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寬恕概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寬恕概念

(一)東方寬恕概念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老夫子對於恕的詮釋,其意涵即為,自己不 想要的,勿施加在別人身上,也就是說自己不喜歡,不需要擴大到別人身上,不 要造成別人的痛苦。換言之,別人犯錯以後,如果一直放在心上,是會讓人很痛 苦的,因此你不想要別人追究你的過錯,你也不要追究別人的過錯。孔子認為「既 往不咎」是種美德,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說明這些人 可以不記別人過錯,事情過了也不需去追究,如此一來,彼此怨恨就會漸少,此 行為也可用「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來解釋,強調即便有人對我們不好,也要以 正當的方式對待他人。綜合孔子對寬恕的要求,即不將自己不想要的待遇施加在 別人身上,面對他人傷害能夠不去追究,還能以正直的方式回報傷害者,並舉例 古人可以做到,因此每個人也應該以這樣的境界去追求,因為寬恕是人際互動中,

做人處事應有的涵養。

(二)西方寬恕概念

西方在探討寬恕時,因受到 Kohlberg 道德發展階段的啟發,Enright 等人(1991) 提出六種寬恕的心理層次,依序為復仇式寬恕(revengeful forgiveness)、補償式寬 恕(restitutional or compensational forgiveness)、期望式寬恕(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律法期望式的寬恕(lawful expectational forgiveness)、社會和諧式的 寬恕(forgiveness as social harmony)、愛的寬恕(forgiveness as love),從內涵來看,

復仇式寬恕和補償式寬恕透過條件的交換,希望傷害者能受到相等的報應以獲得 寬恕,期望式寬恕和律法期望式的寬恕則是迫於他人的期望或社會的期待寬恕他 人,社會和諧式的寬恕也是希望維持社會和諧而寬恕他人,在愛的寬恕則是一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無條件的寬恕他人,以道德為上的基礎,故其層次較高,屬發自內心,而非受外 在影響。

除了從道德層次來看寬恕之外,也有研究會用動機、狀態或情緒來探討寬恕,

像是用傷害相關人際動機量表(transgression 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scale, TRIM)來測量(McCullough et al.,1998),其中包含了復仇(revenge)和迴避 (avoidance)向度,個人面對傷害事件其復仇與迴避程度越高時,代表其寬恕的程 度越低。此外,Baumeister , Exline, & Sommer(1998)則將寬恕分成內在(intrapsychic) 與外在(interpersonal)的兩面向,內在面向意指受害者的狀態和情緒層面,因此內 在寬恕代表個人面對傷害不會再有生氣的情緒。外在面向則意指受害者和傷害者 後續的互動關係,外在寬恕代表兩人在相處上如未發生傷害事件前一樣。依循著 類似的概念,也有學者將寬恕分成兩種:決策(Decisional)和情緒(Emotional)寬恕。

決策寬恕是指個人行為意圖的改變,面對傷害會出現敵意減弱的表現;情緒寬恕 則是指個人用正向情緒取代過往負向情緒(Worthington,2005)。也因為寬恕概念的 普遍,也有學者以直接詢問寬恕的方式,讓受試者在閱讀某一特定事件描述後,

填選自己對此事件的寬恕傾向,做為寬恕分數(McCullough et al.,1997)。

寬恕被認為是解決關係失和的好方法,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的傷害事件。

Fincham(2000)認為面對親密關係的失和(estrangement)可能會有三種情況。第一 種情況是發現這樣的傷害其實是一種誤會,像是男/女朋友未出席約會未提前告 知當下也找不到人,事後才知道男/女朋友的家人突然發生狀況送醫,當下手機 沒電卻又沒記下男/女朋友號碼而無法告知他人,這樣的事情通常在知道實際原 因後,關係的失合也就被取消(nullification)了。第二種則為放在旁邊不去處理 (habituation/ dissipation),讓時間來淡化,面對男/女朋友的失約未前去詢問也未 釐清,就這樣放著不去處理。但其實這不是很好的處理傷害方式,因為未來如果 再發生,對於當事人一定是更大的傷害。Fincham(2000)認為第三種,即寬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forgiveness)是最好處理關係失和的解決方式。知道男/女朋友因為忘記而未出席 約會,自己接受男/女朋友犯錯,心理上或互動上也如過往,也能因為自己的寬 恕使彼此關係不失和,這也能讓對方卸下防衛面對錯誤,關係才有改善的可能。

(三)影響是否寬恕的因素

西方已有許多研究深入探討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做出寬恕的決定,像是發展 心理學家探討個人在孩童與成年的生命週期中寬恕能力的改變,社會心理學家探 討影響寬恕的情境,像是責任、傷害性、正義等因素,人格心理學家則是探討與 寬恕相關連的特質向度,組織心理學者則是去探討在組織脈絡中,哪些因素會影 響寬恕(Fehr, Gelfand, & Nag, 2010)。因此 Fehr, Gelfand, & Nag (2010)綜合上述領域 以關鍵字"forgiv*"搜尋,找到 175 篇跟寬恕相關的文獻進行整合分析(Meta analysis),將影響寬恕的因素分成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和其他因素 (Constraints),在這三種因素又可再分成受害者較穩定的個人特質(Dispositional) 與視情境狀況不同(Situational)的類型。

在個人特質部份,例如友善性(Agreeableness)、採取的觀點(Perspective taking)、

寬恕的特質(Trait forgiv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生氣的特質(Trait anger),同 理關懷(Empathic concern),自尊(Self-esteem)、憂鬱(Depression)、宗教性(Religiosity) 和社會期許姓(Social desirability)等等,均對個體寬恕與否有所影響。而特定的情 境因素,像是傷害者具有意圖(Intent)、傷害者需負責任(Responsibility)、此事的 傷害嚴重性(Harm severity)高、受害者對此事的不斷回想(Rumination)、個人當時 的負向(Negative)心情、及生氣狀態(State anger)程度高時,我們較不易寬恕他人;

相對的,若是傷害者道歉(Apology)、個人當時有正向(Positive)心情、處於同理狀 態(State empathy),彼此關係的親密程度(Relationship closeness)高、關係承諾 (Commitment)和關係滿意度(Satisfaction)高時,其受害者較易寬恕對方。這些因 素在整合分析結果中發現,當傷害者本身是無意圖造成傷害,或為傷害道歉等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素在寬恕上特別有顯著效果;受害者部份則是受害者的同理狀態或當時的生氣狀 態有達顯著效果(Fehr, Gelfand, & Nag,2010)。

在國內寬恕的研究多是探討寬恕方案運用在國中小學生上的成效,及探討 影響受害者寬恕的因素。結果發現傷害程度(部份研究稱為事件的嚴重程度,本 研究採傷害一詞),是影響寬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像是傷害者是否道歉、

是否有意圖、受害者的自尊高低也皆會影響寬恕。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受害者本 身的依附類型或是否具有自我省察修養觀和寬恕與否有關(蕭可音,2005;李盛 芬,2010;蔡秉芸,2010;羅凱云,2011)。但這些結果多以相關的方式探討,

鮮少以實驗操弄方式確認其因果關係。而且這些研究如同西方研究一樣,多聚焦 在傷害者與受害者身上,忽略其他非傷害者或受害者之外的人可能對寬恕的影 響。

(四)小結

綜合而言,雖然儒家和西方在寬恕的概念上並不完全相同,西方強調寬恕前 後受害者的情緒與行為狀況,儒家則把寬恕做為個人修養追求的層次去說明,但 皆認為所謂寬恕即是在傷害事件發生後,不會因此而改變對待傷害者的方式,而 且也都認為寬恕具有正向的意義。但至於如何才能寬恕,亦即有哪些因素會影響 寬恕與否,我們認為則需要考慮文化的特性。過往西方研究寬恕時,多著重於傷 害者與被害者,然而在重視關係的華人文化中,個體常受到重要他人的影響,因 此在研究華人的寬恕時,雖然對華人而言,寬恕或許是一種個人修養,但關係他 人對個體可能具有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以下我們將先論述華人文化的特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