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組學童實施讀報教育之學習狀況及學習反應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四節 實驗組學童實施讀報教育之學習狀況及學習反應分析

本節主要分析實驗組學童於實驗過程中之讀報教育學習狀況資料,透過「讀 報教育學習單」及「讀報教育教學學習意見調查表」來呈現實驗組學生學習狀況 及學習反應分析。研究者於分析上述兩份質性資料時發現:學童所填答案常語焉 不詳或相當簡短,所以將實驗組「國小學童媒體素養能力測驗」後測分數區分高 分組與低分組兩群組學童,立意取樣男女學童各 3 人,合計 6 人,依據「讀報教

育教學學習意見調查表」填寫之答案,進行團體訪談,以便探查及追蹤學童學習 之意見,茲分述如下:

壹、學童最感興趣單元分析

在意見調查表中,首先請學童回想此次讀報教育教學活動的六個單元,根據 喜歡的程度,依序填入1-6。研究者根據學童排序結果,將第一順位以一分計算,

第二順位以二分計算,以此類推,得出各單元之總分,總分愈低者為學童愈感興 趣的單元。由表4-4-1可知,實驗組學童最感興趣之單元為「單元四:新聞變變 變」。學童最喜歡此單元的理由分別是:較好了解、很實用、單元名稱好聽與聊 到的話題比較有趣等。如S1及S2所說:生活中,爸媽相處的行為就常顯現出刻板 印象,所以較有興趣、跟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事項較接近。研究者認為學童會比較 喜歡此單元的原因可能是:一則為人們經常是透過新聞來瞭解外界的事物,不論 大人或小朋友會主動或被動接觸新聞,對於「新聞」的議題較為關注;再則因為 課程進行中,由學童看完某篇新聞報導後,自行擬訂引人注意的新聞標題;且於 課程中播放解析媒體中常出現的刻板印象之影片,頗能提起學童學習興趣。

表4-4-1 實驗組學童最感興趣單元之排序

單元一 單元二 單元三 單元四 單元五 單元六 總人數 31 31 31 31 31 31 總分 96 118 125 89 104 119

排序 2 4 6 1 3 5

在「新聞變變變」單元,學生分組看完已經截去原有標題的新聞報導後,自 行構思填寫新聞標題。第一則原來的新聞標題為「擔心沒錢 父母離婚倍增 今年 增加到近14%」(2009年4月7日聯合晚報),新聞內容主要論及講義雜誌2009年

「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結果與分析。有二組訂定之標題較為契合實際新聞內容,

如「父母失業 小孩不幸福」及「金融風暴 讓孩子感到壓力」;其他三組訂定之 標題與實際內容較為不適切,如「金融風暴 各地動盪不安」、「金融風暴使孩子 幸福感提昇」及「離婚風暴讓小孩也受創了」。

第二則原有的新聞標題為「齊頭式平等 縣市合併想悔婚」(2009年4月5日 聯合報),新聞內容主要談及台中縣市合併之相關變數,有兩組學生將標題訂為

「白費努力的量身打造」及「胡志強不滿 先前努力白費」,與內容相符且較為適 切;另二組將標題訂為「地方制度法修正案」與「縣市合併 市長不高興」,可看 出學童並未看完全文,只看第一小段內文就匆促下訂標題;另一組標題為「台中 縣負債六百多億元」,並未抓住新聞內容之精髓,此標題將會誤導讀者。

研究者認為學童會下錯標題的原因,應該是沒能熟讀新聞內容及融會貫通所 致,而且學童也未具新聞專業素養,以該年紀之心思,想出的標題偏向天真及有 趣居多,聳動或同音異字的標題則不多見。事實上,同一則新聞因為記者的文學 素養和陳述的角度不同,加上各家報社本身的立場,使得編輯想出來的標題也會 有所差別,但是標題是新聞的中心或重點,把新聞的主要內容和精粹部分提煉出 來,適切的新聞標題有其重要性(國語日報社,2007;馬西屏,1998)。

學童最感興趣單元之排序第二名為「單元一:認識報紙」,學童填答的理由 有:可以在課堂中看報紙、很有趣、很容易、可以認識報紙版面及製作過程、很 好記與喜歡看報紙等,如 S1 及 S4 所言:認識報紙後才能更看得懂報紙、認識報 紙不同版面編排後,更能快速尋找關心的新聞在哪裡。研究者認為:於課堂中呈 現「報紙製作流程漫畫」,頗能提昇學童學習興趣。另外,當教師呈現「新聞媒 體特徵比較表」時,學生搶答狀況熱烈,且多數學童皆能回應出正確之答案。顯

見,實驗組學童欲瞭解各種新聞媒體差異之興趣頗高。

依據本研究結果,實驗組學童每週閱讀報紙的頻率(41.9%)高於全國平均 值(35.2%),而且最常閱讀的報紙與大人的閱報排名很相近,皆為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及中國時報,多半是家裡訂什麼報紙就看什麼。研究者認為唯有透過讀 報教育課程,提起學童的興趣,教導他們懂得如何正確看報、瞭解媒體訊息內容,

將可提昇其媒體素養。依照吳翠珍與陳世敏(2007)的說法,媒體素養教學採用 整份報紙是有必要的,因為媒體素養中的脈絡分析,例如新聞則數、廣告數量與 篇幅、以及新聞篇幅之比例等教學,顯然只有分析整份報紙才能得到答案。

貳、學童最不感興趣單元分析

學童最不感興趣的單元為「單元三:新聞守門人」,學童之反應為:無聊與 難懂。如S1、S4及S6說:影片主持人雖有藉助實例做講解,但還是覺得他陳述內 容太快,不容易懂、設計報紙頭版對我們講很難,不知新聞應該要擺在哪裡、跟 日常生活扯不上關係,所以沒興趣。研究者認為導致學童對於「新聞守門人」單 元如此之反應,應為下列二項緣故:

1. 學生語文能力不足:本單元之教學設計構想是讓學童多瞭解與文本息息相 關的媒體製作脈絡,但學童是第一次接觸屬於新聞專業術語「新聞守門人」

的觀念,雖然已經藉由影片教學、讓學生了解報紙新聞編輯作業流程外,

並呈現「媒體再現」的過程,但學生語文能力仍不足,所以覺得似懂非懂。

2. 學生練習時間不足:學童將自選的四則新聞,預思編輯位置,填寫「我是 總編輯」學習單。雖然學童已經習得頭版之版面位置及名稱,但受限於時 間,又要完整製作出真正的「頭版」,學童倍感吃力。

研究者將「新聞事件表」之10則新聞內容及各報社組織背景及特色向全班說 明後,各組抽籤分別扮演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及國語日報的 總編輯,設計頭版。各組除了呈現報頭、報眉、新聞提要及氣象預報外,均羅列 了新聞提要,也注意到頭條新聞所佔版面的比例大小、標題的字體大小、資訊圖 像的位置等;但學童因受限於時間及著色工具不足,也並非視覺設計專業人才,

所以整體版面編排並非相當賞心悅目。

依據各報社組織背景及特色,蘋果日報這組只將一則健康新聞放在頭版,與 劉艾蕾(2007)之論述:蘋果日報頭版以聳動標題、腥辣圖片,進攻社會、消費、

影劇新聞,並不相符。自由時報這組刻意避開前任總統開庭之政治新聞,選定一 則質疑政府政策之財經新聞做為頭條。相對的,聯合報及中國時報這二組則選定 前任總統開庭之政治新聞為頭條。廖茂發(2005)與蕭怡靖(2006)的研究指出:

從民眾認知的角度顯示,自由時報偏向「泛綠」政黨,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偏向「泛 藍」政黨。研究者認為學童瞭解這兩組報社之政治立場,報社之「守門」行為符 合其組織背景。國語日報這組選了「健康新聞」作為頭條,並各選了一則生活、

國際、及教育新聞放在頭版,在報頭下方放了一則小廣告,亦符合該報社之特色。

三、學童學習最感困難單元分析

有8位(25.8%)學童覺得「報紙版面知多少」單元學習最困難;有7位(22.6

%)回答「沒有或差不多」;另有6位(19.4%)認為是「新聞守門人」單元最 為困難。覺得「報紙版面知多少」單元學習最為困難的理由分別為:要背各個版 面名稱、有點難記起來、有的聽不懂、難分辨版面;認為是「新聞守門人」單元 學習最為困難的理由大都為:不容易理解。「新聞守門人」同時為學童感覺學習

最困難與最不感興趣之單元,探究其原因應為:「新聞守門人」屬於新聞專業領 域,加上六年級學童語文能力仍嫌不足,所以才會覺得不易理解。

在「報紙版面知多少」單元中,請學童就同一天兩家報紙,比較頭版新聞各 是什麼新聞,報社用哪些方式來處理頭條新聞。首先將頭條新聞做分類,多數組 別皆填答正確,只有一組將國際新聞誤歸為政治新聞;新聞標題字數及位置皆正 確。除了頭條新聞計算正確外,其他新聞之則數及新聞分類時,大部分組別皆有 誤,有的組別將新聞圖說也當成另一則新聞;有的組別未將一則以新聞照片及圖 說之新聞算進去。在分析版面設計時,多數組別已能大略描述版面顏色豐富性、

圖片多元、字體變化之特性,而且能知曉有無新聞提要及雜項(氣象、股市等)。

在計算廣告則數方面,多數組別未能正確計算出頭版之廣告則數,因為有些廣告 只有文字敘述,學童容易忽略。

肆、學童上課過程知覺分析

對於此課程的反應,有12位(38.7%)學童覺得有趣,17位(54.8%)學童則 覺得與平常上課差不多,僅有2位(6.5%)學生覺得無聊。由此得知,有將近四 成的實驗組學童感覺上課的過程有趣。但是也有將近六成學童認為與平常上課差 不多,如S2、S5及S6及所言:因為一樣要聽老師講解,所以感覺就是在上普通課 程、假如是在上體能課或團康課,才會感覺不一樣、有些同學沒有多想就勾這一 項了。茲將學童認為有趣或無聊的原因整理如下:

學童認為有趣的原因有:可以增加更多的知識、可以看有趣的影片、看影片 比較容易懂、很新鮮、只要不是上導師的課都很好玩、上課的老師很有趣,不會 很兇、教得老師不一樣等。認為無聊的原因有:不想聽與就是很無聊,事後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