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實施步驟

本研究所進行的程序主要可分為五個階段,包括○1 前置研究、○2 正式研究、○3 資料的初步整理、○4 再次訪談、○5 資料處理與分析階段。茲詳述如下:

一、前置研究

成就測驗的試卷:時間約在民國 102 年的 8 月,選擇兩位研究對象之同校九年級的 三個班(一個班約為 30 人)為施測對象,施測了一份成就測驗的試卷,目的是了解 學生在根號相關概念上有哪些概念具備情形不理想,接著,將施測結果經焦點團 體討論後作為本研究的設計參考,確定研究問題。

二、正式研究

(一)「根式運算」測驗卷(前測卷 1)與「根式運算」測驗卷(前測卷 2):時間約在民 國 102 年的 9 月,其中非根號的概念在研究對象學習根號的概念前施測,至於根號 的概念則於學習根號概念後與學習根式運算的概念前,目的為了解兩位研究對象 在根式運算的先備知識上的具備情形。

(二)隨班觀課與錄影:研究者從兩位研究對象學習根號的概念直到根式運算的概 念,皆隨班觀課與錄影,時間從民國 102 年的 10 月到 102 年的 11 月,目的是為了 分析兩位研究對象在根式運算上概念無法順利發展之處,受教師教學影響的情形。

(三)「根式運算」測驗卷:時間從民國 102 年的 10 月到 102 年的 11 月,皆是在教 師教完相關概念後盡可能的立即施測,以了解兩位研究對象概念具備情形及運算 想法,目的是了解他們在學習歷程中的概念發展情形,還有其中所受教師教學、

根式運算概念之特質或舊經驗的影響。

(四)訪談:時間從民國 102 年的 9 月到民國 103 年的 1 月,研究者根據兩位研究對 象在「根式運算」測驗卷或其他書面資料的作答,一直進行訪談,以得知他們的 運算想法,或確認研究者對他們概念發展情形的判斷,目的也是了解他們在學習

歷程中的概念發展情形,還有其中所受教師教學、根式運算概念之特質或舊經驗 的影響。

三、資料的初步整理

研究者將正式研究所蒐集到的資料做初步的整理分析,若尚有不足的資料,

則擬定下次的訪談。

四、再次訪談2

時間從民國 103 年 3 月開始,研究者對兩位研究對象進行再次訪談以獲得更 多的資料,目的為確認或更進一步的了解他們在學習歷程中的概念發展情形,還 有其中所受教師教學、根式運算概念之特質或舊經驗的影響。

五、資料處理與分析階段

將訪談時的錄音檔轉為文字檔案,隨堂觀課的錄影也做上課內容記錄。之後 依據各個測驗卷的結果、訪談轉錄的文字檔案、隨堂觀課錄影的上課內容記錄、

個案基本資料與其他書面資料作質的綜合交叉分析。

大體而言,本研究的步驟及過程如下圖所示:

2 兩位研究對象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且研究者已蒐集他們的資料後,研究者想要回饋給他們同時也想 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概念發展情形,因此進行補救教學,再次訪談也利用補救教學的時間點進行,

而從此處獲得關於研究者教學影響的一些小發現,請參閱附錄三。

前置研究:

1. 施測成就測驗的試卷 2. 結果分析(焦點團體討論) 3. 確定研究問題,發展研究工具

正式研究:

1. 隨班觀課 2. 施以測驗卷 3. 訪談

資料處理與分析階段:

1. 錄音檔轉為文字檔

2. 上課錄影轉為上課內容記錄 3. 資料綜合分析

資料的初步整理與 再次訪談擬定

再次訪談

蒐 集 並 閱 讀 國 內 外 相 關 之 文 獻 探 討 與 研 究 資 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