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果分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8-84)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四節 結果分析

經過熵值權重法計算與分析結果得知,對於永續校園之環境美學評估準則應用於 中華大學之達成成效一覽表如下表 4-7~4-12 所示。本小節將以永續部分水平式分析各 構面下評估準則的達成成效;首先以分析主構面之績效與排序及各次構面績效排序,

後續探討其各評估準則績效排序並做分析。接續再以美學部分針對中華大學三大美學 類別之討論與分析,如表 4-13 所示。最後以永續四大主構面與美學三大類別交叉結果 分析討論。

一、主構面積效分析

表 4-7 中華大學永續校園之環境美學評估準則之主構面績效彙整表

主構面指標群 績效值 排序

O1基地環境永續 0.028 2

O2生態循環 0.023 3

O3能源、資源管理 0.030* 1

O3健康建築環境 0.009 4

*為該主構面指標群之最高,底線為該主構面指標群之最差 經過熵值權重法調查結果,得知校園使用者對永續校園與環境美學評估準則應用 於中華大學是可行的,並且可針對未來中華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時參考。於主構面【能 源、資源管理】為績效表現最高,由此瞭解中華大學透過校園的地形與環境因素增設 小型風力發電與太陽能板的設置等,積極推動永續發展計畫,提升校園能源的使用效 率並逐步使用環保器具,使校園有效的控制能源系統並使用再生材料等設備。再者【基 地環境永續】與【生態循環】數值相近,前者針對校園初期規劃與設計時在配合基地 整體與環境永續兩者相互關係,並且校園現況不能滿足自然環境的維護與社區共同參 與。後者為確保當地生態體系的維持與保護利用植栽的根系與微生物作用將汙水淨化 生態汙水系統。中華大學位於山坡地型,當時建校舍時破壞了附近當地生態環境,並 接受外來品種而造成影響,使校園周遭的生態體系平衡被破壞。近來中華大學極力復 育在地品種以補救校園整體生態體系。【健康建築環境】為績效表現最低,推測校園初

60

期有使用健康材料,但是經歷使用過後室內的再生材料保存不易,以至於健康建築環 境滿意度較低,也有可能是校園使用者對於室內環境有使用再生材料等設備的不知情,

未來需要透過教學上的宣導與提倡。

二、各次構面績效分析

表 4-8 中華大學永續校園之環境美學評估準則之次構面績效彙整表

主構面指標群 次構面指標群 績效排序

O1基地環境永續

S1地方風土對應 0.032 1

S2既成環境對應 0.020 3

S3環境保護 0.031 2

O2生態循環

S4水循環 0.020 3

S5生物多變化 0.026 1

S6生態園藝 0.024 2

O3能源、資源管理

S7節約能源 0.041 1

S8自然能源利用 0.032 2

S9水資源管理再利用 0.026 3

S10資源再利用 0.022 4

O3健康建築環境

S11健康音環境 0.024 3

S12健康光環境 0.021 4

S13健康熱環境 0.024 2

S14健康空氣環境 0.017 5

S15健康水環境 0.026 1

註:*為次構面指標群之最高,底線為該次構面指標群之最低

『O2 生態循環』此主構面下次構面績效排序,分別為生物多變化(0.026)>生 態園藝(0.024)>水循環(0.020)。透過生態循環為確保當地生態體系的維持與保護,

利用植栽的根系與微生物作用將汙水淨化生態汙水系統。觀察次構面「生物多變化」

之表現為最佳,表示中華大學校園規劃初期維持及保育當地既有生物種類及綠化植栽 營造與延續整體環境生態平衡的棲息地;所以校園提供生態體系最原始的平衡,因此 此項表現為最滿意。「水循環」為表現最低,校園當初建設時利用水循環系統設計等設 備,確保校園整體環境的涵水量的功能與保持自然敷地為原則;而為了連結兩座水池 而多設置階梯式淨水模式與水車以達到生態循環,可能是裝置的位置偏僻較少使用者 經過以至於使用者對於學校所設置的設備不了解,使此項達成績效最低。再者「生態 園藝」校園應利用多層次的種植方式及植栽物種的多樣性維持校園生態體系的平衡。

61

可發現校園現況與當初規劃設計時的景觀種植方式不相同,且與生物多變化績效相近,

可得知其實針對中華大學校園使用者認知認為這兩項準則很相識。

於『O3 能源、資源管理』主構面下次構面績效排序,分別為節約能源(0.041)

>自然能源利用(0.032)>水資源管理再利用(0.026)>資源再利用(0.022)。發現 主構面能源、資源管理以利用自然光線與室內採用效率高的照明設備,盡量使用可回 收再利用之材料和雨水回收設備,減少浪費資源。「節約能源」為表現最優勢,校園加 強建築體的隔熱及減少受熱方式,並對能源控制系統進行有效率的管理與使用,達到 節約能源的美德;中華大學於近年來對於能源與資源管理及使用應有一套管理計畫,

並且汰換校園燈泡採用省能源高效率的燈具與裝設感應系統,有效的使用能源與設置 監測系統,以有效率的控制能源。「自然能源利用」與「水資源管理再利用」表現為次 高,推論原因前者為太陽能及風力,而中華大學校園於 92 和 94 個別申請教育部補助 設置有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兩項自然能源,因此校園使用者認為校園對於自然能源的 努力較認同。後者為水資源管理再利用以加強雨水的蒐集,配合日常生活的用水,使 用節水設備與水資源的再利用,而中華大學校內當初設置有汙水處理廠,由於位於校 園最偏遠地方所以校內使用者較不得知此事,以對水資源的資訊較少。而以「資源再 利用」為表現最差,當校園需增建或維護建築量體時都必須消耗大量的資源、材料,

因此在選用上採耐久性、低保養的構材以免資材的浪費;而中華大學現況為能得知是 否使用資源再利用之器材,可推估是實際執行與計畫上無法同步進行,因此項為最低 也是需加強的項目。

主構面『O4 健康建築環境』下次構面績效排序,分別為健康水環境(0.026)>

健康熱環境(0.024)=健康音環境(0.024)>健康光環境(0.021)>健康空氣環境(0.014)。 針對健康建築環境主要使用健康建材減少建築材料產生的汙染物,應用良好的通風系 統維持室內環境品質。「健康水環境」表現為最優,因該是校園位於溫熱潮濕環境適合 多種微生物生長,室內環境容易因此而造成健康問題,建築體與設備需適當的管理維

62

護與控制確保合乎健康標準的水質,不論是飲用水或日常用水,凡是會與人體接觸的 水皆須進行監控;推論校內飲用水是以專業人員適時保養與定期檢測管制,而且室內 衛生環境與清潔已予有效管理,所以此項表現得到使用者最滿意。「健康熱環境」與「健 康音環境」兩者數值相同,前者熱環境是針對校園建築必須有良好的通風設計並配合 適當設備,降低建築體的傳熱與提高熱對流現象確保室內溫度舒適;可能是校園建築 物量體應配合設計與開口盡量以植栽方式減少熱對流而達到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後者 音環境以結合地方特色與校園環境既有的自然音防止噪音確保良好音環境,營造符和 地方特色的音景達到自然環境的親近。再者「健康空氣環境」為表現最差,當中較重 視室內汙染物質的生成以確保健康校園環境,尤其校園環境較重視室內汙染物質的生 長及確保健康建築環境,推測校園位置屬於山區且規劃時將人車分道避免空氣汙染與 危險,但後來的建設為方便造成許多大型車輛經過並排放煙霧因此造成空氣汙染,使 此項表現不優。尚有「健康光環境」為次低,光環境是透過校園環境的綠美化、配合 自然採光面積包含建築及室內空間的色彩計畫;推測是校園建築本身牆面及開口位置,

未能預想校園後期改造規畫,以至於初期的設置到後期室內格局有所不同,而使用者 對於使用上的感受也較少自然採光。

經過上述了解主構面下的次構面表現最好的是「節約能源」,可見校園極力推動適 合校園的再生能源,可將校園建築物頂樓裝設太陽能板,校園本身可將多餘的電賣給 更多需要電的廠商,使學校永續經營。而表現不佳為「健康空氣環境」由於校園鄰近 高速公路與平面道路之交叉地帶,以至於大型貨車行駛附近造成校園空氣品質有待加 強。

三、各評估準則排序與分析

(一)、基地環境永續評估主構面下有『S1 地方風土對應』、『S2 既成環境對應』及『S3 環境保護』三個次構面,下列為三個次構面各別進行熵值權重法之結果,詳表 4-9 所 示。

63

表 4-9 主構面基地環境永續之績效分析表

主構面指標群 次構面指標群 評估準則 績效值

O1

基 地 環 境 永 續

S1 地方風土對應

C1 融入感(SeA) 0.042 C2 建物空間的配置(FA) 0.032 C3 校園自然環境特質(SyA) 0.022 S2 既成環境對應

C4 協調感(SeA) 0.016 C5 整體規劃(FA) 0.023 C6 校園環境之延續性(FA) 0.022 S3 環境保護

C7 自然感(SeA) 0.024 C8 使用生態建材(FA) 0.046 C9 自然環境相融合(SyA) 0.024 (SeA)為感官美學、(FA)為形態美學、(SyA)為象徵美學

於『S1 地方風土對應』次構面下評估準則績效排序,分別為融入感(SeA)(0.042)

>校園空間的配置(FA)(0.032)>校園自然環境特質(SyA)(0.022)。地方風土對應針 對每個基地環境條件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微氣候狀況,配合既有人文特質,透過地方 的參與讓學校融入當地環境。發現『融入感』為準則之中表現最高,說明中華大學師 生有認同學校與社區的努力和重視整體環境,並延續校園氛圍並融入當地環境。另一 方面『校園自然環境特質』為準則中表現最低,推測是學校當初建校時對於校園歷史 與文化相關有憧憬以創新思維為校園整體目標,未能執行與傳達校園特質與獨特性。

而『校園空間的配置』是建築物室內外空間的規劃與配置可乘載活動的地方;校園建 築物依學院分區使各院系附近有適當的活動空間供師生休憩。此外『融入感』與『校 園自然環境特質』數值相差兩倍,原因可能是中華大學師生認為校園有做到融入整體 環境,以至於兩者差距數值大。

次構面『S2 既成環境對應』下評估準則績效排序,分別為整體規劃(FA)(0.023)

>校園環境之延續性(FA)(0.022)>協調感(SeA)(0.016)。既成環境對應說明學校故 以整體環境概念為原則與當地地景融合並延續與建構整體社區之獨特性。『整體規劃』

為準則之中表現最好的,可能是校園初期建立時建築物量體的尺度與景觀配置比例都 以當時的環境為原則,所以校園建築物與景觀環境具體的形式所產生有形的反應。另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8-8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