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及限制,以下分別就教育實務與未來研究兩方面提出 相關建議:

一、對教育實務方面的建議

(一)對於低成就學童基本能力補救應盡早實施

本研究結果發現:低閱讀、低寫字能力學童,在三年級時其寫作能力就 已落後高閱讀、高寫字能力學童 1 個年級,到六年級差距逐漸擴大。顯示隨 著年級增長,不同語文能力的國小學童,其寫作能力出現「馬太效應」。已 有一些研究建議:應從一年級開始,就對低閱讀能力學童實施系統化的補救 教學方案,最可避免「馬太效應」的產生(陳淑麗,2004)。如果教育行政 當局能針對中、低年級低閱讀、低寫字能力學童,提早進行國語文補救教學

,加強其閱讀與寫字能力,其成效除了可以增進學童語文能力之外,也可避 免學童捲入低學習成就的漩渦,防範其他學科的學習困境產生(甘鳳琴,2007

)。因此,教育行政當局如能提供經費,規劃完善的補救教學歷程,給予中

、低年級低語文成就學童協助,必能減少其學習困擾,提升學習興趣,促進 學習成效。

(二)多寫、多讀以加強學童寫作能力

本研究發現:語文能力發展為一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前一技能發展不 佳,後一技能也將受到影響。所以國小國語文教師應要求學童多寫,利用寫 作的機會,使得低階的寫字能力發展成熟,並將寫作技巧,如:字彙運用、

遣詞與造句能力等自動化,如此必能減輕寫作時的工作記憶負擔,有助於寫 作前的構思與寫作後的修改(鄭博真,2003;Gagne, Yekovich &

Yekovich,1993/1998),以提高寫作總字數、相異字數與總句數能力,最後達 到提升學童寫作總體能力的效果。除了多寫之外,本研究也發現:閱讀能力 低落,其寫作能力也會隨之低落,因此,國小國語文教師如能加強學童閱讀 能力,教導有效的閱讀技巧,必可提升學童閱讀能力,使閱讀成為寫作能力 發展的基礎。

二、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一)研究樣本方面

本研究採橫斷式方法,針對屏東縣崁頂鄉,三到六年級國小學童實施寫 作能力測驗,探討國小學童寫作能力發展情形。橫斷式取樣雖有取樣方便的 好處,但在推論上受到限制,建議未來的研究可採縱貫法,以瞭解同一群體 學童的寫作能力發展變化。且屏東縣崁頂鄉屬於鄉村地區,如能以全屏東縣

,甚或是全國學童實施寫作能力檢測,除了可以瞭解偏遠地區與都會地區學 童的寫作能力差異之外,也可以清楚瞭解不同地區之不同能力學童的寫作能 力差距,所得的結果,也可做為教育行政機關在規劃國語文教學相關計畫時 的參考。

若要實行大範圍的寫作能力檢測,就需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研究者認 為全國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童若要一起實施寫作能力檢測,將會是一件非常大 的工程,所以可以六年級學童為施測對象,以減輕人力、物力負擔。且在寫 作題型方面也要特別注意,題目必須為全國國小學童所熟悉,以免因為城鄉 差異而造成寫作能力的差異(李金城,2002;曾忠華,1992)。研究者建議 可使用引導式寫作題型,一方面可以減少國小學童寫作時間,另一方面,在 有寫作引導的情況下,學童也較能言之有物,不會離題(陳秋瑤,2004)。

最後,在評卷教師的安排上,未避免主觀性的評量方式,影響寫作能力檢測 的結果,教育行政當局應妥為規劃寫作評量相關課程活動,以統一評卷老師 的評分標準,使檢測結果不會產生太大誤差。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屬於橫斷式研究,雖然發現國小學童寫作能力隨年級而發展,也 發現閱讀、寫字能力與寫作能力的關聯,但研究所得結果不宜直接推論為學 童的寫作能力發展,建議未來研究進一步採用實驗研究法,來探討學童的寫

作能力發展情況。此外,國內在寫字與寫作方面的相關研究目前尚少,建議 未來的研究可從打字或是寫字速度,來探討寫字與寫作的關係。

(三)研究指標方面

本研究發現「寫作總體能力」、「總字數」、「相異字數」和「總句數

」,皆可成為寫作評量的有效性指標。而五年級學童在「平均句長」的標準 差大於平均數,所以無法成為有效的寫作評量指標,除了提醒國小國語文教 師應加強學童標點符號能力之外,同時要告訴後續研究者在從事相關研究時

,應多加注意。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E. D. Gagne, C. W. Yekovich, & F. R. Yekovich(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 認知基礎(岳修平譯)。台北市:遠流。(英文版出版於 1993)

Earl Babbie(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李美華、李明寰、李承宇等譯)。台 北市:湯姆生。(英文九版出版於 2001)

林憲治(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環境與寫字態度對於寫作表現之相關研究。

許家芬(2003)。國小四年級學童寫作能力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 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宏銘(2006)。如何掌握國中基測「寫作測驗」六級分評分規準。載於 95 年教育部九年一貫南區課程—國民中小學國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黃瑞珍(1996)。評量兒童語言能力的方法。國小特殊教育。20。頁 21-31。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鄭世杰(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寫作困難之調查研究—以石岡、東勢兩鄉鎮 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博真(2003)。寫作修改:模式、教學與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7(2)。

頁 245-264。

鄭圓鈴(2006)。Bloom2001 年修正版在國中寫作能力評量上的應用。載於王 開府、陳麗桂主編,國文作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賴瑋真(2005)。可預測性故事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寫字與寫作能力發展之研究。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集。11。頁 262-287。

錡寶香(2000)。國小低寫字能力學童語言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頁 69-96。

錡寶香(2003)。國小低寫字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的敘事能力:篇章凝聚之分 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頁 63-84。

錡寶香(2004)。國小低寫字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的敘事能力:故事結構之分 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頁 247-269。

蘇宜芬、林清山(1992)。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寫字能力學生的寫字理 解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 育心理學報。25。頁 245-267。

蘇淑婷(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錯別字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De Vries, T. (1970). Reading writing frequency and expository writing. Reading

Improvement, 7:14-19.

Englert, C. S., & Raphael, T. E., (1988). Constructing well-formed prose: Process,

structure, and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Flower, L., & Hayes, J. R.(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 365-387.

Hallahan, D. P., Kauffman, J. M., & Lloyd, J. W., (1999). Introduction to Learning

Disabilities(2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Hendrickson, R. S. B. (1996). Samuel Beckett’s “Finde Partic“:A genetic study.

DAI-A, 56/10. (Publication No. AAC9606095).

Juel, C. (1988). Learning to read and writ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54 children from first through fourth grad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ogy, 80(4), 437-447.

Kroll, B. M.(1981).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aking and writing. In B. M. Kroll & R. J. Vann(Eds.), Exploring speaking-writing relationships:

Connections and contrasts(pp. 32-54). Champaign, IL: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Scott, C. M.(1999). Learning to write. In H. W. Catts & A. G. Kamhi(Eds.),

Language and reading disabilities(pp. 224-258). Boston: Allyn & Bacon.

Stein, N., & Glenn, C. G.,(1979). An analysis of story comprehen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R. O. Freedle(Ed.), New directions in discourse processing:

Advances in discourse processes(Vol. 2,pp.53-120). Norwood, NJ: Ablex.

Stevens, R J. & Slavin, R. E. (1995). Effects of 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in reading and writing on academically handicapped and nonhandicapped student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5(3), 241-262.

Sulzby, E. & Teale, W. (1991). Emergent literacy. In R. Barr, M. L. Kamil, P.

Mosenthal, & P. D. Pearson(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Vol. 2)

(pp.727-757). New York: Longman.

Tierney, R. J. (1992). Ongoing research and new directions. In J. W. Irwin & M.

A. Doyle(Eds.), reading/writing connections:Learning from reseach(pp.

247-259).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Westby, C.(1992). Narrative analysis. Best Practices in School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Descriptive/Nonstandardized.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