路以來陪伴著我,陳媽媽和妳家人們對我的好我都點滴 在心;謝謝妳在研究的最後關頭鼓勵我,請相信我往後會更加努力,帶給妳快樂和幸福。 最後,我想將這篇論文獻給親愛的的阿公、阿嬤、外公、還有女友的阿嬤,您們 過得好嗎?請您們放心,我過得很好。謝謝您們對我的照顧,我的論文完成了,我會 永遠記得您們曾經是我生命中的幾分之幾。. 2018/08/13 v. 博鈞. 書於臺北家中.

(7) 目. 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謝誌 ........................................................................................................................................... iv 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背景與重要性 .................................................................................... 2 第二節 研究目標 ................................................................................................................ 6 第三節 名詞界定 ................................................................................................................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1 第一節 臺灣的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 .............................................................................. 11 第二節. 自然經驗與自然連結 .......................................................................................... 24. 第三節. 自行車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 ..............................................................................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5 第一節 研究流程 ..............................................................................................................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8 第四節 正式問卷調查 ...................................................................................................... 58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 59.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 61 第一節 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與社員背景資料分析 .......................................... 61. vi.

(8) 第二節. 自行車社團成員休閒涉入狀況 .......................................................................... 67. 第三節 自行車社團成員自然連結狀況 .......................................................................... 69 第四節 自行車社團成員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之相關性探討 ...................................... 71 第五節 探討社員背景變相於自然連結上之表現差異 .................................................. 73 第六節. 探索不同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的自然連結狀況之差異 .................................. 79. 第七節. 綜合討論 ..............................................................................................................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87 第二節 對實務應用與後續研究之建議 .......................................................................... 89. 參考文獻 ............................................................................................................. 93 【附錄一】研究問卷之填答說明 ........................................................................................ 103 【附錄二】正式研究問卷 .................................................................................................... 107. vii.

(9) 表目錄 表 2-1 國內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整理統計表...................................................................... 12 表 2-2 國內自行車騎乘者休閒活動涉入研究整理表.......................................................... 18 表 2-3 國內自行車騎乘者地方依附研究整理表.................................................................. 21 表 2-4 國內自行車騎乘者消費行為研究整理表.................................................................. 23 表 2-5 休閒涉入定義整理...................................................................................................... 36 表 2-6 自然連結的相關概念與測量工具.............................................................................. 39 表 3-1 自行車騎乘活動涉入量表.......................................................................................... 49 表 3-2 自然關聯性量表中文與原文題目對照...................................................................... 52 表 3-3 自然關聯性量表.......................................................................................................... 55 表 4-1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之性別、年齡分析...................................................... 62 表 4-2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之職業分析.................................................................. 63 表 4-3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之居住縣市區域分析.................................................. 64 表 4-4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之校外自行車社團參與狀況分析.............................. 65 表 4-5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之約騎活動發起狀況分析.......................................... 65 表 4-6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之參與過的社大自行車課程學期數分析.................. 66 表 4-7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成員所屬自行車社團背景資料分析.................................. 66 表 4-8 自行車休閒涉入量表各構面表現狀況分析.............................................................. 67 表 4-9 自行車休閒涉入量表逐題填答狀況分析.................................................................. 68 表 4-10 自然關聯性量表各構面表現狀況分析.................................................................... 69 表 4-11 自然關聯性量表逐題填答狀況分析........................................................................ 70 表 4-12 自行車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之皮爾森績差相關分析結果.................................... 72 表 4-13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社團成員不同性別在自然連結之差異檢定.................... 73 表 4-14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社團成員不同年齡在自然連結之差異檢定.................... 74 表 4-15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團社團成員不同職業在自然連結之差異檢定.................... 75. viii.

(10) 表 4-16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員參加校外自行車社團在自然連結之差異檢定................ 76 表 4-17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員曾發起自行車約騎活動在自然連結之差異檢定............ 77 表 4-18 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員參與的自行車課程學期數在自然連結之差異檢定........ 78 表 4-19 不同社大社員的自然連結狀況之差異敘述統計結果............................................ 79 表 4-20 不同社大指導教師組別 Scheffe 法事後比較結果 ................................................. 80 表 4-21 國內自然關聯性量表的相關研究結果摘要表........................................................ 83. 圖目錄 圖 3-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46 圖 3-2 自然關聯性量表原題項與說明.................................................................................. 56. ix.

(11) 第一章 緒論 「花朵、動物與群山,均反照智者思維的靈光,正如同它們曾愉悅其純真的童年。」 (R. W. Emerson, 1836, p.3) 人類自古依靠自然而生,與自然環境間緊密的關係,就如同日常生活一般為極其稀 鬆平常之事。隨著人類歷史進程的發展,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改變;亦趨專業 的分工模式,造就了不同群體的生活型態與生活圈,此現象在 18 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尤 為顯著(涂淑芳,1995) 。這波自歐洲興起,爾後影響人類甚鉅的歷史事件,在科學發展 的基礎上,機械化的工藝技術使得我們改善了生活品質。於此同時,人類居住地區的分 佈也產生了改變:農業技術的改良導致農村的剩餘人口大量地遷入都市,由歐洲所主導 的世界性大規模資本主義經濟貿易型態,使工廠和城市吸收這些大量人口,造成都市化 現象及都會區的出現(宋麗麗,2008) 。自此而始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日漸疏遠。 然而,誠如 Edward O. Wilson 於 1984 年提出的親生命性假說所言:「人類具有一種 天性,渴望與其他生命形式相互接觸,例如動植物等。」人類的日常生活範圍雖然逐步 遠離了遠古時期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卻仍然對於戶外的自然環境嚮往之。我們透過了 文學、音樂、休閒活動等不同的行為,袒露出人類對於自然界的親近之情。然而,從一 次世界大戰後至今,人類與自然環境間關係的改變開始受到注視,接踵到來的天災與人 禍促使人類開始思考,環境保育工作在經濟發展下更顯得重要。這樣的環境變遷也逐步 的融入了人類的休閒行為之中,尤其在長期與自然關係疏遠和經濟漸有餘裕的背景因素 之下,進而將戶外活動作為休閒行為的重要選擇之一(周儒,1999)。 但我們忍不住要問的是,這些休閒行為中的自然經驗是否真的有助於環境保育工作 的推行呢?而環境保育的工作是否又真正為人類所需要呢?自然環境對於人類的意義. 1.

(12) 與價值真的是如此不可抹滅的嗎?為了獲得上述問題的解答,也許我們需要瞭解的是, 作為人類現代生活一部份的戶外休閒行為,與個體的自然經驗之間的關係為何。. 第一節. 研究動機、背景與重要性. 一、 研究動機 臺灣歷經了捌零年代經濟起飛以後,國民所得提高,休閒時間也隨之增加,全民 的戶外休閒與促進健康觀念興起。現代人的日常生活被家庭、工作等瑣事所填滿,緊 張的生活步調、龐大的工作壓力,平時多疏於運動亦少接觸自然環境。在此一身心疲 憊的狀態之下,每到了周末假日從都市裡,都有蜂擁而出的人群在尋找體驗自然環境 的機會(周儒,2004)。 研究者正是於此一社會氛圍下成長,自小時全家就常在父親的帶隊之下進入自然 環境中從事休閒活動,舉凡:露營、溪釣、登山等不同類型的活動皆有所涉略之,此 一成長經驗養成了研究者將戶外休閒活動作為生活中的重要興趣之一。在眾多戶外休 閒活動的類型之中,許多人童年經歷過學習騎乘自行車的歷程,是為研究者童年經驗 的重要一環;從初學會自行車僅敢在自家巷口進出,一路到熟稔了自行車的駕馭感能 夠自由地在社區巷弄間穿梭,彷彿只要跨上了自行車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在騎乘自行車時經歷的感受是特別且深刻的,在進入了大學的求學階段,對於自 身的休閒活動有較多的自主安排空間以後,這點更加彰顯。透過在自行車上的時光、 研究者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中學時期為考取大學入場券所累積的壓力與鬱悶得以紓 解。騎乘自行車時的感受是愉快的,在暖春清晨的郊山下坡感受,初夏向晚的螢光環 繞身旁,深秋綺陽的林間愜意漫遊,寒冬陰日的河濱凜風刺骨;許多因環境而留下的 觸感,都成了自行車歲月裡的麟光片羽。我總以為,人因接觸、感受、進而理解所生 活的環境,方能感受到自己真實地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從小就喜愛在自然環境中活動 的我,在經歷了中學階段六年的壓抑之後,終於又能夠在自行車上找回那份熟悉的感. 2.

(13) 動。最讓我感到可貴的是,從今以後的自己,能夠憑著自己的雙腳,藉由堅定踩踏的 頻率,進入一片片平日處於都會叢林時無法親近的夢土。 然而,在一段又一段的騎程之中,我卻目睹到了大地的瘡疤越長越深。有些是個 人無意之間的貪圖方便,其他的也許是對於集體利益的追求所產生的行動,又或者是 借用國家機器展現人類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成果。有時候我嘗試著去了解這些現象的緣 由,卻又常常在發掘其來有自後感到無能為力與沮喪。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與自然之 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了呢?是不是我們在不同的社會分工過程中,造成了不同群體對 於自然的態度與價值觀迥異? 為了尋求能夠解開縈繞心頭的疑惑,研究者選擇走上環境教育的學習之路。在 學習的歷程之中,我逐步對於這數千年來人類與自然間關係的推移轉變有所認識, 也反思出了我最關切的研究主題要如何與自身的興趣結合,進而作為對於答案終身 追尋的起點。我期盼在這樣移動中的風景,影響的是人與自然環境兩者間相依相存 的關係。. 二、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在研究正式展開之前,為了釐清研究者所關切的研究面向與主軸,接下來將針對 臺灣國內自行車騎乘相關、以及自然經驗研究相關的發展狀況,做一初步性的瞭解, 並藉以說明進行此研究之重要性。 (一) 國內自行車騎乘的發展狀況 政府近年來重視並積極地推動休閒觀光,大幅地增加了國人從事休閒活動的機 會與選擇。行政院於 2005 年的觀光客倍增計畫中,提出了針對自行車運動相關的 政策,期望能夠串連各休閒區域的自行車道及地方的「綠廊」 ,並逐步地完成地方性 路網的建構,連接環島與區域性的路網形成完整的自行車系統,以提供國民更加完 整的休閒空間(陳梅君,2008)。爾後於 2007 年上映的電影《練習曲》,片中一句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更是帶動了臺灣國內的單車環島旅行熱. 3.

(14) 潮。同時間,國際間經濟、環保、健康等議題的討論,也連帶影響了國人們的休閒 旅遊型態,逐漸地朝向樂活、低碳、永續等取向邁進;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自 行車休閒,主要出於其學習容易、構造單純、耗能較低,又兼具運輸與健身的功能 (張勝雄,2010) 。臺灣鐵路局因應此國民單車休閒熱潮,推出了兩鐵共乘的方案: 提供鐵馬(自行車)可隨乘客攜帶乘坐火車的旅遊方案,以達到低碳旅遊的目的。 (二) 自然經驗之形成 人生於自然,皈依於自然,在數千萬年的演化進程中與自然相互依存,無論是 在身理需求上或是心理依賴上皆渴望能夠接近自然環境。Edward O. Wilson 與 Stephen R. Kellert 於 1993 年提出「親生命假說」,他們認為人類對於自然界的生命 有與生俱有的情感,而這樣的情感不但使人類有接近其他生命的慾望,更可能是支 持人類能夠持續的在自然界中演化的關鍵(金恆鑣,2008) 。這樣的理論印證在我們 現今的都市生活中隨處可見:擺放在居住環境周遭的植栽、牆上自然景觀的壯闊藝 術作品、經過人工造景的公路行道樹與小花小草、甚至是每到週末便人山人海的都 市森林公園,無不顯露出現代人身處於擁擠的都市環境中,渴望接觸自然、綠地, 釋放自己的身心靈(周儒,2004)。 (三) 國內自行車騎乘與自然經驗之研究狀況 研究者藉由國家圖書館的線上「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國內自然 經驗相關的研究,發現研究對象多為國中以下階段的學童、精神病患者等(李淑幸, 2004;鄭世彬,2005;徐邦寧,2006;張立莉,2006;徐美惠,2006;王碧君,2006; 吳岸芳,2007;李美珠,2007;徐瑞梅,2007;張碧凰,2008;林辰峰,2008;黃 淑敏,2010;陳鈺雯,2010;曾鈺琪,2014;林燕琴,2015;吳琬儀,2015 等), 僅有五篇研究探討關於成年人的自然經驗(張菁鈺,2008;陳渭璇,2011;徐子惠, 2013;林東良,2017;宋上仁,2018) 。研究者發現探討透過經安排的學習方案來研 究學習者的間接性自然經驗,在國內的環境教育相關領域雖已有多篇研究(廖倚萱, 2003;劉冠妙,2003;李牧蒓,2010;黃怡華,2011;潘淑蘭,2012;胡至翰,2012;. 4.

(15) 盧居煒,2014;賴羿鳴,2014;周珊瑜,2016 等),然而成年人的直接性自然經驗 之相關研究卻仍闕之。臺灣在不同成年群體的自然經驗探究上仍是缺乏的,研究者 認為環境教育的參與者不應侷限於學齡孩童,成年人作為許多環境政策的決策者, 如何喚醒其心中對於環境的關切亦十分重要;而自然經驗作為環境教育歷程中的重 要一環,應該就不同自然經驗發生的情境與族群多方切入探討之。 為瞭解經歷不同自然經驗的族群,研究者透過國家圖書館資料庫檢索國內休閒 遊憩領域自行車的相關研究,發現多為探討自行車騎乘者的休閒偏好與效益、自行 車環境屬性與重視度、自行車旅遊偏好,或是自行車和其他遊憩活動間之衝突關係 等研究(林建窯,1999;黃淑君、薛毓屏、林育慧,1999;傅元幟、林彥州,2003; 廖明豐,2003;楊胤甲,2006;余瑋舲,2009;金榮彬,2015 等),若從環境心理 學的角度切入者,亦主要以自行車道的環境知覺為探討議題(顏妙珊,2006;賴允 荃,2008;黃清光,2009;蔡旻熹,2009;許昭明,2017 等),尚無以自行車騎乘 者的自然經驗為主題之相關研究。 而自行車騎乘者的自然經驗,作為成年人日常生活中休閒活動的一環,對於環 境態度亦有所影響之。在重要生命經驗相關的研究之中發現,戶外生活是影響一個 人對環境關切的最主要因素,同時也影響環境態度的重要因素(Chawla, 1998)。而 Chawla 也提出在進入成人社會以後,引響環境公民形成的重要影響因子有: 「原則 /宗教」、「棲地破壞」、「汙染」、「環保/戶外團體」、「朋友」、「職業」與「書籍」 等(許世璋譯,2014) 。提出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者 Tanner(1980)透過以「生命中哪 些重要的影響促成你選擇從事保育工作?」為題目,訪問全國大型環保團體的工作 者,結果發現最重要影響就是「經常地與自然接觸」 。在 2007 年臺灣自行車騎乘熱 潮恰滿十年後的今日,假日仍有許多的騎乘者經常性地從事自行車騎乘活動,選擇 此一類型的戶外休閒過程中形成與自然接觸的經驗;而這樣的自然經驗對於自行車 騎乘者應該具有某些意義,是本研究期望進一步瞭解與探究的。. 5.

(16) 第二節. 研究目標. 一、 研究目標 研究者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及背景,以休閒涉入及自然連結做為探索自然經驗之 工具,欲透過本研究來瞭解「臺北市自行車社團成員的自行車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狀 況,探索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之間的關係,並希望找出不同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成員 的自然連結是否具差異性。」因此,本研究訂出以下研究目標: (一) 瞭解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員的自行車休閒涉入狀況。 (二) 瞭解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員的自然連結狀況。 (三) 探索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員自行車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之關係。 (四) 探討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員各背景變項對在自然連結之差異情形。 (五) 探索臺北市各社區大學間自行車社員的自然連結之差異情形。. 第三節. 名詞界定. 以下針對本研究所涉及之相關名詞加以界定如下:. 一、 休閒涉入(Leisure Envolvement) Godbey(1990)對休閒定義其主要的內涵包括:是相對自由的時間,可自由支配 狀態;是一種免除個人的文化價值觀或實質環境等外在的刺激力量;是一種內在心 境與動機的渴慕與需要,有一種愛與強烈執著的驅使力量而從事之。休閒涉入依照 McIntyre 和 Pigram(1992)定義出生活中心型態(centrality of lifestyle)、吸引力 (attraction)、自我表現(self expression)等三個構面,測量休閒遊憩活動參與者的持久 涉入、情感依附及承諾。. 6.

(17) 二、 自然(Nature) 林芳珍於 2004 年時根據西方環境倫理思想中的自然觀,整理定義出自然(Nature) 為「物理性質、實質上的自然,此自然是包含人類在內的生態自然,而非屬於形而上 的、原則性的自然。」本研究的自然經驗主要發生在近郊的自行車可騎乘地區,如: 河濱自行車道、郊山公路、平地的中長程主要幹道等;這些騎乘時週遭環境主要的自 然要素,多有程度不一的人為介入,但大多仍可觀察到豐富的自然生態。在本文中自 然所指涉的範圍,可能以「戶外」、「荒野」、「生態」等詞彙相互為用之。. 三、 自然經驗(Nature Experience) 本研究的自然經驗,指的是在戶外的自然環境之中,人透過身體感官來知覺外在 的經驗。本研究中的自然經驗發生場域界定在經人為鋪設,提供休閒自行車騎乘族群 或一般動力車輛使用的路面週遭,介於 Stephen R. Kellert(2002)對於自然經驗定義的 直接性與間接性自然經驗之間。研究參與者透過騎乘自行車的方式來接觸自然環境, 研究者就他們的騎乘活動結束後的感覺與知覺來蒐集自然經驗的相關研究資料。. 四、 自然連結(Nature Connectedness) 本研究採用 Nisbet 等人(Nisbet et al., 2009)對自然連結概念的定義:「人與自然的 關聯概念包括我們對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之間的欣賞與理解。」Nisbet 爾後又將自然 連結劃分出包含三個概念為自然關聯性(Nature relatedness, NR),研究者參考 Nisbet 等 人(2009)之研究針對此三個概念的定義,以及徐子惠翻譯與說明的版本(徐子惠,2014) , 定義此三個概念分別為: (一)自然連結我(NR-Self):反映了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程度,以及與自然連結成一體 的內在感受及想法。 (二)自然連結觀(NR-Perspective) :涵蓋了人對自然的價值觀和態度。. 7.

(18) (三)自然連結經驗(NR-Experience) :呈現了個體渴望親近自然環境,享受浸淫在自然 環境裡的感受。. 五、 社區大學社團(Community College Club) 臺灣各地的社區大學課程規劃可分為社團活動、生活藝能課程與學術性課程等三 大類。社區大學做為社會中成人終身教育的重要場域,林振春(1999)認為其最大特 色便是將社團訂定為正式課程;藉參與公共事務面對當下的社會問題,進而引發學習 者的社會關懷。研究者定義本研究之「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為臺北市各社區 大學所開設的自行車社團活動課程,而研究對象即為各所屬社團之社團成員。為方便 研究論文之撰寫,以下將「臺北市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簡稱為「北市社大自行車社」 , 而另將其各社團所屬之社團成員簡稱為「社員」。.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文獻資料之限制 自然連結在國外自 Nisbet (2009)提出測量工具後已有諸多相關研究,然而在國內 屬較新的研究議題,且相關的量化研究稀少;休閒涉入在國內外則已有諸多研究文 獻可供參考。因應此研究背景之狀況,本研究於自然連結與休閒涉入的文獻回顧, 除國內既有的相關研究外,亦參考許多國外的文獻資料。. 二、 研究方法之限制 本研究的研究方式採用問卷調查法,因為人力、時間、經費上的限制,雖為小母 群體之調查,可能因社員出席率及填寫意願等因素而無法達成較高的問卷回收率。另 外因部分的研究對象採線上填寫,紙本問卷的填寫亦因研究對象本身在填答問卷過程 時的短期活動涉入與自然經驗,皆可能影響研究對象填寫問卷時的心理狀態,增添了 不確定因素進而影響研究調查的結果。. 8.

(19) 三、 研究工具之限制 本研究採用的測量工具,採用「自然關聯性量表」(Nisbet et al., 2009)是為徐子惠 於 2014 年翻譯與說明的版本, 「休閒涉入量表」(McIntyre et al., 1992)則是採用劉珈灝 於 2006 翻譯與修訂的版本來進行研究調查。因量表的版本為直接採用早先研究者使 用的版本,雖內容已通過信度與效度的測試,內容也盡量保持原本的信度與效度。而 本研究使用之量化研究工具所得結果,僅能讓研究者進行數據的分析解讀、瞭解研究 對象的概況,無法更細緻地探討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的因果關係。另外,本研究於國 內屬於探索性質的研究,僅能與國外的相關文獻對話,因而可能存在文化背景上的差 異產生結果探討的誤差。另因各個社員的成長背景中自然經驗所形塑的自然連結並不 一致,是研究工具的設計所無法補足之處。. 四、 研究結果推論之限制 本研究預計的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各社區大學自行車社團成員,由於各社大自行 車社團之組成各不相同,又涉入休閒的動機與個人不相同,因此研究結果應視為可 推論回理論的個案研究。本研究僅針對北市各社大自行車社員的自行車休閒涉入與 自然連結狀況進行分析與討論,或許無法推論至不同環境背景的自行車騎乘族群身 上。再者,於研究分析過程、研究結果的討論與結論中,會因研究者本身的學術背 景與專業知識的影響下,部分結果是研究者無法進行解釋與推論的。. 9.

(20) 10.

(2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由於本研究界定之研究對象與自然經驗發生之場域,第一節將探討與自行車騎乘相 關的研究。為了瞭解自然經驗的理論基礎與發展歷程,第二節則將就自然經驗的相關研 究討論探究之。最後第三節將綜合戶外休閒活動與自然連結間的關聯性探討之。. 第一節. 臺灣的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 一、 自行車騎乘作為休閒活動 休閒運動是強調人們從事休閒活動的時候,主要以動態活動的形式進行,而這些 活動主要是以娛樂及增進體能為其目的(張廖麗珠,2002) 。從事休閒運動的人可在閒 暇的時間內,自由選擇參與的休閒娛樂性運動或體能性運動,並藉此使人獲得健康、 快樂與趣味(黃金柱,1999) 。國內的研究者沈易利(1998)定義休閒為: 「在休閒時 間內,以動態性身體活動為方式,所選擇具有健身性、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 造性、放鬆性,以達身心健康、紓解壓力為目的之運動(不包含觀賞運動比賽)。」 自行車從發明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德國男爵卡爾杜萊斯於 1791 年製造出 兩輪並有把手的腳踢木馬自行車,可說是自行車的原型車款。在不斷嘗試與研發的過 程之中,自行車製造業界的努力已將玩具式的木馬車,轉換至今日各種外型新穎的休 閒運動自行車。自行車的發展目的從最早的娛樂用途演變為休閒運動及交通代步的功 能取向,自行車製造的材質也從木質轉換成鐵質、鋼管、鋁合金、碳纖維及鈦合金等 材料亦趨輕巧。自行車的種類可依其使用目的區分為:公路車、登山車、舒適休閒車、 長途旅行車、城市通勤車、兒童自行車一路到電動自行車等產品,多樣化的產品現滿 足了現代人對自行車舒適且多功能的需求,而自行車的研發與騎乘者人車合一的表現. 11.

(22) 也就更顯得重要(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2004)。 綜觀國內自行車騎乘的相關研究,自 1990 年代開始萌芽。早期的研究以自行車 道的環境屬性,和自行車騎乘者的行為特性、環境偏好、與消費/購買行為為主。進 入 2000 年以後,研究的主題則趨於多元,包含了有:自行車騎乘者的動機、滿意度、 吸引力、休閒效益、休閒涉入、重遊意願等不同的面向。 2006 年開始全國性的自行車熱潮,更是帶動了國內的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蓬勃發 展;自行車休閒族群的增加,其中許多騎士開始轉為專業化,擴增了國內的自行車研 究主題如:自行車騎乘者的健康、幸福感、成就感、專門(業)化、生活型態、遊憩 衝突、流暢/心流體驗等、深度/認真休閒、地方依附/場所依戀等。近年來國內社 會風氣對於環境保護觀念的認同,加上 2011 年環境教育法的施行,促進了自行車本 就作為綠色運具的環境關懷研究面向,可供探討的有:自行車騎乘的低碳/環保運輸、 環境態度、環境行為、綠色認知等。 本研究所訂定的研究對象為自行車休閒騎乘族群,關切的是臺灣此族群的發展狀 況。研究者考量到研究限制,透過國內最大的碩博士論文線上資料庫──臺灣碩博士論 文線上加值系統,以兩關鍵字:自行車、騎乘,搜尋歷來國內所有與自行車騎乘的相 關研究,以理解國內此研究領域的發展脈絡,並藉此研究對象探索其自然經驗之狀況。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1。 表 2-1 國內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整理統計表 關鍵字. 研究發表篇數(次). 研究發表年份. 騎乘滿意度. 57. 2006~2017. 休閒動機. 44. 2007~2017. 環境知覺/識覺/偏好/感受/屬性. 26. 1998~2016. 休閒效益. 26. 2005~2017. 休閒涉入. 23. 2005~2018. 12.

(23) 表 2-1 國內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整理統計表(續) 關鍵字. 研究發表篇數(次). 研究發表年份. 騎乘行為. 17. 2003~2016. 重遊意願. 16. 2009~2017. 遊憩專門(業)化. 13. 2003~2016. 地方依附(戀). 13. 2007~2016. 休閒阻礙. 11. 2008~2012. 消費/購買. 8. 1998~2017. 觀光意象. 8. 2009~2017. 深度/認真休閒. 7. 2007~2014. 吸引力. 7. 2009~2015. 流暢/心流體驗. 6. 2005~2014. 幸福感. 6. 2005~2016. 遊客特性. 4. 2003~2009. 表現、成就感. 4. 2008~2014. 環保/低碳. 3. 2008~2014. 健康、體適能知覺. 3. 2008~2016. 綠色認知. 3. 2009~2015. 遊憩衝突. 3. 2010~2015. 環境態度/行為. 2. 2007~2016. 騎乘需求. 2. 2013~2015. 行前期望. 1. 2008. 人格特質. 1. 2009. 休閒認知. 1. 2009.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3.

(24) 本研究旨在透過自然連結的探討來瞭解研究對象之自然經驗內涵,為瞭解研究對 象之特質,上表整理出國內歷來與自行車騎乘相關的研究中,與研究者所關懷的研究 主題較為相關的關鍵字有:休閒動機、地方依附(戀) 、休閒涉入、消費(購買)行為 等。 (一) 自行車騎乘者的休閒動機研究: 根據本研究的統計,自行車騎乘者的騎乘滿意度及休閒動機,是國內研究者最 感興趣的研究主題。騎乘滿意度的相關學位論文,自 2006 年至 2017 年止,共計有 五十七篇;休閒動機的相關學位論文,自 2007 年至 2017 年間,亦計有四十四篇之 多。由於騎乘滿意度之研究場域,多針對特定的自行車道,與本研究所旨較不相符; 休閒動機指的是催動研究對象參與自行車騎乘活動的原因,為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對 象的重要探索因素,故納入後續之文獻探討中。. (二) 自行車騎乘者的休閒涉入研究: 休閒涉入為運動休閒研究領域評估活動參與者對特定休閒活動參與程度的重 要指標(葉珮如,2009)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研究中,以休閒涉入為研究主題的學位 論文發表,自 2005 年至 2018 年間共計有二十三篇,次於環境知覺/偏好、休閒效 益兩研究主題各有二十六篇的數量。本研究目標為瞭解不同的研究對象個體的自然 連結差異性,與自行車活動的涉入程度是否具有關聯性,自行車騎乘族群的休閒涉 入為文獻探討的重點之一。. (三) 自行車騎乘者的地方依附研究: 以地方依附為主題的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自 2007 年至 2016 年間共計有十三 篇的學位論文發表。地方依附可分作地方認同與地方依賴兩個面向,地方認同為情 感上的依附,地方依賴則為機能性的依附(吳坤修,2009) 。環境教育領域研究中的 地方感,與地方依附中的地方認同為類似之概念;地方感的提升,能夠促進人與環. 14.

(25) 境之間的良善互動。而在休閒活動的過程中身處於自然環境中的美好感受,也影響 了地方依附程度的高低。國內的自行車騎乘相關研究,以地方依附為研究主題者, 多與休閒涉入、目的地意象或遊客滿意度進行相關性分析。本研究之目標欲探索自 行車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之相關性,參考以上所述研究之相關性分析模式,進行研 究工具的擬定。. (四) 自行車騎乘者的消費行為研究: 自行車騎乘者的消費行為研究,為自行車騎車的研究中,較早被提及的研究主 題,自 1998 年至 2017 年間,共有八篇學位論文以此為主題發表,其中三篇以自行 車騎乘者的綠色消費為研究主題。自行車本身為低碳的交通工具,以此運具進行休 閒活動,具有健康、節能、友善環境等特質。研究者本身為環境教育工作者,研究 對象的環境行為亦為關懷的研究主題之一;本研究為瞭解北市社大不同自行車社團 的特質,除透過調查社員個人自行車騎乘休閒涉入程度和自然連結狀況外,社團的 指導教師也影響了社員們購買自行車用品時的消費行為。因此瞭解不同社團的自行 車用品消費行為,有助於對研究對象更全面的認識。 自行車騎乘活動近年來在各方提倡推廣之下,全臺各地騎乘風氣興盛,不同族群 形成不同單車社團及俱樂部,愛好自行車族群似乎也有從大眾休閒朝向專業化的趨勢, 例如:騎乘距離增加、定期參加比賽、選擇騎乘環境富變化性體驗及對挑戰性設施的 需求等。不同地區的車隊經常選擇不同的鄉野山林路線競技挑戰,車友之間也藉著騎 乘活動彼此聯誼互動。尤其,近年來各地響應國際無車日的活動,加上自由車環臺賽, 許多單位舉辦爬坡賽、下坡賽等賽事,發展並引進極限單車運動、鐵人三項等運動, 都促進且帶動了自行車社團蓬勃發展及自行車運動參與的風氣。. 15.

(26) 二、 自行車騎乘者之參與動機 Deci 和 Ryan(1991)指出個體選擇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包括: 「心理」 、 「生理」及「社 會」等三方面的考量, 「心理方面」包括自尊、情緒和樂趣; 「生理方面」包括個人能 力、身高、體重和健康情形等;「社會方面」因素則有競爭、環境等。 盧俊宏(1994)歸納了近代的運動心理學家對人們從事運動的動機探討包括: (一) 對所有運動參加者來說其重要的動機來源,無論是運動員或非運動員,運動帶 來放鬆、興奮、快樂等感覺。 (二) 追求體適能和健康是所有運動參與者皆肯定的事實,同為一重要之動機來源。 (三) 運動提供了良好的社交場合,在運動時可以建立友誼和社交機會。 (四) 運動並非嚴肅的活動亦非工作,藉由運動來放鬆、舒洩和補償、調整和轉換情 緒,也是參與運動的另一重要動機。 (五) 進行運動的場合可讓不同的參與者展示其技巧體能,具有自主、滿足追求成就 及自我實現等需求的作用。 周盟桂(2001)指出騎自行車除了有益健康,對環境減低能源耗損、減少交通擁 擠外,且充滿樂趣在其中,有助於我們的心靈,其環保、健康、有趣的特性重新被肯 定,且不管有路沒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線,重新體會野性與自由。 在政府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措施以後,自行車可藉由汽車或火車載運到特定地點,延伸 了旅程及無限的視野,藉由分享與享受心情去感染更多的人,保有自行車與人的美好 互動,讓人放緩心情、放慢腳步、親近土地,深刻體驗人與大自然融合的感動(林惠 忠,2003)。 隨著國人休閒時間的增加,各式的休閒遊憩活動快速興起。國人從埋頭辛勤工作 到逐漸反思體會經濟成就不等同生活品質,亦認知到好的休閒遊憩經驗在人生命中所 扮演角色之重要性,並可以感覺社會上已經開始有追求優質的休閒經驗的趨勢(周儒,. 16.

(27) 2003)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悉,人生中的優質休閒運動經驗,應該是能夠調和身體與心 靈,並作為一種生活的持續擴展及生命意義的追尋與實踐(張菁砡,2009)。 在戶外進行休閒活動來說,Clawson(1966)以五個明確的時期提出完整的休閒經驗, 可做為單車騎乘的時期劃分參考: (一). 預期或策畫時期:當一個休閒的群體決定要去哪裡、在那裡要做些什麼、需要. 攜帶那些器材、支出花費的多少等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休閒參與者可能參考或 接受專業的建議,這時的他們,也許小心翼翼、參考多方消息管道,也有可能是輕率、 隨意參考非正式資料來源的。 (二). 前往休閒地:在前往較遠程的休閒地區路程中,可能或有較多的時間和金錢支. 出。 (三). 休閒地現場的感受與經驗:此經驗最常與戶外休閒活動連結,通常提供了整體. 經驗的目的和意義,但也並不代表整體經驗。此環節也是最需要自然環境的一個階段。 (四). 從休閒地的回程:與去程沒有太大的不同,但重要的是休閒參與者態度的不同。. (五). 回憶:全部的滿意度和價值回饋在此階段,許多人在與他人分享休閒經驗時會. 得到很大的滿足感。過去旅程的回憶常常會決定了下一個旅程的樣貌,於此同時,回 憶也會漸漸地與休閒計畫合併在一起。 由於研究者主要欲探討的是休閒參與者與自然環境直接接觸所產生的自然連結, 研究對象於自行車騎乘路程中的現地感受,以及對於週遭自然環境的回憶等經驗,影 響也形塑了他們的自然連結,以藉此探究自然經驗於休閒歷程中的內涵。. 三、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休閒涉入研究 涉入的觀念最早是應用於消費者的行為中,強調消費者會因情感的依附做出不 同的決定與選擇(Dimanche, Havitz, & Howard, 1991)。涉入已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 重要性也獲得許多研究上的肯定,但由於其應用層面廣泛,涉入的定義至今仍有許多 歧見(廖志逢,2004) 。因此,各領域學者在其特定專業上,不僅對涉入下不同的定義、. 17.

(28) 形成不同之觀點,更擴大其運用時機,由此可說明涉入是一個多元化的觀念。 彙整各研究者對涉入之定義,多數研究者皆同意涉入是一種心理狀態,其強度會 隨某事物與個人價值觀、需求以及所欲達成之目標,在特定情境下受相關程度所影響。 認知到的自我攸關程度隨相關性愈強就會愈高,涉入程度隨之加深,進而產生一連串 與該事物產生連結的後續行為(姚代平, 2005) 。簡言之,涉入即是個人對其自身攸 關性的知覺程度。 研究者將國內的自行車休閒騎乘活動研究中,以休閒活動涉入作為研究主題者, 整理如表 2-2。 表 2-2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休閒活動涉入研究整理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彭逸芝. 2005. 地方依賴正面影響地方認同,活動涉入之吸引力 正面影響地方依賴,生活形態中心正面影響地方 認同,造訪次數不同之使用者在生活型態中心、吸 引力、地方認同及地方依賴之表現呈現顯著差異。. 張國振. 2008. 受試者背景變項在自行車活動涉入方面具顯著差 異有:性別、居住地點、參與時間等;而部份顯著 差異則有:婚姻狀況、年齡、個人收入等,但在教 育程度則無顯著差異,自行車的休閒涉入與休閒 效益具顯著相關。. 林一貞. 2011. 研究發現在年齡、教育程度、個人月收入與騎乘同 伴達顯著差異,性別、婚姻狀況與職業則無顯著差 異。休閒涉入構面認同度依序為吸引性、自我表現 及中心性。整體休閒涉入與整體休閒效益具有顯 著正相關。. 18.

(29) 表 2-2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休閒活動涉入研究整理表(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陳怡宏. 2012. 中年族群投入自行車運動的時間較多,於休閒涉 入的程度、休閒效益的體驗感受及休閒設施滿意 度,均顯著高於年輕族群;涉入程度越高者越能感 受自行車運動的益處,因此在休閒涉入的社會心 理層面與休閒效益,均顯著多於涉入程度較低者。. 朱美慧. 2013. 吸引力、中心性與自我表現和活動幸福感及生活 幸福呈正相關。吸引力對於活動幸福感的預測力 高於中心性及自我表現的預測力。路徑分析結果 顯示吸引力、中心性與自我表現透過活動幸福感 的中介,可正面影響生活幸福感。. 蔡紋惠. 2011. 休閒涉入構面平均值,以「吸引力」為最高,其次 是「自我表現」與「生活中心性」 。自行車道使用 者之休閒動機會影響其休閒涉入,自行車道使用 者之休閒涉入會影響其休閒效益。.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以上的文獻整理可看出,國內針對自行車騎乘者的休閒涉入研究,多發現休閒 涉入的程度與休閒效益呈現正相關。在休閒涉入的三個子構面中,尤其以「吸引力」 之認同度與顯著性最高,代表國內自行車騎乘者都認為自行車騎乘活動是生活中重要 的休閒活動,並深深被騎乘自行車所帶來的愉悅感與滿足感所吸引。自行車騎乘活動 休閒涉入較高者,其休閒效益也相對較大,活動中所獲得的幸福感也同樣較高;而年 齡相對較高的族群,因有較多的空閒時間投入自行車騎乘活動,帶來的正向心理效益 也較高。. 19.

(30) 四、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地方依附研究 在眾多的休閒遊憩領域研究中,地方一詞有著不同的意義,主要包含物理層面與 人文層面兩層面的意義。前者所涵蓋的意義又細分為自然物體、空間組織、實體區位; 後者則包含了人們對地方的觀感、情緒、所賦予的象徵與意義、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及其形成的過程 (李英弘、林朝欽,1997;呂怡儒,2001)。 國內的研究中,侯錦雄(2002)定義地方依附是個體對於地方的一種情感性的涉 入與歸屬,屬於使用者感覺到自己與特殊場所在認知或情感上的結合程度,其研究結 果也顯地方依附可以分成兩個構面,分別為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t)與地方認同 (place identity)。 潘淑蘭,吳忠宏,周儒(2008)研究志願服務者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之關係,探 究志願服務者活動涉入、地方依附與工作滿意度之狀況,並參考 Kyle, Bricker, Graefe & Wickham (2004);Williams & Vaske (2003) 地方依附的問項,驗證志願服務者地方 依附構面包含「地方依賴」、「地方認同」兩構面。 林裕強(2006)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研究基地,探討遊客地方依附在生態旅遊地 管理上的意涵,並參考 Williams & Vaske (2003)所建構的地方依附量表,將地方依附 定義為「地方依賴」 、 「地方認同」兩個構面,驗證地方依附的組成為此二個構面,並 可有效測量依附與行為意圖間之關係。 研究者將國內的自行車休閒騎乘活動研究中,以地方依附作為研究主題者,整理 如表 2-3。. 20.

(31) 表 2-3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地方依附研究整理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劉珈灝. 2008. 不同遊憩特徵與社經背景的自行車使用者對遊 憩涉入與地方依附之關係具顯著差異,其對於 遊憩涉入與地方依附呈現顯著正相關,地方依 附和滿意度亦為顯著正相關,但自行車使用者 之遊憩涉入對滿意度卻成負面影響。. 葉珮如. 2010. 年齡、婚姻、職業、教育程度皆影響「休閒涉入」 與「地方依附」的程度。臺北縣八里左岸自行車 道使用者之休閒涉入與地方依附存在正向關 係。. 林宗瑤. 2011. 地方依附在休閒涉入與目的地意象對忠誠度的 影響關係中具有部分中介效果。在差異性分析 上,僅性別對於忠誠度之影響達顯著水準,女性 得分顯著大於男性得分。. 李壽展. 2012. 遊憩體驗正向影響滿意度、重遊意願及地方依 附;其中對滿意度及重遊意願皆以「心理體驗」 因素最具影響力;對地方依附則是以「自我成長 體驗」因素最具影響力。地方依附正向影響滿意 度及重遊意願,其中皆以「地方依賴」因素最具 影響力。. 曾媛琛. 2014. 遊客社經屬性不同,在環境感受與地方依附等 兩大變數之因素構面上,大致上並無顯著差異。 環境感受變數中之自然景觀與地方特色等兩個 構面,與地方依附變數中之觀光特色構面,皆具 有頗高之顯著正相關。. 21.

(32) 表 2-3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地方依附研究整理表(續)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王翠雯. 2015. 遊憩專門化愈高的自行車騎乘者,對騎乘場所不 論是基於功能性的依賴或是情感上的認同會愈 高,當功能性的地方依賴增強,會對於熟悉度較高 的騎乘場域產生情感上的認同。.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以上的文獻整理可看出,國內針對自行車騎乘者的地方依附研究,休閒涉入與 地方依附皆具有直接或間接的顯著相關。而地方依附作為於騎乘活動中評估活動參與 者的重要心理因素,透過了「地方依賴」與「地方認同」的兩構面表現之。本研究之 研究工具之擬定,參考以上各研究的研究架構,用以探索「休閒涉入」與「自然連結」 之間的關聯性,同為具體的行為表徵(休閒涉入)與休閒參與者的心理狀態(自然連 結)間關係之評估研究。. 五、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消費行為研究 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觀點來定義消費者購買行為,其相關研究不勝枚舉,以下列舉 幾位學者對消費者購買行為所下的各種定義。Pratt(1974)指出消費者購買行為是指購 買的行動,也就是以現金或支付的承諾交換所需的財貨或勞務。依此定義,則消費者 購買行為包括四個要素:(1)購買主體,即購買者本身。(2)購買物或勞務。 (3)購買媒 介,即現金或支付的承諾。(4)決定購買的行為。Kotler(1997)定義消費者購買行為是探 討個人、群體與組織如何選擇、購買使用及處置商品、服務、理念或經驗以滿足需求。 綜合國外各學者的觀點, 「消費者購買行為」是消費者為了滿足需求,對於產品或 服務所進行之消費行動,其為一個動態的決策過程,並不僅單指於一個買或不買的決 定,還包含過程中資訊獲取、購買、使用、感受等活動(許瓊丹,2009)。 研究者將國內的自行車休閒騎乘活動研究中,以消費行為作為研究主題者,整理 如表 2-4。 22.

(33) 表 2-4 國內的自行車騎乘者消費行為研究整理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結果. 許世彥. 1999. 消費者於選購自行車時最重視剎車系統的靈敏 度,其餘依次為騎乘舒適性、售後服務、產品責任 保證、產品品質、店員的專業知識、價格合理、零 件材質、店員的服務態度及預防失竊功能。最不重 視的是廣告多寡、與店員有舊識或親戚關係。. 林書豪. 2010. 指出四個研究發現:1. 人際影響與消費者需求對 購買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2. 創新特質、人際影 響與品牌認知差異對消費者需求有顯著正向影 響。3. 人際影響對品牌認知有顯著正向影響。4. 是否有參與車隊或社團和不同的騎乘頻率對自行 車購買意願有顯著差異。. 陳俊宏. 2011. 消費者對自行車產品屬性最重視的為「外觀性」, 第二為「品牌性」 ,第三為「操控性」 ,第四為「舒 適性」,最後為「價格性」。. 吳宜靜. 2010. 研究結果發現保守主見族群與現實敏感族群對休 閒運動、綠色消費及產品品質等知覺效益,可經改 善知覺風險來提升使用及購買益願,而家庭取向 族群中追求流行娛樂之研究對象,因車道服務品 質、自行車購買及個人心理因素等知覺風險的存 在降低了購買意願,但透過知覺效益的改善將使 使用意願提高。.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以上的文獻整理發現,國內針對自行車騎乘者消費行為研究,消費者多重視產 品本身的特性。其中林書豪(2010)的研究指出,人際關係會顯著影響自行車騎乘族 群的消費習慣與意願,對於自行車社團或車隊的參與程度,亦會造成不同特質的自行 車騎乘者產生購買習慣上的顯著差異。本研究之研究對象針對臺北市社區大學的自行 車騎乘社團,參考以上文獻的研究結果,擬定社團背景變項的研究工具題項。. 23.

(34) 第二節. 自然經驗與自然連結. 一、 自然經驗的定義 人 們 對 事 物 的 經驗 又 可 分 為 直 接 經 驗 (Direct experience) 與 間 接 經 驗 (Indirect experience),Millar, M.G.與 Millar, K.U(1996)表示有許多相關研究提及直接經驗與間 接經驗對人們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差異,例如:直接經驗形成的態度比間接經驗形成的 態度更能夠有效地預測人們的行為,而使這兩種經驗產生如此顯著差異的原因為經驗 對人們所產生的感受與印象有所不同,當人們直接接觸某事物產生的經驗,會比間接 得到對某事務的經驗更加具有強烈的感受與印象,使得人們對於直接接觸的某事物具 有較強的記憶力,日後當某事物被重新提起,或是重新出現時,對事物的強烈記憶將 會更有力地影響個人產生行為(Millar, M. G., & Millar, K. U., 1996)。 Millar, M·G·與 Millar, K. U.在其探討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對態度與行為關係之影 響 的 研 究 中 , 也 提 出 了 直 接 經 驗 會 產 生 情 感 所 引 起 的 態 度 (Affectively charged attitudes) ,此態度會產生由情感所驅動的行為;間接經驗會產生認知所引起的態度 (Ognitively charged attitudes) ,此態度會產生由認知驅動的行為。由此可知,情感產 生態度與認知產生的態度會產生不同類型的行為,因此,Millar, M·G·與 Millar, K.U. 認為當研究人員試圖用態度來預測行為時,重要的是要考慮態度的類型與行為類型之 間的相互作用(Millar, M. G., & Millar, K. U., 1996)。 Stephen R. Kellert(2002)將自然經驗定義為三大類:直接經驗(Direct experience)、 間接經驗(Indirect experience)以及替代經驗(Symbolic or vicarious experience)。直接性 的自然經驗指的是人類進入完全天然的自然地區,所獲得與自然環境直接接觸的第一 手經驗。間接性的自然經驗相較於前者,是在經人為介入過的自然環境中,以經過安 排的方式去接觸自然環境,通常是發生在經過仔細思考的產物並有人為的大量控制與 運用,動物園、水族館、熱帶公園、植物園、自然歷史或科學博物館和自然中心所接 觸到的生物及其棲地等。最後一類的自然經驗為替代性的,這類的經驗是透過自然環. 24.

(35) 境相關的影像或是聲音,例如:自然現象的紀錄片、搭配野生動物或是荒野環境的音 樂等,這些象徵性、比喻性的或非寫實的經驗,在現代創新的電子與通訊技術後出現; 現代的兒童因多居住於都市環境內,大量地接觸到的皆以此類自然經驗為主。 由以上國外的研究結論可知,包含情感與認知的態度會影響不同行為類型的產生, 而不同的經驗類型是使人們產生不同態度的因子。整體而言,人們產生的行為類型, 與其經驗、情感、認知之間的相互關係具有很大的關聯性。人與自然接觸也會產生許 多不同的的經驗,這些經驗轉化為內心的情感與認知,進而產生對自然的各種態度。 根據眾多前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其中必定有一些態度會促使人們願意瞭解自然,甚至 認同自然與自身是一體的,然而從經驗轉化為態度進而產生行為的過程究竟如何?這 是非常值得探討的部分。. 二、 國內的自然經驗相關研究 國內的研究者則有陳俊甫(2001)在《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然》 中將自然體驗劃分為狹義的自然體驗與廣義的自然體驗。狹義的自然體驗指的是體驗 者使用一種開放的態度去直接觀察並感受自然環境的歷程。 張菁砡(2008)透過深度訪談,以立意取樣選取九位實際參與荒野保護協會親子 教育的次團體-炫蜂團的家長,徵詢他們在參與前後休閒經驗之差異,及參與後「自 然經驗」轉化的歷程與影響之內涵。研究結果發現自然經驗的轉化歷程是循著「親近 自然」 、 「感知自然」 、 「融入自然」等階段發展。自然經驗的影響主要是促進生命經驗 的擴展,包含四個向度:對自我的影響;對生活-惜物感恩的生活觀、順乎自然的生 活態度;對工作觀-尋找生命主軸、開啟多元價值觀的寬容;對休閒型態的影響-傾 向追求精神、心靈狀態的滿足及個人的探索與成長為主。自然經驗可促進「自然意識」 的浮現,親近自然是需要被引導的。 曾鈺琪(2014)運用紮根理論深入訪談的研究方式,探討臺灣從童年到高中擁有 豐富自然經驗的十位青少年的自然連結、美感體驗與環境敏感性發展,藉以研究自然. 25.

(36) 連結與美感等心理現象,並提出的環境敏感性發展方式。研究結果發現持續的自然經 驗中所體驗到的自然連結感,是發展環境敏感性的重要關鍵,特別是美感體驗。自然 連結感在個人與自然互動相處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動態變化的心理歷程,其過程中對 自然產生的各種情緒變化,連帶影響了對自然環境的情感。而美感體驗提供了個人具 備察覺環境品質變化的能力,同時讓個人因自然價值的新建構而使環境敏感性發展。 徐子惠(2014)以 371 位臺灣大專校院登山社團成員為研究對象,使用自然關聯 性量表為研究工具,並依據個人背景及登山經驗等變項,探討自然關聯性之影響因子, 以及自然關聯性對於親環境行為的預測力。研究結果發現,自然關聯性間接影響親環 境行為的產生,自然關聯性較強的登山者,表現出較佳的親環境行為。登山資歷的累 積影響「自然連結經驗」之形成,量表三構面中的「自然連結我」及「自然連結觀」 兩構面為親環境行為的主要預測因子,有意義的學習需藉由環境教育將感官體驗來轉 化之。 林東良(2016)以一持續型自然體驗方案為個案,邀請七個持續參與方案至少達 一年以上之家庭進行深度訪談,並於方案中參與觀察,以及蒐集課程相關文件作為分 析資料之來源,為瞭解家庭重視自然經驗的原因,以及自然經驗對家庭產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重視孩子自然經驗的家庭,家長在過往生命歷程中大多因為童年時期 自然經驗、高等教育階段、社會團體,以及男性家長的服兵役等因素影響之。 宋上仁(2017)採用問卷調查法來深入瞭解林務局解說志工自然的連結,以及其 環境行動的狀況。研究結果發現,解說志工們的自然連結狀況良好,其環境行動的頻 率隨行動的難易度與複雜度而有所變化。自然連結與環境行動具中度相關,而自然連 結各個構面與環境行動的各個類別之間具不同程度的相關性,其中以「自然連結我」 構面與環境行動各種類別的相關程度較高。個人背景變項中的居住縣市、學歷、年齡 等為對自然連結的有效預測因子,個人的職業與參與保育相關志願服務工作年資則為 對環境行動的有效預測因子。. 26.

(37) 透過以上的研究結果可以得知,人與外在事物接觸會產生經驗、情感與認知等層 面,而這些層面都會促使人們產生不同的行為狀況。臺灣目前與自然經驗相關的研究 透過質性與量化的研究方式,瞭解人與自然接觸後產生自然連結的狀況,多針對學童、 學生、家庭或解說志工等作為研究對象,而人與自然連結的相關研究在國外已經有許 多的研究成果,研究對象也趨於多元。Berns 與 Simpson(2009)建議針對不同的戶外休 閒活動與個人自然經驗及環境態度的養成間之關係,需要更多樣化不同類型的戶外活 動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來拓展休閒活動背後意涵之實證。. 三、 自然經驗之於自然連結 David W. Orr(1992)曾提出,生態素養的思想與素質,是來自於一個人在地球上移 動、碰觸、觀察大自然的方式。人類對自然的情感和態度,將對於個體日常生活的環 境週遭、甚至對他能夠發揮決定權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而我們現今大多人的生活型 態,皆是在都市環境中遠離大自然、遠離土地的(陳渭璇,2012)。 上述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喜好與追尋,研究者回顧 Steven Kaplan(1975)提出環境 偏好模式,其中指出神秘是一個能在環境中增加人類興趣及纏繞其中的元素。而 Ulrich(1977)則有不同的見解,認為當個體所在情境的危險性極低時,神秘這個元素就 會與偏好產生正向的相關。爾後一份由 Herzog 與 Smith(1988)所做的神秘與危險間關 係的研究顯示,危險的確是會侵蝕人類對於環境的偏好,而神祕則對偏好有加強的作 用,但這兩個變相似乎是獨立運作的。可以類推的是,當人類長期居住於都市環境中, 對於荒野的自然環境之不瞭解,將產生一種不確知的危險感;但人們卻又同時對於自 然環境的神祕感渴望追尋之,並透過進入許多人造訪的休閒地區體現之。 Belyne(1974)為十分傑出的現代心理學家之一,他所提出的一個美學模型近來也 被應用到環境美學之中。其中提及人類對於環 境的兩種探索模式:多樣化探索 (Diversive exploration)是發生在某人處於刺激不足的情況之下,在環境中尋求能引發 刺激的因子,就如同當某個人會想「找點事情來做」 。而特定探索(Specific exploration). 27.

(38) 則發生於某個人受到特定的刺激,進而加以研究以求減少不確定性,或滿足對刺激因 素的好奇心之時。但目前對於環境中的新奇性、不調和性及驚奇性,與人類的環境偏 好間之關係還處於有待更進一步研究的階段。 Wohlwill(1976)表示,很難找出環境美感評斷和這些對照特質間的關係曲線,但一 般而言,人造元素與自然元素的混和會被視為不調和的,倘若自然元素越佔優勢,這 樣的景觀在美學上會被視為是令人愉悅的,亦代表有較高的環境偏好。例如:在山坡 上點綴著大量的房舍,跟只有單一房舍的山坡相比,前者的美感評斷就會較差。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能夠一窺,無論是親身進入大自然中的直接性自然經驗,或是 藉由影像所促成對於自然感受的替代性自然經驗,人類對於較少人為介入的自然環境 有較高的喜好程度;而這樣正向的自然經驗,為建構了個體與自然界的連結感之要因。. 四、 自然連結概念的演變與重要性 自然連結是近年來環境心理學領域的熱點之一。在英文文獻中,研究者們對這一 概念的命名並不一致。而且,對這一概念內涵及其外延的研究還在探索和深化的進程 中。總的來說,研究者們普遍認可,自然連結可被視為一個特質變量,描述了在人與 自然關係質量方面的個體差異,但對於概念結構的組成存在不同觀點。 人與自然的連結可分為兩種:人與自然環境的物理互動,人與自然的心理連結。 這兩種連結方式相輔相成,主觀連連結感強的人更傾向於與自然接觸,與自然接觸又 能促進人與自然的連結。關於自然連結概念的界定,許多學者都曾嘗試給出(Mayer & Frantz, 2004; Nisbet et al.,2009; Raymond, Brown, & Weber, 2010; Saunders,2003; Schultz, 2002; Tam, 2013),但迄今為止尚未有公認的說法。已有定義的主要差別在於對認知、 情感和行為三個維度的側重點不同(Zylstra,Knight, Esler, & Le Grange, 2014)。. 28.

(39) 關於自然關連性術語的使用,參照 Capaldi 等人(2014)的觀點,研究者延用國內學 者已有研究將 Nature Connectedness 翻譯為「自然連結」 (徐子惠,2014) ,概指所有用 來描述人與自然連結的概念。 (一) 認知型自然連結 自然連結早期的概念主要源於生態心理學,研究者著重從人對人與自然之間關 係的認知角度來界定。 「自然」過去曾是奇跡、敬畏、精神動力的代名詞,但到現代 社會卻變成了科學觀察的對象,自然生態被人類肆意破壞。因此現代人需要重新重 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如果讓人們意識到自然和人類是命運共同體,破壞自然就是傷 害自我,將有助於促進人們的環保行為。彌合人與自然之間疏離關係的方法之一便 是擴展人們的同一性,把人與自然之間的互惠關係納入自我。 基於此,Naess 於 1985 年提出生態我(Ecological Self)的概念,他把自我的概念 擴展到了生態,把自然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生態我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過程中所 建構的主客一體狀態,是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合二為一的自我狀態(楊冠政,1997) 。 環境保護主義者積極關注這一概念,並把它應用於環保實踐,強調人類是自然界的 一員,人與自然不是相互分離而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另外兩個類似的定義是包含自然的自我(Inclusion of Nature in the Self, INS; Schultz, 2001)和自然連結性(Connectivity with Nature, CWN;Dutcher, Finley, Luloff & Johnson, 2007)。INS 指自然與自我概念的交融程度,也即自然多大程度上被包含在 自 我 概念之中的自我圖式。 CWN 表示人們所知覺到的人與自然的 合 一程度 (sameness),不僅指個體把自然納入自我的程度,也指人在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看作是 自然的一員。 以上三個概念是側重自然連結中認知成分的典型代表,都是從生態的角度界定 人與自然的關係。即人們如何看待自我與自然的關係,個體對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 認知,影響著其對待自然的態度和行為。.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