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5 -

甚至是兩者兼具的可能?或者,根本它是對未來期待之一般性能力的減損?Beck 對無望感的原始定義均無法明確回應與此構念關鍵性內涵有關的諸多疑問。

對於 MacLeod、Rose 與 Williams(1993)的質疑,本研究認為可能需要先 澄清無望感的概念同時包含正、負向未來期待,亦或是正、負向未來期待各表徵 不同的內涵,如同 MacLeod 與 Byrne(1996)的主張,因此正、負向未來期待對 憂鬱的影響是不同的。若是能釐清,則較能進一步地回應 MacLeod、Rose 與 Williams(1993)對 Beck 的無望感概念之質疑。

第二節 將無望感概念擴充的相關理論

除了 Beck 等人(1974)對無望感的概念作陳述與解釋外,近幾十年來其他 的臨床心理學者們也不斷地試圖勾勒出無望感的內涵或探究其可能的成因,以釐 清此概念的重要本質。因此,以下整理將無望感概念擴充的相關理論觀點,以期 能回應 MacLeod 等人(1993)對無望感概念定義中之「負向期待」所提出的疑 問。

壹、目標達成的有效性

Melges 與 Bowlby(1969)認為無望感是一種對未來不具前景(Promise)的 感覺,他們並利用系統理論與控制學的架構,將希望感與無望感以目標和計畫的 方式加以定義。在其理論中,希望感與無望感代表個體對目標達成與否的估計,

而此種估計受到個體過往經驗以及達到目標之計畫行動有效性的影響。因此,他 們主張希望感與無望感分別表徵出與彼此相反的期待:希望感為期待計畫行動能 成功達成目標;相反的,無望感則是預料計畫行動失敗的結果。

但是,Melges 與 Bowlby(1969)也強調此觀點的重點除了在於成功或失敗 的預期外,還要注意追求目標的種類設定與結果是以何種的方式加以預期。最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他們提出引發憂鬱症的無望感應為具備以下三種特徵的信念與期待:第一、個體 相信其行動技能與計畫無法有效地達成自身所設定目標;第二、個體認為是因為 自己無能而導致失敗的結果,因此他必須要更仰賴他人;第三、個體將其過去投 注在長期目標上的投資視為許多的挫折與失敗。

Greenes(1989)認為上述的後兩種特徵意義比較接近無助感,但可發現在 此理論中無望感的意義已經比 Beck 所主張的更加精細:無望感內涵中的負向期 待為個體對達成目標的行動計畫擁有不具備有效性的信念。但在另一方面,此理 論對於個體目標定義的澄清仍不是非常清楚。

貳、正負向未來結果種類之區別

無望感理論 Abramson 等人(1989)提出無望感理論(Hopelessness Theory), 認為憂鬱症中存在著一類尚未被區分出的亞型:無望感憂鬱症。在他們的理論模 式中,以素質壓力假說的架構勾勒出無望感憂鬱症病程的發展狀況,主張負向生 活事件雖為發展出無望感的背景因素,但仍需要個體在經歷負向事件時進行以下 三種的推論,才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出無望感與憂鬱症狀(Abramson et al., 2002):

第一、對負向事件歸因為穩定與概括性的因素,同時並認為此負向事件是重要的;

第二、認為此負向事件會導致其他負向的結果;第三、將負向事件視為是暗示個 體無價值或無能的。若一旦這些因素促發無望感的產生,則個體就會產生無望感 憂鬱症的相關症狀,例如:悲傷情緒、自殺、缺少精力等等;因此,無望感被視 為是無望感憂鬱症的充分性近因。

更重要的是,Abramson 等人(1989)首次將無望感的負向期待內涵作較清 楚的描述。他們主張無望感是一種期待,包含認為高度渴望的結果將不會發生,

或是高度嫌惡的結果即將發生,並伴隨著個人行為無法改變結果發生可能性的期 待。此定義除了呼應 Melges 與 Bowlby(1969)認為無望感是一種對未來改變不 具有效性的期待外,也開始區分期待之結果應區分為渴望與厭惡之兩大類別。此

種以正負向分類的類似觀點,也出現在 Abramson 等人(2002)在描述負向事件 的內容時,涵蓋不出現正向生活事件與出現負向生活事件之兩大種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承上所述,無望感相關的理論觀點拓展 Beck 等人(1974)對無望感的負向 預期內涵的定義,主張其不但應涵蓋無法阻止負向結果發生的負向預期外,更應 包含無法促成正向結果發生的負向預期。

参、正、負向期待或思考可能各自成立的相關理論

相較於上述理論開始觸及無望感內含正負向未來結果的新思考觀點,其他相 關的理論則從無望感概念的角度跳脫出來,以正負向未來思考或期待的觀點重新 詮釋,並提出這兩者是彼此各自存在的可能性。

MacLeod 的正負向未來思考理論 MacLeod 等人(1993)有鑑於無望感構念 中負向期待的模糊定義,主張應採用正負向未來思考的觀點取代舊有的無望感概 念進行研究與分析,以清楚描繪正負向未來思考的臨床意涵與重要性。與前述理 論觀點類似的是,他們也認為缺乏對正向事件的期待是不可忽視的憂鬱症病理機 制。

MacLeod 與 Byrne(1996)採用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元模式(Tripartite Model),認為缺乏正向未來思考為憂鬱症的特殊因子。Clark 與 Watson 主張將負 向情緒視為一個非特殊性的悲痛(Distress)指標,此指標為憂鬱症與焦慮症所 共有的一般性症狀。此外,缺乏正向情緒則被視為憂鬱的特殊性因素,其相關的 症狀為喪失興趣、無望感、極度疲倦以及心理動作遲緩等等;另一方面,生理高 度激發(例如神經緊張與自律神經相關症狀)則為焦慮症狀的區辨性指標。

換言之,負向情緒是脆弱因子,具備此特質會使個體較容易發展成焦慮症或 憂鬱症,而若個體進一步缺乏正向情緒或經歷較少的正向情緒則容易發展成憂鬱 症;相對的,生理高度激發則容易使個體發展成焦慮症。由此可知,憂鬱情感其 實是種較複雜的情緒,混合較高度的負向情緒以及低度的正向情緒,其中正向情 緒的缺乏與否是個體是否發展成憂鬱症的特殊性指標(Clark & Watson, 1991)。

失功能認知的研究也同時指出此種過高負向經驗與缺乏正向經驗的混合現

(Kendall & Ingram, 1989),但憂鬱症患者會出現缺乏正向思考的現象,可能與 憂鬱情緒會阻擋正向自我參照訊息的處理有關(Clark & Watson, 1991)。

據此,MacLeod 與 Byrne(1996)認為焦慮應該僅與負向事件之期待的增加

(Regulatory Focus Theory)以解釋憂鬱症與廣泛性焦慮疾患的心理病理成因時,

主張自我調節模式內含兩個動機系統:一個是與進步以及成就有關的促進焦點

(Promotion Focus);另一個則是與安全感、保護以及責任有關的預防焦點

(Prevention Focus)。

追求促進焦點的目標代表個體會盡力讓好事發生,意為聚焦於正面結果的動 機狀態;而個體知覺到在達到促進焦點目標之歷程中有所進展時,會產生快樂與 愉悅的情緒,但若此歷程受阻,則會產生悲傷與沮喪的情緒。相對的,追求預防 焦點的目標代表個體會盡力讓壞事不要發生,也就是聚焦於負面結果的動機狀態;

而個體知覺到在達到預防焦點目標之歷程中有所進展時,會產生平靜與寬心的情 緒,但若此歷程受阻,則會產生焦慮與懼怕的情緒(Klenk, Stauman, & Higgins, 2011)。此觀點與前述無望感相關理論相呼應之處在於,焦點調節理論也主張須 將個體的目標分成欲求(正向)與嫌惡(負向)兩大類。

再者,焦點調節理論主張憂鬱症產生的原因,與促進焦點系統的功能減損息 息相關(Klenk et al., 2011)。因為促進焦點系統的長期失敗,導致系統相關目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追求上之投入(Engagement)強度降低,此種投入狀態的減損與促進焦點系統之 促使結果發生的目的之間會出現不適配的結果,也意味著個體將認為促進目標在 未來是較不可能達成的狀態。因此,個體較少機會能經驗到與達到促進目標有關 的正向動機與情感結果,而較常經驗到與目標歷程無法進展有關的負向情緒。若 此投入減損的狀態沒有被打斷,則可能形成自我惡化(Self-Perpetuated)的惡性 循環,並產生憂鬱症的症狀,例如:抑鬱情緒、誘因動機的減低以及負向的自我 評價。

Klenk 等人(2011)在論述促進焦點系統內投入減損之心理機制的三種可能 性時,其中一種即為重複性的挫敗造成認知藩籬(Cognitive Barrier),使個體相 信達成正向結果的可能性為零或過低到不顯著,因此形成投入追求促進目標的困 難度,而此論點也呼應無望感理論的相關論述(Abramson et al., 1989)。

由此可知,調節焦點理論著重於闡述憂鬱症與促進焦點系統之功能減損間的 關係,其主張也同樣指涉憂鬱症狀的產生與對正向結果的負向期待較有關聯。但 更重要的是,調節焦點理論明確提及促進與預防兩種不同且獨立運作的動機系統,

且認為彼此與不同的情緒有關連,此點與 MacLeod 與 Byrne(1996)區分正負向 未來思考的理論脈絡相互呼應。

第三節 無望感或未來思考構念的相關測量

透過上述相關文獻的整理與澄清,解釋未來期待的病理機制共有兩種不同的 主張,一種是 Beck 等人(1974)所強調的無望感,認為其中對正向與負向目標 之期待的內容只是一體兩面;另一種則認為未來期待內的正向目標與負向目標是 不同且分別存在的概念,所以將兩者加以區分有其必要性,並主張以正負向未來 思考取代無望感的單一概念(MacLeod & Byrne, 1996)。故探究此兩種理論觀點 何者較能成為臨床心理的重要議題,但驗證理論的主張需要採用適切的測驗工具。

因此,本論文將介紹廣泛被臨床領域用於測量無望感的貝氏無望感量表以及與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11 -

量正負向未來思考的測量作業,並分析兩者用於探究上述議題的可行性。

量正負向未來思考的測量作業,並分析兩者用於探究上述議題的可行性。