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第六章 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關係他人在個人寬恕所扮演的角色為何。研究先從不 同的事件性質和不同關係他人的角度切入,並深入探討關係他人的影響本質。

早期有關寬恕的研究,大多在探討階段性寬恕與情緒及行為寬恕的區別,後 續研究則聚焦在影響寬恕的因素上,將傷害界定為兩人之間的衝突,探討傷害者 與被害者的特質或情境如何影響寬恕。而國內在寬恕上的研究,多以關聯分析來 探討寬恕的影響因素,未能對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因果關係的探討,因此本研究 希望能補這方面的不足。再者,過去國內研究大多未考量華人文化的特性,未能 了解華人在寬恕的影響因素是否與西方相異,因為華人向來重視關係他人意見,

期待能與他人維持和諧關係,因此在華人社會中,影響寬恕的因素可能不只是傷 害者與被害者,被害者的關係他人,雖未涉入事件,也應會影響被害者的寬恕決 定。

本研究中採用實驗法,系統性的探討關係他人是否會影響華人進行寬恕的決 定。研究一主要是探討在面對不同性質的傷害事件時,不同的關係他人對寬恕的 影響。研究二則去深入了解關係他人影響的本質,嘗試探討當個人寬恕傾向與關 係他人相似或衝突時,關係他人對於個人的寬恕到底為助長性抑或是主導性的影 響力。

不同關係他人與傷害事件共同作用影響寬恕

在研究一中,我們發現不同的關係他人與不同的事件性質具有主要效果。當 關係他人建議寬恕時的寬恕程度,明顯高於未有他人建議時的程度。而在沒有任 何關係他人的影響下,物質事件的寬恕會高於相處與牽涉他者事件。最重要的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不同關係他人與不同的傷害事件對寬恕有顯著的交互作用的影響。進一步分析則 發現,在物質事件下,關係他人的介入對於寬恕並無特別影響;在相處事件下,

相似自己的好友提供意見時,個人的寬恕程度會顯著高於無意見下;而在牽涉他 者事件下,則只要有關係他人的意見,即長輩或好友提供意見,個體的寬恕程度 均會顯著高於無意見時。這說明了不同的關係他人在不同事件性質下對於寬恕影 響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相同。

研究一的發現證實筆者的想法,根據黃光國(2005)對於儒家文化的描述,華 人所屬的自我,相近於相依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傾向用與他人的關係來界 定個人的自我概念,對於自己如何在關係中表現合宜的行為相當重視,因此關係 他人的意見更顯為重要。雖然生活中的重要關係他人都可以做為我們獲取訊息進 而比較的對象,然而不同的關係他人所提供的訊息,其意義與參考價值應也不甚 相同。例如研究一結果就顯示長輩(父母)的建議,僅在較為複雜的牽涉他者傷害 事件的寬恕決定中造成影響。而與我們屬於水平關係的好友,對我們的影響卻較 為全面,不僅在相處傷害事件有顯著影響,在較複雜人際關係且牽涉他者事件中,

也仍可以看到好友意見的影響。在研究一中,受試者評估其價值觀與父母或朋友 相近的程度,結果顯示好友價值觀與我們相似程度明顯更高。筆者認為或許也就 是因為好友價值觀與我們更相近,因此我們更願意去參考他們的意見。

而這樣的結果,也不可能是因為在關係他人情境有進行模擬建議的書寫,而 無關係他人意見組並未進行書寫所致。雖然在黃金蘭等人(2014)先前的研究中發 現讓受試者以『你我他』不同位格進行書寫,會因心理位移產生不同影響,但若 以同樣相同位格書寫,則應不會出現任何差異。雖然在研究一中雖然進行模擬書 寫關係他人寬恕意見的受試者,其寬恕程度高於無關係他人意見(未進行書寫)

的受試者,但均是以『他位格』來模擬書寫長輩寬恕意見和好友寬恕意見的這兩 組卻仍出現顯著不同的效果,因此可以排除書寫本身對寬恕可能造成的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關係他人的決定性影響

在研究二中,證實了好友寬恕建議對於寬恕決定的主導性影響,亦即有好友 寬恕建議時,個體之寬恕程度顯著較無建議時高。而從寬恕傾向和好友寬恕建議 的交互作用則發現,在個人不寬恕情境中,若有關係他人建議寬恕,則會讓個體 改變進而寬恕他人,顯示關係他人意見扮演主導性的影響。相對的,若個人本身 為已寬恕傾向時,有無好友寬恕建議的意見則無顯著差異,亦即未看到關係他人 建議提高個人寬恕程度、扮演助長性影響。這結果也讓我們對重要關係他人所能 發揮的影響力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華人而言,寬恕與否的運作,並不僅限於傷害者和被 害者之間。我們在做寬恕決定時,關係他人的意見常常扮演著重要的、甚至主導 性的角色,也代表著華人寬恕的運作,除了傷害者與被害者,被害者的關係他人 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黃光國(2005)在《華人社會中的臉面觀》中提出華人的自我 觀包含了「關係我」,即說明個人受到約制以回應社會賦予的要求與責任,而非 個人的需求與期望,並隨著外在情境來調整自己。因此當關係他人對於我們的傷 害事件上有寬恕相關建言時,我們會隨關係他人的建議,而做出調整自我的狀況。

故研究二的結果顯示,個人在未寬恕情境下,會因為好友寬恕的建議,進而使自 己往已寬恕的方向調整,亦即出現好友寬恕意見的主導效果。這反應了好友為我 們的重要的關係他人,價值觀也較相近,所以在面對人際相處的問題時,會願意 參考他人意見,做為自己行事的依據,以期自己的行為可以獲得支持及符合期待。

因此在探討影響華人寬恕的因素時,關係他人確實扮演決定性的角色,這是西方 過往研究所未發現、也未曾加以考量的,建議後續研究可以針對此方向繼續進行 深入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寬恕的虛與實

研究二中,在皆無好友建議的情況下,我們發現無寬恕傾向回饋的受試者在 寬恕程度上得分頗高,與已寬恕傾向組相近,也顯著高於未寬恕傾向組。這是一 個非常有趣的發現,顯示我們的受試者即便是面對一件真實傷害事件,傷害程度 及在意程度都頗高,但卻都認為自己已經寬恕了,但這是受試者的真實狀況嗎?

若是真實寬恕,那麼在我們給未寬恕傾向假回饋時,受試者為何又對這樣的回饋 可以接受、也覺得同意,甚至出現低寬恕或是未寬恕反應呢?是否在無回饋的受 試者所呈現的已寬恕傾向,其實可能只是一種虛性的寬恕呢?

黃囇莉(2006)建構的「人際和諧與衝突的動態模式」指出,華人重視和諧,

因此遇到衝突時,往往選擇隱忍,表面上維持和諧但私底下卻暗藏不和,也稱作

「虛性和諧」;而「實性和諧」即代表著裡外皆為和諧狀態。Baumeister 等人(1998) 將寬恕分成內在(intrapsychic)與外在(interpersonal)的,而這內外寬恕又可再分為 四種寬恕,分別為完全寬恕、未寬恕、虛寬恕(hollow)與默默寬恕(silent),其中 虛寬恕與默默寬恕就是內外在不一致的寬恕類型。雖無法確認在本研究中的寬恕 是否與虛寬恕(hollow)與默默寬恕(silent)有關,但在華人文化中寬恕是一種正向 的氛圍,是我們華人所追求的涵養,因此我們在面對寬恕與否的詢問時,可能展 現出的只是文化中對寬恕、包容的期許,因此在沒有寬恕傾向的回饋下,大部份 的人都覺得自己已寬恕;而一旦透過測量告知未寬恕時,則才會認真看待、檢驗 自己對這事件的感受,也才願意承認自己可能尚未寬恕。但有時候我們不一定是 寬恕,而是表面上以一個不爭的態度來面對過往傷害事件,因此覺得自己不去計 較傷害了,所以算是寬恕了,但其可能只是一種「虛性寬恕」,表面上呈現不爭 且和諧,但其實是想逃避衝突,避免關係惡化彼此尷尬,因為內心可能還是對此 傷害事件有所芥蒂。

至於獲得已寬恕傾向假回饋的受試者是否會因得到這回饋就已轉為「實性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恕」,或許需要後續研究繼續加以檢驗,但至少在本研究中當給予已寬恕的回饋 時,受試者是覺得相當能接受也具有相當的正確性的,也許這樣的回饋也能讓他 們再次省思寬恕的價值,藉由自我肯定轉化原本的「虛性寬恕」成為「實性寬恕」, 後續研究或許也可對此做更深入的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