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寫作能力之歷程模式與寫作評量指標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寫作能力之歷程模式與寫作評量指標之研究

寫作之歷程與寫作能力兩者間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寫作歷程可以分為 寫作前之計畫階段、寫作中之轉譯階段與寫作後之回顧階段,每一階段所需 之寫作能力不同,因此評量各階段之寫作指標也不同。本節先介紹寫作之歷 程後,再行說明寫作評量指標與歷程之相關。

一、寫作能力歷程模式

寫作能力為高層語文能力表現,從寫作能力即可看出學童語文能力發展

(杜淑貞,1996),所以本節將以寫作能力之歷程理論為中心,並兼述寫作 能力分析。

寫作歷程理論可分為成果導向模式、直線模式、寫作的認知歷程模式和 社會互動模式四種。成果導向模式主要以學習專家寫作的技巧,強調學童最 後的寫作成品,而非寫作的過程(張新仁,1999)。社會互動模式則強調寫 作者輸出「文章」信息,讀者對於「文章」信息所反饋回來的讚賞與批評則 回傳給寫作者,才可能算是成功的作品(劉忠惠,1996)。然而此兩種模式 的論述內容一偏重寫作成品,一偏重閱讀者,無法完整表達寫作的全部歷程

。因此,本研究將採直線模式與寫作的認知歷程模式觀點,論述寫作的歷程 與應具備的能力。

寫作歷程以直線模式觀點可分為寫作前階段、寫作中階段和寫作後階段

(李恆惠,2004;劉世劍,1995;蔡榮昌,1979)。而以寫作的認知歷程模 式而言,正如圖 2-1 所示,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是原本存在的作業活 動環境(task environment),由「修辭問題」,即主題、讀者、與任何附 加限制的文章作業活動,與到目前為止為了回應主題而衍生出的文章所構成 Yekovich & Yekovich,1993/1998)。換句話說:寫作者為了解決問題,會先 設定目標,再以書寫的方式來達成,然而,整個寫作過程都會受到寫作環境 與寫作者之長期記憶所影響(鄭博真,2003)。

圖 2- 1 寫作的認知歷程 模式(Gagne, Yekovich & Yekovich,1993/1998)

寫作者之

綜合直線模式與寫作認知歷程模式的觀點:直線模式的寫作前階段包含 寫作認知歷程模式的計畫部分,也就是設定目標、產生內容和組織架構;直 線模式的寫作中階段為寫作認知歷程模式的轉譯部分,即寫作者將計畫的構 思轉譯成讀者可接受的符號表徵;直線模式的寫作後階段則為寫作認知歷程 模式的回顧部分,也就是寫作者評估寫出的內容是否符合計畫所設定的目標

,以決定是否需要重寫或修改(張新仁,1994;童丹萍,2003;劉佳玟,2007

;劉明松,2003; Flower & Hayes, 1981;Gagne, Yekovich &

Yekovich,1993/1998)。

寫作前階段主要涉及的成份為對外在訊息的接收與處理方式,寫作者感 知外在環境的訊息並儲存之後,對已儲存的訊息進行分析、思考(劉雨,1995

),決定文章的寫作目標、組織架構與內容編排方式。由此可知:這個階段 的寫作能力為誘發想法與架構組織,並將「自長期記憶中把與寫作題目或目 的有關的訊息檢索出來」(林寶貴、錡寶香,2000a,p.54;曾慧禎,2001)

寫作中階段主要涉及的成份為將計畫之概念、目標,以讀者可接受的符 號表徵轉譯於媒體。因此本階段則會包含以下相關技能:書寫能力的機械性 技能,以及書寫語言的處理與應用,例如:字彙、遣詞與造句能力,段落與 文章格式相關知識,文章段落組織呈現順序與相關性的安排能力等(林寶貴

、錡寶香,2000a)。本階段需要同時處理許多工作,所以工作記憶能量將會 擴展到極限(劉佳玟,2007),因而許多技能會自動化,如:書寫能力與字彙

、遣詞與造句能力等,以減少工作記憶的負擔(鄭博真,2003;Gagne, Yekovich

& Yekovich,1993/1998)。在此所謂之書寫能力即為本研究自變項中之寫字能 力,亦包含錯別字部份,對於學童寫字能力的要求為工整、清楚與勻稱(劉 世劍,1995)。有關寫字能力與寫作能力的關聯,會在本章第四節中加以論 述。

至於遣詞造句方面,曾雅文(2003)將國中學生作文中的語病分為語義 語病與結構語病兩大類,語義語病又可細分為用詞不當、不合邏輯、語義重 複、表意不明等四類,結構語病也細分為成分搭配失當、破壞結構(包括成

分殘缺與成分多餘)、語序失當、結構雜糅、句子冗長等五類。研究者歸納 後認為,遣詞造句能力應注意句子語意明確、詞性搭配合理、詞義正確、邏 輯通順與句子結構完整等五大項。而文章段落組織的架構方式,則因不同文 體而有不同的結構,記敘文結構即以時空為序來構架文章;議論文結構主要 是邏輯型,即按邏輯推理的步驟來構架文章;說明文結構主要為程序型,即 按照認識事物的程序來構架文章;抒情文主要結構為情感型,即按照作者情 感發展的脈絡來構架文章(朱艷英,1994;劉忠惠,1996)。但無論何種文 體,在段落結構上的一般性要求都是段落完整、組織連貫、論述不脫中心主 旨;而在美感要求方面則是內容和諧統一、行文錯落跌宕、情節張弛交替、

有開合(劉世劍,1995)。

寫作後階段著重回顧、校正錯誤能力與文章編輯能力,以提升寫作品質

。所以,本階段強調修訂文章組織與結構、尋找錯別字與有誤標點符號、句 子是否通順、強化文章中欲傳達的主旨等(林寶貴、錡寶香,2000a;曾慧禎

,2001)。

寫作前階段主要是決定寫作的方向,並從腦海中將訊息提取出來。寫作 中階段則是將腦海中的計畫付諸實行,所以需要書寫、遣詞造句能力,段落 與文章格式組織呈現安排能力等。寫作後階段則是集寫作能力之大成,強調 錯別字與有誤標點符號修改、檢查句子是否通順與強化文章主旨等。

二、寫作評量指標之研究

廖本裕(2004)認為寫作是內在知識外化的歷程。因此,研究者如欲瞭 解寫作各歷程的能力,可以從被研究者的寫作成品中探究,寫作成品的評量 實已包含寫作歷程之前、中、後階段,與各階段之寫作能力(陳英豪、吳裕 益、王萬清,1989)。寫作成品的評量通常有質與量兩個討論範疇,質的寫 作評量指標有寫作者風格、文章組織架構、內容思想、寫作主旨和書法工整 等,在學術研究時大多運用量表或檢核表方式評量,而教學上則多使用整體 性評量,本研究則是以「國中基本能力測驗作文六級分量表」為質的寫作評 量工具,以測量學童寫作文本之整體品質;量的寫作評量指標則有不同標點

符號使用次數、詞性種類、句子數量、總字數、非常用字數、總詞數等,其 優點是具客觀性、容易量化,但較無法看出學生寫作整體能力,本研究則是 以「總字數」、「相異字數」、「平均句長」與「總句數」為量的寫作評量 工具,以測出學童寫作文本之流暢性、字彙廣度與造句能力。(王瓊珠,2002

;李曼曲、楊坤堂,2004;林寶貴、黃瑞珍,1999;黃瑞珍,1996;黃瑞珍

、黃玉凡,2001;葉靖雲,1999、2000)。所以,本節將以上述五項寫作評 量指標為探討內容。

「國中基本能力測驗作文六級分量表」為測量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寫作 測驗的評分量表,分為立意取材、結構組織、遣詞造句與錯別字、格式、標 點符號四個評量向度,主要檢測寫作中之意念轉譯能力,如:遣詞與造句能 力,段落與文章相關知識,段落組織編排與寫字能力等。其分數由劣到優為 一級分到六級分,離題、重抄題目或缺考者為零級分。一級分為文章有嚴重 缺漏;二級分的文章在各方面表現都不夠好,在表達上呈現嚴重的問題;三 級分的文章是不充分的;四級分的文章已達一般水準;五級分的文章在一般 水準之上;六級分之文章則十分優秀(教育部,2005)。然而,「國中基本 能力測驗作文六級分量表」為一種相對標準,評分者首先需掌握六級分的整 體區隔;然後,以四個評量向度為基準,掌握六級分的細部區隔;最後反覆 練習批閱,不斷改進、修正,才能準確掌握六級分評量基準(陳宏銘,2006

)。可是,整體性評量都難以擺脫評分者受到月暈效應、試卷間的遺留效應

、次序效應與文字操作效應的影響(鄭圓鈴,2006),使得評量分數不夠客 觀。因此,本研究為求寫作評量時之絕對標準,乃以「總字數」、「相異字 數」、「平均句長」與「總句數」為客觀性之評量指標。

相較於 2006 年才第一次使用的「國中基本能力測驗作文六級分量表」

而言,「總字數」、「相異字數」、「平均句長」與「總句數」已有許多研 究證實可為寫作能力之有效指標,並可測出寫作者在寫作時的字彙能力與遣 詞造句能力等。Deno、Mirkin 和 Marston 於 1980 年,建立了寫出的字數(

即總字數)、拼對的字數、正確字母順序和成熟字出現數目為書寫表達測驗 和評分方式的有效指標。Vidden、Deno 和 Marston 在 1982 年以老師對個別 學生整體寫作能力的評估為效標,發現拼對的字數、正確字母順序數有相關

。(引自葉靖雲,1994)

而國內學者對於寫作測驗有效指標也做了許多研究。在同一年級不同寫 作能力之寫作測驗有效指標研究方面,王瓊珠(2002)認為國小一年級學童 看圖作文表達方式多為國字和注音摻半,普通兒童文章的流暢性較佳,「總 字數」較多,用字的變化性較大,「相異字數」較多,較不需要倚賴注音,

閱讀障礙學童則反。許家芬(2003)研究指出,大部分國小四年級學童在「

總字數」一項表現上較不理想,但在「造句商數」上得分超過平均數,其研 究亦顯示學童寫作能力在四年級便已出現差異。李曼曲、楊坤堂(2004)從 台北市國小四年級普通學生與學習障礙學生寫作能力比較得知:學習障礙學 生在總字數方面顯著低於普通學生。林寶貴和黃瑞珍(1999)以五年級學童 為研究對象,在完成國小兒童書寫語言評量標準研究後發現:不同語言能力

總字數」一項表現上較不理想,但在「造句商數」上得分超過平均數,其研 究亦顯示學童寫作能力在四年級便已出現差異。李曼曲、楊坤堂(2004)從 台北市國小四年級普通學生與學習障礙學生寫作能力比較得知:學習障礙學 生在總字數方面顯著低於普通學生。林寶貴和黃瑞珍(1999)以五年級學童 為研究對象,在完成國小兒童書寫語言評量標準研究後發現:不同語言能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